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施耐庵,高考作文素材挖掘

高考作文2018-08-08 13:05书业网

篇一:高考议论文写作素材 人物事例

理想

理想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跟空想、幻想不同。

写作角度

①人只有有伟大的理想,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理想不是长立志,而是立长志,它需要人长期甚至终身为之奋斗。

③理想的树立,要契合时代的需要。

④追求理想的道路是坎坷的、曲折的,但这个过程也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 ⑤理想的树立也应注意到矛盾的特殊性,即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最好的选择。

名言

1、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李大钊

2、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柏拉图

3、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列宁

4、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5、有高尚思想的人永不会孤独的。——西德尼

6、理想是世界的主宰。——霍兰

7、谁忘记世界,世界也会忘记他。——波乌普

8、否定理想的人可能容易找到,不过,他是将卑鄙当作美好。——歌德

9、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罗曼?罗兰

10、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雨果

11、理想,能给天下不幸者以欢乐。——高尔基

12、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托尔斯泰

13、身体的最高美只有人才有,而人之所以有这种最高美是由于理想。——莱辛

14、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

事例

发愤著书知多少

我国古代有许多人,在遭受挫折后发愤著书,留下了不朽的传世之作。司 马迁曾对此予以总 结并以之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他说:“周文王被拘禁在里,著了《周易》;孔夫子在陈 蔡之间遭困,著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写下了《离骚》;《诗》三百篇大抵也都是古代 圣贤发愤以后才写成的。”

魏源少有大志

清代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文学家魏源少年时就不仅才学出众,而且很有抱负。他9岁那 年,

就独自一人进城参加了本县的“童子试”。主考的县令他联对,拿起画有太极图案的茶 杯说:“杯中含太极;”他略一思索,便沉着答道:“腹内孕乾坤。”县令问:“何谓乾坤 ? ”魏源答:“天地谓之乾坤。我怀中揣有两个麦饼,吃了它,我就要考虑天下大事。”县令 赞他人小志气大,长成后定会大有作为。

以天下为己任

毛泽东少年时代就读于湘乡县东山小学时,特别喜欢读一本名叫《世界英雄 豪杰传》的书, 对书中的华盛顿、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人物极感兴趣。他在书上多处圈点,并

写了许多批语 。为了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毛泽东还特意为自己取了“子任”的别名。

为了中华之崛起

周恩来少年时代饱经家境衰落的困苦,目睹国事日非的惨状,激发了他立志救国的远大志向 。他如饥似渴地吸取新知识,追求新思想,奋发学习,博览群书。一次,校长在课上问学生 为 何读书,周恩来响亮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校长一时没听懂他的南方口音,他又回 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立志拯民水火

刘伯承元帅少年时便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大志。他读私塾时,小伙伴认为农家子弟读书无用, 他却说:“读书有用。掌握了知识,我们也可以像岳飞、史可法、戚继光那些英雄们一样, 好好报答咱们的国家。”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打了许多胜仗,被 军内外誉为“常胜将军”。

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时本来是学医的。但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在课间加映的日俄战争的 纪录片上,看到中国人被说成俄国侦探而被砍头,死者和围观者都很麻木。这使鲁迅认识到 :“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鲁迅下决心弃医从文,终于成为中国现代伟大 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

立志作新闻记者

我国现代著名新闻记者邹韬奋,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希望他走实业救国的道路,送他 进入上海南洋公学读书。但他自小就喜爱语文和历史,自己立志作一名新闻记者,于是他改 考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来他成为我国现代一 位极有影响和成就的新闻工作者。

林肯立志废除蓄奴制

1831年春,年仅22岁的林肯到新奥尔良这个都市寻求发展的机会。他在大街小巷中看到许多 的启事,其中最多的是关于买卖黑权的。年轻的林肯十分气愤,决心废除蓄奴制。后来,这 位年轻人当上了美国总统。在美国南北战争中,他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解放宣言”,最 终敲响了美国蓄奴制度的丧钟。

达尔文的志向

达尔文能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取得杰出成就,不仅靠他刻苦的工作,而且也因为他有着十 分明确的志向。1831年,达尔文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航行。 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工作,并做了大量观察和采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科学巨 著《物种起源》。他的这些成就,是他少年时立下志向的必然结果。

立志终成化学家

著名化学家李比希读小学时,校长曾向他提问,问他长大后准备干什么。他高声回答:“我 想当一名化学家。”全班同学听后都笑了

起来。但他立下志向后就百折不挠地努力奋斗,后 来终于成为一名化学家,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巴斯德论立志

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说:“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 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巴斯德正是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这段话。他从小就立下远 大方向,经过长期勤奋工作,第一个确切知道了细菌可以使物质腐败的道理,并且在此基础 上创立了防疫法。

情操

由思想和感情综合起来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它是评价一个人高尚伟大与否的一个重 要标志。

写作角度

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树立美好情操的基础。

②美好的情操是高尚人格的体现。

③坚守高尚情操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④情操是人的本性对万事万物的正确认识,应为物质利益所集。

名言

1一身轻似叶,所重全名节——清代李丕《清忠谱?傲雪》

2、人无刚骨,安身不坚。——明代施耐庵《水浒传》

3、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明代夏完淳《狱中上毋书》

4、士穷乃见节义——唐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5、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6、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7、与其生无义,固不如烹——《史记?田单列传》

8、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汉代桓宽《盐铁论?地广》

9、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宋代梅尧臣《古意》诗

10、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唐代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附常赞府》

11、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唐代白居易《李都尉古剑》

1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代周敦颐《爱莲说》

13、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代李清照《乌江》

1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 子?告子上》

16、富责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

17、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李商隐

20、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代虞世南《蝉》

21、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九章?涉江》

2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转 载 于:wWw.cssYQ.COm 书 业 网:施耐庵,高考作文素材挖掘)肝胆两昆仑——清代谭嗣同《狱中题壁》

23、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明代于谦

2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宁为忠臣,不作庚仆——明代王廷相《答薛君采论性书》

事例

司马迁忍辱著书

我国杰出史学家司马迁,因为“李陵之祸”,被判宫刑。这在封建社会中是极大的耻辱,使 司马迁想到过自杀。但由于心中挂着尚未完成的史著,他最终决定忍辱负重的活下来,发愤著述,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通史——《史记》,也开创了以纪传体写史的先例,为中华 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周处励志自新

西晋建威将军周处年少时极为顽劣,是乡里一霸。当时,周处的家乡山中有白额虎,水中有 蛟,连周处一起被人们称为“三害”。有人鼓动周处杀虎斩蛟。周处先杀虎,后又斩蛟,沉浮漂流数十里。人们以为周处也死了,就热烈庆贺“三害”皆除。周处出水见此情状,深受 刺激,决心改恶从善。他前往吴地拜陆氏兄弟为师。其时陆机不在,陆云对他说:“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人只怕不立志,而不担心没有好名声。”周处在陆氏兄弟教诲 下改过,终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击楫中流

东晋元帝时,祖逖被任命为豫州刺史。他率部卒渡江,出师收复中原。船至中流,祖逖见江 流宽阔,波涛汹涌,激起胸中豪情,不仅敲打船浆,立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他渡江后进驻雍丘,不久就收复了豫州。

枕戈待旦、闻鸡起舞

东晋时的名将祖逖与刘琨两人自小就是好朋友,皆有大志。青年时一同任司州主薄,经常抵 足而眠,联床共话,彻底国家大事。大家为了实现收复中原的大业,他们矢志习武。当时人们认为半夜鸡鸣是不祥的声音,而祖逖却认为“此非恶声也”,正好唤醒他们早起舞剑使刀 。刘琨在给亲友的信中说:“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两人互相勉励,共赴国难,最后都成为一代名将。

陶侃搬砖励志

东晋时,陶侃任荆州刺史,为权臣王敦所忌,调其任广州刺史、陶侃素有大志,时刻不忘收 复中原,而现在平日无所事事,于是每天早上将百块砖头搬到屋处,晚上又搬回屋内。有人不解其故而问王,陶侃答:“吾方致力于收复中原,而今如此优裕安逸,恐不能胜任其事。 ”陶侃用这种方式励志勤力,不坠素志。后来他官至征西大将军,并在平定苏峻、祖约的判乱中被推为盟主,对平定叛乱起了关键作用。

愿相会中华腾飞世界时

1917年,青年周恩来即将东渡日本,寻求

富国强兵之路。临行时,他与师友们珍重惜别,留 下了“志在四方”、“愿相会中华腾飞世界时”等赠言相互勉励,并写下了“大江歌罢棹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壮丽诗篇,来表达自己的远大 志向。在日本,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此后,他又远涉重洋赴法留学,逐步走上了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职业革命家道路。

要为祖国服务

篇二:高考作文

材料作文“牛顿与莫言故居的不同境遇”

【作文题目】

材料一:剑桥大学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牛顿就学时住的宿舍,推窗可见一颗苹果树,据说就是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著名苹果繁衍的后代。经常有人慕名而来,而剑桥并没有把这里改建成一个收费参观景点。这里仍旧是学生宿舍,唯一不同的是能住进去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学生们都以能入住这个设施陈旧且并不舒适的百年老屋为荣。这里也是每年入校的新生和众多游客必来瞻仰之地。房屋的修缮由政府长期拨款。 材料二、作家莫言获”诺奖”后,来”朝拜”的各色人等涌到他老家山东高密平安庄这个昔日的宁静小村,为能沾一沾”灵气”,踏平了莫家大院,拔光了院子里的萝卜,莫言旧居旁的破屋被高价出租,众多手持罗盘的风水师也煞有其事地来此观察”龙脉”?小小的?平安庄,已成了不少人的”发财圣地”。

【立意点拨】

这时是一组多则材料作文。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的关注、思考、感悟能力。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简单地说其方法就是:求同求异、辩证分析。

求同:找到材料的共同点。

首先分析单个材料:第一则材料,写的是剑桥大学对于牛顿住过的宿舍的态度:“没有建成一个收费参观景点”“仍旧是学生宿舍”“能住进去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经常有人慕名而来”。

第二则材料,说的是人们对莫言的家乡平安庄的态度:“为沾一沾灵气”“拔光了院子里的萝卜”“旧居旁的破屋被高价出租”“风水师也来考察龙脉”“成了发财圣地”。两则材料的相同点是:都写了名人旧居、都写了人们对此的态度、都与金钱有关。

求异:找到材料的对立点,在对比中提炼观点。

第一则材料,对名人旧居免费参观、让优秀学生入住,以此为荣。说明:他们更看重鼓励激励的作用,看轻金钱。文化意识浓。

第二则材料,人们到来是为了沾”灵气”、此地成了”发财圣地”。说明:人们看重了物质,而忽视了文化的作用。两则材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正一反。对比两则材料,对待名人故居的态度,体现了人们的素质、文化修养、思想觉悟的差距、不同。

分析到此,可以立意了:

1.让名人发挥”正能量”(努力提高文化素质);

2.“名人热”应该走向理性(追“名人”什么);

3.正确处理好“名人故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名人故居是一种文化,合理地保护好;

5.让名人故居远离金钱;

审题小结: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出恰当的观点。

【例文参考】

为了什么的纪念

牛顿故居仍被剑桥物尽其用,未加改造,有更多人慕名前来;莫言故居却在众人毁灭性的“纪念”活动中黯然凋零。联想到当前的仿古热、故居热、文化热,这些纪念方式却成了“为了忘却的纪念”当务之急,是如何让纪念成为“为了传承的纪念”。

最好的纪念是保护。前段时间,惊悉北京的“梁林”故居被毁;无数人所纪念的梁思成,林徽因从此又少了一份实物的印证。有关部门解释说是为了原址重修。这场景何其眼熟!北京旧城墙拆除前,梁思成曾为保护这历史的见证而四处奔波,甚至含泪怒骂:“今日你们拆的是真文物,明日你们建的就是假文物。”2005年,仿建的永定门城墙竣工。没错,仿古建筑再多也只是赝品,再多的“修复”也只是一个个仿真模型。最好的纪念是保护,只有保护才能存贮历史的真实。多少年后,重建的莫言故居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回忆呢?

最好的纪念是利用。都江堰,这个历尽两千多年的风吹雨打的水利奇迹,如今仍在造福着沿岸的黎民百姓。自李冰父子率众建成后,都江堰没有歇,都江堰不该歇,都江堰也不能歇!因为,没有水的滋润,不出几年,它就会垮掉。同样,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让它们“活”起来而不是把它们“存”起来,剪纸艺术,有贴窗花的习俗才会流传,皮影艺术,有人看才不朽,动轴不腐,有利用才有未来。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自从与旅游经济挂上钩,古文化,名人故居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在全国热了起来。于是我们看到大同斥百亿重建古城;西安要将重建的阿房宫在重建;多地为“孙悟空故居”大的火热。可是,这些外在的东西毕竟只是浮华,内在精神的传承才是传统文化真正的魅力所在,倘若齐鲁之地都遵循孔子之风,巴蜀之地都继承李白之诗情,潇湘之地都拥有范仲淹的济世情怀,这才是中华文化最好的传承与最好的纪念。

是的,我们对古文化、对历史的纪念,不应是鲁迅所说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像牛顿故居那样,传承牛顿的精神品质,让故居、文化在利用中生生不息,这才是纪念的意义。我们呼吁,最好的纪念,是传承。

别让文化染上铜臭的味道

莫言的一个“诺奖”带来的不仅是中国文学界的一线曙光,还有不少人腰里鼓起的钱囊。不知从什么时候,莫家的大院被踏平了,莫家的萝卜被拔光了,小破屋被高价出租,甚至平安庄都成了“龙脉”。是不是用不了多久,这里的房价也会成倍的上涨?

其实这些现象并不是偶然,只不过莫言热就像一个放大镜,把这些现象放大在了公众的视线之上。

纵观现今的文化,无论是电影界,电视界,文学界,音乐界,哪一个不是以赚钱作为标准,却把最基本的文化要求放在最不显眼的位置?

电影界,为了追求高票房,导演和编剧们不惜篡改历史,硬生生地加入各种滥俗的爱情桥段,与真正的历史背道而驰,这样的做法,票房是上去了,却愚弄了观众,误导了少年儿童,更是玷污了我们的文化。 同样的事情同样发生在音乐、文化等各种领域。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音乐充斥的是千篇一律的你情我爱,专辑销量是上去了,可却失了音乐的本真。同样的,各种网路小说充斥荧屏,内容低俗不堪,作者几天便能完结一本小说,为的只是那几千几万的点击量,可真正的文学却在这媚俗之中被吞噬的无影无踪。 即使我们现在提倡的是以经济建设为基础,文化却不能包括在内。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用感悟,用灵魂,甚至用生命凝聚的结晶。

司马迁用忍辱负重的意志一笔一笔的刻画出来的《史记》,它的诞生只是为了那身为史官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才是文化。伯牙,钟子期的友谊凝聚出的《高山流水》,它的存在,只为一个知音难觅的慨叹,这,才是文化。《儒林外史》,这包含了官场形形色色的经典,它的存在,也只是因为吴敬梓身为落第书生的一把辛酸泪。这,才是文化!这些文化跟金钱没有半点关系,却因其中沉甸甸的灵魂而流传百世。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能存在至今的国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灿烂的文化。文化,就好比中华民族的灵魂。而如今,我们却为了金钱,抛弃了我们的灵魂,那么,即使我们的经济增长了,纵有一个绚丽的躯壳,人民的心灵却杂草丛生,悲乎哀哉!

如果诺贝尔奖带来的不过是沾满铜臭的文化,这样的诺奖,不要也罢!

文化乃传承之物

在追求即时利益的当今社会,以某一热点话题来谋求利益似乎已成为商家的制胜活宝。而文化更是其主打“品牌”,这让有识之士目瞪口呆。文化并不是创造利益的机器,而是引领人前进的明灯,是一个民族应传承万世之物。

文化的传承,传承的是民族的信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传承的是文天祥的忠诚;“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传承的是鲁迅的奉献;“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传承的是杜甫那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胸襟!中华民族的信仰正由这些或是华美,或是慷慨激扬的文字,经文化的春风吹拂进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让中华民族的信仰不断地引领我们前行。

文化的传承,传承的是为学的精神。当莫言圆了中国人多年来渴求获得诺贝尔奖的夙愿后,理应借此机会,提升国民对文化的追求精神。但事与愿违,“莫言文化热”没有兴起,兴起的却是“莫言经济热”。人们踏平了莫家大院,拔光了院里的萝卜,租走了旧居旁的破屋??这一切的一切都显示出国人的肤浅,以为沾一沾“灵气”就可以一飞冲天,岂不知莫老爷子是以几十年的积淀才换取如今的名誉。

我们学习的应是莫言那几十年如一日的精神,我们学习的应是那不为外界所动,专心做学问的精神。让“莫言文化”留给我们更多的为学精神,而不是暂时的经济利益。

在剑桥大学,牛顿求学时住的宿舍现在仍旧是宿舍,但只收最优秀的学生。它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是只为学术的精神。它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是只为学术的精神。它让后人心生一种向前人学习,只为超越前人的精神。其传承的文化价值是经济价值的无数倍。

【素材超市】

1.应理性看待争抢“文化名人”

从大打出手到坐到同一张板凳上

多次参加过水浒文化研讨会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这次研讨会和10多年前的一次有所不同,当时好几个市的专家为了争抢“施耐庵故乡”这个称谓,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还动起了手。而这次研讨会上,浙江、山东、湖北及我省盐城、大丰、兴化等地水浒学会的专家“坐到了同一张板凳上”,他们不再争抢“施耐庵故乡”,更多的是谈论如何共同放大“施耐庵”品牌效应。

中国水浒学会会长佘大平教授说,“全国有好多地方在争抢‘施耐庵故乡’这个称谓,但实际上,我们这些从事《水浒》和施耐庵研究的人也很难确定他到底出生在哪,只能依靠一些历史文献,文物进行推断,提出各种不同的假说。就现在的史料还很难说哪个地方是‘施耐庵故乡’,大多数专家的观点是,基本上在兴化一带。”

争抢“施耐庵故乡”促进了水浒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品牌意识的强化,历史名人遗迹遗存日益成为各地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从炎帝到老子、孙子;从司马迁到诸葛亮、曹雪芹。如果把有归属争议的历史人物一一排列出来,可能会涉及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而且,这种地域之争,会从省际、市际发展到县际甚至是乡际。

“施耐庵故乡”之争只是其中之一,佘大平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通信评审专家黄俶成教授都认为,争抢“施耐庵故乡”辩证地看也是一件好事,把水浒与施耐庵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多元化。这说明,以前好多地方并不重视明清小说,通过交流,争抢“施耐庵故乡”从一侧面推动了明清小说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这些研讨,我们的研究工作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我们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可能会含糊很多。像今年,就有18个城市在搞与欧阳修有关的研讨会,这都很好。这样就形成了对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好的氛围,对一个地方来说,也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推动当地的经济、旅游、文化等的发展。这样成功的先例有很多。

应理性看待争抢“文化名人”现象

从10多年前的大打出手到坐到同一张板凳上,专家们认为,应理性看待争抢“文化名人”的现象,不应该一概以批评的态度去对待。

中国水浒学会秘书长张虹等专家说,争抢“文化名人”热过之后,应该更好地打好这张牌,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背后巨大的现实价值,为经济、旅游、文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记者从研讨会上了解到,早在两年前的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上,兴化、大丰与会同志就弘扬祖国优秀历史文化达

成了如下共识:大丰、兴化是《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故里,其后裔散居大丰、兴化两市,今后,两地应在资源共享、成果共有、活动共搞的基础上开创施耐庵研究的新局面,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2.理性看待名人故居保护

对于近期社会上对名人故居的关注和热议,孙玲认为,正是民众怀旧情绪的一种宣泄。近十多年来,随着城市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都经历了大规模的拆迁改造,许多历史街巷、传统建筑消失殆尽,人们记忆中的城市特色渐渐被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所取代。这种大拆大建的做法遭到了民众的反感,对名人故居的关注正好反映了民众的情绪。这一社会形势迫使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必须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和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但是,当前文物部门的处理方法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只停留在了消防员救火式的管理上,哪里出现问题就往哪里跑,很辛苦但效果一般,长此以往将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 据孙玲介绍,对名人故居中宣部曾做出过比较严格的明文规定。1988年,中央规定:今后,非经党中央国务院特许,不得新建个人纪念馆和个人故居。1996年,党中央再一次规定,已故近代名人的故居,除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以外,一律坚持正常使用,不得专门腾出作纪念馆。

在这种严格的规定下,北京市被定为名人故居的文物保护单位并不是特别多,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只有郭沫若故居和宋庆龄故居等几处,诸如茅盾、齐白石等文学家、艺术家的故居仅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过去,我国对名人故居的公布仅局限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领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北京这座文化之都、艺术之都曾经留下的近现代名人的足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2005年,北京市文物局组织了一次北京文化名人故居调研。当时的数据显示,北京已确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有88处,其中国保单位2处,市保单位17处,区县级保护单位12处。调查发现,北京的名人故居虽然主要分布在几个区,但地理位置比较分散,不利于集中保护。有的名人故居已沦落为大杂院,只是在原地挂牌保护,鲜有游人去参观凭吊,身处其中也无法感受到当年的原貌和历史氛围;有的故居原址经过多次翻建改造,文物原状已不复存在;有的名人在同一城市有多处居住的地点,这些名人故居哪些应该重点保护,怎么保护,都需要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协调,不是文物部门一家能够解决的问题。在刚刚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可能还有多处名人故居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在册,对此应该对全市名人故居的分布地点、保存状况、历史沿革等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综合评估,既可避免行政执法上的被动,也能为今后名人故居的规范化管理打下基础。

由于名人故居概念界定的复杂性,名人故居在每座城市的分布状况和保存情况也不尽相同,孙玲认为,当前要处理好名人故居的保护,必须由国家文物主管部门下发相关通知或精神,从宏观上规范名人故居的认定程序,统筹管理名人故居。各省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办法或规定。

3.景区“名人热”:应打造好文化“符号”

“打造好文化‘符号’,才能助推旅游经济发展。”台湾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原副所长蒋秋华在谈到景区“名人热”时如是说。

第四届竹林七贤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修武县举行,57岁的蒋秋华应邀参加。

篇三:语文素材

一、常见借代词语:

1、 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 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 同窗:同学

6、 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五、诗句与人:

①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③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④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⑤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⑥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⑦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⑧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⑨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⑩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 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六、一句话评书: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七、人的称谓: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九、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十、特殊称谓: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 年龄的称谓: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