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当地居民中流传着一个传奇故事 (800字)

传奇故事2019-01-09 04:48书业网

张震古寺疗伤

当地居民中流传着一个传奇故事,当年21岁的张震是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营长,战斗中受伤后在青杠坡永安寺养伤。寺庙主持秦修大师见到张震后评价:此人天庭饱满,体格强健,实为有福之人,如果赶上红军大部队,将来必定是将帅之才。惜才的秦大师找来几个农民,背着受伤的张震躲过敌人封锁,追赶上了红军大部队。1993年,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将军故地重游,然而永安寺早已不复存在,回忆当年情景,他感慨万分。

康克清脱险

康克清当年在此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脱险经历:红军撤离时,朱德夫人康克清因救护伤员而掉队,被追赶的敌人发现,当一个敌人伸手抓康克清时,她急中生智,扔掉背包给贪婪的敌人,迅速甩脱“尾巴”,赶上红军大部队。当康克清神情自若地向朱德讲起此事,朱德不禁哈哈大笑,既为康克清的机智脱险而高兴,也在嘲笑敌人的贪婪和愚昧。

钟赤兵三次截肢

钟赤兵在娄山关战斗中腿部受伤, 红军占领遵义城后,医生立即为钟赤兵治伤。可是,医生打开伤口一看,脸都变了色,说:“伤势严重,必须从小腿以上截肢。”原来,由于钟赤兵没有及时包扎,受伤后又继续战斗,把子弹击中的骨头都扭碎了。红军医院的手术条件极其简陋,没有医疗器械,也没有麻药,手术工具只有一把老百姓砍柴用的刀和一条断成半截子的木匠锯。

医生开始了手术,用木匠锯上下拉动截肢。钟赤兵忍着剧痛躺在手术台上,紧紧闭着眼睛。手术刚刚进行了20多分钟,豆大的汗珠就从他的脸上、身上直往下淌,浸湿了衣裤。但是,他凭着坚强的毅力依旧一声不哼。医生瞅着他,关切地对他说:“如果疼痛难忍,你就喊吧,这样兴许会好些。”钟赤兵摇摇头,没有说话。手术中,他几次昏死过去,又几次苏醒过来。在场的医生、护士都被他这种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一位年仅15岁的小护士一边协助医生护理他,一边抽泣着说:“我从来没见过这种场合和这么强硬的汉子。”手术一直做了三个半小时。当钟赤兵再一次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他的右腿膝盖下只剩下小半截了。这时,他才21岁。就这样,他成了半截腿的人。然而,手术后,钟赤兵并没有摆脱痛

苦。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又加上医疗条件很差,手术时没有条件消毒,没过几天,钟赤兵的伤口就感染了,腿肿得分不清小腿和大腿,他高烧持续不退,又陷入昏迷之中。彭德怀得知钟赤兵的病情后,赶过来看望他。可是,钟赤兵却昏迷不醒,连军团长来了都不知道。彭德怀一见情况不妙,对医生说:“你们一定要想尽办法救活钟赤兵,救不活,我砍你们的头。”“要把他从死神那里拉回来。”医生说:“只能进行第二次截肢。”“截肢就截肢,一定要把人救活!”彭德怀是铁下心,不顾一切要把钟赤兵留住,他的决心也给医生莫大的信心,于是,医生们又马上进行第二次手术,把右腿膝盖以下剩余的部分又截去。不料,消毒条件不好,伤口仍继续感染。几天后,医生又狠了狠心,进行第三次手术,把钟赤兵的整个右腿从股骨腰部截去了。半个月内,三次截肢,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要忍受多么大的痛苦啊!可是,钟赤兵竟然奇迹般地活过来了。

贺子珍

一渡赤水后,她曾经分娩过,但是当时情况紧急,她连孩子的模样都还没有看清,也没有来得及给孩子起个名字,就将孩子送给了当地百姓,自己踏上了漫漫征途。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那样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在那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长途行军,对于一个身体强健的男红军尚且不容易,更何况是一位刚刚生过孩子的女红军战士!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柔软的女性,在分娩后不久,为了营救修养连的同志而被炸伤,全身十多处受伤,其中有七块弹片深深的嵌入她的身体里,终身都没有取出。每逢秋冬季节她将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赵文斌救红军

赵文斌是青杠坡村民,青杠坡战斗时才12岁,青杠坡战斗中,几名红军战士负伤后,躲进了他们家的柴房里。他发现后,与父亲一起为红军战士换洗血迹斑斑的衣服,每天为红军战士送药送饭,红军战士伤愈后追赶上了部队。解放后,他们一家与这些红军战士仍有书信往来。

杨勇

当时任红三军团十团政委的杨勇在发起冲锋时,一发子弹从他的右腮穿入,从唇部转出,杨勇失去了6颗牙齿,血似泉喷,战斗正在紧急关头,杨勇坚守在火线,卫生员只好现场处理,但血流不止。杨勇没办法说话,就用手蘸血写在衣服上下达指挥命令。他的脸上是血,手上是血,衣服上也是血,坚持不久,终于昏

倒在血泊中。

刘纯武

淋滩曾经是红军集中疗养地。1935年1月至3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淋滩,当地民主进步人刘纯武在父亲刘春和及当地百姓的支持下,收留救助了近百名在青杠坡战斗中负伤掉队的红军伤病员。当时刘纯武是国民党区长,他以治安为由,严禁杀害红军,把红军伤员送到自己的老家,不但供给他们食宿,请人帮他们疗伤,资助他们回部队。为了保护这些红军战士,刘纯武还把红军伤员编成护商队,保卫川黔两地的过路盐商,并暗中成立了第一个红军地下党组织。 红军开仓分盐

土城老街上的一栋建筑---盐号。川盐入黔,主要经过赤水河,由于河段滩多滩险,运盐船只在沿河各集镇便分设盐号,以便囤积食盐,由于在运输食盐过程中产生了昂贵的运输费用,而食盐的价格也比较昂贵,当地的贫苦的老百姓用食盐更是难上加难。也有了贵州“斗米半斤盐”的说法。1935年红军来到土城后,见当地的老百姓用盐很困难,就立即把囤积在盐号的食盐分发给了当地的老百姓,深受老百姓的感激,被誉为“开仓分盐”。红军为百姓做的每件事,百姓都记在心里,红军渡河时,当地老百姓自发捐门板,捐船只,帮红军搭浮桥,为红军顺利渡河创造有利的条件。

两个铜板的故事

红军二渡赤水期间,一位红军战士在老乡家借宿,在帮老乡打扫房屋的时候,不小心把这个坛子给打碎了,当即赔了老乡两个铜板,老乡当时十分惊讶,因为在他意识里面,祖祖辈辈都是备受欺凌和压迫的,而红军来到这之后,却改变了这种情况,所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老乡都一直舍不得用这个铜板,把他珍藏了起来,并用竹藤把这个破了的坛子编制了起来,纪念馆建馆之后,这位老乡就把这两个铜板和这个坛子捐赠了出来。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