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晋升高级教师语文说课:六国论

说课2019-07-09 13:16书业网

篇一:《六国论》说课稿

开场白: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篇目是《六国论》。

一、说教材

《六国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属于赏析示例篇目。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欣赏,共30首诗歌;三个单元古代散文欣赏,共18篇散文。所以,这册选修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本册书每个单元课文都分为三部分: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本单元为古代散文欣赏单元,单元教学赏析指导的题目-----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即古代散文结构虽散,但是内在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是前后贯通的。在鉴赏古代散文时,要注意把握其思想感情的脉络。《六国论》是宋代散文,结构严谨,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借古讽今,是议论文的好范例。

二、说教学目标

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3、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1、学习鉴赏古代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苏洵其人其作

能力目标:

1、提高文言文诵读能力;

2、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理清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

2、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考虑到大纲对古代诗文教学的要求及教材特点,我确定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 培养学生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确定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

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六国论》说课稿 辽宁省海城市高级中学 叶影

1、诵读教学法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创设情境,出示战国征战图片以及六国、北宋地图,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了解时代背景。

3、探究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引导学生分4组研读课文,互相质疑、析疑,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生很难准确地掌握,因此在教学中点拨或者扼要得讲析也是很必要的。

四、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即课前诵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文言文工具书来了解课文大意、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合作探究分为4个小组竞赛,大约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课文,具体任务包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重点实词虚词释义;总结本段中的特殊句式;翻译课文;回答其他组同学的质疑。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锻炼了表达能力,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体现出了团队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论》。

(二)苏洵简介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教师补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眉山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大器晚成的苏洵,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集》,本文选自《嘉?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三)时代背景(略)

出示战国地图,北宋地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介绍战国风云及北宋国情,教师补充。

1、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

被李牧击退。

2、北宋建国后,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败多胜少,致使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大量纳银、纳绢。这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四)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听课文朗读录音,正音2、请4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整体把握便于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散文的主旨)

(五)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每个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1、重点实词虚词释义;2、总结本段中的特殊句式;3、翻译课文;4、回答其他组同学的质疑。(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调控课堂的速度,并应在教室适时走动,来调动全班同学的参与热情。对于疑难问题,教师集中点拨、讲解。)

(六)赏析课文,突破难点

探究1、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其中有几层意思?用了哪些对比的语句?

比较因割地贿赂造成的双方的土地变化(对比)

诸侯赂秦情形(祖先和子孙对比)

结果(“有限”与“无餍”对比)

割地赂秦的危害(引用、比喻)

探究2、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齐国和燕国赵国为什么灭亡?.

齐与嬴不助五国

燕以荆卿为计不能独完

赵洎牧以谗诛

探究3、第五段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

引古(六国破亡)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七)课堂检测,巩固提高

1(1)(2)(3(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赵尝五战于秦

2A、日割月削 B、以地事秦

C、义不赂秦

D、不能独完

E、李牧连却之

六、说板书

六国论

苏洵

中心论点 分论点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总 --------------------分

写作意图--------------借古讽今

(突出中心论点,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和行文思路,突出教学重点。图:借古讽今

解决难点。板书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理解文章内容。)

强调写作意

篇二:《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六国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一板块“后人之鉴”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作者苏洵在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意在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抵抗。文章借古讽今,切中时弊,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生动,气势充沛。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学生对国家兴亡的深入思考。

二、说学情

《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重在说理,对高一学生来说,趣味性不强。主题明确,课本注释十分详细,难点也不多,疏通文意以及文言基础知识整理部分较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梳理文章脉络,学习借古讽今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培养学生关心天下兴亡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章强烈的雄辩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2.情境教学法。 创设情境,出示战国征战图片以及六国、北宋地图,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了解时代背景。

3.探究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引导学生分组研读课文,互相质疑、析疑,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讲析法和点拨法。由于课堂时间及学生的精力有限,文言文中一些重要字、词、句式,学生很难准确地掌握,因此在教学中点拨或者扼要得讲析也是很必要的。

5.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利用课件展示文章脉络,帮助学生梳理文脉,体会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的特点。

学法上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即课前诵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文言文工具书来了解课文大意、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合作探究分为4个小组竞赛,大约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课文,具体任务包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重点实词虚词释义;总结本段中的特殊句式;翻译课文;回答其他组同学的质疑。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锻炼了表达能力,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体现出了团队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有疑难的地方标注出来课上解决。

环节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论》。

环节二:苏洵简介

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教师补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眉山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大器晚成的苏洵,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集》,本文选自《嘉?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设计意图】把介绍作者的内容先交给学生,然后再交流,补充。这样既避免了“一言堂”,也能够培养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在预习中注意积累,做个有心人。

环节三:时代背景(略)

出示战国地图,北宋地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介绍战国风云及北宋国情,教师补充。

1.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2.北宋建国后,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败多胜少,致使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大量纳银、纳绢。这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环节四: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听课文朗读录音,正音2.请4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并完成思考题::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文章的结构脉络是怎样的?

明确: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一部分(第1、2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3、4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5、6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设计意图】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整体把握便于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散文的主旨。

环节五: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每个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1、重点实词虚词释义;2、总结本段中的特殊句式;3、翻译课文;4、回答其他组同学的质疑。(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调控课堂的速度,并应在教室适时走动,来调动全班同学的参与热情。对于疑难问题,教师集中点拨、讲解。)

环节六:赏析课文,突破难点

探究1: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其中有几层意思?用了哪些对比的语句?

比较因割地贿赂造成的双方的土地变化(对比)

诸侯赂秦情形(祖先和子孙对比)

结果(“有限”与“无餍”对比)

割地赂秦的危害(引用、比喻)

探究2:第四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齐国和燕国赵国为什么灭亡? 不赂者以赂者丧

齐与嬴不助五国

燕以荆卿为计不能独完

赵洎牧以谗诛

探究3: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探究4: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探究5:如果将第5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6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明确:不好。从作者意图看,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

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

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环节七:拓展延伸

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明确: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 首先,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

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 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学生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六、说板书

六国论

苏洵

中心论点 分论点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总 --------------------分

写作意图--------------借古讽今

【设计意图】突出中心论点,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和行文思路,突出教学重点。 强调写作意图:借古讽今。解决难点。板书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理解文章内容。

史论,原指作史者在“本纪”“列传”之后评述所记史事和人物的文字。后来凡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论文,也都称为“史论”。

策论在古时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清末科举废八股文,用策论代替。特点是以论点作为写作的中心。

篇三:教师说课稿——六国论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写作背景,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

2、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例句;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4、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推断词语的用法2、理解本文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1、文言词语的比较运用,翻译语句2、从理解背诵中学会议论文的论证结论。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法、自主学习攻克难点、练习法巩固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掌握苏洵有关知识与背景2、研习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课:贾谊《过秦论》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立场上分析历史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劝当时的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六国论》,作者苏洵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政治主张呢?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解题与作者介绍:

1、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用的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2.苏洵(1009-1066),字明允,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散文家。八大家是指“韩柳”“三苏”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洵的散文特点:见解精辟, 观点鲜明, 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雄奇中富有变化。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正音: 赂(lu)率 (shuai,全都,一概)暴(pu,暴露) 厥(jue,他的) 洎(ji,及、到) 为(wei,治理) 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段: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四至五段: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6.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7.研习第一段:朗读第一自然段,以背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8.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布置作业:熟读、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研习第三、四、五段,小结课文特色,完成练习。

1.齐读第三段,对第三段进行讲解。

A.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D.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相照应的一句话。(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E.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2.研习第四段,齐读,对第四段进行讲解

A.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研习第五段。

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小结本文思路。

5.小结课文特点: 1.借古讽今,切中实弊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