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启母石的忧伤

写景散文2020-02-20 05:23九九文章网赵呆子

  一
  
  东西方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在文化与科学的发展道路上,两者越走似乎越背道而驰,甚至,后者成为了前者的敌人。
  
  比如对于月亮,当人们还走不到她那里时,它一直被想象为天上仙境,人们也常常因为它的阴晴圆满缺而联系到人事,为此在许多文人的笔下,形成了多少篇美仑美奂的诗文!可是,科学走到今天,却让我们真实地看到了它,并给它拍了写真,那蛤蟆背一样的面容,真是大煞风景!
  
  再比如静静伫立于嵩山万岁峰下的启母石,它在现代人科学的眼光中,其美丽与温暖也渐去渐远。
  
  二
  
  如今,当人们走入启母石风景区,往往要惊叹于建于汉代的启母阙的文化魅力,它被认定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重要建筑代表,组成它的每一块石头与上面雕刻的图画都被作为历史文化研究的瑰宝。它本是一个应该屹立于旷野之上以显起雄伟的建筑,但为了很好的保护它,却早已被完整地盖在房子里,且只有专家考察时,才会被请进去一睹芳容。
  
  可是,启母阙仅是启母石的派生物。但此时的启母石却往往被人们漠视,即使他们赞叹过汉阙文化后,象征性地再往山跟处走一走心情,然后围着偌大的启母石走上一圈,此时,大都会不由得抬头看一看它山后的山峰,接着用一双科学发现的眼揭示出一个远久的秘密,即启母石是从万岁峰头掉下来的!
  
  于是,心中那个美丽的神话一下子消失了。
  
  原来,启母石本是一块普通的山石。
  
  其实,具有这种科学眼光的人早已有了。据《嵩山志》载,明代的孙原贞就是一个,他看过启母石后,专门写了篇《启母石辩》,其中有:“余视山之上,石崖斜裂二道,中缺一处,曰虎头岩。……恐即此石迸裂坠地而为此岩也。……好事者因而附会其说,以讹传讹,……诬圣人,惑后世,而竟莫知其非,故不容不辩也。”
  
  看着孙老先生煞有介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似乎他正在做一件纠正历史大错的伟大壮举。
  
  想想可笑,更是可悲可叹。他哪里知道?在人类的童年,在我们先祖的眼中,启母石本不是石头,它真的曾是启的母亲!
  
  三
  
  在文明的源头,文化与科学是一体的。在最初记载启母石的文字中,我们也看不出丝毫不客观科学的态度。
  
  《淮南子》中说:“禹通轩辕,涂山欲响,闻鼓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忽至,见禹化熊,渐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
  
  启母是如何化作石头,启又如何从石头中生出来。文字不繁也不简,准确而精当,完全是做史之笔,也不容我们去怀疑它的真实性。
  
  这是我们先祖的认识,也是我们先祖的科学态度。他们不认为自己在大自然中是独立的,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石头同血同缘,是夫妻、是父母、是兄弟、是姐妹。
  
  但是,随着所谓科学的发展,我们却渐渐觉得自己特别起来,伟大起来,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可以从大自然中任意获得自己需要,它不给,就想尽办法去抢、去掠、去夺。于是,我们的生活在大自然中变得越来越富足,变得越来越高贵,我们开始看不起不知道穿裤子的猴子,我们羞耻于野兽们公然于野的交合,我们按自己的喜好把在山中好好生活的草木迁到房前屋后,我们还挖出山中的珍宝做成精美的饰物炫耀于胸前……。甚至,我们为了把这些据为私有,不惜与同类相残。
  
  从此,我们一直很自豪地说:与天斗,其乐无穷。
  
  与地斗,其乐无穷。
  
  与人斗,其乐无穷。
  
  四
  
  科学发展了,人类进步了。
  
  可我们一直不尽索取的大自然却疮痍满目。
  
  启母石默默地站在那里看着,不说话,却分明是满眼的忧伤。
  
  一天,我带着六岁的女儿,坐在启母石旁的秋风里,给她认真讲了大禹化熊、启母化石的事。
  
  然后,女儿仰起稚气的脸问我,爸爸,启从石头里抱出来,活下来了吗?
  
  我抚摸着她的头微笑着说,当然了,否则,哪有我们呢?我们都是启的后代啊。
  
  她明白地点了点头。
  
  看来,她信。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