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国殇改写成散文

改写2019-01-08 15:23书业网

篇一:国殇

国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背景知识,了解《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生平与人格魅力。

2.通过学习诗中使用的艺术手段,掌握《国殇》中叙赞结合及各种方法表现主题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

1.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并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和体会诗歌的内容。

2.通过掌握古诗结构知识,深刻理解诗文的主题思想,并提高诵读、欣赏、扩写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作品赏析,感受壮烈的战争场面,体会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诗歌中所洋溢着的浓郁的爱国情感。

2.感受诗中死而不已的执着精神,树立为实现理想坚定不移的决心,弘扬诗中所歌颂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

“国殇”的含义及对壮烈战争场面的细致描写。

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运用场面描写渲染悲壮的气氛。

教法学法

1.教法:点拨法

2.学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设想

《国殇》是一首祭歌,更是一首血泪交迸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赞歌。古代流传至今的祭诗、祭文很多,但写得如此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却绝无仅有。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穿越漫长的时光仍然充满着力量与壮美情感的诗篇的美,仍需从情感入手体味涵咏。

《国殇》悲歌慷慨,刻画了一批英勇无畏的烈士形象。虽然遥隔两千多年,但烈士们的英雄气概,却依旧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为之深深感动。作者的高超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是诗歌成功的重要原因,所以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安排在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上。

教学准备

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阅读课文,上网查阅有关屈原的资料,了解《国殇》的写作背景,了解楚辞的创作和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听一首同名流行歌曲,体会其中的情感,请大家为它起个标题。 很少会有学生能写出同题的“国殇”标题,但多数给出的题目都是歌曲所渲染情感的直接体现,例:“安息”、“誓言”等,可自由发言。

从学生熟知的音乐元素入手,选择了最新形式的国殇歌曲,以情感为切入点,直接进入作品的感情世界,为下文的情感体验作铺垫。

二、解析题意,夯实基础

明确歌曲的标题,并进行解题,落实“屈原”、“楚辞”、“国殇”三个知识点,且三个知识点的的难度渐进。

以此落实教学目标2的环节。由于多为识记型知识,所以通过同学互相补充发言,教师点拨的形式即可落实。

要点: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开创了新诗体──楚辞,句式上整齐精练,七字一句,每句中第四个字都用“兮”字这样相同的句式。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国殇》是《九歌》中唯一一篇祭祀人鬼的作品,也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颂爱国主义、歌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国殇”指为国家牺牲的将士,屈原把这些人鬼和天神、地祗同等祭祀表达了对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怀着无限的崇高敬意。

同学讨论“国殇”的含义,注意:不同语境中含义有差别。国殇:一般指为国战死的将士,也可以理解为国家的悲伤与劫难,如5?12汶川大地震,举国降半旗,为死难同胞默哀,5?12为国殇日。

三、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听配乐朗诵。让学生对照教材上的字词解释,粗通大意,然后自由散读,体味情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把握文本。

学生可根据老师在PPT上对词语掌握的要求,对照思考释意。

要点:被 操错 交 凌 躐

殪 絷 援 枹 怼 严忽 超远 惩 诚

“被”同“披”、“霾”同“埋”、“反”同“返”

四、再读课文,圈划品读

这个环节尝试在品味的基础上读写结合,重点训练描写的基本功。

(一)请学生齐读全文,整体感知。

(二)请学生找出最欣赏的四句描写,并将它们改写成100字左右的片断描写。

(三)交流评点学生的当场习作。

诗歌的前十句层次井然地描写战斗进程与惨酷悲壮场面,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场面来写:第一、二句写楚军将士被坚执锐,敌我双方短兵相接的场面;第三、四句写敌方的强大与我方将士冒着箭雨奋勇争先;第五、六句写战斗中我方的指挥者奋勇争先,誓不后退的决心。第七、八句写楚军战败,弃尸原野。

注意:学生在当堂习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记叙过多,缺少生动的描写。有的同学则想象过度,偏离了文章原来的意思。教师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需加以点拨。

五、反复朗读,体味情感

(一)播放音乐《十面埋伏》,同学和乐朗诵,注意节奏和停顿,体味感情。

(二)请学生读全文,找出文中情感最强烈的地方,加以分析品味。

(三)从诗所描写的内容看,作者所讴歌的是一些失败的将士。对此,你有何看法?

要点:诗中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把作者对爱国将士们的崇敬感情推向了高潮,增强了全诗的悲壮美。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全诗的结尾,回归到祭歌的形式,对阵亡的将士进行热烈的礼赞。战士们如此英勇的形象,如此不屈的精神,即使是在九泉之下,他们的英灵也称得上是鬼中的雄杰了。诗人在歌颂烈士英魂的同时,也希望烈士们能够永垂不朽,能够“长无绝兮终古”。

诗歌以情动人,把握了诗歌的情感内涵,就把握了诗歌的灵魂。就能理解屈原对死难将士的深沉哀悼和由衷赞美,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杰出诗篇。

(四)从屈原的时代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千年了,几千年来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屈原诗中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光照着现实,成为中华民族的永恒精神支柱。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在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思考:作为和平年代的当代青年,我们将如何继承这种爱国传统,弘扬这种民族精神?

六、写写练练,增强能力

(一)要求:分组写对联,既可以考查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锻炼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二)方法:

1.请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并撰写歌颂与哀悼阵亡将士的对联。

2.每组派一个同学将对联写在黑板上,由大家讨论评出最好的对联。 学生写出的各种答案水平参差不齐,以鼓励为主。

较好的范本示例:

春雷挟雨惊天地,铁甲浴血泣苍生。

铁马金戈,铿锵万里声似虎;热血头颅,抛洒干日气如虹。

七、拓展阅读,加强积累

(一)阅读于右任临终诗《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1.体会本篇文章中“国殇”的深沉含义。

2.要点:诗人巧借“国殇”,抒写自己死后不能葬在大陆,不能魂归故里的遗憾。表达望大陆、念故乡、思亲人的深情。

(二)用散文、MTV或者DV的形式改编此诗。

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业完成,自主性较强。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迁移与阅读的能力。

篇二: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课时训练 9 《国殇》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课时训练9 国殇 燕歌行 登柳州城楼寄

漳汀封连四州

菩萨蛮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阴霾(lí) 絷拘(zhí) ..

怨怼(duì) .

B.罗襦(rú) .

瀚海(hàn) .

C.玉箸(zhù) .

枭雄(xiāo) .

D.詈骂(lì) .揪捽(zuó) .飘飐(zhàn) .单于(chán) .美姝(zhū) .奚落(xī) .攻讦(jié) .

谄媚(chǎn) 鞍鞯(jiān) ..

解析:A项,“霾”应读“mái”;B项,“飐”应读“zhǎn”;C项,“姝”应读“shū”。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搅拌 磕磕绊绊 奋勉 愤发有为

B.激流 激流勇退 身世 奋斗终生

C.褒贬 针砭时弊 倍增 备受欢迎

D.坟茔 晶莹剔透 坦然 坦露心迹

解析:A项,“愤发有为”应为“奋发有为”;B项,“激流勇退”应为“急流勇退”;D项,“坦露心迹”应为“袒露心迹”。

答案:C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车错毂兮短兵接 兵:士兵 .

援玉枹兮击鸣鼓 援:拿、握 .

B.扌从金伐鼓下榆关 .

山川萧条极边土 极:尽头 .

C.惊风乱飐芙蓉水 .

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惩罚 .

D.你身须姓刘 须:应该 .

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 耽:嗜好 .

解析:A项,“兵”意为“兵器”;B项,“极”意为“穷尽”;C项,“惩”意为“悔恨”。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你想中国什么样,你就朝什么样去努力。点点滴滴,从我开始。

扌从:击打 飐:吹动

①要把怨气化成勇气,批判加上反省

②不可能心中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而你又是个有希望的人

③一切由自身做起,才有资格要求别人;拿出勇气影响社会,才有一个光芒耀眼的自己 ④现在社会有太多怨气

⑤人们习惯把负

面事件放大,然后鞭挞周围,却忘了问自己,会不会做得更好

⑥佛经云:万法唯心造

A.⑤③②④①⑥ B.④⑤⑥②③①

C.⑤②④⑥①③ D.④①③②⑥⑤

解析:首先,梳理文段中心,即为什么“点点滴滴,从我开始”,对此稍加转换,就可理解为“面对社会怨气,你该如何做?”然后,以此切入,借助关联词语,即可梳理出正确的顺序。

答案:B

二、延伸阅读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雨 晴

(宋)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谁与共。卧看天河尽意明。

(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来表现雨晴的?试赏析。

(2)“卧看天河尽意明”是从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卧看牵牛织女星”化用而来,但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并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加以赏析。

解析:(1)应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赏析。内容方面注意要有修饰语表现雨过天晴之景,如羽毛“犹湿”、残雷等,不可孤立地只写鸟鹊、雷声等。艺术手法方面,应答出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另外,关键是结合诗句分析。

(2)首先应准确审题,题目问的是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而不是只是那两句略有不同的诗句。回答时既要说出两首诗“表情达意”的方式与技巧,又要准确答出二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1)①内容:诗的前两联通过西南方天空“缺”出的一隅(西南方天空露出的一片蔚蓝),天空中一抹不动的纤云,羽毛“犹湿”的鸣鹊和低沉的残雷来表现雨过天晴之景。②手法:诗人主要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晴。a.比喻:首联“江面清”以江面的清平湛蓝比喻天空西南一角的清明之色。“纤云不动小滩横”,一抹微云好像横在江面的一片小滩;b.拟人:鹊羽未干说“衣犹湿”,雷声没有马上消失说它是怒气未平,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雨过天晴的特点。

(2)①杜诗通过写秋夜凉意袭人,蜡烛闪烁着微光,营造了凄清幽冷的氛围,表达的失宠宫女夜不能寐、卧看牵牛织女的寂寞凄凉。②本诗首联颔联通过写雨后天晴景象,营造了清新不失生机的氛围;颈联写雨后天气凉爽可安稳入睡,急切地搜觅佳词丽句来回报自然美景;尾联写今宵美景即使无人共赏,诗人也会独自尽兴卧看天明,表达诗人雨过天晴的喜悦以及卧看星河的兴致勃勃。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1)~(2)题。

【双调】蟾宫曲

(元)卢挚

①②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

上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稼。

注:①昔涎剌塔:元代的民间口语,大体是指口中流涎、身体邋遢的样子。②碌轴:用来滚压土地、碾脱谷粒的大石磙。③无是无非:没有是非纠葛之意。

(1)试举例说明这首元曲在语言风格上的特点。

(2)简要分析此曲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解析:(1)这首元曲的人物写得生动是和它语言的生动分不开的。比如,“昔涎剌塔”是元代的民间口语,这个词语在书面语言中非常少见,因而给人一种新鲜感。农村的孩子,往往身体较瘦,肚子凸起,像个琵琶,因此“碌轴上黰着个琵琶”这一句的描写,就把这个农村少年的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2)作者在写完人物的姿态后,宕开一笔,去描写广阔的田野:“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这不仅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也丰富了画面的色彩。荞麦开花,田野里一片白色或淡红色,与碧油油的绿色相映成趣,真是好看极了。这样,作品的农村生活气息就显得更加浓厚,人物活动的环境也就更为典型了。

答案:(1)语言生动活泼,有十足的农村情味。曲子写两位捞虾的农村少年撞击西瓜的动作,用了一个“磕”字,相当精彩。它把两个少年迫不及待地要吃西瓜的心情与马虎、随便的生活习惯活画出来了。作者运用了农村日常的口语,使曲子的乡土气息十分浓厚。曲中的三个人物:沙三、伴哥、小二哥,都是当时北方农村小孩的一般称呼,配以“来嗏”这样的口语,就显露出十足的农村情味。

(2)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太公庄上,杨柳阴中”,这是典型的农村环境。曲中的三个人物,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就显得十分可信,十分真实。 ③

三、语言运用

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描写对象,写两句诗,要求所写诗句内容贴切,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我爱你长江的碧波,是它把56个民族的心曲弹唱。

我爱你长城的雄伟,是它挺起了中华儿女的脊梁。

解析:根据原句的内容,所选描写对象可以从祖国的山川中选择。注意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案:我爱你黄河的波涛,是它把13亿人民哺育抚养。

我爱你黄山的巍峨,是它展现了祖国的秀美端庄。

8.发挥你的想象,把欧阳修《丰乐亭游春》的诗句“鸟歌花舞太守酢”扩写成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在比喻、比拟、排比、反复、反问中任选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解析: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是准确答题的基础。扩写的文字首先要体现“游春”的特点,然后要重点描绘“鸟歌”“花舞”“太守酢”各是怎样的情态,最后要选用题干中所要求的修辞手法中的某两种。

答案:惠风和畅的春日里,鸟儿们如同欢乐的孩子,亮起喉咙唱起了动听的歌。有的唱得婉转圆润,有的唱得明快单纯,有的唱得高亢嘹亮,有的唱得温柔缠绵;直唱得花儿动了情,撩起各种色彩的裙裾跳起了舞,跳得酣畅淋漓,展现着自己的妩媚风姿。鸟儿唱得太守醉了,花儿舞得太守醉了;醉了,醉了,彻底地醉了;醉翁之意在于酒吗?不,因为这里的景色太迷人了!

篇三:国殇

版本一

九歌·国殇⑴

操吴戈兮被犀甲⑵,车错毂兮短兵接⑶。

旌蔽日兮敌若云⑷,矢交坠兮士争先⑸。

凌余阵兮躐余行⑹,左骖殪兮右刃伤⑺。

霾两轮兮絷四马⑻,援玉枹兮击鸣鼓⑼。

天时怼兮威灵怒⑽,严杀尽兮弃原野⑾。

出不入兮往不反⑿,平原忽兮路超远⒀。

带长剑兮挟秦弓⒁,首身离兮心不惩⒂。

诚既勇兮又以武⒃,终刚强兮不可凌⒄。

身既死兮神以灵⒅,子魂魄兮为鬼雄⒆。 [1]

版本二

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 (注:版本二为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所选版本)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