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王熙凤的说话艺术

演讲技巧2018-04-25 09:59书业网

精选范文:王熙凤的说话艺术(共2篇)

说话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值得推敲的艺术,尤其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说话的好与坏关系交往的功效。而揣测对方心理,把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去,是说话得体、动听从而达到成功交往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可称典范。下面仅就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段话加以说明。
王熙凤初见黛玉,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王熙凤是贾府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她的权势多半是来源于贾母的宠信,所以熙凤行事说话时时刻刻都依据贾母的爱憎好恶,揣测其心理。初见贾母的外孙女黛玉,便恭维她是天下最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似乎是在说她从未见识过,而周旋于贾府上下人中,又是名门之女的王熙凤不是没有见过世面,为什么对黛玉如此夸奖呢?我们知道:是贾母一再致意要把自己惟一的女儿的孩子黛玉接进贾府的,承受失女之痛的贾母自然会把对女儿的感情转移到外孙女的身上,心肝儿肉地疼爱。听到有人这么夸奖外孙女,贾母定是欢喜,尽管这话已恭维到令人肉麻的地步,但又有谁能拒绝呢!接着,熙凤又说黛玉不是贾母的外孙女而是孙女,这显然违背事实。
但有时候,假话比真话更让人爱听。由外孙女到孙女,其潜台词是想告诉贾母:黛玉就像是她自己调教出来的孙女一样。此话如扑面之清风,贾母怎不受用?对于寄人篱下的黛玉来说,置身于人地两疏的贾府听到别人的夸奖,并且说自己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的嫡亲孙女,除了高兴之外,说不定还有感激呢!不仅如此,王熙凤始终没有忘记,或者说更清楚黛玉进贾府的原因:姑妈去世。女儿的去世会给贾母以精神上的打击,而失去母亲的黛玉感情上更是不必说。所以熙凤又向二人表达自己的悲伤与衷痛——“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真是做尽了人情,好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真可谓:言为“心”生甚机敏,巧于周旋太聪明。 [王熙凤的说话艺术(共2篇)]

篇一:论王熙凤的说话奉承艺术

学年论文

论王熙凤的奉承艺术

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董萍萍 人文学院 现代文秘及信息技术 滕华英

2010年 10月 6日

摘要

红楼梦中《红楼梦》人物研究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很长历史。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对其中各具特色的人物做出了各种不同的分析,但在有些方面尤其是在《红楼梦》人物交际策略研究这方面还远远不够。现有的《红楼梦》人物交际策略研究中,只有少数利用了语用学理论对小说中人物高度依赖人际关系类型而确定的礼貌策略做出具有说服力的分析论证。

说话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说话的得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往的功效。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六月寒。而揣测对方的心理,把话说得得体、动听,说到对方的心坎里,是取得交往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这一方面,《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堪称是“典范”,此人物为《红楼梦》中最典型和最擅长交际的人物之一。本文就《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加以说明,研究的语料选取自王熙凤的言语。

关键词 王熙凤 言语交际 阿谀奉承 吹捧 迎逢

1.绪论

王熙凤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在文学史上也有极高的艺术地位,在封建社会中,她算是一个异类,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但是她是面艳心狠。正如兴儿形容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她的性格,她的手段,她的管理才能以及她的语言艺术一直是学者研究的对象,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极大地贡献。

但是她的语言艺术一直让学者为之敬佩,不管是她的泼辣骂人还是阿谀奉承都是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精彩语料,因此关于王熙凤的语言艺术 ,前人研究成果不少,基本上通过性格特点将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归纳完整,但是,对于王熙凤的奉承艺术很少有所提及,在这里,我将通过典型的事件和典型的人物研究王熙凤的杰出语言天分,来对对她的奉承艺术进行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更完整的学习她的语言魅力。

2.1王熙凤的角色形象及地位

首先我们分析王熙凤的角色,她是贾府一个厉害角色,长的漂亮,丰满又不失苗条,年纪轻轻就接管贾府上下大小之事;她是邢夫人的媳妇,是王夫人的亲侄女,贾母看她有男儿气质就把她留在宁国府,掌管事情;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如何在这样复杂的权贵家族里站住脚跟,这就靠她的三寸不烂之舌讨好上面,这主要是贾母和王夫人,另外,作为邢夫人的媳妇,虽然住在宁国府,她也不敢轻易得罪邢夫人,她采取的方法就是尽量讨好贾母和王夫人,不得罪邢夫人。尽管后来王熙凤的下场很悲惨,在她的评价中,曹雪芹这样说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是后话,与我们研究无关。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王熙凤的地位。虽说是贾琏的媳妇,但是贾琏对于权利之事并没有什么兴趣,只对些吃喝玩乐等事上心。王熙凤再怎么说只是个年轻的媳妇,上面有贾府最重要的任务史太君,有她的婆婆邢夫人,虽然邢夫人在贾府里不受贾母的喜欢,但毕竟是贾府的长房媳妇;有她的姑姑暨婶娘王夫人,另外还有众多的小姑子,贾府的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男丁中除去贾政和贾赦,重要角色当属含着宝玉降生的贾宝玉,所以说王熙凤的地位并不是高高在上,也是要看众多人的脸色行事,尤其是贾母和王夫人,同时还千方百计的避免得罪自己的婆婆,可谓也是两面夹击,幸亏生的伶牙俐齿,“做起事来连男人都不及”;再加上有王夫人这样的近亲作为靠山,又能得到贾母的宠幸,所以他才能在偌大的贾府里站的住脚跟,也算是职场上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写得最生动的一个人物,正如何其芳所说:“她在哪里出现,哪里的空气就活跃起来,就常常有了热闹和欢笑。”[1](P75)王熙凤形象成功塑造的关键就在于个性化的语言。在《红楼梦》中,各个人物都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王熙凤的语言更是其中之最,她在各种场合说的话都表现出她的聪明,有心眼,又很有口才,都是说得那样得体。而王熙凤的出场又是文学史上“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著名篇章,这位大字不识几个的妇人,竟然能够在芦雪庵的诗社雅集中脱口而出“一夜北风紧”的著名开场诗句,不能不令人叹服她的语言天才[1]。黑格尔曾经说,语言是作为精神而存在的[2]。王熙凤的精神、气质及性情风韵在她的语言天分中得到充分的展露。

“所谓会说话,是指在正式场合中,在没有准备或是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单独说两到三分钟以上,说得内容正确,条理清楚,词句妥帖;或是和别人交谈时,说话准确得体,巧妙有趣,有一

[3]种动人的力量。”(P91-99)这种会说话的人,或是能在公共场合滔理;或是与人辩论,要言不烦,

一针见血;或是别人无法说服的事情,经他一说便能够欣然接受。王熙凤便是这种人,她的恣肆纵溢的语言天才使“《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儿,不见凤姐儿想凤姐儿”[4](P444-456)

2.2知人论事,林黛玉进贾府看王熙凤的表现

[王熙凤的说话艺术(共2篇)]

所谓的知人论事,我们要了解王熙凤的奉承语言艺术,就要就是论人。既然她深得贾母的宠幸,在贾府这样人多众杂,等级森严的大户人家,年纪轻轻况且是个妇道人家掌管这个家,就必然不一般,话语艺术肯定占据极重要的地位。我们就来看看红楼梦

下页 余下全文

篇二:王熙凤的说话艺术

浅谈王熙凤的说话艺术

摘要:本文从《林黛玉进贾府》的语言描写分析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好出风头,不安分守己,察颜观色,机变逢迎,逢场作戏,八面玲珑,刻画了一个精明干练,做事雷厉风行的女强人形象。

关键词:语言;性格;特征

每次讲到《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都会深深地被曹雪芹描写王熙凤的精彩语言所触动。说话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说话的得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往的功效。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六月寒。而揣测对方的心理,把话说得得体、动听,说到对方的心坎里,是取得交往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这一方面,《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堪称是“典范”,下面我就《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加以说明。

一、未见林黛玉,先闻其声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王熙凤以‘我来迟了’出场,这是曹雪芹特意安排的,独具匠心,也符合王熙凤的个性。在贾府里,王熙凤是一个实权派人物,事务缠身,来晚了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她又是一个好出风头的人物,再者林黛玉

到贾府,在这个礼仪显赫之家,等级是非常分明的,如果王熙凤夹在其中,势必只能充当一个配角。这怎么能突出她的特殊身份、特殊地位和个性特征呢?所以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既突出了她显赫的地位,犹如众星拱月,不着多字,凤姐地位之特殊,权利之炙手可热便都暗示出来了。

二、王熙凤初见黛玉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回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说着,便用帕拭泪。在这里王熙凤极尽夸奖表现之能是,一番话既表扬了黛玉又不忘记吹捧众姐妹。承受失女之痛的贾母听到有人这么夸奖外孙女,定是窃心欢喜。接着,熙凤又说黛玉不是贾母的外孙女而是孙女,在座的众姐妹及邢、王二夫人,听了这句话必定高兴,尽管这话已恭维到令人肉麻的地步,但又有谁能拒绝呢!如若只一味地赞扬林黛玉,就会显得冷落其他人。而这样的话却恰到好处,充分展示了王熙凤的语言才华[王熙凤的说话艺术(共2篇)]。几乎每句话说出来都是一石多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舒服,同时也满足了每一个人的虚荣心。这入木三分地描绘了王熙凤“察颜观色、机变逢迎、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的性格特征。接着她又转喜为悲,因为她知道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是悲恸万分。过了见面的高兴之后,贾母该睹孙女思女儿了,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并且还配以

动作——用帕拭泪,以显示真心。熙凤向二人表达自己的哀伤,真是做尽了人情。王熙凤能把话说得恰到火候,不仅跟她生在大户人家见的世面多有关,还得益于她的处处留心观察、琢磨。

三、王熙凤关心、疼爱黛玉

说话要讲究语言含蓄,一方面可把尖锐不好出口的话裹上糖衣传达给对方,使听者面子上过得去;另一方面可以一言多意。在这点上,王熙凤可谓运用自如。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一连串的提问年龄、上学、吃药表面看来十分关心,甚而可以说关心到无微不至的地步,但是细细追究起来却并非如此。对于林黛玉的到来她应该是有准备的怎么能不知道几岁,何况如果真正关心的话应该等待林黛玉的回答,可是一连串连珠炮似的提问之后并没有等待林黛玉的回答,看来所有这一切都只是做给贾母看的。同时关心的背后也在给刚来的林黛玉来个下马威“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言外之意这个家里我说了算,想在这个家里生活就必须听我的话,一番话既有关心又有威胁更有一种炫耀,并且威胁不着任何痕迹,别人看来只有关心而设身处地的林黛玉听起来却是威胁;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这句话也让我们也看到了王熙凤的精明干练,做事雷厉风行的女强人的形象。

四、回王夫人的话

再精明干练的人也难免有想不到做不到的地方,例如《林黛玉进贾府》里给刚来的黛玉做衣服,王夫人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如果放在平时做过的事情王熙凤是绝对不会忘记表功的,但是即使疏忽了的事情王熙凤会有另外一种说法:主要是要太太过目。既遮掩了疏忽又抬高了太太的地位,可谓一箭双雕。文中一笔带过进一步说明由于她的察颜观色、机变逢迎,已取得王夫人欢心,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

这就是王熙凤的说话艺术,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精妙绝伦,细细琢磨,会让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窥一斑而知全貌,《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实在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顶峰,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