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高中地理评课标准

评课2019-01-07 11:08书业网

篇一:评课记录

青州五中评课记录1

主讲人:朱万强 课题: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参加人员:朱万强 张洪腾 李雪娇

优点:讲课达到了“活、细、实”结合,巧妙地将作者介绍安排到了教学中间,给学生又一种新鲜感。同时,朱老师在灵活的教学安排下,又很务实,充分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朱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这一节课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但朱老师仍然能保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这需要一名教师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例题典型,课堂讲解透彻,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 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足、改进策略:

1、教态表情过于严肃,不利于和学生沟通,让学生的精神长期处于绷紧状态,会感到很劳累,无形中影响课堂效果。应加以改进,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接受知识,效果会更佳。

2、课堂吸引力差,可以用一些跟课堂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诙谐形象的比喻来提高课堂气氛让课堂精彩起来

3、课堂中虽说注意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对单个学生提问,但个别地方做的不是很到位,一些个别的知识点让学生一起回答,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

青州五中评课记录2

主讲人:张洪腾 课题: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参加人员:朱万强 张洪腾 李雪娇

优点:

a.导语符合学生的基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参与。

b.从教学程序上看,本课结构和思路清晰,对课本的大体框架把握较好。

c.从教学内容上看,本课抓住了一个“准”字,即重点、难点的确立准确。紧紧围绕气候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这个话题去引导和启发学生。

d.从教学效果上看,比较理想。学生能结合课本独立思考且能简单地阐释出气候的分布规律。 e.从教学结构上看,本节课完整。在完成教学内容前,不忘对所学知识回顾和总结,且图示的方式运用简洁、一目了然。

不足、改进策略:

a.对本文的内容虽抓住了重难点,但缺乏深层的理解和分析,没有挖掘出气候形成的根源。 b.教学环节方面,前松后紧,时间的把握不是很协调,导致后面内容安排较粗糙。

c.本节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但选择用一根线在地球仪上圈出大圆,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利于学生的接受。

青州五中评课记录3

主讲人:李雪娇 课题: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陕西省为例

参加人员:朱万强 张洪腾 李雪娇

优点:

李雪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挥了学生的智慧,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语速合适。学生参与强,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李老师的这堂课总的来说,是很好的。无论是从导语的设计,课本内容的挖掘,还是对学生的能力训练,看得出,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不足、改进策略:

首先是教材的处理有些不足,在材料的细节上还是缺乏渗透。

其次,上课时的激情还可以再充沛些。课堂语言应该是丰富多彩且抑扬顿挫的。而地理课,更需要教师的全身心投入,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个性,投入热情??也可以说,是投入整个生命。

最后课堂容量大,应多留些时间让学生思考。课前复习时间太长,显得重点不是很突出。

青州五中评课记录4

主讲人:李雪娇 课题: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参加人员:朱万强 张洪腾 李雪娇

优点:

1.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讲练结合,课堂容量大。

2.非常注重知识和规律的总结,重难点处知识点均能通过板图分析来讲解进行细致分析。

3.注重方法和技巧的指导,目标达成率高、教学成效显著。

4.师生互动频率高,提问面广,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性强。

5.教态自然、语言生动、板书美观、条理清楚,具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

不足、改进策略:

学案中无教学目标的界定;课件的左上角的图案分散学生注意力;语速偏快,学生不敢分神 后半段的课堂反馈练习的时间少、学生练习思考的时间短显得仓促。

本节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但选择用一根线在地球仪上圈出大圆,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利于学生的接受。

对课本内容的整体把握比较淡薄,对学生的讨论引导稍欠火候等。

青州五中评课记录5

主讲人:李雪娇 课题:人口的合理容量

参加人员:朱万强 张洪腾 李雪娇

优点:

1. 教师立足点高,教材驾驭能力强,教学构思和实施不受教材所限,有自己的见地和处理方法。尤其是乡土补充材料的运用,更体现出用教材不教教材的新课程理念。让学材变活,让学生更有亲切感,更容易接收、理解和消化。

2.教师教学风格:务实、严谨,能把简单的知识讲得有深度,如公式化和案例的分析。也善于从众多的材料中提炼出简洁的学习要点,如对比表的讲填过程和内容。

3. 课堂教学节奏合理,快慢结合,注意顺应学生的思维。

不足、改进策略:

1.有关概念的讲解以及形似概念之间如何进行区分这些知识点落实问题。如“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之间”

2.学生讨论分组是否有明确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竞争意思

3.要注意精讲精练,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效益

青州五中评课记录6

主讲人:张洪腾 课题:气候类型的判读

参加人员:朱万强 张洪腾 李雪娇

优点:

1 教学魅力多样:风趣、幽默、文采并举;

原理、规律、应用同现;

广度、深度、灵度纷呈。

从学生的笑颜,可知学生对杨老师是多么地喜欢和尊敬。

2 概括具高度性:如以“高”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3 剖析显全面性:12种气候类型变式图的挖掘实属少见,可见杨老师治学的严谨和深刻。

不足、改进策略:

若要避免问题的复习化,可牢牢抓住气候类型判断的核心方法“三定”。还可给学生多一点时空去思考,寻找读图的方法,甚至上台指说。这样最后的大题联想分析就可以不要了。

可能由于一节课时间的限制,张老师对个别内容发散和展开不够。

每个人对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见解,所以对学生的回答应多宽容,先鼓励肯定,再指出不足,以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青州五中评课记录7

主讲人:朱万强 课题:中国的交通

参加人员:朱万强 张洪腾 李雪娇

优点:

1.教学目标确定得比较准确,并且落实得比较好;突出重难点,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积极参与到学案式导学的学习讨论之中。

2.严格按照“学案式”导学的五个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授课,能够调动学生自主的学习积极性,课堂预习交流有充分的准备,合作探究讨论激烈;课堂点拨当中积极与学生交流。

3.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辅助地理教学,能帮助学生化解思维难点,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直观但不繁冗,简洁又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4.重点讲解细致,难点能够化解,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并在合作探究第一题填写我国三横五纵铁路线的环节,能准确填写出相关的铁路线和铁路枢纽城市

不足、改进策略:

教师在处理教学最后的几分钟稍微有些紧迫,在进行合作探究第三题的时候,学生回答的个数较少,虽然在有效地课堂时间内进行完了这节课,但是习题部分没有进行处理,略感遗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把握时间的安排,在学案式导学的课堂中不断地进行探索。

青州五中评课记录8

主讲人:朱万强 课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参加人员:朱万强 张洪腾 李雪娇

优点:

首先在上课之始展示教学的三维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学习有目的性。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节约时间,。多媒体现象除了巨大的威力,画图美观科学,结合动画的使用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展示画面的同时,穿插提问讲解,师生互动的好。学生积极参与,讲练结合及时训练。多媒体使用的一个缺点就是把握不好速度的问题,要注意给学生一个思考回味的时间。讲课的时候前半段讲得较快,有些前紧后松。但是课堂容量较大。可将时间放慢一点,平均一点。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时间多一点。讲课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不足、改进策略:

导入还须增强,激发学生兴趣,力争做到事半功倍;课堂要多关注学生,给学生多点思考及活动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动性;课堂举例要生活化,易于学生理解;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育;板书须再详细,增强附板书,给学生清晰的知识脉络;增强总结,作业安排要明确。

备学生的少,对学生的关注较少,教学效果可能不够明显;有些知识点剖析得不够详细,学生很难控制,或者控制得不牢固;对教材的一些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特殊是教材上的图表。

青州五中评课记录9

主讲人:朱万强 课题: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参加人员:朱万强 张洪腾 李雪娇

优点:

课件的运用十分到位,效率高,形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课讲的主次分明,黄赤交角明了突出。公转示意图形象生动,由全部到局部点出,学生理解深刻。

时间短但是课件制作的十分的好,很不容易。课件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整堂课流畅。重难点突出,黄赤交角的讲解形象。重点突破,近远点的速度快慢原因讲解很好。质疑反思,学生讨论十分恰当。

运用课件效率很高,讲课过程一气呵成。有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加大;媒体的运用,直观形象,以后应尽量的使用。

不足、改进策略:

题目较少,学生练习有些少,学生讨论后应多做些题,更好的掌握基础。

昼长的变化是动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应该运用更多的动画,使其更加形象。一些知识点须再深入剖析其原因,将其剖析透,让学生不仅控制那些知识,而且有学会如何剖析;对教材的资源要再进一步挖掘,充分利用图表,图文结合,加深印象,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青州五中评课记录10

主讲人:朱万强 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参加人员:朱万强 张洪腾 李雪娇

优点:

1.教学目标确定得比较准确,并且落实得比较好;

2.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辅助地理教学,能帮助学生化解思维难点,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4.教学语言和蔼可亲,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

5.重点讲解细致,难点能够化解,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

6.板书清晰,结构合理,课堂教学环节紧凑,环节承转自然,课堂结构科学。

不足、改进策略:

1.虽然地理教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入手来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突出了新课程“用教材”的思想和紧密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的理念,但是如果这些图片能够结合乡土地理,这种设置情景的方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虽然地理课堂力图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学生也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从总体的感觉上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

3.虽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是由于教师对课堂基本情绪的把握不准,使得这种过分的制造“愉快”,反而减缓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4.虽然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也有大量的图片、视频的呈现,帮助学生将问题变得简单化,但是地理教师在课堂中过分依赖和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使得多媒体的作用过度地代替了教师的作用,有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篇二:听、评课记录、听课感想

听课记录

时间:2011年12月6日上午第三节课

地点:高一(2)班

授课教师:林丽老师

授课内容:地理科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听课实录:

一、 复习上节内容,引入本节(导入不够新颖,较简单)

二、 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师讲述过多,要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

息)

2, 主要表现 (结合学生自己生活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讲解各要素之间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

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师生互动,但是以中国的

省区状况及差异引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方式欠妥)

三、 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1, 纬度地带性 (教师以非洲大陆上的自然带的经向差异讲解以热量

条件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

其他教师点评:此处可以以中国东部季风区由南往北的自然带的变化为例,更好理解,让学生参与讨论,激起学生的兴趣,另外,

教师在讲解地带性土壤类型时出现了小的知识性错误,优待改进 2, 经度地带性(教师以中国北方由东北大兴安岭向西到西北塔克拉

姆干大沙漠的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为例讲解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

纬向地带性,较好)

其他教师点评:此处应该强调前提条件,即是在同一条纬线上

3, 垂直地带性(教师以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自然带差异讲解了以水

分和热量条件为基础的垂直地带性规律,较好)

4, 非地带性(以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以及非洲马达加斯加岛

东西两侧的景观差异为例讲解了非地带性特点,此处可以略微讲

解,不需要过详)

四、 课堂小结(运用多媒体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梳理,有利于学生形

成小型知识网络)

五、 课后练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及时要求学生做课后练习,有利

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是应该及时进行讲解)

总评:课堂板块清晰,有层次,教学内容丰富,注意了多媒体与黑板教学的

合理使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但是从整体上看,教师教学思路不够顺畅,讲解时间较长,而学生活动时间较少,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较好的体现出来。

听课感想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黄冈市黄梅县“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听课活动,听了7位地理教师的精彩讲课,虽然短短的一天,然而受益匪浅,感悟颇深。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深深的为老师们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教学素质所折服,下面我就针对今天的学习谈谈听课后的一些感想。

为了便于评比,每位老师所讲内容都一样,上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老师们讲课方式各有特色,均有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行活动得出答案,注重增加学生课堂讨论研究环节,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比如,让学生分析讨论一些实际的例子,例如黄土高原上植被的破坏是如何使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的,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成绩方面得到了提高,还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增强了动力。

教学上,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毋庸置疑的,

教学语言比较规范、专业、精炼,学生能较好的接受其所传授的知识,能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教学方法上,教师不再只是采用单一的讲授法教学,而是多种教学方法并存,比如,有教师讲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时,通过演示一些图片、影片,让学生在观看后分组讨论得出答案,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再比如,在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后适当的布置一些练习题,教师指导学生当堂完成,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但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好的课堂氛围也需要教师努力去营造。这次听课活动,我感悟比较深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我们要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的积极性,因为教的再好,学生不学,那也是徒劳的。有些教师上课时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很活跃,这样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很好,比如,有教师讲到地域分异规律时,让学生角色扮演,或者举一些很贴切的例子,说一些诙谐幽默的话语,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多了,欢声笑语多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教师的教态也特别重要。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去教导学生,感染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体现出教育的本质。

总之,通过今天的学习聆听,我深刻的感受到老师们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深厚严密的教学语言以及非常精彩的教学设计。我更深深地感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更觉得要虚心向各位老师们学习,汲取她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篇三:如何有效地进行地理评课

如何有效地进行地理评课

本学年我参加了绥棱中小学继续教育网上学习,选修了其中的《地理评课实例分析》,认真学习了课程知识及参与了学员之间的互相讨论后,我对地理评课的认识也逐步加深,总结下来,可以分为八个角度。

一、 从教学标准角度评课

这里的从教学标准的角度进行评课,包含三重涵义。

一重是从比教材高一个级别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来评课,一重是从执教教师制定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来评课,还有一重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评课堂教学目标本身。

从课程标准的角度进行评课,着眼点比较高,要求评课者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比较熟悉,能够将执教者的实际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如果想从这样的角度进行评课,我们在听课时候最好先看看有关的课程标准,在评课的时候最好读一下有关的课程标准,让参加评课的老师有所共鸣,因为老师们不会把课程标准背下来的,需要提示的。

一般情况下,执教教师不会照搬照抄课程标准来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的,往往根据课程标准、自己的学生状况、自己的教学环境、自己对教学资源的组合、自己对教材的处理来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这也是教师智慧和创造力的表现。

如果是听有准备的公开课、展示课,执教教师一般备有写明具体教学目标的教案,评课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一、二、三来组织自己的评课思路,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评课。这样的评课,使执教教师回到自己执教的起点,回头一看,登高一看,会豁然开朗的。

如果有的执教老师事先没有准备教学目标,评课老师也可以请执教教师先谈一谈,让大家明白执教老师的意图,便于大家沟通。

比如,必修2中的《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是一堂家常课,没有提供具体的教学目标。我们就需要去查一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看看这一堂课是怎样处理教材的。

二、 从教学内容角度评课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评课,我觉得在实践中,是大部分场合、大部分地理老师评课时切入的角度。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评课,首先就是评教材的处理;然后是评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教学的具体材料和教师的具体表述。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切入进行评课,评课时的题目可大可小,评课时的话语可多可少,评课的时间可长可短,评课的空间比较大、自由度比较高。

特别在教学有难度、内容有深度、表述有争议的时候,对教学内容的评课,往往能引起共鸣或者讨论。这个时候,评课者对“科学性”“学科性”的把握就要起作用了。

大多数同行教师的评课,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教学内容上,在地理知识和技能问题上进行研讨,对执教教师、参加评课的教师无疑是有利于专业发展的。

三、 从教学的组织角度评课

评课的时候,也可以从教学的组织角度来评课。

过去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组织比较简单,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在上面讲,以讲台中心;学生坐在下面听,一行、一排成秧田式;教师一般是以教材或者地图为教学内容,以板书、板画、板图来串联教学过程。

现在的学生不一样了,不是“为革命保护视力”的年代了;现在的地理信息传播的方式不一样了,现在的教学手段、演示技术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教学的组织角度,主要就是看教学思路和实施方法。

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实施方法是否有序、灵活,都是值得细细举例说明的。 教学组织得如何,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如何、“配合”得如何,既是教学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保证、也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外在表现。

在听课过程中,我是很注意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看教师的教学组织的。我特别反对事先“排练”过的教学组织,因为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映教师能力、智慧、创造力的课堂教学,而是一场按部就班的课堂“表演”。

四、 从教学技术角度评课

评课的时候,还可以从教学技术角度进行评课。

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普遍具有多媒体教学能力,普遍具有信息技术能力。有的还懂得利用虚拟地球、网上地图等工具,扩充了地理资源,使高中地理教学的空间大大拓展,也使地理事实的空间性、时间性比以往得到了更好的展示,使地理思维的综合性、比较性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从教学技术的角度进行评课,要看新颖性,更重要应该看有效性,要看经济性。这个经济性,不是说省钱的经济性,而是说教学上的经济性。看教学技术的应用是不是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了,看是否使得难点、重点教学内容变得容易解决了,看是否使得教学效益增加了。

现在,我们的教学环境也改变了,许多教室有了大屏幕,许多老师制作了课件,地理课堂教学技术的确和以前不同了,技术已经影响和改变着了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关注这个角度。

五、 从教学效果角度评课

评课的第五个角度,是从教学效果角度进行评课。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如果一堂地理课的教学效果不好,其它的教学目标、组织、技术等等,就谈不上好了。

但是从地理教学效果切入进行评课,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从哪里去看、怎样去看教学效果如何?看出教学效果如何,才能评论教学效果如何。

如何看地理教学效果呢?

一种是看集体或者个人的当堂地理测验、或者地理测试的效果,如果有测验或者测试,当然可以看出效果。

一种是看教学效率,在40分钟里面,教学容量如何、预定目标是否完成。 一种是看学生的集体反映,思维是否积极、气氛是否活跃。

六、 从教学亮点角度评课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进行评课。

每个老师在教学上都会有所长有所短的,在教学中有的老师的心情也会跌宕起伏。第一年的青年教师,也有他们的朝气和锐气。

尤其是进行公开教学或者展示教学的老师,一般是做了精心准备的,一般总是有一些新鲜的招数给人以眼目一新。

如果这种新鲜的招数能够促进教学、提高效果,那就是“亮点”了 。

出现了“亮点”,评课的老师就应该抓住,通过评议使得“亮点”光大,使同行们得以借鉴。

七、 从教学环节角度评课

评课的角度还很多,比较容易切入的角度是评教学环节。

一般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环节可以分为: 引入、 新课、读图用图引起的教学高潮、巩固训练、小结作业五个环节。

比如从某一环节去评课,从“引入”环节入手,也可以评出很多。至少可以说: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八、 从教学基本功角度评课

新教师、中青年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公开,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要加强课堂教学基本功,有时候还要比一比课堂教学基本功。其实,我们评课时完全也可以从执教 老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角度切入进行评课。

一般的中学教师的基本功,有共通的地方。如教学设计、语言表达、课堂组织能力、板书等等。

地理老师还有自己的基本功,那就是地图能力。地图能力中有板图能力、读图能力,还有指图能力。

以上不同的评课角度,并不是全部的、全方位的角度,只是给老师们提供一个视角。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切入,比如教学方法。从一个角度切入进行评课,可以深入一些;从多个角度切入,可以全面一些。千万不要一个人八个角度一起来评,搞成一言堂,全被你一个人说完了,没有研讨的氛围,也没有意思了!我们地理老师大家是同行,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进行评课,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的。

至于如何看一堂好的地理课,一堂好的地理课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很难说的。说好,说几分好;说不好,几分不好,很难笼统下个结论。教研员给别人打个分,也只是教研员的个人标准,而且往往是和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比较的结果。其实,适合这个老师、适合这个班级、适合这个教学内容才是“好”的。

最后,借用一个高级地理教师的评课语录来结束我的论文:虚拟一个评课思路;多评细节少下论断;设身处地提出问题;科学性问题不放过;鼓励为主批评为辅;适当比喻幽默调侃;总结得失有所提升。不轻易写评语;实事求是写评语;根据评价表项目写评语;根据评课意见写评语;根据课的类型写评语;根据教学特点写评语;根据研究课题写评语;多赏花少摘刺“但是”里面有鼓励。

参考文献:《地理评课实例分析》

2011-7-3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