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金融集聚区

优秀范文2019-06-17 20:30书业网

篇一:区域金融产业集聚浅析

龙源期刊网 .cn

区域金融产业集聚浅析

作者:全德智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35期

【摘要】金融产业集聚是金融产业资源既集中又扩散的过程。本文以广西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为例,分析了广西金融产业集聚现状以及区域金融产业集聚的带动效应,并对广西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区域金融 产业集聚 国际金融中心

一、金融产业集聚概述

金融产业集聚是指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跨国金融企业、国内金融企业等具有总部功能的机构在地域上向特定区域集中,并与其他国际性(跨国)机构、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之间存在密切往来联系的特殊产业空间结构。金融产业集聚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人才、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创新、金融信息、金融文化等金融资源跨地域运动形成集中聚合的静态形式,也是金融资源与禀赋条件相互配置与组合的时空形态,是金融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变化动态过程。

金融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伴随物,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发展,产业集聚为金融产业成长提供了承载空间,同时金融产业成长是产业集聚的动力性条件和重要力量,是推动产业集聚的启动器和神经中枢。从各种类型的金融集聚区形成发展的历史看,很难用单一的理论对其形成的内在动因进行解释。金融集聚形成通常是多种动因交织的产物,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不同的因素推动。大多数学者将金融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外部经济、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和交易成本等经济因素。同时,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既受集聚区内成本和利润变动的影响,也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政府政策、金融制度等。

二、广西金融产业集聚现状

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快速双向增长和自贸区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广西正在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南宁市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货币结算中心、区域性资金融通中心、金融产业中心、金融市场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监管中心。根据已通过评审的《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至2020年的目标是将南宁市建成依托广西、立足西南、服务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贸区,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从2009年起,广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了突破性发展。自广西实施“引金入桂”战略以来,最近几年间,共新引进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多家金融机构进驻南宁,并实现了外资金融机构“零”的突破。

篇二:金融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金融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2008-06-05

[摘要]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金融产业集聚问题,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生成动因、演化和竞争力等方面得出了很多重要结论。本文从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按照逻辑发展的顺序,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生成动因、演化和竞争力等几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有关文献总结了金融产业集聚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世经评论·北京)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信息技术飞快发展以及新兴市场迅速崛起,金融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扩展了金融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网络,国际资本流动加速,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国际金融业购并重组迭起。同时也引发了金融活动和机构在少数重要金融中心高度集聚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关注的目光投注于金融产业集聚现象,他们在不同的学科体系下采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研究探寻金融产业集聚现象。对金融产业集聚最早的探寻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初期经济学家powell(1915)在其著作《货币市场的演进》对金融业空间演化的关注,在书中他详细描述了银行集聚并集中在伦敦的金融机构演进过程,同时运用了许多生物学上的类比,比如“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经济史学家Gras(1922)曾深入分析了作为大城市功能之一的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发展,之后,学者对金融的研究发生了转向,更多地集中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效应及对金融政策的研究和评论。值得注意的是,1955年,法国学者Jean Labasse最先将地理学的视角涉及金融业的研究,描绘了里昂地区银行网络的发展,以及中心城市问的金融联系。此后在20世纪的70年代到80年代曾掀起了研究金融中心的热潮。我国学者对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理论研究关注不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迫于产业升级和国家城市竞争的压力,特别是政府

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口号之后,不少学者开始关注金融产业集聚和金融中心的研究。

一、金融产业集聚的现象及内涵

在金融产业领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再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集群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纽约、伦敦和东京为代表的三大国际金融集聚区,而在一些新兴的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明显的金融机构集聚趋势。新加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通过税收政策优惠、亚洲美元市场的建立和对证券期货市场予以支持等措施吸引大量的金融机构集聚。国内的金融机构集聚现象也是风起云涌,北京的金融街已经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的集聚地,上海浦东金融机构聚

集的趋势也十分明显。

早期的空间分析体系承认产业集聚的存在(Weber(1909/1929),最初对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正式阐释却是由Marshall给出的,提出产业集聚即空间外部性的概念,他的分析缘自Adam.Smith对劳动力专业化的观察。对产业集聚的经典定义则来源于Porter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它是一组在地缘上接近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共同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主要指生产、制造性企业。目前,理论界尚未有对金融产业集聚的明确定义,相比而言,金融产业集聚则包括了更多的内涵,不仅仅是一个过程,同样可以描述为一种状态或者结果,它既是金融资源、金融系统在结构、功能、规模、等级上的时空有序演变的结果,又是金融资源与地域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结果。金融产业总是以企业集群的形式出现并形成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是金融企业高度集聚的产物(Panditetal,2001)。因此,目前关于金融产业集群的内涵散见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之中,Kindle Berger(1974)从功能角度给出了金融中心的经典定义:金融中心不仅可以平衡私人企业储蓄和投资以及将金融资本从存款人向投资者转移,而且也可以影响支付和地区之间的存款转移。银行与金融服务中心充当了空间价值转移和交易的媒介与桥梁。香港大学饶余庆(1997)将国际金融中心定义为“一个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所

趋近,并进行各种金融交易活动,如存款、放款、汇兑、资金转移、外币买卖、证券买卖、黄金买卖等等的都市”。最近的经典文献则把金融中心定义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及其附属机构在一定区域内的集中。目前,国内学者对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开始涉足。王步芳(2006)认为,金融产业集群是指金融产业的各种企业和机构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关系,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地区而形成具有聚集经济性的产业组织。金融产业集群综合了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科层组织的功能,能够形成一个稳定、持续、有序的金融生态组织,从而在金融整合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具备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科层组织所不拥有的整体竞争优势。金融中心则不过是金融产业集群的表现形式,金融产业集群不是靠政策导向就能够发展起来的,而是市场长期竞争的结果。连建辉、孙焕民(2006)等认为:金融企业集群是复合性金融产品生产与交易的中间网络组织,构成所谓金融中心的微观基础,其存在有内在的经济逻辑。金融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区域金融创新优势、风险缓释优势以及生产经营效率优势,能够为区域内金融企业带来租金,也能够为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提供强劲的成长动力,由此成为现代金融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栖息地。滕春强(2006)认为金融产业集群是具有空间地理接近性、行业接近性、社会接近性的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企业,通过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达到一定规模和密集程度的介于金融市场组织和金融企业的一种中间网络组织。梁颖(2006)则把金融产业集聚定义为:金融产业集聚是指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跨国金融企业、国内金融企业等具有总部功能的机构在地域上向特定区域集中,并与其他国际

性(跨国)机构、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之间存在密切往来联系的特殊产业空间结构。

综合以上学者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定义,因此金融产业集聚可以定义为金融机构、金融企业、金融中介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及其跨国金融机构在某地域高度集中,通过市场联系和非市场联系,形成的相互竞争、相

互合作的产业群体。

二、金融产业集聚的生成动因

金融产业集聚的生成动因包括金融产业集聚的生成的驱动因素及内在机理问题。多数学者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在金融产业集聚生成动因的理论依据方面,大多数学者以Marshall(1920)、Weber(1929)、Porter(1990,1998)等的集聚理论为基础的,将金融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以下经济因素:外部经济、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和交易成本。Kindleerger(1974)认为是规模经济使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选择一个特定的区位。外部规模经济是自我加强的,更多的金融部门在一个区域内定位,那么这些区域对于其他金融参与者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韩国经济学家Park(1982/1989)将规模经济理论集聚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集中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上,他认为当一个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国际中心便有形成的可能。同时外部规模经济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和经营单位的空间集聚,表现为行业内银行之间的合作,金融机构之间共享基础设施,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更加邻近,流通环节的减少,信息沟通的便捷等。Naresh R. Pandit(2001,2002)等学者采用了Swann(1998)提出的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对英国金融服务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集聚效应影响公司的成长及新进入者的数量,同一金融服务中心的不同金融部门之间存在相关性。Economists Advisory Group(1984)在《城市20年: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一文中指出:“金融中心发展缓慢,但是一旦建立,它们就显示出生存的巨大能量。这部分是因为习惯的力量、顾客的忠诚或者简单的惯性(或者说是“路径依赖”),但大多是源于建立金融中心所享有的各种规模经济。”Arthur(1994)提供了一个路径依赖模型来描述下面情形:如果外部经济(或者集聚经济)盛行,那么一个具体企业定位是怎样变得比其他更为优越。他表明,对于一个特定种类的金融业务,这会使得这项业务对于其他银行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这些规模递增收益有助于一个地理上的“锁定(lock-in)”。也就是说,这使得一个区域优于其他区域,在此模型中,只要有新的企业进入,一旦它们选择了区域就很难有移动。Taylor(2003)等通过对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地理邻近和面对面接触而发展密切的人际关系是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过程。熟练

的劳动力、顾客和供应者三者关系的地方化对金融服务企业的创新和产品、服务的递送很重要。

金融地理学主要从信息的角度对金融产业集聚的生成动因进行多角度的阐释。Porteous(1995)一系列

的工具去说明和解释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比如“路径依赖”说明为何某城市能长久在区内维持优势;而“不对称信息理论”和“信息腹地论”则能解释为何“路径依赖”优势会被改变或者削弱。Gehrig(1998)利用场摩擦理论和大量的实证分析,证明了某些金融活动在地理上的聚集趋势与另外一些金融活动在地理上的分散趋势并存。为了理解这看似矛盾的现象,根据信息内容将金融活动分类是特别有用的。信息敏感性的证券交易更易集中于相关证券信息更集中、更易交流的地区,而标准化证券可能较之更自由,对成本差别的反应更敏感。Zhao(2002)则运用信息腹地理论来研究中国金融问题,他将信息分为标准化信息和非标准化信息。要想准确解释非标准化信息的内涵和价值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准确了解这类信息的广阔背景(或日文化)。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质,金融部门需要接近于信息源。该研究还指出,信息外部性和不对称信息不仅是塑造信息腹地的决定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地区等级和全球层次的重要因素。标准化信息与非标准化信息的另一种表述为编码知识(codified knowledge)和默示知识(tacit knowledge)。这是演化经济学常用的表述方法。金融地理学家借用了这一概念,指出默示知识的学习需要面对面的交流(face to face contact)。因此,人们不可能完全摆脱地理因素的约束。Davis(1990)则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大、中、小型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集聚。通过专业的劳动力人才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企业协助,例如会计业、保险精算、法律咨询等,金融服务产业将更加接近市场,减少交易成本,通过彼此之间知识与经验的分享,开发出创新技术。他指出,许多外部经济与优良的信息流有关,假如在更加准确和更加有竞争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定价的基础上,金融市场越大,那么它的效率和流动性就越高,并且金融市场是高度相关的,彼此之间相关度将不断增强。Risto Laulaiainen(2001)则从金融资源的流动性角度来研究金融产业集聚现象,他认为一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或者一个重要国家的政府债券实际上是一种商品,

在各个地方都可以同等交易,而逻辑上这种交易更倾向于在流动性:好的大金融中心进行。

城市经济学者则从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理论的角度对金融产业集聚现象进行论述。在城市经济中,城市功能的分化导致经济系统中等级框架的出现。Gras(1922)描述了从乡村、城镇到城市经济的发展阶段,将专业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作为大城市一项功能来研究,他描绘了城市作为腹地的四个阶段,商业、工业、交通和金融业,金融业处在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与商业、工业和房地产业相比,金融业具有更大的集中度。Vernon(1960)认为,城市吸引着具有巨大不确定性、需要面对面接触的产业和服务业,吸引着那些以较快的互动速度为必要条件的行业。公司或者金融机构的集中能够促进为熟悉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客户关系,纽约港吸引了批发商,批发商带来了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又引来了全国性公司的核心机构。金融产业集聚生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选择了同一个区位,但在竞争性的产业环境中,只有部分空间具有适合金融产业的空间要素,这种特殊的场所被Markusen称为“光滑空间中的黏结点”。这种独特的场所之所以成为金融产业集聚的合适温床,就在于具有独特的空间区位。空间区位是金融产业集聚的基本要素。Martin(1999)研究了不同金融机构的区位分布情况得出:银行与证券交易机构、外汇交易机构的区位会有所区别,前者会相对较为分散,而后两者会较为集中。Porteous对银行区位模型进行了很好的理论分析。通过分析距离对银行贷款监督成本影响的模型,他认为,如果市场潜力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在不考虑价格竞争的情况下,将产生银行的集聚,其结果类似霍特林(Hotelling)对企业的空间分析模型。Choi & Gehrig对世界主要银行业中心的成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证明了地区间贸易流量、直接投资规模、距离的远近、文化的差异及当地银行业商业机会的大小等因素是影响银行跨国区位选择的因素,但仍缺乏对这些因素重要性的实证检验。E. P. David(1988)首先将企业选址理论运用到金融中心的形成研究中,并于1990年对企业选址理论进行了系统整理。该理论主要解释在各种可供选择的区位中,特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的原因,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成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均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他提出了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即影响企业选址的因素可分为供给、需求和外部经济三部分,这就是所谓的企业选址的利润最大化模型。但是利润最大化模型有弊端,而且过于简单化。我国学者潘江丽(2002)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了金融机构选址决策的重要决定因素:1、地区成本优势;2、人力资源的规模和质量;3、电信设施的先进性与安全可

靠性;4、金融监管环境与税收制度。

从上述对金融产业集聚的生成原因的文献回顾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还缺乏专门针对金融产业特性的集聚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而仅仅是分析促使集聚形成的具体因素,况且针对这些具体因素的研究也比

中心的国内银行总部数、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对国内银行总部数与外部国际金融中心联系的个数、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外银行总部数等在内的指标分析了除美国以外的37个1FC国家的发展和竞争力状况,得出提高竞争力是促使金融资源集中的重要诱因。Lee和S.Marwde(1993/1995)具体研究了集群内金融生产和创新的运作方式与金融产业集群彼此间竞争的关系,认为金融产业集群间的竞争关系是金融服务业生产环境、生产条件与金融产业集群的生产能力之间的辨证。他们特别强调“金融生产”的作用,认为金融业也有其实质生产条件,金融产业集聚正是市场、服务和组织间互动网络发生的场所;金融中心本身的竞争力来自其中运作厂商地方能力的总和,即金融服务业的本地化。Audress和feldman(1996)的研究表明,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随空间距离的扩大而下降,因此,集聚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有利于集聚区内经验共享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Richard Mc Gahey(1990)等也从竞争力角度探讨了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指出了区位成本和区域优势,劳动力和人力资源优势,通讯和技术,法治与税收四因素决定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殷兴山(2003)构建了金融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指出金融综合竞争力由金融聚集力、金融区位力和金融资源力构成。倪腾飞和孙承平(2005)利用模糊曲线关系模型和样本城市的相关数据,计量了城市金融功能竞争力指数及其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权重,并对哪些城市能够成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进行了判断。

五、总结与展望

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金融产业集聚问题,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生成动因、演化和竞争力等方面得出了很多重要结论。总体而言,相对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还显得较为单薄,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笔者认为,对金融产业集聚的进一步研究,应该特别关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从金融产业的特性出发,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金融产业有不同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其集聚的机理及集聚模式可能会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所不同,因此应该紧密联系金融产业特性,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探讨。

第二,对金融产业集聚研究的系统化与模型化探索。目前对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既缺乏企业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也少有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和分析。西方学者对金融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方法涉及案例分析,但对于集聚效应的评价、集聚区集聚能力的评价等问题仍没有解决,需要进行研究方法上的系统化与模型化突破。

第三,对金融产业集聚外部因素的分析。和其他服务业不同,金融产业具有天生的脆弱性,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大。金融产业的集聚与其他产业集聚的关系是怎样的?金融产业集聚在城市功能定位及功能重构,以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怎样的?金融产业集聚在信息技术和全球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是如何被影响的?这些集聚外部因素的分析,也是对金融产业集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重要内容。

(《金融理论与实践》,程书芹,王春艳

篇三:郑州市金融集聚区建设现状评价及发展策略

郑州市金融集聚区建设现状评价及发展策略

【摘要】 本文通过对郑州市金融集聚区建设现状评价,分析郑州市金融集聚区建设面临诸多约束条件,指出郑州市金融集聚区建设应选择以下策略:拓展城市及其周边经济增长空间、积极促进金融机构集聚、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培养和引进高素质金融人才等。

【关键词】 郑州 金融集聚区 路径选择

一、引言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适时申请开展电子商务国际结算业务”的指导方针。《指导意见》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新的机遇,郑东新区也已为河南省金融机构最为集中、金融业态最为丰富的区域。截至2012年底,郑东新区入驻各类金融机构151家,涉及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基金管理、财务公司等,除了金融机构数量上涨外,入驻金融机构的同比各项经营指标也迅猛发展。截至2012年底,驻区15家银行(包括新签约银行)存款余额22159.25亿元,占河南省的70.7%;贷款余额12995.11亿元,占河南省的64.07%。

金融集聚已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而金融集聚竞争力成为金融产业发展和向集聚高级阶段演化成为金融中心的评价标准。从现实来讲,郑州金融已呈现集聚态势,但其金融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上海陆家嘴和外滩金融区、北京朝阳国际金融区、天津滨海金融区、重庆两江新区的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等相比,仍差距明显。即使同中部区域的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相比,优势并不明显,郑(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金融集聚区)州市的金融集聚程度在五城市中排名第三。郑州拥有最多的经济腹地,且有很强的区位优势,在经济开放度上相对较弱,进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在总量上落后于其他四个城市。鉴于目前整个中部的区域金融布局尚未确定,对于为谋求区域金融主导权,拥有和支配更多金融资源而处于竞争中的任一城市而言,都有必要明确自身金融资源集聚的相对优势及弱势以便准确定位、科学发展。基于此本文尝试对城市金融集聚区建设进行深层次分析,以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促进郑州市金融集聚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二、郑州市金融积聚度评价

1、测度方法。本文选用区位熵指数对郑州市金融集聚度进行评价分析。区位熵也称为地方专业化指数,是以基尼系数为基础衡量地方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指标。具体算法如下:LQ=(qij/qi)/(qkj/qk)其中,qij指区域i内产业j的就业人数,qi指区域i内的总就业人数,qkj是指国家或省份k内产业j的总就业人数,qk指国家或省份k内的总就业人数。区位熵可比较不同地区金融集聚程度,确定该地区金融产业集中状况在全国所处的位置。一般而言,区位熵的值越大,说明该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越高。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