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饮酒赏析

赏析2019-07-09 11:23书业网

篇一:《饮酒》赏析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作者及出处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

本诗选自《陶渊明全集》。

二、重点词语及易错字

1、结庐:建造房屋

2、车马喧:指世俗往来的纷扰

3、问君:这里是作者自问

4、??赫庋?/p>

5、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6、相与:共同,一起

7、真意:指人生真正的意义

8、辨:通“辩”,辩解,分说。

易错字:喧 篱 辨

三、翻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我建造房屋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要问我为何能够这样,只要存心远离尘俗,所处的地方自然也就偏远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在东篱下随手采几朵菊花,悠然之间望见美丽的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中云雾在傍晚显得更加美丽。归巢的鸟儿结伴飞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此情此景包含着人生真正的意义,想说出来又没有更合适的语言。

四、内容及主题

这首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生活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宁静平和;通过描写归隐生活的闲适,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五、赏析:

1、理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思想意蕴。

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强调归隐在心志不在形迹。

(“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2、“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一句怎么理解?

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此句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妙在何处。(2分)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 “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望”字确是有意为之。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说说7、8两句景物描写的含义。

表面写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实则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应该返回这美好宁静的自然。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篇二:饮酒赏析

《饮酒》

一、诗歌散译

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喧嚣。

你问我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南山。

傍晚南山山气氤氲(yīn yūn ),夕阳西落,景色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

这其中蕴含着隐居生活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来,却不知道该如何用语言表达。

二、赏析题。

1. 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意。这一句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能远离俗世,不受世俗事物的干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精神世界?蕴含了什么哲理?

①“心远”意即“一颗远离俗世的心”,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②哲理:只要精神超凡脱俗,即使身处闹市,也能保持心灵宁静。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是否可以改成“望”或“看”?

①“见”写出了诗人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跃入眼帘时那种欣喜之情,符合“悠然”之趣。②“望”或“看”则表示有意去寻,无法传达出诗人的那种恬淡自然的心情。

4.谈一谈你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的理解。

这句诗,“采菊”之行、“南山”之景与“悠然”之情巧妙融合,既刻画出一位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又表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

5.请从炼字的角度品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①“见”写出了诗人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跃入眼帘时那种欣喜之情,符合“悠然”之趣。②“悠然”一词形象写出诗人远离世俗后怡情自然、恬淡闲适的心情。

6.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傍晚南山夕阳西下,山气氤氲,静谧的景色令人陶醉;远处传来一阵唧唧喳喳声,原来是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一切都那么悠然自在,各得其所。

7.“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什么?

“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那就是人生不应该玷污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

三、理解性默写

1.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幸福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

2.陶渊明的《饮酒》中描写南山暮景自然意趣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饮酒》一诗中,情景交融,表现出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饮酒》一诗蕴含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6.《饮酒》(其五)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为上句揭开谜底,体现了作者心情的闲适和心志的高远。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妙手偶得之笔,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

篇三:饮酒赏析与理解题

一、赏析与理解题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示例二: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悠然自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4“悠然”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5、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6、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7、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转 载 于:wWw.cssYQ.COm 书 业 网:饮酒赏析)、填空

1.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悠然,(闲适,恬淡,自然) 的心境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三、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5、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6、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本诗是诗人弃官归隐之前写的一首诗。

B.“心远地自偏”句用得极好,它巧妙地道出作者此时的心境,想要离开喧闹的尘世,追求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

C.“采菊东篱下”写作者酷爱菊,常常在住处周围种上菊花,颇为后人称道。

D.全诗语言朴实含蓄,写得很有特色,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

6.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C )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 “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7、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四、按要求默写。

篇四:饮酒赏析及答案

《饮酒》(结庐在人境)赏析训练及答案

1、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2、诗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

是:,。

3、诗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境

界”的两句诗是: , 。

4、诗中展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的句子是: ,.

5、本诗中以物我两忘的超然神韵而千古流传的诗句是, 。

6、“南山奶粉”的广告巧妙套用诗中佳句是:, 。

7、诗中 几个字暗写官场的污浊。

8、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的心境。

9、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看”

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或改成“望”好不好?为什

么?)

10、“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此”是指作者的生

活,“真意”是指 。

1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B.本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又质朴的美。

C.前四句和后两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

是融情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

D.“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的悠然自得,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连飞鸟也跟着他一起回家。

12、诗人归隐之后,在与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

13、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诗中蕴藏的几幅画面。

14、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诗中无一字写酒,无一笔画饮,为何题目为“饮酒”?说说其原因。

16、诗中问答妙趣盎然,形象生动,与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同样运用了设问的句子是:, 。

17、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

心灵的宁静。正如诗人在诗中所说 ? 。

18、结合诗人的理想,谈谈你对诗中“真意”的理解。

19、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历来为人称颂,谈谈你的理解。

21、让我们走近诗人,去体验: ,的淡

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的执着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的坚毅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22、说说你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理解。

23、诗中:, 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

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24、“心远地自偏”的含义是什么?并结合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简要

赏析

2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的是:

26、“心远地自偏”中“心远”的对象是什么?作者的用意指什么?诗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27、诗中“心远”的意思是,在诗中的作用是

28、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

好的,也有认为它不好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9、这首诗的语言与《归园田居》一样具有的特点。

30、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欣赏,反映出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31、《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在《行路难》诗中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景。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2、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是:、 。

3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可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哲理? ※ 参考答案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车马喧

8、恬静(悠然、闲适、恬淡、愉悦)

9、示例一:“悠然”二字写出了诗人闲适、恬淡自得的心情(或心境)。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中所“见”,把人与影融为一体,从而很好地表现处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示例二:因为“见”是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飘逸的悠闲心情。而“望”“看”属于有意识地注视、远观,使人与物拉开了一段距离,也缺乏有“悠然”的情味。 示例三:“见”字用得非常精妙,“见”是无意中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望机的天真意趣。示例四:因为

用“见”字,就好似无意之中,南山撞人了自己的眼帘,最能表现他归田后悠然自适的情韵。改为“望”字,表示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就变得兴味索然。

10、隐居或田园 人生的真谛或自然纯真的情趣。、

11、D12、悠然自得(或闲适惬意)

13、秋景晚霞图、远望南山图、徜徉篱下图、慢摘菊花图、飞鸟回巢图、晚霞掩映图、悠然自得图等

14、秋季的傍晚,诗人徜徉在简陋的篱墙下,手捧摘来的盛开的菊花,无意间抬眼见到南山正掩映在夕阳之下,飞鸟结伴回巢,景象佳妙神奇,展现出一种宁静、自由、和谐的意境。 作者通过展现这样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归隐之后的那一份恬静、闲适、惬意的情怀以及对坚贞、高洁品格追求的思想情感

15、①这首诗是组诗中的一首,总题为“饮酒。”原序说这些诗都是醉后写的,所以题为“饮酒”。②其实,作者在饮酒之后,醉眼迷离,心中多少有些快意,暂时忘却并远离自己在现实中的烦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与大自然的纯洁、闲适、恬美融合在一起,眼睛里都是美的色彩,美的景物,山、鸟、花、霞、人交互相爱,亲切自然。也由此题为“饮酒”。16~17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8、“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远离污浊世俗的纷扰,对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毕生追求。(或表明作者厌恶世俗和官场的污浊风气、名利纠纷,归隐田园,希望在田园的悠然和闲适中保持高洁的品行。)

19、此句被视为体现陶诗意境、风格的名句。表现出物我合一、浑然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