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张洁的故事全文阅读

亲情故事2019-01-15 09:48书业网

篇一:张洁论文

从《半生缘》看张爱玲小说悲剧氛围

0802班 张洁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而“苍凉”是其悲剧的核心。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张爱玲的小说正是如此。本文具体分析她的小说《半生缘》中的悲剧氛围。

关键词:张爱玲 《半生缘》 爱情悲剧

《半生缘》改编自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十八春》,《半生缘》是张爱玲一生中创作的最长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在创作初期及近年张爱玲热中备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可以视为她小说创作上最后一个高峰”①, 也是“交叉地带的遗忘之作”。有人说《半生缘》和《十八春》是同一部小说,有人说是截然不同的,但我在阅读下发现,两部小说还是有点出入的:如人名的修改,政治立场的不同,祝鸿才、豫谨、叔惠等人结尾的修改等等。本文从小说的几个不同的方面品味“悲凉”,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小说中所蕴含的悲剧氛围。

一、悲剧人物

“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②。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只因普通的人性更真实,更具有永恒的意味,因而也更富有启发性。比如世均单纯而憨直,故惹人喜爱,但他的怯懦与自卑又让人惋惜,综合起来即是凡人最普遍最深刻的“不彻底”。小人物的生存背景注定了他们性格上的某些片面性和软弱性。由于这种性格上的懦弱,才造成了书中多人的悲剧:并不相爱且互相排斥的世钧与翠芝结婚,爱着爱翠芝却又无奈,只能远走他乡的叔惠,郁郁而终的曼璐,无奈而嫁的曼桢??一切都充满了悲剧的因素,表现了人生历程的艰辛与悲哀,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奈。还有文中有段关于曼璐的描写,全方位展现了她的体态、动作、神情、衣着、语言、声音、色彩和感觉,它们交融在一起,画面如在眼前。摇晃的身体,浓艳的面孔,粗鄙的话语,尤其是她衣服上忽然出现的“黑隐隐的手印”,不仅让曼桢觉得“有一些恐怖的意味”,连读者看了也禁不住毛发竖起。“扭”、“乱蓬蓬”、“墨黑”、“狰狞”明显带有讽刺口气。因此,在嘲弄讽刺下面涌动的却是难以平复的心酸和哀愁,它比一般的悲感来得更深刻,更发人深省,“悲凉”的意味油然而生。

二、悲剧故事

故事开端是:“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这种典型的倒叙方式和《金琐记》开头那段“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如出一辙。由于张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传统的道德和文化意识长期积淀渗透而成的潜意识造成了她的一种无意识的复归指向。因此,叙事常常采用古典小说式的结构及方式,着力营造一种旧时的气氛,喜欢让故事回到“许多年前”, 容易使文本与接受者之间产生回首往事的悲剧效果。

《半生缘》主要讲述的是一对男女顾曼桢和沈世钧相识、相爱、分手、重逢的爱情故事。曼桢父亲早逝,姐姐曼璐为了养家不得不放弃心爱的恋人做了舞女。曼桢大学毕业后在工厂工作,与厂里的实习工程师,一个南京皮货商人的儿子沈世钧相识相爱。但两人的结合却阻力重重,先是有曼桢的姐姐年长色衰,决定嫁人。曼桢就承担了养家的重任,为了不拖累世钧她一再不肯答应世钧的求婚;再是世钧家庭得知曼桢有一个做过舞女的姐姐,认为她不清白,坚决反对她们的婚事;还有曼露原来的恋人张豫谨爱上了曼桢,引起了世钧对曼桢的误会。终于有一天,婚姻不幸的曼璐为了留住丈夫祝鸿才,设局帮助他强奸了他垂涎已久的曼桢,使曼桢怀了孕。曼璐欺骗前来寻找曼桢的世钧说她妹妹已另嫁他人,千方百计阻挠他们

见面,一对恋人各种联络的努力都被各自的家庭破坏而成为泡影,彼此带着误会分手。原本希望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幸福生活的情侣最终双双屈从了命运。世钧认为曼桢嫁了人,失望之下娶了他一直讨厌的有钱人家的小姐翠芝。而曼桢借住院生产的机会逃出来后,得到的却是世钧已经结婚的消息。曼璐死去之后,为了亲生儿子不致遭到不幸,心如死灰的曼桢最终嫁给了祝鸿才。婚后的曼桢不曾感受到幸福,她最后设法与祝鸿才离婚,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多年以后曼桢和世钧再次相见,近在咫尺却恍如隔世,虽两心相牵,却是再也回不去了。

相对于张爱玲笔下绝大多数自私的男女而言,这篇故事的人物显得更加善良和单纯,这在张的小说中是很少见的。正因为善良,所以主人公常常顾虑他人感受,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于是心理的流变缓慢且细微,没有大起大落,而越是这样美好的感情日复一日地沉淀且压抑,就越觉得悲怆凄凉。正如鲁迅所说的“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三、悲剧人生

在《半生缘》中,悲剧真正的策划者是曼桢亲姐姐,是曼璐断送了妹妹的人生。一旦有了邪念,就很难消失,一定会付诸行动。她想借妹妹拴住自己的丈夫,这是整个悲剧故事的开端。而当曼祯被囚禁后,整个小说中的人物命运都脱离了原本正常的轨道,并出现了一幕幕爱情的悲剧。首先是并不相爱且互相排斥的世钧与翠芝结婚,然后是爱着爱翠芝却又远走他乡的叔惠,另外曼璐也没有通过曼桢留住丈夫,并且在疾病与深深的自我谴责中死去,而曼桢虽然嫁给了祝鸿才却完全是因为母爱,虽然祝鸿才得到了曼桢,但同样压抑苦闷。尤其是故事中曼桢和世钧的分手,更给人一种无奈。

可是,纵观全文,曼璐应该是文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其实这一点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她是张爱玲笔下一位思想独立的现在女性,父亲的故去让她背负了家庭的重担,为了家人牺牲做了舞女,以维持家计。弟弟的不理解又让她无可奈何,人们的另眼相看更是让她悲痛欲绝。好不容易抓住祝鸿才这个救命稻草,结束舞女生活,嫁为人妇,婚后却又遭嫌弃。为了生存,为了保住自己祝家夫人的地位,她想到了利用妹妹借腹生子的毒计。(转 载 于:wWw.cssYQ.COm 书 业 网:张洁的故事全文阅读)正是曼璐的人生悲剧造成了曼桢与世钧的爱情悲剧,而曼璐却是整部剧最大的悲剧。曼桢被姐姐陷害,失去最爱的人,失去本该属于她的美好生活。但是回过头来仔细想想,曼桢毕竟曾经与世钧深深地相爱过,她拥有与世钧的许多美好回忆。失去一切后,她没有被命运左右,依然决定反抗,最终她走出了祝鸿才的掌控,和孩子一起,过着平静的生活。她没有曼璐内心的不安,也不受良心的谴责,至少她是一个活出自我的完整的个体。而曼璐不同,之所以说她最具悲剧色彩是因为她不仅没有得到过想要的生活,也不单单是因为她沦落风尘,最可悲的是连她认为唯一可以依托的祝鸿才都抛弃了她。原本就走在错误人生路上的她,更选择了错误的解决方法,酿成了另一段悲剧。但是,在策划了这一场阴谋之后,她又留住了什么呢?到头来她什么也没有得到,一人在悲伤与后悔中度过。她的爱情悲剧伤害的不只是她自己,还有最亲的人!弟弟的一句“你以后不要再跟他们来往了好不好”让曼璐看清了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也让她明白自己真的和别人不一样了。她能抓住的只有祝鸿才,但当连这都抓不住的时候,她便崩溃了,走向了万丈深渊??虽然曼桢是不幸的,但是正因为她与世钧的不幸才更加突显曼璐的人生悲剧。

然而,十八年后,再次相遇,结尾才是本文的高潮。张爱玲喜欢在高潮来临时笔锋陡转,避开人们预想的常规结局。男女主人公的重逢并没有如读者期待的美好,但也让人觉得合乎情理,这就使本文的悲剧气氛更具“悲凉”。

张爱玲对人世沧桑的叹谓和爱情悲欢的辛酸使我们不至于陷进悲剧的痛感拔不出来,而是冷却了我们的热情,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对人生对命运的质疑、追问和探寻上,使渗透着个人身世之感的悲剧意识与时代生活中的悲剧氛围相通,从而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营造属于她自己的悲剧气氛。

参考文献

① 刘川鄂《张爱玲传》,193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第2版。 ②《读者》16页《盛名下的苍凉》,2012年12月下第533期。

篇二: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cn 2007年01月08日15:55 中国作家网

一等奖

《人到中年》

《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天云山传奇》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蝴蝶》 二等奖

《土壤》

《追赶队伍的女兵们》 《大墙下的红玉兰》 《啊!》 《蒲柳人家》 《淡淡的晨雾》 《开拓者》 《三生石》 《甜甜的刺莓》 《惊心动魄的一幕》

汪浙成、温小钰(女) 邓友梅 从维熙 冯骥才 刘绍棠 张抗抗(女) 蒋子龙 宗璞(女)

[土家族]孙健忠 路遥

《收获》1980年第6期 《十月》1979年第1期 《收获》1979年第6期 《收获》1979年第2期 《十月》1980年第3期 《收获》1980年第3期 《十月》1980年第6期 《十月》1980年第3期 《芙蓉》1980年第1期 《当代》1980年第3期

谌容(女) 叶蔚林 鲁彦周 张一弓 王蒙

《收获》1980年第1期 《芙蓉》1980年第3期 《清明》1979年第1期 《收获》1980年第1期 《十月》1980年第4期

2. 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cn 2007年01月08日15:56 中国作家网

《高山下的花环》 《赤橙黄绿青蓝紫》 《洗礼》《人生》 《黑骏马》 《祸起萧墙》 《相见时难》 《那五》

《太子村的秘密》 《燕儿窝之夜》 《苦夏》 《射天狼》 《流逝》 《普通女工》

《张铁匠的罗曼史》 《驼峰上的爱》 《沙海的绿荫》 《远去的白帆》 《你在笑什么》 《山道弯弯》

李存葆 蒋子龙 韦君宜(女) 路遥

[回族]张承志 水运宪 王蒙 邓友梅 谌容(女) 魏继新

汪浙成、温小钰(女) 朱苏进 王安忆(女) 孔捷生 张一弓 冯苓植 朱春雨 从维煕 顾笑言 谭谈

《十月》1982年第6期 《当代》1981年第4期 《当代》1982年第1期 《收获》1982年第3期 《十月》1982年第6期 《收获》1981年第1期 《十月》1982年第2期 《北京文学》1982年第4期 《当代》1982年第4期 《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小说界》1982年第1期 《昆仑》1982年第1期 《钟山》1982年第6期 《小说界》1982年第3期 《十月》1982年第二期 《收获》1982年第2期 《十月》1981年第3期 《收获》1982年第1期 《花城》1981年第2期 《芙蓉》1981年第1期

.cn 2007年01月08日15:56 中国作家网

《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今夜有暴风雪》 《迷人的海》 《美食家》 《棋王》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远村》

《拂晓前的葬礼》 《烟壶》 《北方的河》 《祖母绿》

《市场角落的“皇帝”》 《燕赵悲歌》 《绿化树》

《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 《凝眸》 《神鞭》

《啊,索伦河的枪声》 《腊月·正月》 《老人仓》

李存葆 梁晓声 邓刚 陆文夫 阿城 铁凝(女) 郑义 王兆军 邓友梅 张承志 张洁(女) 韩静霆 蒋子龙 张贤亮 张一弓 朱苏进 冯骥才 刘兆林 贾平凹 矫健

《昆仑》1984年第6期

《青春》增刊1983年第1期 《上海文学》1983年第5期 《收获》1983年第1期 《上海文学》1984年第7期 《十月》1983年第2期 《当代》1983年第4期 《钟山》1984年第5期 《收获》1984年第1期 《十月》1984年第1期 《花城》1984年第3期 《丑小鸭》1983年第8期 《人民文学》1984年第7期 《十月》1984年第2期 《钟山》1984年第5期 《昆仑》1984年第5期 《小说家》1984年第3期 《解放军文艺》1983年第4期 《十月》1984年第5期 《文汇月刊》1984年第5期

附: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评委会名单

主任委员:巴金

副主任委员:冯牧 唐因 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西彦 朱寨 李纳(女) 李准 陈丹晨 吴泰昌 严家炎 胡石言 黄秋耘 蒋和森 韶华 缪俊杰

4. 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

.cn 2007年01月08日15:57 中国作家网

《桑树坪纪事》 《军歌》 《一路风尘》 《小鲍庄》 《红高梁》

《爸爸,我一定回来》 《灵旗》

《你别无选择》 《馕神小传》 《风泪眼》 《红尘》

《前市委书记的白昼与夜晚》

朱晓平 周梅森 王小鹰 王安忆 莫 言 达 理 乔 良 刘索拉 宋清海 丛维熙 霍 达 张笑天

《钟山》1985年第4期 《钟山》1986年第6期 《收获》1986年第2期 《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 《芙蓉》1985年第1期

《解放军文艺》1986年第10期 《人民文学》1985年第3期 《小说家》1986年第4期 《十月》1986年第2期 《花城》1986年第3期 《花城》1985年第3期

5. 1978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cn 2007年01月08日15:45 中国作家网

《班主任》 《神圣的使命》 《窗口》

《我们的军长》 《湘江一夜》 《足迹》 《顶凌下种》

《愿你听到这支歌》 《弦上的梦》 《伤痕》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 《辣椒》 《取经》 《满月儿》 《最宝贵的》 《献身》

《墓场与鲜花》 《眼镜》 《姻缘》 《抱玉岩》

《“不称心”的姐夫》 《看守日记》 《芙瑞达》

《珊瑚岛上的死光》

刘心武 王亚平 莫伸 邓友梅 周立波 王愿坚 成一 李陀 宗璞 卢新华 张洁 张承志 张有德 贾大山 贾平凹 王蒙 陆文夫 萧平 刘富道 孔捷生 祝兴义 关庚寅 齐平 于土 童恩正

《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 《人民文学》1978年第9期 《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 《上海文艺》1978年第7期 《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 《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 《汾水》1978年第1期

《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 《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 《文汇报》1978年8月11期 《北京文艺》1978年第7期 《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 《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 《河北文艺》1977年第4期 《上海文艺》1978年第3期 《作品》1978年第7期 《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 《上海文艺》1978年第11期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 《作品》1978年第8期 《安徽文艺》1978年第7期 《鸭绿江》1978年第7期

《解放军文艺》1978年第12期 《广东文艺》1978年第1期 《人民文学》1978年第8期

6. 1979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cn 2007年01月08日15:47 中国作家网

《乔厂长上任记》 《小镇上的将军》 《剪辑错了的故事》 《内奸》

《李顺大造屋》 《彩云归》

《我们家的炊事员》 《阿扎与哈利》 《记忆》

《悠悠寸草心》 《谁生活得更美好》 《战士通过雷区》 《信任》

《蓝蓝的木兰溪》

蒋子龙 陈世旭 茹志鹃(女) 方之 高晓声

李栋、王云高 母国政 樊天胜 (张弦) 王蒙 张洁(女) 张天民 陈忠实 叶蔚林

《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 《十月》1979年第3期 《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 《北京文艺》1979年第3期 《雨花》1979年第7期 《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 《北京文艺》1979年第6期 《人民文学》1979年第4期 《人民文学》1979年第3期 《上海文学》1979年第9期 《工人日报》1979年7月15日 《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 《陕西日报》1979年6月3日 《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

《话说陶然亭》 《因为有了她》 《我爱每一片绿叶》 《我应该怎麽办》 《重逢》

《罗浮山血泪祭》 《办婚事的年轻人》 《空谷兰》 《雕花烟斗》 《独特的旋律》

《努尔曼老汉和猎狗巴力斯》 邓友梅 孔捷生 刘心武 陈国凯 金河 中杰英 包川

[白族]张长 冯骥才 周嘉俊

[哈萨克]艾克拜尔·米吉提 《北京文艺》1979年第2期

《人民文学》1979年第10期 《人民文学》1979年第6期 《作品》1979年第2期 《上海文学》1979年第4期 《十月》1979年第2期 《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 《解放军文艺》1979年第12期 《当代》1979年第2期 《上海文学》1979年第2期 《新疆文艺》1979年第3期

7. 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cn 2007年01月08日15:48 中国作家网

《西线轶事》 《乡场上》 《月食》 《三千万》 《笨人王老大》

《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 《陈奂生上城》 《灵与肉》 《夏》 《南湖月》

《天山深处的“大兵”》 《你是共产党员吗?》 《空巢》 《春之声》 《结婚现场会》 《丹凤眼》 《红线记》 《小贩世家》 《西望茅草地》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活佛的故事》 《镢柄韩宝山》 《心香》 《勿忘草》

《最后一个军礼》 《手杖》 《彩色的夜》 《美与丑》 《海风轻轻吹》 《卖蟹》

徐怀中 何士光 李国文 柯云路 锦云、王毅 蒋子龙 高晓声 张贤亮 张抗抗(女) 刘富道 李斌奎 张林 冰心(女) 王蒙 马烽 陈建功 罗旋 陆文夫 韩少功 张弦

[蒙古族]玛拉沁夫 张石山

叶文玲(女) 周克芹

方南江、李荃 京夫 王群生

[藏族]益希卓玛(女) 吕雷 王润滋

《人民文学》1980年第1期 《人民文学》1980年第8期 《人民文学》1980年第3期 《人民文学》1980年第11期 《北京文学》1980年第7期 《新港》1980年第5期 《人民文学》1980年第2期 《朔方》1980年第9期 《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 《人民文学》1980年第7期 《解放军文艺》1980年第9期 《当代》1980年第3期 《北方文学》1980年第3期 《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 《人民文学》1980年第1期 《北京文学》1980年第8期 《人民文学1980年》第8期 《雨花》1980年第1期

《人民文学》1980年第10期 《上海文学》1980年第1期 《人民日报》1980年7月12日 《汾水》1980年第8期 《当代》1980年第2期 《四川文学》1980年第4期 《解放军文艺》1980年第11期 《延河》1980年第1期 《红岩》1980年第2期 《人民文学》1980年第6期 《作品》1980年第12期 《山东文学》1980年第10期

8. 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cn 2007年01月08日15:49 中国作家网

《内当家》 《卖驴》

《一个猎人的恳求》 《飘逝的花头巾》 《女炊事班长》 《路障》 《黑箭》

《普通老百姓》 《山月不知心里事》 《少年chen女》 《大淖记事》 《头像》 《蛾眉》 《黑娃照相》

《爬满青藤的木屋》 《飞过蓝天》 《本次列车终点》 《金鹿儿》 《拜年》

《最后一篓春茶》

王润滋 赵本夫

[鄂温克族]乌热尔图 陈建功 简嘉 达理 刘厚明 迟松年 周克芹 舒群 汪曾祺 林斤澜 刘绍棠 张一弓 古华 韩少功 王安忆(女) 航鹰(女) 鲁南 王振武

《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 《钟山》1981年第2期 《民族文学》1981年第5期 《北京文学》1981年第6期 《青春》1981年第8期 《海燕》1981年第10期 《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 《鸭绿江》1981年第2期 《四川文学》1981年第8期 《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 《北京文学》1981年第4期 《北京文学》1981年第1期 《上海文学》1981年第7期 《上海文学》1981年第7期 《十月》1981年第2期

《中国青年》1981年第13期 《上海文学》1981年第10期 《新港》1981年第4期 《山东文学》1981年第8期 《芳草》1981年第3期

附:一九八一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委员会名单

主任:巴金 副主任:张光年

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玲(女) 王蒙 孔罗荪 冯牧 刘白羽 刘剑青 沙汀 严文井 李清泉 陈荒煤 林默涵 欧阳山 草明(女) 贺敬之 唐弢 袁鹰 谢冰心(女) 葛洛 魏巍

9. 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cn 2007年01月08日15:50 中国作家网

《拜年》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八百米深处》 《明姑娘》 《哦,香雪》 《不仅仅是留恋》 《种包谷的老人》 《敬礼!妈妈》 《女大学生宿舍》 《三角梅》

《赔你一只金凤凰》 《火红的云霞》 《七岔犄角的公鹿》

蒋子龙 梁晓声 孙少山 航鹰(女) 铁凝(女) 金河 何士光 宋学武 喻杉 王中才 李叔德 吕雷

[鄂温克族]乌热尔图

《人民文学》1982年第3期 《北方文学》1982年第8期 《北方文学》1982年第2期 《青年文学》1982年第1期 《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人民文学》1982年第11期 《人民文学》1982年第6期 《海燕》1982年第9期 《芳草》1982年第2期

《解放军文艺》1982年第6期 《长江文艺》1982年第1期 《人民文学》1982年第1期 《民族文学》1982年第5期

篇三:80年代小说

废墟上的雨后春笋——八十年代小说创作评述

2014021424 朱金娅

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建国初十七年文学的曲折发展,又遭受了十年文革文学的巨大创伤,虽然在粉碎“四人帮”后得到了短暂的喘息和过渡,但从文学创作的总体上看,基本尚未挣脱左的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潮。从80年代开始,文学才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尤其是小说创作,在这片废墟上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新局面。

整个80年代,是二十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十年。这个时代文学现象波涛汹涌,五彩缤纷,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知青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翻开了80年代小说发展的新篇章。相对于一个废墟时代的文学,这几个流派表达了对文学新的理解和阐释,展示了丰富而多样的文学内容和形式。

80年代小说的发展承接着七十年代末期的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反映,其主要展现了文革十年灾难、揭露文革十年的黑暗现实给党和国家造成危害、给人们心灵造成创痛。这类文学小说起始于刘心武于1977年11月在《人民文学》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并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小说通过塑造两个表面上好坏分明,实质上被极左思想扭曲而畸形的中学生形象,揭示文化大革命给孩子留下的内伤,勇敢地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意在唤醒人们必须从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1978年8月,卢新华的《伤痕》发表,该小说写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所造成的悲剧,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残酷的“阶级斗争”和反动的“血统论”给人们心灵造成的重大伤痕,于是逐渐形成了伤痕小说的创作热潮。此后,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陈世凯的《我该怎么办》、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郑义的《枫》、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一大批带有伤痕印记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伤痕小说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在文学上具有开拓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对文革的整体否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上树立了丰富的现实主义和悲剧意识。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在艺术表现上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作品的情感表露也趋于肤浅;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

伤痕文学浪潮出现不久,出现了反思文学浪潮,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延续和发展。往往在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创伤后,痛定思痛,随后而来的往往是冷静、严肃和深沉的思考。80年代一系列的政治政策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文学创作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暴露和批判,而是由表及里地追溯左的思想在历史进程中的脉络,并究其原因。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如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鲁彦周的 《天云山传奇》、刘真的《黑旗》、李国文

的《月食》、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陆文夫的《美食家》、王蒙的《蝴蝶》、张贤亮的《河的子孙》等。这些作品反思的视角多样化,反思的视线也不断前移,以不同的题材、角度,通过不同的典型环境和人物,反映了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探究和认识。其小说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使命感对历史进行反思与评价,致力写出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中的命运与情感,是继伤痕小说浪潮之后又一次思想更深刻、影响更巨大、意义更深远的一种创作潮流。

改革小说与反思小说几乎同时崛起,主要分为都市改革小说和乡土改革小说两大类,但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影响逐渐缩小。中国自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伴随农村和城市改革大潮的兴起,改革文学应运而生,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改革小说在它的发展初期,侧重揭示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强调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感应着时代的节奏,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在文学中得到了及时的反映。随着改革的深化,作家们反映改革的视野更加阔大、眼光也日益深入;在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作品更注重剖析在改革中日益显露出来的国民身上的落后的文化因袭,表现改革对普通人生活和情感的深刻影响。改革小说的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这部作品顺应着时代和人民的呼唤,一方面汲取了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长处,以更勇敢的气魄、更深刻的笔触,大胆地暴露十年浩劫对我国工业造成的严重创伤并揭示了造成这种满目疮痍、积弊如山现象的根源,同时还大胆暴露了新历史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四化大业开创初期社会现实的状况。此后其他优秀的作品有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水运宪的《祸起萧墙》、柯云路的《三千万》、何世光的《乡场上》、张一弓的《黑娃照相》等。改革小说与现实直接碰撞,热忱呼唤改革,调整了文学反思历史,向后看的视点,使文学“回到当下”,对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全程式的关注,理性地探索文学而不再是感性支配下的政治参与。

知青小说是8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反映的是知青生活、命运及精神追求的作品。知青小说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伤痕阶段,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知青小说带“伤痕”性质,写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主要作品有叶辛的《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等。第二个阶段是理想主义阶段,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主要作品有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的《黑骏马》、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等。第三个阶段是写实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主要作品有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张抗抗的《隐形伴侣》、陆天明的《桑那高地的太阳》、老鬼的《血色黄昏》、李锐的《合坟》等。第四个阶段是纪实阶段,90年代至2000年代后,这代知青已进入中老年,时有冷峻回忆录,纪实作品,或伴有根据自己知青亲身经历创作的文学作品出现,主要作品有刘海的《青春无主》等。知青小说在这四个阶段中都反映了知识青年对上山下乡的人生历程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理解,他们审视社会,叙述人生历程的角度与结论,具有来自个体生命的深刻体验和价值评判标准,由此而滋生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

知程度与观念迥异于前人与后来者,因而作品呈现出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和特有的精神面貌。诸多作品在不同的层面广泛真实地再现了千百万知青的生活,细腻地叙述了一代人的精神遭遇和心理历程最能够代表一代人的情绪、愿望和人生感受。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小说,主要立足于社会政治层面,为了当时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社会政治实践,而80年代中期的寻根小说创作,则是超越了社会政治层面,切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了文化学的思考。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文化讨论的热潮,焦点是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在1985年韩少功的《文学的根》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标志性论文,以此拉开了寻根文学的帷幕。 寻根文学的民族文化形态是地域文化与正统文化。选择地域文化成为寻根文学主流,正统文化选择居于次要地位。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创作,往往被认为是寻根文学,而它们往往以地域文化为表现对象。汪曾祺的高邮风俗小说创作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源头,贾平凹、李杭育、郑万隆等人的寻根小说具有浓重的地域文化色彩,如以韩少功为代表的楚地文化、以贾平凹为代表的秦地文化和以李杭育为代表的葛川江流域的吴越文化等。寻根小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的反省和批判,比如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对民间的善良道德和生命力的认同,比如张承志的《黑骏马》、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受戒》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冷静复杂的剖析,有批判也有认同,比如郑义的《老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比如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最具典型性。从整体上来看,寻根小说开拓了广阔的文学天地,在新时期文学中占据了承前启后的、继往开来的地位。

80年代中期,正当寻根小说方兴未艾之时,一种更为激进的叙事实践就已经出现,一大批作家表现出了对小说形式的极端重视和追求,在创作上表现出强烈实验性,这就是先锋小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是先锋小说的第一次浪潮,8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是其第二次浪潮。1985年刘索拉发表的《你别无选择》,称为真正的现代派小说,之后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也产生影响,马原、残雪、余华等也相继产生影响。先锋小说作家们是以一种反叛和激进的姿态来实现自己关于文学的“有意味的形式”,创造了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方法和语言经验,并且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改写了当代中国小说的一系列基本命题和小说本身的定义,对于传统的文体理论及观念是一次挑战,因为它对于传统的小说文体模式,既不是文体变异也不是文体嬗变,而是一种文体解构。先锋文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创性、反叛性与不可重复性,因此,真正的先锋是精神的先锋,是体现在作家审美理想中的自由、反抗、探索和创新的艺术表现,是作家与世俗潮流逆向而行的个人操守,是对人类命运和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前景的不断发现。

既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小说,又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新写实小说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1987年,以池莉的《烦恼人生》和方方的《风景》问世为标志,新写实小说诞生了。80代以的的社会文化转型使传统的价值观面临严峻的挑战,一大部分作家感觉到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希望反映这种转变,但又无法把握这种转变,他们既接受传统又拒绝传统。新写实小说实现的是双重的悖离,但其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小说也展示了庸常人生,书写小人物的世俗生活,拒绝英雄的崇高精神,正如方方在谈自己的创作时说的“在绘

制这一隅风景时,我并不知道怀着怎样的意图,如果硬要说点什么,或许只是想跟人说说,在汉口有个河南棚子,在河南棚子里有着父亲一家人,他们曾那样活过,现在还这样活着”。它注重对琐碎生活的描摹,并使这个过程天然地展现出来,这要求需要消除激情,用冷静平实的心态感受。新写实小说极大地深化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内涵,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对象,深化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文学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从80年代小说总体发展来说,尽管文学自觉曾是激动人心的口号,但即使是最强调艺术至上的作家,也有着相当强烈的民族关切和历史责任的承担,面临着具体境遇中对历史的提问。这不仅是题材意义上的,而且是创作视域、精神意向上的。作家的意识和题材状况,影响了80年代文学的内部结构和美感基调。在相当多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沉重、紧张的基调。现实主义时代特征下,探索和创新成为了80年代文学界的普遍的强烈意识。虽然80年代的小说还存在着种种遗憾,但其在思想价值与艺术探索方面已展示了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