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高考作文素材:文化遗产 (3000字)

高三作文2020-12-11 11:04书业网

2009高考作文素材---文化遗产

[母题完全解析]

人类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博大精深。在这一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宝贵的遗产,如璀璨的星星,悬挂在历史的星空上,让我们感叹不已,仰慕不已。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秦砖汉瓦;无论是周礼汉制,还是传说典故??,都激励着后来人在这条道路上执著地拼搏着,跋涉着。由此可见,“遗产”话题,它不单单只是指一般的物质财富,更是指精神方面的东西;不只是指有形的事物,也指无形的东西。面对人类遗产,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它,这些问题,都可以进入写作的范畴,都可以作为写作的话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各类组织举办了许多有关“文化遗产”的活动,2007年6月,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又在北京成功举办,这些,都给予我们以有益的启示。面对世界文化遗产之争,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面对各种节日,不少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淡漠了自己的节日,我们又该如何做呢?“遗产”话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都有许多的反应,如2001年上海高考作文及2006年北京高考作文,2007年湖北高考作文等都是谈论关于“文化遗产”方面的,这样一种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以“遗产”为母话题,可以写写你对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谈谈对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可以描写世人对遗产的不同认为和态度,也可以谈遗产的流失给我们的耻辱,针对当前许多地方只是为了发展经济而不注重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批判,也可以针对传统美德的淡化来呼吁对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视等等,写作时,要特别注意的,一是遗产的的内涵,二是选好角度是写好所有关于遗产话题的前提。

[相关主题延伸1]

对待文化遗产不能统一规划

[备考复习范文]

可悲:中国城市建设十大雷同

冯骥才

趋同化已经是当前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可悲又不可逆的文化走向。千百年来风情各异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而经过再造的城市全都是似曾相识,甚至“千人一面”。它们之间到底在哪些方面彼此一致,才会有这般的雷同?细一想,可举十种,谓之十大雷同。

雷同一:功能区划分

“旧城改造”最大的动作是重新规划。所谓规划,最流行也最简便的方法是按照使用功能重新分割城市。样板是美国——在市中心造一个商业区和步行街,还有金融街、行政办公区、住宅区、旅游风情区,以及什么文化长廊等等。这样一来,城市原有的深厚而丰富的肌体被“解构”,全都变得生硬、浅薄、单调和乏味。

雷同二:广场

在城区中央修一个大广场曾经是许多地方官员的“政绩时尚”。于是一个城市一个大广场,无一例外。有的地方连小小的县城也拆除民房,修建广场。这些广场修好后大都闲置无用。夏天酷日暴晒,冬天寒风回荡。

雷同三:罗马柱

广场上必有喷泉和一排罗马柱。谁也不知这种舶来的罗马柱是干什么的,谁也不知为什么偏偏都要造这么一排怪模怪样的柱子。最多站在前边照个相,但也不新鲜,因为无论走到哪个城市都能见到这种冷冰冰的围成半弧形的一排洋柱子。

雷同四:高楼大厦

最雷同莫过于这些大家伙了。只要你今天造一个模样新鲜的,明天我也来一个。细长的、圆柱式的、尖的、金的、纯玻璃的、带旋转餐厅的,而且愈高愈威风,凑成一片更威风,看上去全是“国际大都市”了。

雷同五:洋房

更雷同的是住宅楼,全国各地的住宅都像是一个公司设计的。无论是多层的公寓,还是单体的顶尖小房,全都一样,愈洋愈好,一片一片,排列整齐,布满大地。有的连名字也相同,比如罗马花园或帝豪广场。

雷同六:通透墙

把实墙拆掉,换上栏杆,肇始于大连,却源起于美国人。美国人自诩透明度高,连白宫也是铁栏围墙。于是被我们认为是最现代的街景,并很快相效成风。那些改造完成的城市的大街两边全是透通的栏杆墙,里外大片绿草地。

雷同七:烟花灯

彼此克隆之风,一直到街灯上。许多种街灯,在全国各个城市都惊人的一致。最可笑的是一种仿照烟花的装饰灯,从江南到塞北,无一座城市没有,到处闪烁不停。

雷同八:水泥树

人造景观是中国城市很热衷的事。用自来水造瀑布,用膨化塑料堆假山,用水泥塑大树,喷上绿漆,到处可见。北方城市常常用水泥在街头造一棵气根长垂的大榕树或几株南国风情的椰子树。最神奇的景象倒是这种人造树可以四季常青。逢到三九,天寒地冻,水泥树依旧绿意葱茏。

雷同九:白瓷砖

奇怪的是,既没有人推广,也没有政令推行,全国各地———尤其是小城镇的房屋差不多全用瓷砖把外墙贴满,而且多为白色。有人戏称做“厕所砖”,未免苛刻。但为什么全用这种毫无美感的粗鄙的白瓷砖呢?

雷同十:明清一条街

历史街区和古建筑全拆光了。外人来旅游,没有历史怎么办?外国人来参观,没有中国特色怎么办?于是每个城市差不多都建起一条明清街。而且只一条街就够了,所以又称“明清一条街”。这种仿古街原本与城市的历史无关,所以既没有历史记忆,也没有人文积淀。其建筑好似港台的武侠电视剧,只要是古装就行,半今半古也凑合。灰瓦顶子红柱子,再挂几盏大灯笼。全国的明清街的模样全是一个样,甚至连里边卖的东西也差不多。

于是,我们感到自己的城市愈来愈陌生,别的城市却愈来愈熟悉。别看当今中国是商品经济的时代,我们新造出来的城市却像计划经济时代的暖瓶——全国一个样!

将来的人们一定会取笑我们,怎么会如此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低级和一窝蜂的相互抄袭?但是谁叫我们非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硬要造出全新的城市来!

当然,上述的某些雷同,随着时间有的可以渐渐改变。比如,烟花灯过时便会不再用,水泥树也可以拔去,假瀑布只要关上水门就行了。但那些千篇一律的大家伙呢,至少要用几十年!我们的后代就在如此粗鄙而单调的城市里一代一代生活下去吗?

[名师现场讲义]

冯骥才先生,近年来,不断地把视觉投到有关文化方面上,提出了大量的真知灼见。本文亦如此,通过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别显著的现象,进行了委婉的批评。即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少人总是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把城市的建设推向到单一化,“规范化”上去了。全文所例的十个方面的雷同,其实都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对此,冯骥才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文章主要运用比较的手法,以饱含感情的笔墨向我们诉说了自己的心迹,可见,文章要打动人,无外乎情,只要“披文以入情”,就可写出精彩的佳作。

[相关主题延伸2]

文化遗产需要人们精心呵护

[备考复习范文]

文化遗产——民族的魂

上海考生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白砖青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 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

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博大而宽广。她无处不在——溶于书本,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峭壁飞檐??我们被这种浓厚的文化信息包围着,却道貌岸然地做着刽子手。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江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便被赋予了宽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飞,一股浩然正气便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的时候,天地也便豁然开朗。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呼吸、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举着火把从远古走到了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化遗产便趁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根。君不见,每年都有浩浩荡荡的海外游子寻回家来,在黄帝陵前捧上一回黄土;君不见,每年都有殷殷企盼的台湾同胞回来拜祭妈祖。我们的文化遗产情牵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

历史的见证,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当你读懂了他们,千年古树便熠熠生辉;当你走近他们,泛黄的古籍便不再晦涩;当你正视他们,一切阴晦的色彩就会消逝,建筑物不再是冰冷的怪物。难怪冯先生宁可放弃写作,也要文化遗产从人们视线的边缘拯救出来,可谓良苦用心啊!

我们早已走出了闭关自守的昨天,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切忌破坏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要我们炎黄子孙细心呵护。唯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

[名师现场讲义]

这是一篇优秀高考的作文,文章开头提出“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这一观点,然后通过三个并列的段落,分别从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最后,考生再一次呼吁,中国文化需要走向世界,我们必须精心的呵护它。结构上并没有非常奇巧的构思,但考生在立意与表达上下的工夫却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全文论证有力,语言酣畅而淋漓。

[相关主题延伸3]

文化遗产不仅在于物质,更在于精神

[备考复习范文]

传统文化遗产的精与神

吉新飞

前些日子,很多网友面对万里长城丢失了世界七大世界奇迹纷纷感到愤愤不平,甚至有国将不国的感觉,其实何止于此,我突然觉得,有多少人真的重视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或文化传统吗?我看不尽然。

姑且不说北京旧城墙被拆所带来的物质文化和传统精神文化的丢失,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也许为了赚取旅游收入,我们人为的恢复了一些造假的东西,即使这样,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实在不敢苟同,更多的是中国人精神上和传统上文化遗产的丢失。我们还清楚的记得,2006年韩国人把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向联合国申请了文化遗产申报并获得成功,曾经让无数的中国人感到痛心疾首,进而有更多的文化遗产被别人窃取,甚至近几天又传出什么中国的豆浆也发源于韩国,更不用说其它文化传统了,我不知道我们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除了金钱,还有什么文化遗产,有谁还在真正捍卫民族文化传统?有人一说到奥运会是不是要采用汉服,立即会遭到一片嘲笑和反对声,更有大学里的历史教授们为了炒作自己,居然把东方儒教始祖孔子公然称为“丧家狗”,更可悲的是居然还有很多的追随者,难道中国人的文化真的就如台湾的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所称的,中华文化是酱缸文化?

看着为了创造旅游收入而仓促建设起来的各地假冒建筑,也许是好事吧;看到更多的地方争先把古代名人当成自己的祖先加以祭祀,并不惜重金来炒作,让人以为真的那些地方官员们开始对文化传统加以重视了,其实不然,他们或许为了政绩,为了形象工程,已经亲手毁灭了无数的传统建筑,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摧毁了本来根杆于民间的传统文化。比如一些古代街道,比如以文明的名义禁止各种传统活动,如春节禁炮等,一些年来,我们已经明显的感觉到民族传统的丢失,民族节日的清淡,我们能怪韩国人抢走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吗?我们不稀罕了,难道还不允许别人当宝贝一样看重?

除了春节,竟然没有一个传统节日是我们的法定节日,端午、中秋,清明、重阳,还有很多,都不过是中国人民间自己在勉强的过,代之以什么黄金周,金钱似乎成了文化的指标。当长城不再是世界奇迹,我们除了悲哀,只有悲哀了。好在长城还没有被他人抢去说是自己的文化遗产,好在我们还能看到祖先留下的伟大长城。

真正的文化遗产,其实并不是物质上的,并不是什么长城或其它什么古老建筑,真正的文化遗产是文化的、是精神的东西,当端午、豆浆成了别人的东西,当孔子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丧家狗,当汉服成了异类,当老屋成了落后的代名词,那我们这个民族还有什么遗产,我们或许只剩了中国人的躯壳了。

[名师现场讲义]

历史需要回顾,在缅怀先人的同时,更是在学习古文明及精神。然而曾几时起,已不再是这样,历史变得似乎不再是历史,那些文化遗产什么的,居然成了国人炫耀的资本,成了赚钱的工具!作者对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心理作了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批判了那些只想通过借文化遗产谋利而不关心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心思和做法,最后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还是人们对文化遗产在精神上的沦落。全文语言犀利而直击时砭,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忧国忧愁的情怀。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gaokao/fuxi/200904/105777.html

  • 关于友情(1400字)作文
  • 观斯大林格勒有感(500字)作文
  • 路人(600字)作文
  • 当你不再是博得世界宠爱的孩子(800字)作文
  • 多读书,读好书,善思考,勤动笔(1600字)作文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