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富春江,诗歌

诗歌2019-01-08 18:53书业网

篇一:一首清新俊逸的富春江赞歌

一首清新俊逸的富春江赞歌

摘 要: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富春江上》堪称一首清新俊逸的富春江赞歌,本文从主题与材料的神形暗合、诗歌引用的踏雪无痕两个方面来解读文章的特点。

关键词:中职语文 季羡林 富春江上 诗歌引用

提起季羡林,很多人称他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等,他学贯中西、享誉中外,精通多种语言,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在谈到散文创作时,季老曾写道:“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将这二字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季老说得淳朴极了,他的散文可为佐证。《富春江上》(选自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第三册,江苏教育出版社)就是这样一篇清新俊逸的美文,着实让我们语文教师和学生大开眼界。

一、清新俊逸,体现在主题与材料的神形暗合上

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文章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布局严谨。开头引用了两句诗“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让读者感受到诗的意境开阔,作者也坦诚当初读诗时并没有丝毫感性认识,但现在亲临其地才领略到青山的连绵和江水的浩渺。这样的开头既高雅又鲜活。

第二段着力描绘乘船畅游富春江时的景物。一句“眼中看到的虽然是当前的,但心中想到的却是历史的人物”极自然地由现实美景拉向相关历史和人物,引起“人世变幻,今古皆然”的感慨,写出了青山绿水永在的不争真理。接着还是联想,这一次是“诗僧”苏曼殊的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身处钱塘潮,耳边响起的又是“浙江潮”的诗,眼前当然就有怒声汹汹的江涛涌出,但幻觉转瞬即逝,因为作者身处风景绮丽的美景之中,而且江上人影“飘浮飞驶”让“我”更加惊喜不已。这部分从江山之美联想到历史典故,再极力想象钱塘江潮的壮观雄浑,然后欣喜于“翩若惊鸿,婉如游龙”的飞鸟,“形”不可谓不散了。

课文接着移步换景,舍舟登岸,爬上了鹳山“春江第一楼”。写景的同时还提到鹳山存有古代文人墨迹,严子陵的钓台和苏东坡的“登云钩月”。自然景观与人文山水的珠联璧合让作者将黄山阳刚之气与富春江阴柔之美相媲美。季羡林知识渊博,这时,他又想起诗人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使散文中的“形”又向外拓开一笔,特别是诗中“建德非吾土”一句,作者思想与古人共鸣,思绪再次驰骋,让“形”从古代散发到国外。旅居瑞士的经历,感觉瑞士的“山水也是十分神奇动人”,但他始终有落寞之感,何也?因为瑞士非吾土。而今天在富春江,作者却只有自豪和幸福荡漾,且“大有手舞足蹈之意”了。寥寥数句,爱国之情便跃然纸上。从表面看起来,选取孟浩然诗是使“形”更散了,但这“形”的拓开却紧紧依附于“神”这一主题,只不过先前两者貌似松散实则暗合,至此“神”“形”交会,主题也就由此凸现。

无论季老写什么内容,都能让“形”信马由缰,恣意挥洒,但又服从于“神”——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幸福生活这一主题,而担当起串联一个个珍珠般的“形”的任务的是“隔岸青螺数点,微痕一抹,出没于烟雨迷蒙中”这一贯穿全文的线索,布局之妙,让人拍手称赞。

文章结尾提到吴均的《与宋元思书》,根据吴均的描绘,他想象那未曾到过的一百多里山水肯定如阆苑仙境。心境也由最初的认为是“憾事”而觉得“绝妙”起来,文势顺势抑扬顿挫,这样既与开头呼应,又巧妙点题,把对祖国山水的热爱

篇二:古代名人赞美富春江诗1

古代名人赞美富春江的诗句

1.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 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 嗣 绾

2.江边三月草萋萋,绿树苍烟望欲迷。细雨孤帆春睡起,青山两岸画眉提。明.张以宇

3.桐君山下望层城,万顷烟波一叶轻。绿树朦胧残照落,不知何处掉歌声。元.钱彦隽

4.风萧萧,冰瑟瑟,淡烟空蒙冠朝日。滩头枯木如画出,鸲鹆 飞来添一笔。宋.刘澜

5.一山云水拥禅居,万里江流饶屋除。宋.朱喜

6.横看山色仰看云,十幅风帆不籍人。宋.姜夔

7.潇洒桐庐群,寒江缭一湾 。朱楼隔绿柳,白塔映青山。

宋.杨万里

8.历历山水群,行行襟抱青。

两崖束沧江,扁付此宵征.

元.赵孟俯

9.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南朝.梁吴均

10.潇洒桐庐群,江山景物研。 元.俞颐轩

11.桐庐处处是新诗,鱼浦江山天下稀。 宋.陆游

12.我爱桐江好,桐江风俗醇。 波光还似昔,山气总如春。

清.孙岩

13.潇洒桐庐群,千家起画楼。宋.范仲淹

14.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李桓

15.桐庐之山郁以纡,桐庐之水清且迂。襟江带溪泻澄练,锦峰绣岭到画图。明.姚夔

16.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唐.吴融

17.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清画不如。唐.韦庄

18.桐庐春

水绿如油,两岸清山迎客舟。 明秀见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清.袁枚

19.

篇三:语文诗歌

即墨实验高中高三语文寒假专题训练(二):诗歌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2、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1) 说说首联所写之景的作用(4分)

(2)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这首诗表达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元·虞集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 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1)词的上片“薄有山花取次开”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4分)

(2) 前人评价,作者此“招”,熊少府必来。你同意吗?结合全词说明原因。(4分)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释:①徐昌图:莆田市城厢区延寿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生活在唐宋之交。②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1.这首小令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你认为上片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4分)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孤雁崔涂①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增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①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②赠:zěng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1)清简要赏析“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一联。 (4分)

1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8、

闲居遣怀十首 唐·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6、阅读下列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咏孤石 高丽定法师 迥石直生空,平湖四望通。 岩根恒洒浪,树杪镇摇风。 偃流还渍影,侵霞更上红。 独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 (1)本诗第二句“平湖四望通”对于第一句“迥石直生空”有什么作用?(4分) (2)本诗咏物抒怀的思想主题是什么?(4分) 7、杂诗八首(其二)陶渊明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⑴让作者“悲凄”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分)

⑵请结合全诗,分析前六句的作用。(4分)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1)诗中的“闲”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2)姚合的诗追求“静趣”,请简要赏析。(4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卧 病许浑

寒窗灯尽月斜晖,珮马①朝天②独掩扉。清露已凋秦塞柳,白云空长越山③薇。 病中送客难为别,梦里还家不当归。

惟有寄书书未得,卧闻燕雁向南飞。 【注】①珮马:饰有佩环之马,官员所乘。②朝天:上朝。③越山:越地之山。此处泛称东南地区,代称故乡。 (1)简要赏析颔联中“凋”、“空”两字的妙处。(4分)

(3)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2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tú mí):一种观赏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②婉娩:天气温和。

(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4分)

(2)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加以简析。(4分)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秋 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白云红叶两悠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分析。(4分)

(2)有评者说,全诗无一笔写月,而处处见月,正如司空图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4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孤雁崔涂①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增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①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②赠:zěng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1)清简要赏析“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一联。 (4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3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