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体会母亲这首诗的感情和表现手法

心得体会2019-01-09 12:33书业网

篇一:常见古诗表现手法分析举例

常见古诗表现手法分析举例⒈ 托物言志:

特征: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例如:⑴“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园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⑵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 梅》) 分析表达作用:⑴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概。 ⑵ 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⒉ 用典:

特征: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例如:①“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②“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分析表达作用:①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②“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⒊ 动静结合:

特征: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例如:①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②“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分析表达作用:① 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②诗中以声衬静,没有鸟啼、钟声难以反衬出静,更不能反映

出诗人羁旅的乡愁。

⒋ 虚实结合:

特征: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③、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例如:①、《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诗歌中的“实”就是《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例如:②、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诗歌中的“实”就是《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

例如:③、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诗歌中的“实”就是《雨霖铃》中上

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分析表达作用: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⒌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特征: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分析表达作用: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⒍ 正侧描写:

特征: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例如:①“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②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析表达作用:①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例如:② 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诗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势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常见古诗表现手法分析举例⑵ ⒎ 借古讽今:

特征:这在咏史、怀古诗中是最常见的。特色也是托古讽今,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

例如:①《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三乔。”②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分析表达作用:①语面对赤壁之战怀古,实则预感到唐朝将亡,发出慨叹。诗中含一哲理:兴盛与衰亡,有着历史的必然,但是谁成谁败,何时成何时败,也有偶然性。②这首诗寓托幽远,咏史与感发巧妙对接,情韵俱妙。

⒏ 抑扬:

特征: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 [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

例如:①“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②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分析表达作用:①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②欲抑先扬,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⒐ 想象:

特征: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例如:“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

分析表达作用: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⒑ 联想:

特征: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分析表达作用: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常见古诗表现手法分析举例[3]

⒒ 渲染:

特征: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例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分析表达作用: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⒓ 象征:

特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在文学作品中,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或咏物诗。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例如:①“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②于谦的〈石灰吟〉

分析表达作用: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①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②整首诗作者以石灰为喻,托物言志,表面看句句写石灰,实际是借助石灰象征自己为报效祖国,甘愿经受苦难和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

篇二:古诗鉴赏(内容、思想情感、语言风格、表现手法、意象)

资料来源:中学语文网中网|中学语文资源网整理设计:彭登联

古诗鉴赏专业术语必备

(要求:早读读一读 )

一、有关艺术手法

1、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 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

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2、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3、 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对偶(主要是前三类)

二、诗歌分类(不同分类标准)

按表现手法分类:浪漫主义:想象、夸张、语言华美,一般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

现实主义:写实,对现实的直接反映(批判,不满、揭露)。

按内容分:

①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②战争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③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④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这类诗常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⑤咏物言志诗: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⑥送别诗:表现和友人的惜别之情,或对友人、对自己的劝勉。

⑦羁旅诗:思乡念亲。

三、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有: (1)、平实质朴;(2)、含蓄隽永 ;(3)、清新雅致; (4)、形象生动;(5)、绚丽飘逸; 其他还有: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

四、对诗歌情感的鉴赏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

忆友怀旧、依依惜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

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

意 象 感情

日暮、夕阳、秋天、流水————生命的短暂,对死亡的焦虑。

鸟——————男女恋情与婚嫁。

雨————————————离情别绪。

月———————————思乡、怀念亲人。

杨柳—————————依依不舍、惜别。

雁——————————书信、思念之情。

篇三: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现就古人在诗词歌赋创作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简单归纳如下:

一、用典

(一)用事:借古抒怀,借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立场态度等。

(二)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加深诗词意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常见的用典意思

投笔:弃文从武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长城:守边的将士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楼兰:边境之敌

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折腰:屈身事人 杜康:酒

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

桑榆: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尺素:书信

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双鲤,鲤鱼,鲤素:书信

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五柳:隐者

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

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牧童:淡泊,田园生活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明月:乡愁

青云:高的地位

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

青紫:高官显爵

丁香:愁心或情结

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 蝉鸣:悲秋

青天:清官

落花:伤春

落叶:秋天

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

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

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梅雨:悠悠愁绪)

二、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三、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四、衬托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五、渲染

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六、象征

用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也就是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整理。

七、对比、对照

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互相比较。

八、抑扬

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九、照应

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十、动静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十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十二、直抒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十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石英诗歌是否为上秤之作的标志。

十四、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十五、赋比兴

诗有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至于属于表现手法的赋比兴三义,有一种解释如下: “赋”者铺陈,叙物言情,直歌其事,随物赋形。用赋的手法写诗,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是通篇用赋,会失之肤浅、平直、松散,故要赋比兴合用。“比”以此物比彼物,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十六、虚实结合

高考的“诗歌鉴赏”,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一些术语对诗歌进行简单的分析。例如虚实相生、比兴手法、以乐景写哀等。 只有真正弄清了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才能准确用到诗歌的鉴赏活动中。

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