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yx评课

评课2019-06-11 09:08书业网

篇一:地理优秀评课稿

地理课评课稿

2006年12月15号上午第三节听了师傅陈老师在高一(5)上的地理课-----人口的合理

容量,是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

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

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

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

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

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

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课堂导入以

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击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实践图示

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同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 夏炜老

师:指教《天气和气候》风趣幽默,驾驭课堂,使课堂达到“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四

活”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建议进一步加强普通话修炼。 刘新梅老师:

指教《滔滔黄河》她高质的学案,优秀的课件,科学的程序,熟练的操作,使课堂“起点学

案化,过程探究化,知识图象化,学生愉悦化,小结纲要化。” 建议问题设计要严密。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

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1、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

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熟练适时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弥补了传统教学

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同时也不忘把本部分重点的知识系统的罗列在黑板上。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板书:设计较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

2.教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3.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有启发性。语速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六、课堂教学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

1、有关概念的讲解以及相似概念之间如何进行区分这(转 载于:wWW.cSsYq.cOM 书业网: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yx评课)些知识点落实问题。如“人口合理

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之间”。

2、学生讨论分组是否有明确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

3、要注意精讲精炼,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效益。 2007年5月24号上午第二节听了章献红老师的一堂地理课-----中国地理分区。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

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

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

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

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

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方法上看

这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章老师比较法在这堂课中用的恰到好处。北方地区自然环境

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北方三大地形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

说明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事象的比较,经过思

维加工,并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有助于认识地理事象的特征和规律。比较的目的就是认识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亦

即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由此使地理事象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地理事象在时间上的变

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更加明了,这样也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思路

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助于使知识系统化。无论是同一时间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象的比较,还是同一空

间范围不同时段的地理事象的比较,它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对象,这样,在比较过程中就把几

个地理事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所比较的内容既有旧知,又有新知,这样也可 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由于比较法所涉及的是不同地理事象的比较,不同

知识点的比较,因而在比较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广开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

能力,使所学知识前后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

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使所获取的知识记忆牢固,这样在知识的获取-比较-获取的

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运动中,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比较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地理比较分析能力。 ①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②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什么;③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 ④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 ⑤设计那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设计活动步骤);⑥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 ⑦安排那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⑧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者应该关注: ①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②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③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④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

来了。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

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

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

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

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

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

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

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

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1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

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

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1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

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14、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15、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16,

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

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17、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

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18 、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1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0、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21、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

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1、身体语言。课堂是表演的艺术。钟老师的身体语言是丰富的,听完后,一直到今天脑

海里都活跃着其上课的身影。在上课的过程中不停地用各种身体语言传递着信息,使学生接

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并从老师的眼神、手势、弯腰、颔首等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目的只有

一个: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并使学生能够和着老师思维的节拍,把握课堂的进程,共同

完成师生互动的教学进程!

3、教具——课堂必不可少的硬件建设。地理作为一门空间的科学,地图作用非常大。老

师在教学过程中,活用地图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突破难点,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等,

地图在教学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钟老师在这节课中使用了两幅图,一幅是 《世界地图》,一幅是自制的反映中国气候、降水状况的地图。整个课堂是以图带课,以

课说图的。我在当时的点评中写道:“这应该是地理课堂的理想状态”。 当然,唯一的遗憾是

自制地图可以边讲边绘,让学生领略制图的全过程。因为绘图能力本身就是地理学科能力之

一,而且高考中也经常会考察的。

4、师生互动的理想课堂。钟老师打破了传统的阶段教学法,整个课堂是由师生互动来完

成的,体现了教师对现代教学艺术的感悟和理解。传统的课堂教学把课堂作为传授知识的场

所,规定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钟老师的这节地理课打破了这种理论束缚。整个课堂充

满了师生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融。在这样的教学场,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享受;而学生的

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劳动。整个教室充满了人性的理智,应该是成熟教师驾御课堂的境界!

5、板书简练。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课程是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有老师喜欢把自

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全部搬到黑板上去,这样的做法势必加重学生听课的负担和学生主体地位

的发挥。钟老师的板书是简练而全面的,而且是边讲授边板书,以板书来演绎课堂的进程。

板书采用了系统论原理,把整个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在最后以小结来作为整个

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指出:“城市的区位因素不能孤立地看待,应该把握城市因素内部的联系。”

这样整个内容一气呵成,浑然天成!

6、关注热点,关心生活。对热点的关注,是文科的一大特色。当然理科也要关注,但作

为人文学科的地理,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这节课经常性有意地去引导学生关注

世界热点,比如,对伊拉克战争,钟老师时刻把思维带入那战火纷飞的伊拉克,让学生在地

理学习中关注战争爆发与城市形成的联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对生活的关注也是这节课的一

大特色,如在讲分宜城市形成时就提到袁河和渝水,并让学生联系分宜地区的水质,让学生

在课堂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关注身边的事物,以此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听了高一地理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公开课后,地理教师们进行了课题探讨,

教学者也谈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方面的一些想法。通过听课和评课,感触颇深,提

出来供同行们思考。

优点评价:

1.教学目标确定得比较准确,并且落实得比较好;

2.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辅助地理教学,能帮助学生化解思维难点,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4.教学语言和蔼可亲,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

5.重点讲解细致,难点能够化解,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

6.板书清晰,结构合理,课堂教学环节紧凑,环节承转自然,课堂结构科学。 不足之

处:

1.虽然地理教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入手来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

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突出了新课程“用教材”的思想和紧密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的理念,

但是如果这些图片能够结合乡土地理,这种设置情景的方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篇二:

地理学科评课稿地理评课稿(整理)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看教学思路设计

写作要有思路,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

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

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

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

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有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

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

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

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

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

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

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

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它为各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其次,言简意赅,再次,条理性强,字工

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

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

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六)从教学效果上分析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

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

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主要是看学生

是否参与,喜欢。还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

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

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

篇二:全球气候变暖的评课稿

展示冰激凌式即将融化的地球,接着用北极熊寻找食物引出北极变暖问题,并顺势引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研究的常用思维模式”,并在此模式之下提出研究问题:1.你能提供气候变化的一些证据么?2.全球气候变化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3.什么原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4.气候变暖会给地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5.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应该怎么办?然后回扣北极熊寻找食物,指出人类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还北极熊一个美好的明天。

肖老师的课堂上,我观摩到如下现象:

一是教师选取的图像丰富多彩,可获取的图形信息也很丰富。肖老师上课伊始,先用冰激凌式地球,引发学生想象;然后用北极熊寻找食物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文字图“豫”(河南历史上曾经有象群生活)、景观图(广东新会区崖门镇的“冰臼”、楼兰古城、月牙泉、资料图(纳木错面积扩大)等图文资料,拓展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维,使“全球气候变暖”显得证据确凿,令人十分信服。

二是注重方式方法的指导。在授课之前,肖老师先用“问题研究的常用思维模式”引出本节课研究问题的主要思路,然后顺着这个思路,一路追寻下去,环环相扣,既显得思路清晰,又给予学生一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特点时,肖老师展示“全球气候的长期递变”和“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并顺势得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三是注重适时点拨。在分析气候变暖会给地球带来哪些影响时,肖老师看到学生不知所措时,及时地建议“1.可以全面分析,也可选择某一方面深入分析; 2.可以全球视角,也可局部视角如:我国视角;3.讨论交流中,用因果关系图展示你们组(前后四人一组)的推测。”并展示因果关系图,让学生仿照理清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

四是注重学生展示,当学生通过研讨绘出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因果关系图时,肖老师及时让学生上讲台上展示小组研究所得。

五是运用角色扮演的房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一节课上下来,肖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对其课堂教学作短评如下:

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调控得当;学生主体意识强烈,探究积极;

素材信息海量丰富,拓展到位;问题研究方法灵活,指导适时;

从“聚焦课堂,生长课堂”这种全国性活动来看,这节观摩课上得可谓风生水起,别开生面,富有特色:课堂上学生主体意识得以强化,教师指导角色得以彰显,教师讲得少,学生讲得多了,研究的时间也充足了。学生动起来了。

可是,从教学的有效性角度看,我觉得多少还是有点问题的,因为课堂上缺少巩固练习。我们知道,现阶段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无法摆脱应试的控制的。我们的教学有效性,多多少少还是要从应试教育的要求上去验证的。

篇三:地理课评课稿

地理课评课稿

2006年12月15号上午第三节听了师傅陈老师在高一(5)上的地理课-----人口的合理容量,是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课堂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击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同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 夏炜老师:指教《天气和气候》风趣幽默,驾驭课堂,使课堂达到“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四活”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建议进一步加强普通话修炼。 刘新梅老师:指教《滔滔黄河》她高质的学案,优秀的课件,科学的程序,熟练的操作,使课堂“起点学案化,过程探究化,知识图象化,学生愉悦化,小结纲要化。” 建议问题设计要严密。

周玉霞老师:指教《西亚》她流利的普通话,潇洒的表情,渊博的知识,高效的调控,使课堂锦上添花。她设情感激发点,让学生都想学;设思维展开点,让学生都会学;设认知停靠点,让学生都学会;设心理交流点,让学生都乐学。建议风趣幽默。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1、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熟练适时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同时也不忘把本部分重点的知识系统

的罗列在黑板上。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板书:设计较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

2.教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3.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有启发性。语速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六、课堂教学值得讨论的问题

比如:

1、有关概念的讲解以及相似概念之间如何进行区分这些知识点落实问题。如“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之间”。

2、学生讨论分组是否有明确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

3、要注意精讲精炼,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效益。

2007年5月24号上午第二节听了章献红老师的一堂地理课-----中国地理分区。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方法上看

这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章老师比较法在这堂课中用的恰到好处。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北方三大地形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说明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事象的比较,经过思维加工,并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有助于认识地理事象的特征和规律。比较的目的就是认识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亦即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由此使地理事象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地理事象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更加明了,这样也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思路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助于使知识系统化。无论是同一时间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象的比较,还是同一空间范围不同时段的地理事象的比较,它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对象,这样,在比较过程中就把几个地理事象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所比较的内容既有旧知,又有新知,这样也可

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由于比较法所涉及的是不同地理事象的比较,不同知识点的比较,因而在比较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广开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前后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使所获取的知识记忆牢固,这样在知识的获取-比较-获取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运动中,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比较分析能力。

①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②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什么;

③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

④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

⑤设计那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设计活动步骤);

⑥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

⑦安排那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

⑧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者应该关注:

①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②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③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④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1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1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14、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15、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16,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17、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18 、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1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0、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21、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1、身体语言。课堂是表演的艺术。钟老师的身体语言是丰富的,听完后,一直到今天脑海里都活跃着其上课的身影。在上课的过程中不停地用各种身体语言传递着信息,使学生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并从老师的眼神、手势、弯腰、颔首等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并使学生能够和着老师思维的节拍,把握课堂的进程,共同完成师生互动的教学进程!

2、对概念的理解很到位。地理学科的东西具有形象思维也有抽象思维。这节课当然形象思维的内容多些,从难度上来看是比较容易的。但钟老师设计得非常轻巧,整个课时只讲一个子目内容:城市的区位因素。简单的内容要在长大45分钟去完成,对一般老师来说 是非常艰难的。但老师 控制得很好,尽量地把内容扩展,这个没有深厚的功底和课堂艺术是做不到的。正是由于对地理概念把握的准确,为了让学生理解,就要旁征博引,并且举的例子还要恰到好处。深入浅出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一种境界,当我们的老师能够把概念演绎得精妙之时,自然也就到了化境。

3、教具——课堂必不可少的硬件建设。地理作为一门空间的科学,地图作用非常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活用地图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突破难点,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等,地图在教学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钟老师在这节课中使用了两幅图,一幅是

《世界地图》,一幅是自制的反映中国气候、降水状况的地图。整个课堂是以图带课,以课说图的。我在当时的点评中写道:“这应该是地理课堂的理想状态”。 当然,唯一的遗憾是自制地图可以边讲边绘,让学生领略制图的全过程。因为绘图能力本身就是地理学科能力之一,而且高考中也经常会考察的。

4、师生互动的理想课堂。钟老师打破了传统的阶段教学法,整个课堂是由师生互动来完成的,体现了教师对现代教学艺术的感悟和理解。传统的课堂教学把课堂作为传授知识的场所,规定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钟老师的这节地理课打破了这种理论束缚。整个课堂充满了师生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融。在这样的教学场,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享受;而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劳动。整个教室充满了人性的理智,应该是成熟教师驾御课堂的境界!

5、板书简练。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课程是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有老师喜欢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全部搬到黑板上去,这样的做法势必加重学生听课的负担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钟老师的板书是简练而全面的,而且是边讲授边板书,以板书来演绎课堂的进程。板书采用了系统论原理,把整个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在最后以小结来作为整个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指出:“城市的区位因素不能孤立地看待,应该把握城市因素内部的联系。”这样整个内容一气呵成,浑然天成!

6、关注热点,关心生活。对热点的关注,是文科的一大特色。当然理科也要关注,但作为人文学科的地理,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这节课经常性有意地去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热点,比如,对伊拉克战争,钟老师时刻把思维带入那战火纷飞的伊拉克,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关注战争爆发与城市形成的联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对生活的关注也是这节课的一大特色,如在讲分宜城市形成时就提到袁河和渝水,并让学生联系分宜地区的水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关注身边的事物,以此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听了高一地理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公开课后,地理教师们进行了课题探讨,教学者也谈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方面的一些想法。通过听课和评课,感触颇深,提出来供同行们思考。

优点评价:

1.教学目标确定得比较准确,并且落实得比较好;

2.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辅助地理教学,能帮助学生化解思维难点,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4.教学语言和蔼可亲,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

5.重点讲解细致,难点能够化解,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

6.板书清晰,结构合理,课堂教学环节紧凑,环节承转自然,课堂结构科学。 不足之处:

1.虽然地理教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入手来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突出了新课程“用教材”的思想和紧密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的理念,但是如果这些图片能够结合乡土地理,这种设置情景的方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