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论语译注句子赏析

竞选演讲稿2018-04-25 16:54书业网

篇一:《论语》传世名句赏析

《论语》传世名句赏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2)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3)愠:音yùn,恼怒,怨恨。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赏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译文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译文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2、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③乎?传不习④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译文: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

(3)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4)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赏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3、子曰:“弟子①入则孝,出②则弟,谨而信,③???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论语译注句子赏析)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④。”

【注释】

(1)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2)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

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3)??泛的意思。

(4)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赏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4、有子曰:“礼①之用,和②为贵。先王之道③,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②和:调和、和谐、协调。

③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赏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5、有子曰:“信近于义①,言可复②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③不失其亲,亦可宗④也。”

【注解】

(1) 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2)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3)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4)宗:主、可靠。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赏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

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①有道②而正③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①就:靠近、看齐。

②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③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赏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7、 子曰:“不患①人②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①患:忧虑、怕。

②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赏析】

篇二:《论语译注》心得

读《论语译注》有感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在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后,让我对《论语》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论语》陪我度过了充实而又“温暖”的假期。

孔子的“仁义礼智孝”不仅对个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且对社会教育意义不减当初。

刚接触《论语》这篇文章时是初中的时候,或许是对《论语》的浅薄认知,太多的迷惑、太多的不解,再次接触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初中时对其的理解认为是特别浅显易懂的一句话,对知识的理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而后长大再次读到这篇文章的这一句时便有了不一样的理解,科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严肃而又神圣的,学习并理解然后在生活学习中用到才是我们最终目的。太多的羞于提出质疑而错过对知识的渴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诚实的面对对知识的理解,才是智慧,才能达到追求科学的目的。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看到如此孝道,使我懂得了“孝敬”仍然是现在社会道德朴素的起点,“孝”是做人的根本。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问题的增多,“空巢”老人问题突出。我们应该反思,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

去了哪里?小孩子从小被家人溺爱,孝敬父母逐渐成为了父母的奢求。长大成年后,开始追求自己的事业,每日忙忙碌碌实现自己的梦想,却逐渐忘记了自己家中的父母,虽然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心灵的空虚岂是金钱所能换来的。

让我们反思,捡起逐渐失去的孝道吧,家里的父母在等待着我们。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那怎么可以。作为对此句的解释我们不禁联想到曾子杀猪教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闹着也要去。妻子哄着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给杀了,这就是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古时候的故事深刻的教育我们,对现代的影响依然重要。

诚信是我们现今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加强诚信建设。21世纪的热点话题,遇到老人扶不扶的问题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青年人的尊老帮助弱势群体的行为,却变成了老人对热心青年的讹诈对象。之后人们对老人过马路扶不扶、老人摔倒扶不扶成为舆论争论的话题。无论孰是孰非,都严重体现了当今的诚信问题。如像这样发展,人们以后就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舆论的压力,社会的险恶而逐渐消失。

诚信无论是在古时还是在现代,都该学习孔子宣扬的美德,不知其可的后果对个人、集体、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隐患。社会中的每个

人都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相信每个人自觉维护诚信道德,世界会随着个人的诚信变得越来越好。

“仁义礼智信”,这些是对论语的总体内容的总结,切莫小看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字,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视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论语》的阅读学习,不能局限于时间、地点。对《论语》的领悟应是一生的,将其吸收,为我所用。现今、未来都是我们的道德典范。《论语》中的道理不是一时所能领悟的,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论语》的深入研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对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的阅读。读到的不仅是孔子的言论对后人的启发指导,也更多的是对孔子本人的了解认识。孔子这个充满人性,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历史名人深深吸引着我们,也终于明白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为什么一直受世人的尊崇。

篇三:《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公认的当代学者译注《论语》的佳作,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但凡事不可能面面俱到,《论语译注》一书读来仍有许多注释及译文不尽准确的地方。在这里,我把它们摘录下来,参考古今《论语》的注释书籍,略陈陋见。 《论语·学而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其中“贤贤易色”,杨伯峻《论语译注》中说:“陈祖范《经咫》、宋翔凤《朴学斋札记》等书说,以下三句,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关系,那么“贤贤易色”也应该是指某一种人事关系而言,不能是一般的泛指。因此将其中的“贤贤易色”解释为“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把“易色”解释为“不重容貌”。而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却说:“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即“通过学习贤人的好善为乐精神,来更换好色之心”把“色”解为“好色之心”,我认为都是不正确的。“易”是改变,交换之义,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关键是“色”字怎么理解。在《说文解字》中,“色”是颜气的意思,即脸色。所以,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把“色”理解为态度,形色,“贤贤易色”即礼贤贤士要肃然起敬。同样在论语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的“色”就是指侍奉父母时的脸色,或说是态度。因此,我赞同南怀瑾先生的见解。 《论语·学而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其中“无友不如己者”,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里译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个说法似乎过于功利,照这种说法,孔子是没有什么朋友的,因为能超过孔子的人应该不多。且照这个逻辑,那些超过孔子的人也不会和孔子交朋友,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没有朋友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是没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即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人与人相交,各有各的长处。钱逊先生则认为:“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也说:“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采用“如”的引申义:相似,类似,全句解释为:不和志趣不相合的人交朋友,比较符合文意。 《论语·学而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其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杨伯峻先生译为: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以改变。若说“道”是指合理的部分,那应该要终身信奉。长期不改,那总有改的时候,这说不通。且不改父亲的合理部分,怎么就可以称之为“孝”了呢?所以在我的理解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说父亲去世后,三年不改变父亲在世时对父亲的态度,言行一致,一贯做法。即“三年无改事父之道”,给父亲守孝三年。 《论语·里仁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其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杨伯峻先生解释为: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后一句却解释为: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我认为,把“怀”解释为“关心,关怀”是比较合适的,而不是“怀念”之意。难道只有小人才会怀念乡土吗?,君子一样会怀念乡土,那么这句翻译就解释不通了。且后文“怀刑”和“怀惠”是相对的,那么前文中“怀德”和“怀土”的意义也应该是相对的。“土”也有“土地,田地”之意,可引申为财产,“德”是“道德,学问”之意,那么“关心道德,学问”和“关心土地,财产”就符合君子和小人的身份了。所以全句应该解释为:君子关心道德,小人关心土地;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论语·里仁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杨伯峻先生解释为:子游说:‘对待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就会反被疏远。’“数”是“屡次,多次”的意思,这里把它意译为“烦琐”,这没有问题,问题是怎么样是过于烦琐,什么过于烦琐?注释中就说:颜渊篇第十二说:“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所以这里过于烦琐的应该是“忠告”。《论语·先进篇》有:“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所谓大臣,应该以正道来侍奉君主。孔子是不主张“愚忠”的,所以正道侍奉君主也包括劝诫君主。因此这句话应解释为:“对待君主(劝诫)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忠告)过于

烦琐,就会反被疏远。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