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凤归云赏析

赏析2019-07-09 11:22书业网

篇一:唐宋词赏析学习心得001词的起源

槐榆柳学习心得系列之唐宋词赏析

编号:001

词的起源

一、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我们今天所说的词,是个狭义的概念,实际是指依照一定曲调(词牌)所填之词。即“因声以度词,??,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由之准度。”“由乐以定词,非选词以配乐。”所以就本质含义来说,词应该是“曲子词”的简称。“曲子词”的称谓,最早见于欧阳炯(公元896—971年)941年为《花间集》所作的序言中。“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卷。以炯粗预知音,辱请命题,仍为叙引。昔郢人有歌《阳春》者,号为绝唱,乃命之为《花间集》。”至于其他称谓如“今曲子”、“曲子”、“长短句”、“诗馀”等,不能反映出我们今天所说的词之本质。需要注意地是先产生了词这种文学形式,后来才出现了符合词的文体特征的称谓“曲子词”。

词本来可以吟唱,曲本来可以弹奏,与我们现在的歌曲类似。至北宋末期,词、曲各自发展,逐渐分道扬镳。用于弹奏歌唱的曲谱部分渐渐流失,只剩下句读长短、平仄音韵的词牌格式,大量的词只可吟诵,不能再用于演奏和歌唱。但“依曲填词”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直到清代甚至今天都是如此。词的这个本质告诉我们词绝不是“长短不葺之诗”,也绝不是“诗余”。在宋代,词的创作领域大大拓宽,

其创作数量和创作水平也是空前绝后。唐宋词以其熠熠生辉的高度艺术成就,奠定了词做为独立文学形式的存在地位。 二、词所依之声源于“燕乐杂曲” 既然词是依曲谱而填词,所以要探究词的起源,就不得不探究一下曲谱的来龙去脉。中国古代遗留下的音乐,到南北朝末期已基本上流失殆尽。这一点不但可以从中国音乐史去考证,也可以通过中国古代诗歌和音乐的密切关系来印证。比如《诗经》、《楚辞》(部分)、汉魏六朝时期的乐府诗歌,原来都是配乐演唱的。但在音乐发展变化中,旧的音乐不断消亡转化,新的音乐和新的歌辞不断产生,使得原来与旧音乐配合演唱的诗歌慢慢丢失了演唱功能,歌辞变为了纯粹的文字作品。《诗经》到汉代就只有少数勉强能唱,汉乐府到了南北朝时,多数都不能演唱了,南北朝至唐代所写的古题乐府诗,都只能诵读,而不再是可以演唱的歌辞。所以才有“《房中》旧曲,九代遗声,与夫“西曲”、“吴声”,并渐销歇于陈隋之际。”

到了隋代(公元581年-618年),音乐又开始逐渐繁荣起来,尤其是西域乐的传入。《隋书·音乐志》记载,原产于西域的胡乐(其中最重要的是龟兹乐)自周武帝时(公元560年—578年在位)大量传入中土。在隋代,西域乐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燕乐(“燕”通“宴”,燕乐即酒宴间流行的助兴音乐)。隋自开皇初,文帝置七部乐,至大业中,炀帝增改为九部乐,分别为:《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

勒》、《安国》、《高丽》、《礼毕》,乐器工衣,于是大备。唐初因隋旧制,用九部乐。至唐太宗增《高昌乐》,又造《燕乐》而去《礼毕曲》,更改为十部:《燕乐》、《清商》、《西凉》、《天竺》、《高丽》、《龟兹》、《安国》、《疏勒》、《高昌》、《康国》,统称为《燕乐》。声辞繁杂,不可胜纪。《乐府诗集》记载“凡燕乐诸曲,始于武德、贞观,盛于开元、天宝,其著录者十四调,二百二十二曲。”可见隋唐间为“燕乐杂曲”创作的极盛时代。

词所依之声源于“燕乐杂曲”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考证:其一,据崔令钦(生卒年不详,唐玄宗开元年间博陵人)所撰《教坊记》记载,开元以来“燕乐杂曲”,至三百馀曲之多;唐宋人填词,即多用其中“曲调”。其二,《宋史·乐志》记载:“燕乐自周以来用之。唐贞观增隋九部为十部,以张文收所制歌名燕乐而被之管弦。??。宋初置教坊,得江南乐,已汰其坐部不用。自后因旧曲创新声,转加流丽。”其三,据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宋元间词人)所撰《词源》记载“词以协音为先,音者何,谱是也。??。惟慢曲引近则不同。名曰小唱,须得声字清圆,以哑筚篥合之,其音甚正,箫则弗及也。”其言协音之法,取正于哑筚篥,而筚篥(bì lì 又称悲篥、笳管、头管、管子,是由古代龟兹一种簧管乐器)出自胡,为燕乐中之主要乐器。其四,上世纪初,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藏书被发现,大量唐五代民间词曲重新问世,或称为敦煌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辞。但处乱世之秋多有散佚,其中大部分先后为伯希和、斯坦因所劫走。分别收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和英京博物馆。后经王重民(1903~1975)

远渡重洋,收集整理而成敦煌词的辑本《敦煌曲子词集》,收录敦煌卷子中清理的唐五代词曲一百六十一首。上卷为长短句,中卷为唐人写本《云谣集杂曲子》,下卷为乐府。其中所用词调大多可见于《教坊记》。由以上四点可以肯定,词所依之声源于 “燕乐杂曲”。实际上,“燕乐杂曲”是隋唐以来主要音乐形式,词所依曲谱也只能来源于此。

三、词在隋代萌芽 在唐代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 词要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于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产生都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词的这个演变过程虽然也很繁杂,但根据它的产生过程的不同特点,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民间创作、民间流传的民间歌曲时期。 这个时期,曲子词的创作还没有规律,修辞朴素,章法也显笨拙,但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宽广。演奏和歌唱者也都是为文化素质不高的下层乐工、歌妓。现举《敦煌曲子词》中两首,以观当时风貌。

《凤归云》

绿窗独坐,修得君书。征衣裁缝了,远寄边虞。

想得为君贪苦战,不惮崎岖。

终朝沙碛里,已凭三尺,勇战奸愚。

岂知红脸,泪滴如珠。枉把金钗卜,卦卦皆虚。

魂梦天涯无暂歇,枕上长嘘。

待卿回故里,容颜憔悴,彼此何如?

《定风波》

征战偻??醋愣啵?迨抠????印?/p>

三策张良非恶弱,谋略,汉兴楚灭本由他。

项羽翘据无路,酒后难消一曲歌。

霸王虞姬皆自刎,当本,便知儒士定风波。

第二个阶段是出现了上层人士偶尔创作曲子词的萌芽时期。这个阶段和第一阶段从时间上是有交叉的。词要成为一种固定的文体,离不开当时政治或文化精英阶层的参与,这个阶层既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又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这些人的参与,可以使词的创作逐渐形成一定的体例,并可以逐渐地被当时的社会广泛接受。在词的萌芽时期,就出现了上述特征,只不过词的体例还没有成熟和定型,只是具备了一些雏形。据考证。隋炀帝(即杨广569-618)及其臣子王胄(字承基558-613,琅琊临沂人。隋大业初为著作佐郎,以文词为炀帝所重。)的各两首《纪辽东》,可以看作“倚声填词”的先导。现列举如下:

隋炀帝作:(其一)

辽东海北翦长鲸(韵),风云万里清(叶)。

方当销锋散马牛(句),旋师宴镐京(叶)。

前歌后舞振军威(换韵),饮至解戎衣(叶)。

判不徒行万里去(句),空道五原归(叶)。

篇二:雨霖铃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诗人离开都城,与情人话别时候的情景。“寒蝉凄切”,寒蝉凄切的鸣叫声。“寒蝉”是蝉的一种,初秋时鸣,因为当时天已经寒冷,所以叫寒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中有“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寒蝉凄切的呜叫声是眼前实景,也点明时令,与下面“冷落清秋节”呼应。“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长亭”是送别的地方,“晚”点明时间。“骤雨初歇”,骤雨刚停。正在送别时,天下了一阵急雨,话别的人,正好多留恋一会儿,可是现在雨停了,就再也留不住了,无论如何该分手了。“都门帐饮无绪”,京城门外的饯别宴饮无情无绪。“都门”,京城城门。“帐饮”,饯别时设帐宴饮,指别宴。无绪,写出了别时的情绪。无情无绪,正是情绪浓重的表现。“留恋处,兰舟催发。”正留恋难舍的那个状态,船夫催着开船。“兰舟”,是船的美称,传说鲁班曾经用吴王阖闾种的木兰造成船。分别的那个时刻到来,别情达到高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两人手拉着手,互相看着含着泪水的眼,竟说不出话来,好像喉咙塞住,难生动地描绘出离别时的心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越离越远,将行驶在千里烟雾苍茫的水面上,日暮时深沉的云气中。这里将近景远景连成一片,且溶入诗人不可名状的别情,正是整首词的主旨所在。

下片写是设想别后的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离别已是极愁苦的了,更那堪在这样冷落清秋时节呢!更是愁上加愁,怎么经受得起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是传诵的名句。它进一步点染了别后孤独寂寞没有着落的心情。本来由于别情使自己精神处于朦胧的状态。船夜间行驶,今夜酒醒处将在什么地方呢?想必是在拂晓,所见到的只是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吧!“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次分别要经历很长时间,即使有良辰美景也是无用。纵然有千种恩爱之情,更向什么人倾诉呢?

柳永一方面辗转奔波,萍踪不定,一方面倚翠偎红,寄情子秦楼楚馆。他抒发“羁旅行役”之情,就有着切身体验,真情实感。这当然胜于那些以旁观者身分对于女性的客观描写。而且,柳永把词从小庭深院、绿窗朱户,引向市井都会,进而扩大到山水路途中浩渺烟波,灯火村落,这种新的开拓,当然也胜过那些眼前无非春花秋月、身边但有罗幕珠帘的狭小天地。同时,由于乐曲新声的繁衍,柳永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因而得以提供相应的篇幅适合于上述内容的扩展,又吸取六朝小赋艺术表观上的特点,柳永运用层层铺叙、恣意渲染的手法,因而上述内容所包含的内心情感,得以像水银泻地似的挥洒自如,尽情抒写。从晚唐到北宋初期,词坛上无论?艳也好,清丽也好,名家歌词大抵不出于烂醉花间、徘徊香径,并注重于艺术上的简洁凝练、深婉含蓄。在这种情况下,读了柳永《雨霖铃》这样写得酣畅淋漓的抒发“羁旅行役”之情的作品,确乎有使人耳目为之一新的感觉。

怀人的思妇在妆楼远望,对秋景也会产生哀怨,但使她魂销意尽的,还多是花谢花飞,春光消逝。而作为“羁旅行役”的游子,流落他乡,对暮景也会产生怅恨,但足以引发他伤怀念远的旧愁新恨的,还多是秋风萧瑟,秋气萧森。因此柳永的词直接联系伤春来描写相思离别的作品,数量不及联系悲秋的作品那么多。他的《雨霖铃》词,就是把宋玉《九辩》的“悲哉!秋之为气也!????栗兮若在远行”,与江淹《恨赋》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行子断肠,百感凄恻”,两相结合,借悲秋写伤别,所以词中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词怎样具体地描写“清秋节”时的“伤离别”呢?可以概括为,虚实相生、物我一境、情景交融、声文并茂。也就是把离别的人物这一主体与离别的环境这一客体统一起来,并使实写与虚写、写景与写情、文情与声情,彼此融合,交互为用,从而由哽咽的音声、冷清的字面、惨淡的景象、悲凄的气氛、愁苦的容态,凄恻的内心,共同熔铸为具体、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以表达“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一具有一般抽象意义的哲理性的主题。

词人依词的分片,由临别之时,写到既别之后。

上片写了“对长亭晚”,“都门帐饮无绪”,傍晚时在都门外的长亭临时搭个帐篷,摆上送别的酒宴,一点喝酒的兴致都没有;下片就写“今宵酒醒何处”,“此去经年”,今晚醒来不知船到哪里,这一去说不定就是三年五载。上片写“骤雨初歇”,“兰舟催发”,送别时一阵骤雨刚刚停止,船夫就催着行人出发了;下片就写“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到酒醒过来,已换了一个环境,岸边的杨柳,被清晨的风吹着,被西沉的月照着。上片写“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离去的船只行驶在黄昏时的雾气笼罩着的千里烟波之上;下片就写“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即使遇到良辰美景,但它对于远行的孤独的人来说也是不存在的。上片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分别时手拉着手,含着泪水的眼睛互相望着,竟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下片就写“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分别后纵然有千万种恩爱之情,也无从表达倾诉。表现愁情如《八声甘州》抒发凭栏望乡的愁思,《夜半月》言去国寓乡的感慨,都写得情深意切,蕴籍动人。官场的黑暗,宦游的悲哀,使他在抒发流荡他乡、淹留不归的感触时,常常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功名利禄的反感,说“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凤归云》),又说,“似此光阴催逼,念浮生,不满百,虽然人轩冕,润屋珠金,于身何益。一种劳心力,图利禄,殆非长策”(《尾犯》)。在《乐章集》中,类似的感慨,不乏其例,这在当时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词的上片写临别之时,下片写既别之后,在章法结构上互相关联照应。但还要注意到,临别之时是就当前身之所历,目之所见依次写来。而既别之后则是就将来各种景况推想开去。这里没有主次的区分,却有虚实的不同。当前属于实的,将来属于虚的,由实及虚,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就增加了感情的容量,扩大了感情的深度。这是由于“清秋节”时“伤离别”,关键在于“多情”二字。“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之所以脍炙人口,固然在于它能抓住具有特征性的典型事物,寓情于景,逼真地刻画出离人落寞孤凄的心里状态,同时,更在于这种推想本身,反映了词人有着多次“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痛苦经历,因而用既别之后醒来但见柳岸月残的怅然若失,就能反过来加重表现临别之时泪眼相看、无语凝咽的留恋难舍,并且,也隐含着对于未别之前的无限恩爱的凄凉回味。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多情”的思前想后蔓延开来的。

所以,对于柳永的擅长铺叙,也不可误解为步步运笔,处处落墨,包举无余,但求详尽。比如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景是虚景,因为只不过是设想,情却是实情,因为是由离别引起的,在词人是由实入虚,在读者却是因虚见实。词人运用了生动的艺术联想,既有依情揣测的瞻望,又有意在不言中的回顾,充分写出清秋离别的复杂内心,而读者则被调动起自身积累的生活体验,去完成和补充词人所提供的艺术境界,使自己对于清秋离别感同身受,小说家有所谓“不写之写”,戏剧家要安排剧中的暗场和人物的潜台词,国画家重视画上的空白,讲求“意到笔不到”,音乐家考究“弦外之音”,寻取“此时无声

胜有声”的效果。凡此种种,都属于艺术上虚实相生的妙用。其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足”二句虽在下片,但本身就是有虚有实的。上句虚写发问,下句实写作答。假如虚景也虚写,把“杨柳岸晓风残月”变为“空惨淡无边岑寂”一类的抽象辞语,那就不可能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而且通篇《雨霖铃》词也会为之减色。就是在具体描写离别场面的上片,即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二句,并且对“烟波”、“暮霭”、“楚天”的实在景物,分别用“千里”、“沉沉”、“阔”来加以形容,使它们越出了极目远眺的范围之外,又统由“念去去”三字领起,这就成了实景虚写,既表现出“留恋”之深,“催发”之急,“无语凝咽”之痛切,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片的逐层推想,带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千古名句来。

《雨霖铃》词中,无论虚写、实写,总不能离开写景、写情。景是“清秋节”,情是“伤离别”,以清秋萧飒之景,写离别凄恻之情,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情景交融的化境。然而柳永这首《雨霖铃》词的情景交融,却不只是赋予客观景物以主观感情色彩,也不只是把没有感觉的异类拟人化。“清秋节”作为“伤离别”的环境,前者是物,后者是我,前者是宾后者是主。从物与我的关系上看,由情与景的交融,达到物我一境。从宾与主的关系上看,宾只限于山川风物的“景”,而主则在人的“情”之外,兼有事理,离别这件事和由这件事悟出的道理。“多情自古伤离别”一句,就表明超越了一时、一地、一境、一我而推及到更广。因此这首《雨霖铃》词,乃是写景、抒情与叙事的统一,并寓含着说理成分。词人在离别的场面、进程的展示中写景、抒情,笔下自然是由眼中景,包罗了景中人、人中事、事中情、情中理。起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就不止是以“寒蝉”交代季节,以“长亭”交代地点,以“骤雨”交代气候,也不止是以寒秋、昏暮、急雨烘托,“都门帐饮无绪”的悲苦凄凉气氛,而主要是写出将别未别之际的痛苦心情的复杂变化。白天起程,拖延到“对长亭晚”,表现了不忍离别,唤起下句的“留恋处”;“骤雨初歇”,无论如何也该动身,表现了必得离别,逼出下句“兰舟催发”。在具体写到分手登舟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场面时,“寒蝉”与“骤雨”却又起着相反相成的作用,不同于一般诗词的情与景的相互映合。季节到了秋天,寒蝉的声音断断续续,但总能发出声音,而人当离别,应该是千叮咛、万嘱咐,反倒是“无语凝咽”,因为悲痛之极,连寒蝉那种凄切的声音也难以发出。这里,写景与写情是一种递进的手法。递进就是依次推进,深入一层。同时,空中暮云收尽,“骤雨初歇”,天色趋于清朗,而离人却是满面愁云,“执手相看泪眼”,雨已止,但泪不止,雨只是“骤雨”,片刻消停,怎比得“余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那么持久呢?这里,写景与写情又是一种反衬的手法。反衬,就是从反面陪衬。等到上船之后,扯起风帆,荡开船桨,景又随离别之进程而变换,情又随景物之变换而加深。别以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只是借浩渺迷?鞯难滩?忽袄幢砉劾肴索龅?睦氤睿??吹酱嗜嗽谡饫镄葱兄廴ゴΓ?乔Ю镅滩ㄖ?鲜浅脸聊忽埃?浅脸聊忽爸?鲜强绽??欤?薇吖隳??校??碛凶挪患?谧置娴木坝肭椋?饩褪瞧?魑匏?苤沟囊恍幸吨郏?兄劾锩婀露赖男腥耍?腥宋薇燃帕肉赉?哪谛摹U饽谛乃悸堑霉悖?写サ蒙睿?氡鹬?虑6?氡鹬?椋?氡鹬?橥萍袄氡鹬?恚?獠庞邢缕??返摹岸嗲樽怨派死氡穑??强啊⒗渎淝迩锝凇倍?洹K臻?端?鞲柰贰反实摹叭擞斜?独牒稀保?训苄值睦氡鹛岬饺松?芾砩侠慈鲜叮?闯⒉皇谴恿?勒狻岸嗲樽怨派死氡稹鄙?⒍?础5比唬?臻?悸堑酶?悖?写サ酶?睿?⑶矣伞霸掠幸跚缭踩薄钡淖匀还媛傻玫搅煳颍?男乜醴牛?枷胪ù铮?沼诜⒊?/p>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而柳永则一直没有从“伤离别”中解脱出来,一叶行舟之上只推想着“今宵酒醒何处”,于是“千里烟波、暮霭沉沉”又转换为“杨柳岸晓风残月”。与酒醒前的梦境相对照,写江岸杨柳,分明是惋惜垂杨不能系着行舟,写晓风残月,分明是慨叹月亮只能独照行人。词人由此进而推想到“此去经年”的情况,不是过了“清秋节”,内心或能好受一些,即使有“良辰好景”也因无人共赏而等于“虚设”,不是“离别”之后,感情渐趋平静,不那么伤悲了,即使有“千种风情”,也因无人共语而倍觉痛苦。“良辰好景”是虚景,“千种风情”是虚情,以虚景、虚情收结全篇,写出“清秋节”的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时消失,而“伤离别”的实情却是随时令之推移与日俱增,反跌得极为有力而又好像极不费力。这种别开生面的写景,写情,正是柳永在词的艺术表现上的杰出创造。

《雨霖铃》本是唐代教坊大曲。安史之乱中,唐玄宗入蜀时,至斜谷口,连天霖雨,在栈道中闻铃声,隔山相应,内心十分凄凉,于是根据这种声音,创作了《雨霖铃》曲,以寄托悲恨,悼念杨贵妃,因实景实情写下《雨霖铃》曲以寄托离恨。宋代人倚旧声填词,遂亦成曲牌名。宋代演奏这首《雨霖铃》曲,听起来还感到极其哀怨。柳永选取它来写“清秋节”的“伤离别”,无论“清秋”的萧飒或“离别”的凄恻,都与曲调的“哀怨”风格十分吻合。我们今天固然已经不能了解它究竟怎样歌唱,感受它的音乐形象,但通过吟诵,也还可以领略其低回悲怆、凄楚欲绝的情味。这是由于柳永写景、写情,充分利用了语言音调的特点,那悲悲切切的词句,读起来就仿佛听见离人断断续续的哭诉。词中押的是短促急迫入声韵,不押韵的地方也多以仄声字收句,通篇又多用低而细的齿音,这样就像那“寒蝉”的“凄切”,就像那“骤雨”的萧萧,就像那“晓风”的习习,一片哽咽的抽泣,传达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如同“夜雨闻铃”那般的“断肠声”。柳永充分发挥词的音乐性能。使词的形象的美与声调的美结合起来,使文情与声情统一起来,这也是《雨霖铃》词之所以具有巨大艺术感染力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裳云:柳屯田「今宵酒醒何?,?盍??燥L??月」,自是古今俊?。

李于?云:千里??波,惜?e之情已?,千??情,相期之?又?,真所?善?魃裾摺?/p>

王世?云:今宵酒醒何???盍?叮?燥L??月,?秦少游酒醒????y?同一景事,而柳尤?佟?/p>

?⑽踺d云:?有?染,念去去三句,?出??e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三句染之,?染之?,不得有他?相隔,否?t警句亦成死灰。

?蓼?@云:送?e?清和朗?常?Z不求奇,而意致?密,自????堋?/p>

??云:?卿更漏子?外?扎L??月,耆卿添?Q?扇?郑?饩惩耆?煌?H晃恼卤咎斐桑?钍峙嫉弥??惹渚湮幢??爻?/p>

篇三:词牌赏析曲调

【词牌赏析曲调】

〖双字〗竹枝、导引、入塞、品令、木笪、河传、鞋红、别怨、寻梅、三台、解红、塞姑、西施、韵令、侧犯、踏歌、兀令、簇水、露华、尾犯、塞姑、白雪、徵招、天香、步月、暗香、孤鸾、无闷、大有、催雪、国香、芳草、大椿、垂杨、花犯、倒犯、瑶华、眉妩、阳春、索酒、南浦、西河、秋霁、落梅、角招、薄幸、疏影、宣清、、八归、笛家、白柠、六州、大脯、六丑、歌头、多丽、个侬、三台、哨偏、戚氏、薄媚、渔父、望江

〖三字〗渔父引、闲中好、纥那曲、拜新月、梧桐影、罗贡曲、醉妆词、庆先和、南歌子、占春芳、朝天子、忆少年、荷叶杯、回波集、舞马词、柘枝词、晴偏好、凭栏人、花非花、摘得新、梧叶儿、渔歌子、归字谣、唉乃曲、采莲子、浪淘沙、杨柳枝、八拍蛮、字字变、十样花、天净沙、甘州曲、醉吟商、乾荷叶、喜春来、踏歌词、秋风清、抛球乐、一叶秋、忆王孙、金字经、古调笑、遐方怨、如梦令、诉衷情、西溪子、天仙子、风流子、归字谣、饮马歌、相见欢、定西番、江城子、望江怨、长相思、思帝乡、河满子、风光好、误桃园、望梅花、醉太平、上行杯、感恩多、长命女、春光好、酒泉子、怨回纥、生查子、蝴蝶儿、醉公子、昭君怨、玉蝴蝶、归国谣、女冠子、恋情深、赞浦子、浣溪沙、醉垂鞭、中兴乐、醉花间、点绛唇、平湖乐、雪花飞、沙塞子、殿前欢、水仙子、菩萨蛮、采桑子、后庭花、清商怨、伤春曲、卜算子、一落索、发时光、谒金门、柳含烟、可围芳、好事近、花清引、天门谣、忆闷令、散余霞、好女儿、万里

春、锦围春、太平年、清平乐、忆秦娥、更漏子、望仙门、西地锦、相思引、落梅风、江亭怨、喜迁莺、乌夜啼、阮郎归、贺圣朝、甘草子、珠帘卷、忆汉月、画堂春、三字令、山花子、忆余杭、喜长新、献天寿、秋蕊香、胡捣练、撼庭秋、庆金枝、朝中措、洞庭春、庆春时、眼儿媚、人月圆、喜团圆、海棠春、武陵春、东坡引、梅弄影、阳台梦、月宫春、河渎神、归去来、惜春郎、极相思、双韵子、凤孤飞、柳梢青、醉乡春、太常引、应天长、满宫花、少年游、滴滴金、惜春令、留春令、梁州令、监田乐、惜分飞、怨三三、使牛子、折丹桂、竹香子、城头月、四犯令、思越人、醉高歌、破字令、花前饮、探春令、越江吟、燕归来、凤来朝、秋夜雨、伊州令、迎春乐、梦仙郎、青门引、菊花新、醉红装、思远人、醉花阴、望江东、引驾行、玉团儿、倾杯令、锯解令、双雁儿、寻芳草、恨来迟、珍珠令、折花令、红罗袄、折桂令、荔子丹、临江仙、金错刀、端正好、杏花天、鹦鹉曲、一七令、望远行、睿恩新、天下乐、恋绣衾、撷芳词、鬓边华、玉楼人、鹦鹉曲、芳草渡、夜行船、金凤钩、鹧鸪天、鼓笛令、虞美人、瑞鹧鸪、玉楼春、凤衔杯、鹊桥仙、玉阑干、思归来、遍地花、翻香令、茶瓶花、柳摇金、卓牌子、清江曲、楼上曲、厅前柳、市桥柳、一斛珠、夜游宫、梅花引、小重山、踏莎行、宜男草、家山好、倚西楼、扫地舞、接贤宾、步蟾宫、恨春迟、冉冉云、蝶恋花、寿山曲、惜琼花、朝玉阶、散天花、荷华媚、少年心、七娘子、一剪梅、锦帐春、唐多令、后庭花、赞成功、定风波、破阵子、贺熙朝、拨棹子、玉堂春、系裙腰、金蕉叶、渔家傲、苏幕遮、甘州偏、献衷

心、黄钟乐、醉春风、握金钗、缑山月、喝火令、芭蕉雨、淡黄柳、辊绣球、锦缠道、厌金杯、庆春泽、酷相思、解佩令、垂丝钓、谢池春、胜胜令、行香子、玉梅令、青玉案、感皇恩、梦行云、三奠子、凤凰阁、两心同、拾翠羽、连理枝、惜黄花、看花回、且坐令、佳人醉、千秋岁、惜奴骄、忆帝京、三登乐、檐前铁、甘露歌、师师令、于飞乐、撼庭竹、粉蝶儿、绕池游、碧牡丹、百媚娘、风入松、枕屏儿、忆江南、潇湘神、章台柳、赤枣子、南乡子、月边娇、捣练子、春晓曲、桂殿秋、寿阳曲、剔银灯、隔帘听、越溪春、长生乐、下水船、解蹀躞、扑蝴蝶、千年调、蕊珠闲、瑞云浓、番枪子、荔枝香、御街行、春声碎、凤楼春、四园竹、离亭宴、阳关引、一丛花、甘州令、山亭柳、梦还京、忆黄梅、过涧歇、瑶阶草、安公子、应景乐、柳初新、斗百花、最高树、倒垂柳、彩凤飞、有有令、拂霓裳、柳腰轻、爪茉莉、蓦山溪、早梅芳、新荷叶、长寿乐、迷仙引、黄鹤引、秋夜月、祭天神、鹤冲天、洞仙歌、泛兰舟、踏青游、倾杯近、清波引、受恩淡、松稍月、华胥引、离别难、寰海清、劝金船、醉思仙、玉人歌、惜红衣、八六子、探芳信、雪狮儿、石湖仙、夏湖仙、夏云峰、采莲令、醉翁操、红芍药、塞翁吟、意难忘、远期归、凄凉犯、恋香衾、满江红、玉漏迟、驻马听、雪梅香、六幺令、保寿乐、惜秋华、古香慢、芙蓉月、一枝春、如鱼水、赏松菊、二色莲、扫地游、满庭芳、双瑞莲、玉京秋、小圣乐、金浮图、阳台路、黄莺儿、熙州慢、汉宫春、倦寻芳、剑器近、塞垣春、望云间、秋兰香、庆千秋、早梅香、迷仙引、醉蓬莱、夜合花、采明珠、四栏花、庆清朝、帝台

春、梦芙蓉、玉京谣、被花恼、昼来乐、留客住、万年欢、玉簟枕、燕春堂、逍遥乐、忆东坡、双双燕、春草碧、芰荷香、绣停针、扬州慢、舞杨花、云仙引、玲珑玉、陌上花、水晶帘、三步乐、梦扬州、声声慢、紫玉箫、月下笛、丁香结、琐窗寒、燕山亭、聒龙谣、十月桃、蜀溪春、秋宵吟、三姝婿、凤池吟、御带花、月华清、飞龙宴、念奴娇、解语花、绕佛阁、渡江云、腊梅香、八音谐、绛都春、琵琶仙、高阳台、采绿吟、长寿仙、惜寒梅、凤归云、彩云归、满朝歌、桂枝香、喜朝天、剪牡丹、梅香慢、玉烛新、六花飞、真珠帘、曲江秋、翠楼吟、西平乐、山亭宴、月当厅、寿楼春、舜韶新、望春回、水龙吟、关百草、石州慢、宴清都、瑞鹤仙、齐天乐、昼锦堂、庆春宫、忆旧游、曲游春、竹马儿、雨淋铃、还京乐、双头莲、忆瑶姬、情长久、探春慢、湘江静、金盏子、龙山会、春云愁、升平乐、迎新春、归朝歌、双声子、永遇乐、二郎神、倾(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凤归云赏析)杯乐、百宜娇、月中桂、澡兰香、宴琼林、惜余庆、绮寮怨、花心动、向湖边、霜花腴、绮罗香、玉连环、西湖月、合欢带、曲玉管、尉迟杯、赏南枝、梦横塘、西吴曲、真珠髻、征部乐、解连环、内家娇、望明河、望海潮、望湘人、青门饮、泛青苕、倚栏人、一雨金、系梧桐、折红梅、一萼红、夺锦标、杜韦娘、过秦楼、八宝妆、大圣乐、慢卷袖、选冠子、霜叶飞、透碧霄、玉山枕、期夜月、轮台子、沁园春、丹凤吟、瑶台月、摸鱼儿、贺新郎、子夜歌、吊严陵、金明池、送征衣、秋思耗、翠羽吟、兰陵王、破阵乐、瑞龙吟、夜半乐、宝鼎现、玉抱肚、解红慢、穆护砂、清平调、水调歌、凉州词、伊州歌、陆州歌、胜州令、莺啼

序、调笑令、九张机、梅花曲、苍梧谣、明月斜、望夫歌、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开元乐、翠华引、渔父乐、谢秋娘、江南好、望江梅、望蓬莱、归塞北、深院月、西楼月、落梅风、塞上秋、甘州子、阳春曲、秋风引、江南路、新安路、莫思归、上西楼、乌夜啼、忆真妃、秋夜月、临波曲、南浦月、、沙头雨、小桃红、湿罗衣、十八香、寻瑶草、归平谣、试香罗、清和风、关河令、伤情怨

〖四字〗传言玉女、小镇西苑、临江仙引、诉衷情近、卓牌子近、月上海棠、上林春令、麦秀两岐、花上月令、献天寿令、孤馆深沉、黄鹤洞仙、侍香金童、二色宫桃、木兰花令、浪淘沙令、烛影摇红、霜天晓角、秋蕊香引、隔溪梅令、伊州三台、双头莲令、法驾导引、相思儿令、雨中花令、彩鸾归令、诉衷情令、步虚子令、金盏子令、祝英台近、婆罗门引、红林檎近、阜罗特髻、千秋岁引、南州春色、望云涯引、少年游慢、梦玉人引、波罗门令、蕙兰芳引、鱼游春水、卜算子慢、谢池春慢、采桑子慢、浣溪沙慢、薄媚摘偏、临江仙慢、水调歌头、玉梅香慢、凤凰双舞、行香子慢、八声甘州、西子妆慢、长亭慢怨、八节长欢、雨中花慢、粉蝶儿慢、并蒂芙蓉、黄河清慢、福寿千春、玲珑四犯、定风波慢、换巢鸾凤、雪夜渔舟、马家春慢、锦堂春慢、木兰花慢、映山红慢、秋色横空、上林春慢、恋芳春慢、氐州第一、湘春夜引、长相思慢、安平乐慢、望南云慢、西江月慢、杏花天慢、拜星月慢、瑞云浓慢、草梅芳慢、绕池游慢、夜飞鹊慢、暗香疏影、楚宫春慢、惜黄花慢、菩萨蛮慢、无愁可解、江城子

篇四:唐宋词欣赏

唐宋词欣赏

第一章 唐五代词

——词的发轫与高涨

第一节 词的起源和发展

一、词的名称、起源:

词是一种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因为它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五代称为曲、曲子词、词等。它在初唐出现,在中唐得到了发展,在晚唐五代得到了繁荣。唐代政局统一,经济发达。南北交通与中外贸易,带来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与中外文化的交流。作为词乐的燕乐也就随之兴起并广泛流传起来了,唐代城市繁荣,助长了官僚地主、豪门富商的享乐欲望,歌楼妓馆随处可见,城市中处处管弦,处处笙歌,随之涌现了许多乐工歌姬。他们演奏、传播燕乐,歌唱并创制曲词,这就促进了词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词随燕乐而兴。燕乐就是宴乐,是宴饮时演奏的音乐。南北朝以来,中国音乐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方面楚汉旧声逐渐衰落;另一方面,通过军事活动、中外通商以及教徒传教等多种渠道,输入了大量的外来音乐,即西北各民族的音乐和中亚、印度等地的音乐。这些外来音乐与原来流行的中原音乐、民间俗乐相融合,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唐音”。他们经常在宴饮时演奏,被称为燕乐,词就是随着这种燕乐的广为流传而兴起的合乐诗歌。

再次,词的兴起也是诗体嬗变的结果。唐代近体诗十分发达,近体诗往往可以作为声诗入乐。但近体诗都是整齐的律绝,它在配乐演唱时与抑扬多变的燕乐谱曲难得协调,所以乐工歌姬在演唱文人近体诗时,或加和声(和声是多声部音乐的音高组织形态,是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或加虚字,或略为增减字数,以适合乐曲的需要。如王维的《渭城曲》在演唱时采用“阳关三叠”曲谱,正是律绝合乐时改动字句的例子。而最终解决词曲矛盾的办法,还是以乐定词,使声文相从,于是出现了以曲拍为句的词。因此,词是合乐诗歌,是依声填词的合乐诗歌;是律化了的句式参差的诗歌。它的合乐方式,从因诗入乐到依声填词;他的句式,从整齐的律绝到律化长短句,就是由诗入词的演变过程。

二、词的发展过程

1.民间词:

词最早产生在民间,敦煌发现的曲子词中,大量是民间无名氏的作品。它的题材内容广

泛:“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逸君子之怡性悦志,少年学子之热爱与失望”(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叙录》)等,在曲子词中都有反映。

如《凤归云》(征夫数载),写连年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不幸;《菩萨蛮》(敦煌古往出神将)写边关百姓失地的痛苦和恢复失地的愿望,都十分感人。

又如《酒泉子》:

每见惶惶:队队雄军惊御辇,蓦mò街穿巷犯皇宫,只拟夺九重。

长枪短剑如麻乱,争那失计无投窜,金箱玉印自携将,任他乱芬芳。

词写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情景。上阕写义军入京,下阕写唐军与官僚们败退,对比强烈,爱憎分明。

还有一些词反映市民生活,如《长相思》(哀客在江西),写商人落魄流浪,哀痛真切。《望江南》(莫扳我)写妇女的情爱相思和被遗弃的痛苦,也十分感人。

小结:

敦煌曲子词令、慢、近、引齐全,虽格律不够严格,艺术也比较粗糙,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朴素、语言清新,所以它吸引了文人的注意。

2.文人词:

初盛唐已经出现了一些文人词的创作,如沈?缙诘摹痘夭ɡ帧罚?潘档摹段杪泶省返龋???鞘怯墒?氪实墓?尚宰髌贰V钡街刑疲?实姆⒄共耪嬲?辛俗?郏??汲鱿至私隙嗟奈娜舜剩???淖骷矣姓胖竞汀⒄潘闪洹⑽びξ铩⒋魇迓住?拙右住⒘跤砦?取?/p>

(1) 张志和(730?—810?)

张志和为中唐时著名道士,号玄真子。会稽山阴人,又云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晚年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他的《渔父词》,今存5首。都是他隐居生活的写照。

其一是:

? 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②肥。

? 青箬ruò笠,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 西塞山:同治《湖州府志》卷十九载:“西塞山在城西二十五里,唐张志和词?西塞山前

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下有桃花坞、凡常湖,张志和游钓于此。”

②鳜鱼:,俗名花鲫鱼,亦称“桂鱼”。

分析:

词以洗练的笔墨描画出一幅形象鲜明的水乡风景画,使水乡生活诗化,渔父生活理想化。

寄托了诗人热爱自然,希图脱俗出世的理想。这首词在当时就很有影响,当时有许多作家唱和。

中唐文人词的佳作,还有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其一是: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②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③江花??江边的花。

④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分析:

词以鲜明的形象渲染了诗人对江南的怀念之情,中间两句,运用明丽的红、绿色调,写出江南风景的秀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描写男女爱情是早期文人词的主要内容,其中刘禹锡的《竹枝词》11首,白居易的《杨柳枝》10首,较突出,富有民歌情韵。另外,刘禹锡的《忆江南》(春去也),以物拟人,寄托相思于伤春之中。王建的《宫中调笑》4首,或写君前得宠,或写美人失意,带有一种浓厚的富贵气,写的已是统治阶级的男欢女爱了。

早期的文人词中还有一些风格苍劲富有现实意义的边塞词,如韦应物、戴叔伦的《调笑令》,他们借边塞苍茫萧瑟之景,渲染了边塞将士的愁苦,情思婉转曲折,这是边塞词的先声。

另外,相传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忆秦娥》两首词,有很强的思想艺术价值,曾被人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暮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白石阶)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注释:

近人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萨蛮》为古缅甸曲调,唐玄宗时传入中国,列于教坊曲。变调,四十四字,两仄韵,两平韵。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说秦女月夜梦醒,箫声在耳,却不见爱人)。秦楼月,年年

柳色,霸陵伤别(秦娥在月下回忆当年和爱人在灞陵桥边折柳送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两句说清秋节登高游览的日子到了,而爱人杳无音信)。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汉文帝墓,最后以苍茫的景色渲染离愁别恨)。 分析:

《菩萨蛮》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派令人惆怅的气氛,把羁旅行役的思归之情映衬得十分强烈。

《忆秦娥》词把作者登临中产生的古今交织、时空杂揉的复杂思绪,通过长安景色的几幅素描传达出来。王国维说:“(最后)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人间词话》)。

这两首词,意境阔大,风格苍劲,寄意深沉,气氛悲壮。

第二节 晚唐词

一、概说:

晚唐是词的成熟时期。这时依声填词形成了风气;词家众多,而且出现了以词名世的大家;大量词作问世,还出现了文人词集。词人运用的词调远比过去增多。不过,词的题材内容多为男女情爱。词的艺术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苍劲雄浑的作品减少了,而柔靡绮丽逐渐成为词的主要特色。

晚唐词人把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推向成熟,使之脱离民间曲子词和早期文人词的初创状态;但同时也使词脱离了民间曲子词和早期文人词在内容上、风格上的丰富多样,从而走上了狭窄的道路。

发生这种情况,和晚唐的社会情况密切相关。晚唐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治上更加黑暗,李唐王朝摇摇欲坠。知识分子失去了盛唐时代的奋发精神,一些人消极颓废,混迹秦楼楚馆,征歌逐舞,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颓废的生活,狭窄的视野,决定了他们词作的内容香艳,风格轻软,语言绮丽。最能代表这种倾向的词人是温庭筠。

二、温庭筠(812?—870?)

1、生平创作:

字飞卿,太原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屡试不第,直到晚年才任方城尉,止国子监助教,终身困顿。

但他才思敏捷,文笔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长于音律,善作词,有《握兰》《金荃》两词集,今不传。林大椿辑《唐五代词》得70首。温词的内容多数缺乏深刻的社会意义,但艺术上有所成就。人尊其为“花间词派”开创者。

2、作品分析:

(1)《菩萨蛮》是他的代表作。

小山重叠金明灭①,鬓云欲度香腮雪②。懒起画娥眉,弄妆③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④,双双金鹧鸪⑤。

注释:

①小山:一说指屏风上雕画的小山;另一说指小山眉,是眉的式样之一,小山重叠:指画的眉晕褪了色。金:指额黄,六朝以来妇女的习尚,在额上涂点黄色,叫额黄。金明灭:褪了色的额黄若明若暗。

②鬓云:象云朵似的鬓发。度:覆盖。香腮雪:雪白的面颊。

③弄妆:梳妆打扮。

④罗襦:丝绸短袄。

⑤鹧鸪:这里指装饰的图案。

分析:

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2)温词还有写妇女相思愁苦之情的。

如《梦江南》:

梳洗罢,独依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①脉脉②水悠悠,肠断白?洲③。

注释:

①斜晖:偏西的阳光。

②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于以寄情思。

③白?洲:长满了白色?花的小洲。

分析:

他写思妇由倚望到断肠的心情变化,思妇的闺中愁苦与清丽之景糅合在一起,清新疏淡,给人以怅惘凄迷的感受。

3.他是词史上第一个致力填词的作家。他的词,是文人词成熟的标志。对后世文人词的语言、题材、风格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他词的艺术上面。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