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赏析《单独中的洞见》中《爱》的篇章

影评书评2019-12-27 17:57九九文章网贺征苏

  当阅读到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第九章《爱》这个篇章时,我内心为之震撼,狂喜。张方宇的两本书,也只有这个篇章,是单独为爱所写的。它描写出了我内心爱的模样。道出了我想说,却无法说出来的爱的内涵。我很想在此处,回环往复,稍做凝眸,赏析一番。
  
  爱,是人类最深邃的东西。
  
  张方宇这篇《爱》的章节,和他两本书中的所有思维一样,一面意在摧毁假与丑,一面意在树立真与美。首先是对世俗中的爱进行批判,然后再书写他心目中神性的爱。这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一、批判世俗爱。
  
  我们每个人都在说爱,都在打着爱的旗帜。爱是不是已经被我们虐了千百遍,早已失去了她原初的模样?我们是不是已把爱的原义污染得面目全非?我们是不是常拿着爱的借口,却做着剥夺人压榨人的非人性的事?如果我们的灵魂已经龌龊了,我们的爱,还能干净吗?正如,我们水源已经污染了,它流出的水流还能干净吗?张方宇在行文中为我们做出了清晰的回答。
  
  1、定下世俗爱虚假的基调。
  
  “多数人并不具有爱的品质和爱的能力,他们所说的爱不过是一种温柔的恨,一种温和的暴力。”(此文加引号的部分,全部出自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群言出版社。以下不再说明。)这句篇首语,为全篇定下了世俗爱虚假的基调。
  
  “也许正是因为我们人类太害怕孤独了,我们才会如此地强调爱,并且把它鼓吹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世俗的爱,只是因为害怕孤独,逃避孤独,而把它鼓吹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这是一种虚拟的高度。
  
  “一个人真正爱的是自己的需要和趣味”,“人们所大肆谈论的爱就建立在这种脆弱的基础上。”很多爱并不是坚实的,而是虚弱的爱。
  
  2、说明世俗爱很易滑向恨。世俗爱的核心,是利己,而非爱人。所以,这样的世俗爱“带着一种强加于人的味道,带着一种微妙的侵略性。这样的爱迟早会制造出紧张和压抑。”如果那些敢于审视自己真实生活的人,一定会发现他们的爱是如此的。只是太多的人,宁愿虚假地忍受,也不愿意公然地反抗。他们都戴着爱的面目,假装着外表的幸福,做出很有爱的样子。这种“非常消耗人的”爱,这种虚假的爱,还不如干脆的恨,“恨制造出距离”,“爱是一种紧张,而恨是对爱的一种放松。”这种距离,这种放松,反而把自己从虚假中虚拟地解救出来。而最终拯救人们的,还是真正的爱,只有在真爱中才能让“一个人的自我开始消散和溶解”,才能“给他带来了纯粹的喜悦”,只有爱才能避免“自我开始收缩”所“产生出一个张力”,这种张力所产生的“他的痛苦,他的地狱。”
  
  张方宇非常形象幽默精彩地表现了世俗的“爱和恨从来都是交织在一起的”“你的恨不是别的,只是受挫的爱”的这一特征,爱很易滑向恨,“当你的爱扑了个空,撞到了墙上,然后鼻青脸肿地弹回来,它就变成了恨。”如此形象幽默精彩的比喻,来自作者,对世俗爱的深刻洞见所带来的清晰与轻松,他看清了其中的来龙去脉,根底真相。
  
  3、鉴别世俗爱与慈悲的区别。世俗爱“带着一定的强度”,“根植于我们的意欲”,而“慈悲是无欲”,“慈悲表现为无为”,“慈悲是没有强度的”,“慈悲是一种弥漫的现象”。“慈悲之爱犹如阳光普照。世俗之爱则如同探照灯,只向特定的方位投射。”这种区别,具有张方宇清晰的一贯风格,让人了然于胸。这种世俗的爱,常使我们掉进“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爱“不是过冷就是过热”,很难到达“一个既温暖又凉爽的”平衡点。
  
  4、指出爱与被爱的区别。突出了世俗爱是自私的。“需要被爱的人比比皆是,真正能够给予爱而自身不需要被爱的人却凤毛麟角。”“那些渴望被别人爱的人正是自身没有爱的人。”那些真的充满了爱的人,才能分享爱,“不仅能够滋润别人,也更应该能够滋养他自己”。
  
  5、突出世俗的爱是丑陋的。“当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某种满足而爱上另一个人,这种爱是非常恐怖的,它无异于虎豹向绵羊张开的血盆大口。”“头脑和欲望很快就会介入,他们都试图要去占有这个爱,然后就会有争斗,整个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丑陋。”世俗的爱,会侵入最初的纯净的爱,头脑的爱,欲望的爱,是丑陋的爱。
  
  二、树立神圣爱。
  
  1、神圣爱是自然的。它“是一种自身固有的品质,它是一种从内向外自然的散发和渗漏,就像花朵释放的芳香。”“爱有时候更像是微风拂面的那种感觉,清新、自然和全然的开放性。”读来,让人满心生香,心变柔软,心向往之。
  
  2、神圣爱是单独的。“一旦爱变成了一种关系,那个爱就狭窄化了,温暖就变成了灼热。”“是一种在放松和自由的状态中产生的喜乐”,而非“从依赖和约束当中产生出来的持续的压抑。”“当爱能够与单独和自由共存,那个爱是很美的。但是当爱侵犯了单独,当爱变成了对自由的一个关押,那么它就是一种毒药了。”唯有灵魂的单独,才能产生宽广自由喜乐的爱。
  
  3、神圣爱是自由的。“牺牲自己的自由去获得爱是不值得的,那个被牺牲掉的自由迟早会报复”。“自由是爱的翅膀,没有了自由,爱就从天上美丽的飞鸟降格为地上丑陋的爬虫。自由是爱的天空,没有了自由,爱就没有了活动的空间,爱就不能够自然流动。没有了自由,爱就会窒息而死。”这是对自由爱的礼赞。
  
  4、神圣爱是敏感的。“爱是一种柔和、敏感的品质。这种敏感不是对可欲之物的敏感,不是对自己的利害得失的敏感,而是对艺术、音乐的敏感,对人类社会的虚伪和苦难的敏感,对大自然和一切生命的敏感。”“自发的爱来自于强烈的敏感,这种敏感是对万事万物的感同身受。”
  
  5、神圣爱是至善的。从张方宇的这篇《爱》的篇章里,我第一次才真正清晰地领悟到,那些神圣而非世俗的爱,是来源于一个人的至善。联想到自己,我深为感动。这是我读此章最触动我的地方,也是我想写此文的最冲动之处。在这里,我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读出了一片海洋。“爱绝对需要以一个人纯真至善的品性为基础。善是常态和静态,爱是动态和显现,爱其实就是善良和善意的表达。如果把善比作海洋,那么爱就是海面涌起的波浪。”“美会变老,而善良和爱却不会变老,它们都具有永恒的品质。善和爱的存在,就是神存在的证明。”“对于一个善良的人,即使他的愤怒也有某种公正在里面,甚至有某种慈悲在里面。而一个不善良的人,即使他的爱也是有毒的。”其实,很多人,爱一个人,并非因为她外在的美,而是因为她的至善所带来的内在的美。只有建立在至善基础上的爱,才是持久的,才是美好的,结局永远不会是悲剧的。一个至善之人的爱,永远是不会伤害别人的,也不会有损于别人的。
  
  当然,神圣爱是分享的。神圣爱是永恒的。神圣爱是温和的,非侵略性的。神圣爱是利他的,是引导爱的人“去找到他自己内在的潜力”。神圣爱是没有动机的,“不会制造出可怕的粘连”。你们还会读到更多神圣爱的美好特性。
  
  “世俗的爱大都是出于内在的饥渴和躁动,而神圣的爱则是完全出于内在的宁静和喜悦。世俗的爱有着明确的动机,趋向某个特定的目标,它需要占有某个东西来满足内在的饥渴,或者宣泄内在的躁动。神圣的爱是漫无目的的,它就像一首优美的音乐,这首优美的音乐如清澈的溪水一样自然地流淌着,你可以享受它的旋律,也可以用它来解渴,但它不会对你任何期待。它只是对它自己的一个庆祝,你可以加入这个庆祝,也可以无动于衷,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它甚至不会刻意邀请你。”这段为世俗爱与神圣爱的区别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
  
  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爱》的篇章,既撩开了世俗爱虚假的面纱,又唱出一首神圣爱的颂歌。让世人看清了世俗爱的真相,也受到了神圣爱的洗礼。只有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的批判与赞美,才是有意义的,才是于世有益的。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