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赏赐赞美诗

诗歌2019-01-15 01:44书业网

篇一:赞美诗和圣咏

2011-1-25圣咏和圣歌(星期天——第一周)

注:从原书19页开始。 V: 诗句之意

圣歌达3,57-88.56

让一切受造物应赞美主

1. “天主的化工请赞美上主”(达3,57)。

这首充满戏剧性的赞美歌是取自达尼尔先知书。这首颂歌是为第一周和第三周的星期天的时辰祈祷用的。这种宏大的像连祷文赞美天主(Dies Domini) 是非常适宜的。在安息日,让我们默想天主基督的复活——天主为宇宙和历史所制定计划的高峰。的确,基督就是「阿耳法」和「敖默加,」最初的和最末的。(参 默22,13)若望在他的福音的序言中说的,“所有的一切受造物都是由他所造”(若 1:3) 这样整个受造物都充满了这个意义。基督的复活是整个救恩史的高峰。圣神作为礼物赐予了人类,我们也成为天主的义子、义女。等待他的神圣的配偶返回的时候,把世界交于天主父。(参 格前 15:24)

2. 在赞美歌中,是连祷文形式,好像在凝视当中来回忆。我们凝视

的中心是太阳,月亮,星星;选定在广阔的水面上,有上升到高山,留恋于天气的各种变化的元素;从热到冷,光明和黑暗;联想到矿产和蔬菜,以及世界上各种动物。那么他们就成为一个整个宇宙他也指出天主的天使,以及所有的“人子”。但是,尤其是提出了天主的选民以色列,天主的司祭,和一些圣者。这是一个庞大大的乐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一起响起的交响乐赞美天主。赞美万物的创造者和上主的历史。在基督的启示中祈祷,也指向

了三位一体的天主。在礼仪中我们也邀请加入了三位一体祈祷的形式的赞美歌:“让我们一起赞美我们的父、子和圣神”

3. 我们在赞美歌中,在一定的意识中去反省。这是整个宗教的灵魂,

也会意识到这是天主在世界上的印记 ,是提升了整个受造物的思想。然而,在达尼尔先知书中一些内容,是表现了三个青年人(阿纳尼雅、阿匝黎雅和米沙耳 )的对天主感恩的诗歌。这个三个年轻人因拒绝朝拜贝尔邪神的金偶像,因此德被宣判投入火炉中烧死,但是奇迹阻止了在火焰。以这个事情的背景事件 来说那是特殊的救恩历史,即天主拣选以色列作为天主的子民,并和他们订立了盟约。这是一个同样地和以色列的三个信仰坚定的,甚至在不惜牺牲在火炉中青年人订立的盟约。他们的忠信遇到了忠信得天主,天主派天使把火焰驱散。(参 达3:49)

这首赞美歌的样式是旧约为避灾免祸赞美天主的圣歌的样板。在这些圣歌当中有著名的凯旋歌在出谷记15章有记载,古代的希伯来人未表达对的感激所写的歌:天主在那一夜战胜法老的军队,天主没有为他们打开通道;天主把水分开,把他们战马和骑士投入海中(出15:1 )。

4.赞美歌的来源不是偶然的。在庄严的复活节日(VIGGLE),每一年的礼仪要求我们重唱以色列出谷的赞歌。那条路又为他们打开了,先知所宣布的新路就是:在这神圣之夜耶稣从死者中复活而举行的庆典。我们象征的浸入到领洗的水中能过让我们一点相

似从死人中复活的经验。耶稣战胜了死亡,我们赢得了胜利,我们都从中受益。我们要感谢耶稣。

在星期天的礼仪当中,我们重读以色列的三个青年所唱的赞美歌。在所有的一切的受造物,在基督的奥妙的死亡和复活,因这耶稣这伟大而有激动人心的救赎工程,作为耶稣的门徒想要打扫同样的、充满感激的水纹。

实际上,基督徒可以分辨再赞美诗中提及的被解救的三个青年和耶稣复活的关系。以后,在宗徒大事录中可以看到伟大的信徒的祈祷,就像圣咏的作者,坚定的唱到:“你不会让我的灵魂下降阴府,也不会让你的圣者 遭受腐朽。”(宗 2:27;咏 15,10)。 把这首赞美歌和复活节联系 起来,是一个传统。一些古老的记载显示安息日——基督复活的星期天的祈祷中唱这首赞美歌。更多的是,在罗马的地下坟茔里发现了一张画,这张画描述了在火焰中间三个没有被烧伤的青年正在祈祷,因此可以证明祈祷的效力,天主必会干预此事。

5.“你在天空穹苍之上,是可赞美的,应受歌颂,应备受光荣,直到永远!”(达3:56)。在星期天唱赞美歌的时候,基督徒不仅非常感激天主造生我们的大恩,而且也接受了天主父亲办的照顾,在基督内天主提升我们成为天主的儿女。

天主父亲般的照顾,使我们以新的方式来看受造物,惊奇美丽的受造

物给我们如此优雅的的一个提示,我们从中可一瞥他的爱。富有感情的亚西西的方济各默观受造物,极力赞美天主,这美好事物的根源。当他在San Damiano 的时候,方济各很自然的浸沉在圣经中的祈祷一定在他的心里回响,当他达到身体的极限和精神痛苦的巅峰,他创作了《太阳兄弟的赞美歌》(参Fonti Francescane,263).

圣咏 149

1.“愿圣徒因所受的光荣而喜庆,在自己的床榻上欢呼而歌颂。你刚才听到这个命令是在圣咏149篇,它指出黎明破晓,发现犹太人准备举行他们的晨祷,这是一个建议的解释,他们赞美的歌 ,定义为“新歌”(咏,诗,1)一个庄严,完美的赞美诗,为一周最后的一天是最完美的。因为在更新的世界里天主将收集一切。圣咏完全弥漫在欢快的气氛。以阿肋路亚为开头,然后是吟唱,赞美,打鼓的声音和弹竖琴的声音。圣咏激励祈祷着从心里充满热诚的宗教情怀来感谢天主。

2.在希伯来原文的两端圣咏当中的内容是自旧约取的灵修中事件,从这里我们可知圣咏的主角。他们多次被认为是哈息待(vv,1,5,9)“虔诚者,圣洁的人” 他们用忠信和虔诚来回应天主父亲般的爱(hased)。

圣咏的第二部分激起我们的惊讶,因为它充满了战争的情绪,在这样的一小段,有这样的一段,使人感到纳闷,圣咏把我们带入“用我们的嘴唇赞美天主”和“双刃的宝剑掌握在他们的手中”(V,6)。以

上的反省我们能理解:圣咏是有为自由而卷入战争的犹太人创造的;他们为受压迫的子民而战,为能服务天主而战。在马加伯时代,公元前2世纪,这些人示威自由和信仰而战,他们正遭受到色娄苛强权的严厉的镇压。他们被称作哈息待,忠诚于天主的话和祖先的传统。

3.在圣咏中我们去深思他们的祈祷,好战的记号,变成了虔诚的信仰者在早晨赞美天主的形象,而且深入了犹太的世界里,也在不公平和不正义当中。不幸的是,强大的军队正准备进攻天主的国 :圣咏的作者这样说:“人民,国家,领导,和贵族”。但他们有信心因为他知道他在天主旁边,天主是历史的主人 (v ,2)他一定会战胜邪恶,因为将是爱的胜利。所有的哈息待都参加了战斗,他们具有忠信的和正义,神的能力将把他们实现他的工程,被称作天主的国。

4. 圣奥斯定开始引用圣咏的“乐队”以及“鼓和竖琴”,他为此注释:

乐队是一群歌唱者他们在一起歌唱,如果是一个乐队在唱歌,我们必须唱的协调。乐队的唱一首歌,一个不协调的声音使听众难受,造成了这个乐队不协调。(Enarr .in Ps 149;CCl40,7,1-4)

提起在圣咏当中提到的乐器,他问:“为什么圣咏的作者手里拿着鼓和竖琴。”他回答:“因为我们赞美天主不仅用我们的声音,而其还要用我们的工具,当我们打鼓,弹琴的时候,手的动作和声音应是一致的。你也应是这样,当您唱 阿勒路亚是,你得给穷人食物,给裸体这衣服穿,给旅客住处。如果你这样做,那不仅是

篇二:初中必背古诗40首

初中必背古诗40首

中考必考篇目)

1、关 雎 《诗经》 2、蒹 葭 《诗经》 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4、观 沧 海 曹 操 5、饮 酒 6、木 兰 辞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登幽州台歌9、次北固山下 10、使至塞上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行路难 13、鹤楼14、望岳15、春望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9、卖炭翁 20、钱塘湖春行21、雁门太守行22、赤 壁 23、泊秦淮 24、夜雨寄北 25、无题26、相见欢 27、渔家傲 28、浣溪沙29、登飞来峰3

0、江城子 31、水调歌头32、渔家傲 33、游山西村3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5、破阵子 36、过零丁洋 37、天净·沙秋思38、山坡羊·潼关怀古39、己亥杂诗 40、满江红陶渊明 北朝民歌 王 勃 陈子昂 王 湾 王 维 李 白 李 白 崔 颢 杜 甫 杜 甫 杜 甫 岑 参 刘禹锡 白居易 白居易 李 贺 杜 牧 杜 牧 李商隐 李商隐 李 煜 范仲淹 晏 殊 王安石 苏 轼 苏 轼 李清照 陆 游 辛弃疾 辛弃疾 文天祥 马致远 张养浩 龚自珍 秋 瑾

1、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迎取她。)

2、蒹 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未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回来。)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他:“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远远看过去,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 野兔从狗洞里进进出出,野鸡在房梁上飞来飞去。)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上长着野生的葵菜。)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用一些野谷舂米当作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 汤和饭一会儿就做好了,不知道和谁一起吃,独自一人吃得很悲哀。)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衣服上。)

4、观 沧 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庆幸得很啊,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5、饮 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生活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你问我何能如此,只要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而归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其中蕴含着人生真义,欲要辨明,却忘记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6、木 兰 辞 北朝民歌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6)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织布机的声音连绵不断,木兰正面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只能听到木兰的叹息声。

问木兰想什么、回忆什么。木兰既没有想什么,也没有回忆什么。昨天晚上见到了军中的文告,皇上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每卷都有木兰父亲的名字。木兰的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亲出征。

去东边买了匹好马,去西边买了马鞍,去南边买了笼头,去北边买了马鞭。早上辞别了父母,傍晚投宿在黄河边上,听不到父母呼唤木兰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的声音。次日早上,离开黄河而去,傍晚到了黑山脚下,听不到父母呼唤木兰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上胡人骑的战马的叫声。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越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打更的声音夹杂在北方的寒气中,寒冷的月光照照在铠甲上。许多将军战死了,壮士很多年才归来。

回来见皇上,皇上坐在明亮的大堂中。册封了许多官职,赏赐了许多立功的将士。皇上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郎;愿意骑上千里马回故乡。

木兰父母知道女儿回来,忙出城相迎;木兰的姐姐知道妹妹回来,对着窗户忙着整理容妆;木兰的弟弟知道姐姐回来,忙着杀猪宰羊。打开我房间的东门,坐在我的西边床上,脱下我的战袍,穿上我旧时的衣裳。对着窗户整理头发,对着镜子贴花黄。出门去找伙伴,伙伴们都很惊讶:和木兰在一起十二年,不知道木兰是女郎。

雄兔静卧时,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静卧时,两只眼睛常眯着。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分辨出雌雄?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 )

9、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10、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去慰问边疆的战士们,我途中经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像飘飞的蓬草飘出汉塞,像回家的飞雁飞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沙漠里飞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走到萧关恰逢候骑,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都凋谢了,只有杜鹃在声声哀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得知你被贬到龙标,跋涉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我把愁心托付给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与风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12、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大雪封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渡过苍茫大海,到达彼岸。)

13、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

14、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将显得极为渺小的众山。)

15、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国家破败,山河依旧,春天城中草木丛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争连续不断月,一封报平安的家信抵得上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篇三:诗歌赏析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怀才不遇,飘泊四方,以布衣终老。精通音律,善自度曲。词作音调谐婉,语言精美,结构谨严。他是南宋格律词派的代表词人,其作品对南宋后期的婉约词人、清代的浙西词派词人均深有影响。有《白石道人歌曲》。

赏析作品:《扬州慢》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画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经按照人的思想品德高下,将人分为三等:狂,狷,乡愿。孟子在《尽心下》中也把人分成三个等级:中道者为上,狂狷者次之,而“阉然媚于世”的乡愿者,则属最劣之等级了。何谓“狂狷”?孔子曰:“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者,就是有进取心的人;狷者,就是独善其身的人;而乡愿则是同流合污的人。无独有偶,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也将词人分作了三等:东坡、稼轩为狂者,姜夔为狷者,而吴文英等就分到了乡愿中。姜夔为何归属于“狷者”,这和他的生平是分不开的。姜夔一生从未入仕。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姜夔从小就过着一种漂泊天涯的生活,这种生活遭际就使得姜夔年纪轻轻的就有一种冷感愁怀,而他的词作也就大都为一些离情别绪之作。狂者苏轼、辛弃疾的作品平时见者颇多,而对狷者姜夔则我还是有些陌生。今天收集了一些资料,特别品读一下姜夔的代表作《扬州慢》。

姜夔的《扬州慢》写于金兵第二次南侵后的第十五年。当时的姜夔才二十一岁,来到扬州,看到曾经素以繁华富丽而著称的江南名城扬州,如今已是断壁残垣,心有所感,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词,来凭吊扬州荒凉,寄托黍离哀思。

《扬州慢》开篇擒题,扬州是淮南的著名都城,竹西亭是扬州的风景名胜,初次到扬州,作者在此解鞍下马,稍作停留。经过昔日春风骀荡的十里繁华旧境,到处长了青青野麦,自从金兵窥犯长江之后,连毁废的城池和高大的树木,都厌恶说到战火刀兵。天色渐渐黄昏,凄清的号角吹送着寒冷,传遍了整座空城。作者通过对扬州城的萧索之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从而为下片的抒情作了铺垫。下片则写对扬州的感受。料想杜牧重回扬州也会愕然震惊,纵有赞美“豆蔻”芳华的精工丽词,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的绝妙才能,也没有了当年的兴致和情思。以杜牧笔下的诗境与扬州城的现境进行对比,作者的写法自然高妙,浑化无迹。末言二十四桥依然完好,而只有一弯冷月寂寞无声,那桥边红芍药,年

年花叶繁茂,而无人欣赏,充满时移景迁,物是人非之感。作者在下片中侧重于写情,主要是将唐代诗人杜牧对扬州的咏叹之词与扬州城如今的全貌作一番对比,从而抒发了作者的“黍离之悲”。

姜夔的词是非常讲究技巧的,这首《扬州慢》在写作,主要是用了对比和化入的方法。“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言树犹如此,人何已堪?“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句,写出了扬州城物是人非的情景,“二十四桥仍在”,但心情、感情,已是“冷月无声”,写尽了扬州城的凄冷,同时也隐含了人们被战争摧残的痛苦。

姜夔在这首《扬州慢》中一共化入了杜牧的四首诗: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生于唐末,为人风流潇洒。他曾经在扬州城做过短暂的停留,并留下了许多诗篇,这些诗篇都是对扬州城繁华生活的歌咏。姜夔所化用的诗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那些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萧索又恰好形成了一种对比,正是这种对比,让作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也就行而生悲,因此做下这首《扬州慢

春 行 即 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1]

注释译文

【注释】

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西部,洛河中游,即唐代福昌县城。

【译文】

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也曾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现下,这里清冷冷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流逝了。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烂漫的山花,花只好任其自开自落, 虽鸟语婉转,但也是自鸣自听,一切是那么的寂静荒凉。[2]

作品格律

宜阳城下草萋萋,

○○⊙●●○○

涧水东流复向西。

●●○○●●△

芳树无人花自落,

⊙●○○○●●

春山一路鸟空啼。

○○●●●⊙△

(说明:○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此作的韵脚是:八齐;可“四支五微八齐十灰”通押)[3]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这首诗写的是静景,然而静景偏于动处写:水流、花落、鸟啼,无一不是变动的景象。

李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而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过此地,心情可想而知。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

“涧水东流复向西。”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1]

李华

《李遐叔文集》

(715-766)唐代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开元中,第进士,擢宏辞科。累官监察御史,右补阙。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上元中,召为左补阙、司封员外郎,称疾不受。李岘领选江南,表置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后辞官,客隐山阳。大历初卒。其诗辞采流丽。有《李遐叔文集》,今编诗一卷。[4]

韩翃《寒食》赏析

周复纲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1]。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2]。

【赏析】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

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寒食春深,景物宜人,故诗中前二句先写景。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

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

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

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不过我们也不妨只视之为风俗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

由于后两句旨在描写宫庭生活,并且写得轻灵佻脱,所以历来颇受赏识。据孟棨《本事诗》载:唐德宗很欣赏韩翃此诗,特意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与韩翃同名,德宗特意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其诗倍受爱重若此。又据《唐音癸笺》载:“韩员外(翃)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从最高统治者到一般朝士,都偏爱此诗,很难说明诗人本意中含有讥刺。当然,如果读者“感到”诗人意含讽喻,那也不足为怪。

[1]寒食;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两天(一说前一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俗家家禁火,只吃冷食。故称寒食节。

[2]五侯:旧说一指东汉外戚梁冀一族的五侯,一指东汉桓帝时的宦官单超等同日封侯的五人。本诗中泛指贵幸宠臣。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