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高三作文复习全程计划

高三作文2020-12-11 11:10书业网

高三作文复习全程计划与操作

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 训练方针与策略

1 把握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了解2010(2011)年高考考纲写作部分的考试内容: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 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②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2、继续进行各种文体分类训练。

有人认为近年来淡化文体,因此高三复习时不要进行分类训练,也不要进行文体模式训练。我们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理由有三:一、淡化文体,并不是说不要文体。考题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就是说可以让考生发挥自己的长处,长于写记叙文的就写记叙文,长于写议论文的就写议论文。因此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模式及创新形式,很有必要。二、2010年考纲中关于作文的基础等级有“符合文体要求”的明确规定。三、学生进入高三时,写作能力差异很大,说有的学生的作文已达高考优秀作文水平,而有的只相当于、甚至于低于高一新生水平。比如给学生一个话题,要他展开分析,把道理讲得透彻一点,如果议论文基本模式不掌握,恐怕很难写好这篇议论文。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所以有必要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模式训练。

3、集中精力强化两种基本文体的训练

关于复习训练内容如何安排的问题。考纲要求几种主要文体都考,而且作文评分分为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因此,我们重点安排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基础等级的训练,然后进行不限文体的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确定某一文体进行强化训练,力图通过训练使其作文达到基础等级的上限或创新等级。鉴于历年高考大作文都没有考说明文(考场说明文很难做到材料具有客观性),所以没有安排说明文的大作文训练。

4、坚持多头并进的训练策略

我们计划实行大作文、小作文、小随笔三管齐下的方式强化高三的写作训练。

大作文侧重以文体(体裁)为序,第一学期前半期侧重于记叙文训练,后半期侧重于议论文训练(高二阶段我们已经做了专门的议论文系列训练),第二学期侧重于混合文体的训练,大作文以多讲精练为原则。我们统一命题,间周一篇,批阅后各班推荐优秀作文及时反馈。评讲统一教案。

二 训练内容与步骤

第一讲·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

[训练目标]

学会审题与立意,使记叙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写作指导]

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的要求与议论文大致相同,但由于文体不同,又各有特点:记叙文的文体样式多于议论文,如写人、叙事、抒情的散文,小小说、剧本等;其立意或显或隐;由于构思选材时多用形象思维,其思想感情倾向有时难于把握。所以,本次训练重点是审题要准确,中心要正确。

命题记叙文的立意方法:

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体或象征体,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

瞬间升华法:如《得与失》、《机会》、《勇气》、《考场》、《位置》等,均可叙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经过,结尾道明从中悟出的哲理。

话题记叙文的立意方法: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一般要求是除诗歌外不限文体,长于写记叙文的同学也一般都写记叙文。写话题作文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要注意对话题中的材料进行“因果推论”,就是将隐含在材料之外的原因或结果推论出来,这个原因或结果就是所写文章的主旨。

二是要注意“类比推论”在审题立意中的运用,就是将与材料相似的现实生活现象及其本质推论出来,这种生活现象就是文章要写的材料,生活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特点就是文章的主旨。例如作文题要求根据泰戈尔的一段话写篇记叙文: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审视这则材料,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名言的意义:泰戈尔肯定了果实与鲜花的价值,但他更加赞赏绿叶的事业。果实、鲜花与绿叶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关系。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推论与此相似的现实生活,先要分析绿叶具有哪些特点。如绿叶为花果输送营养;绿叶遮荫防噪,净化环境;叶落归根,化作泥土,用来护花??这不正是我们常歌颂的奉献精神吗?据此,我们可以写成抒情散文;也可以根据绿叶的品格,写一个具有绿叶品格的人,此种立意适宜于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记叙人物,反映人物的绿叶精神。

三是要注意“相关推论”在审题立意中的运用,就是将与材料相关的现实生活现象推论出来,这种生活现象就是文章要写的内容。比如话题作文要求:以“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内容不限于通讯技术进步方面,可以说社会现象,谈人际关系,畅想未来世界??只要切合题意就可以。“咫尺天涯”是个成语,倒装过来就是“天涯咫尺”,命题中语序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如果只着眼于科技发展来谈时代的进步,内容未免显得单薄,所以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与书本知识进行相关推论,由通讯、社会现象、人际关系等方面选准一点,生发开去,多向开拓,在时空坐标上编织出多彩的篇章。

第二讲·记叙文的构思与表达方式

[训练目标]

学会根据文题选材组材并选用恰当的结构与表达方式,使记叙文的内容充实。

[写作指导]

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充实,必须认真构思。一是选材要典型。所选材料除了能为中心服务之外,还要能表现出高三学生的文化底蕴。比如《尝试》,有的考生写尝试做饭或骑车就不如有个考生写尝试卖春联。二是安排好文章结构,即安排好材料的详略先后。广义的构思还包括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是叙述、描写、抒情,有时还夹以议论。特别是叙述,看似简单,但真正善用的同学并不多。叙述的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散叙等。 第三讲·记叙文写作的几种实用技巧

[训练目标]

学会在记叙文运用一些表达技巧,使文章形象生动、含蓄感人。

[写作指导]

记叙文的写作要提高,要提高怎么办?要提高就得把自己原来是问题的地方把它解决,你就提高了。影响大家写作文提高的,可能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我想我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同学临考前这几个月,你考虑了这个,它都管用,所以今天我讲一讲。

一:化虚为实。

我说的虚是什么?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脑子里面总有个概念性的东西,你要把它表现出来。我们有的同学写作文往往虚一点,都不是概括性比较强的概念。比方讲,一说,哎呀今天教室里安静极了,咱们同学一说安静,安静极了、很安静、十分安静、特安静,这个词用得太多了,怎么安静啊?是吧,只听见飒飒飒记笔记的声音,有的时候就有一点哗哗的翻书的声音,老师讲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窗外有的时候还传来两声鸟叫,有一个同学一不小心把铅笔盒碰得掉在地下,大家很吃惊地回过头来看着他。为什么会出现刚才那个情况,那是因为教室里面怎么样?安静。好了,你把这些写出来了,还要你在那儿说吗?教室里安静极了、教室里特安静,不行。我认为你们的作文影响你们得高分的好像就是在形象方面考虑得不够,把虚的化成实的注意得不够。

二、化显为隐。

“明显”的“显”,“隐蔽”的“隐”,什么叫化显为隐?同学们都知道,写作文你要有中心思想,那个中心思想怎么让人感受到?怎么让人看出来?,我感觉到,你要给看作文的人联想的余地、想像的余地。如果作为一个文学作品的话,要给读者二度创造的余地,直通通地说出来了就没意思,是吧?咱们有的时候为什么有些电影不爱看,看了五分钟就知道后面该干嘛了?你说你爱看吗?怎么办?化显为隐,把那个中心融在文章里,这才行。

当然我又要提醒大家,化显为隐,中心隐在里边,别隐得让人看不出来,模糊不行,写中心的时候,你不要直通通地把这个中心写出来,让它的语言比较形象,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说出来,不要太直白。

三 化理为形。

四:化平为奇。

平平常常、平平淡淡,你把它化了,能够达到什么?让人惊奇,哎呀感到意外。 我想我这个奇,我有两个含义。俗话说“文如看山不喜平”,是不是波澜起伏呀?这是一个,平平淡淡的、平铺直叙的,不行;还有一个,别一看到开头最多看到中间就知道结尾了,那不行。好了,至于“文如看山不喜平”,起伏,几起几伏,我们许多同学说我做不到。但是我认为意外结尾你做得到,那么,比方说你写提纲,我用那些材料,什么材料我放在最后用,让你感到意外,这就很重要。你把这个做好了,作文的分就上去了。有的作文表面上你一看没有看出什么来,一看那个结尾不得了。《项链》怎么样?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怎么样?初中学过《我的叔叔于勒》怎么样?是不是都是意外结尾?到考场上我先列提纲,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一定要养成写提纲的习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提纲上你要让文章尽量有点起伏,不要平铺直叙,让这个结尾,让人感觉着意外,立刻就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五:化情为物。

有三句话大家可能都背熟了,老师可能都给你们讲过:“说明文以知育人,议论文以理服人,记叙文以情感人”。这个情怎么才能感人?许多同学比较习惯的做法:所谓议论跟抒情相结合。比方讲,文章写到一定的地方了,“妈妈我爱你,一千倍一万倍地爱你,假如有下一辈的话,我还做你的儿子,我还做你的女儿”。好像有的时候给人一个感觉,这个情怎么样,跟挤牙膏似的它挤出来的,谁知道你是不是真心。真情应当融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让人感觉到字字句句里面你都在表达一种情。我说的化情为物请大家注意,我这个物,是广义的物,人物、事物、景物、器物、动物、植物,你做到情物交融、情景交融、情事交融、情人交融。要做到这一点,不要在那儿空着喊那个情,那个情打动不了别人,我认为是这个。

第五讲·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

[训练目标]

学会审题与立意,使议论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写作指导]

根据考纲,基础等级的一至三条要求是:⑴符合题意;⑵符合文体要求;⑶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符合题意”与“符合文体要求”以及第三条中的“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实际上属于审题立意的范畴。因此第一次议论文作文我们要求在这三点上要达标。一般情况下,考生只要看清了题意,“符合文体”与“思想健康”的要求是不难达到的。关键是审准题意,确立正确的中心论点。

先谈确立论点的一般要求。首先,确立论点要准确。其次,要根据读者思想实际立论,否则就是“无的放矢”。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是没有求实作风的表现。例如根据作文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立论,如果针对领导者用人求全责备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人无完人,用人要用其所长”;如果针对歧视犯错误同学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世上没有不犯错的人(完人),我们要热情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如果针对有的人获得成功就骄傲自满的现象,就可以立论为“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有了成绩也不要骄傲自满”。反之,如果不这样针对某类具体现象发议论,只是用举例、引用、比喻等方法论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正确性,而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就属于“无的放矢”。

再根据材料或话题立论,除了要尽量做到前面所说的“准、实”之外,还要注意审准材料,弄清题意。

1、 要“全”不要“漏”

例如有道作文题是:请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名言进行立意,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此题除题目与字数的要求外,从内容

角度看有以下两点要注意:一是要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并将它化为自己的观点;二是要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来发表看法。只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而不联系自己的实际,就属于“漏”掉了要求,作文评分是要降等的。谈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也要从两方面来理解,概括才全面。即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要在生活中学习。这是文章的观点。文章思路应为,我在生活中是怎样用语文的,在生活中是怎样学语文的。

2、 要“准”不要“偏”

2000年的高考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作文,有个考生将话题限制为“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采的”,并巧妙地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四种形式来说明人们应该如何回答人生答卷。他用选择题说明我们要面对人生的大是大非问题时要作出正确的选择;用填空题说明在人生的填空题上,我们要填充适合自己的知识;用判断题说明对他人和各种社会现象给出自己的判断,即使可能会有所损失,也要敢于坚持自我;用问答题说明我们要学会独立处理问题。最后照应话题并启示读者:“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问题看似简单,答案看似丰富多采,但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象中的简单。你会如何做答呢?”根据“答案是丰富多采的”的题意,考生作文中写的各种“答案”都应该是正确的。因为材料中关于四个图形的解说,也是“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而且,“丰富多采”是个褒义词,显然排出错误的答案。但是本文所说的四种题型的“答案”有正误、取舍之分,所以这篇文章尽管构思新颖,但偏了题。

3、莫把话题当命题。2000年高考作文题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写作文,很多考生以这句话为论点作文,因而思路拓展不开,缺少自已的创见。

第六讲 议论文的结构

[训练目标]

掌握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等结构方式,使议论文结构完整。

[写作指导]

考纲上关于基础等级的第四条要求是“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语言训练我们安排在第三编,本次作文专门训练议论文结构方式。“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其中启感式的写法是考场作文的常用结构方式。“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这种写法一般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当然也可以采取“联”、“引”、“议”、“结”或“引”、“联”、“议”、“结”的步骤。

第七讲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训练目标]

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充实议论文的内容。

[写作指导]

议论就是讲道理,要使自己的道理使人信服,就要充实内容,而不能只是一味地翻来复去地空谈抽象的大道理。充实议论文内容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确立了论点并给文章拟好了提纲后,要运用举例、引用、比喻、对比、因果等论证方法进行论证,而这些论证方法都离不开事例、原理、名言等材料,所以要使内容充实,文中一定要有丰富的材料。

第八讲 深刻透彻

[训练目标]

见解深刻,说理透彻。即要求要求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的实质,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

[写作指导]

发展等级中“深刻透彻”的要求主要是指议论性文章。深刻是就见解的深度而言,透彻是就说理的力度而言。要想表达得深刻,就必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问题。如果我们经常能用哲学观点去分析各种现象,那么认识事物就能高屋建瓴,洞若观火。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哲学道理,如: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更要按客观规律办事;⑵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⑶事物的性质是可以转化的,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变为好事,好事也可以变为坏事;⑷要全面地看问题,或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⑸看问题要分清现象和本质,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⑹看问题、办事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因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处理问题不能顾此失彼;⑻办事要抓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的发展决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发展;⑼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外因(环境)有时甚至能起决定性的作用;⑽量变可以引起质变,好的方面,我们要注意量的积累,坏的方面,我们要注意防微杜渐。等等。

第十讲 有文采

[训练目标]

有文采。即要求“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写作指导]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语言形式好,能充分地表现内容,从而赢得读者。怎样才能做到“有文采”?考纲是从以下角度提出要求的:1、词语丰富,即文章中的词汇要体现出作者的文化底蕴。比如形容风光美丽为“风光旖旎”,说产生连锁反应为“多米诺骨牌效应”等;2、用词生动,即要求选用词语恰当、精炼、形象;3、句式灵活,是说句式要富于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整散结合;或反复,或反问等。4、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5、文句有意蕴,是指文句要含蓄,有韵味。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平时的积累与历练,考场作文时则需要多方联想。

第十一讲 有创新(一)

[训练目标]

有创新,要求学会命题创新、立意创新、题材创新。

[作文指导]

先说命题创新。比如议论文命题可用数学计算式构成。如《8-1>7》,文章内容联系当前中小学校实际,说如果从8 小时的学习中抽出1个小时来锻炼身体,可以使大脑得到调节和休息,精神振奋,学习起来效率就会更高。也可对一些成语、俗语或歌词进行改造,但保留其基本结构,从而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如《招“才”可进宝》,套用成语“招财进宝”,更“财”为谐音字“才”,论述企业领导只要大胆招揽人才,就能使企业增效益。再如《不要唯“财”是举》、《“青春”岂能“赌明天”》等等。

记叙文命题方法也可创新,如“突出人物特征法”:写“我”争强好胜有志气,以《有“野心”的男(女)孩》命题;写女同学参加军训,以《爱哭的女孩走进军营》命题;写腼腆的男生,以《爱脸红的男同桌》命题;写高三生活丰富多采,以《多味的高三》命题。“套用法”:如写家乡风景美,以《 ,掀起你的盖头来》(空白处填家乡名称,这是套用歌词,凡向读者介绍不大为人所知的事、物、情、景、理均可套用此题。)“拟人型”:如写高三学习负担重,以《高三,你压弯了我的腰》命题。“借代型”:如写一个聪明、美丽、体质较差的女生,可以《我班的“林妹妹”》为题。“象征型”:如写自己的理想、追求,可用《十七(或十六岁)的梦幻》为题。“引用型”:如写某教师的敬业精神,可用《春蚕到死丝方尽》为题。等等。

再说立意创新与题材创新。立意如何求新?一要有时代感,二要敢于求异思维,三要有新角度。题材创新就是要求材料新颖。写实文章选材时写人无我有的,可虚构的文章则大胆想象,写人们不常见的。

第十二讲 有创新(二)

[训练目标]

有创新。要求学会体裁创新,手法创新。

[写作指导]

所谓体裁活用,是指改变原有体裁的用途,赋以体裁以新的表达功能,在体裁所表达的内容上创新。例如《关系学院招生启事》一文写招生对象为“为上司抬轿大步流星走百里而腿能不软者;当众吹牛撒谎四小时而口能不渴且脸不红者??”指导教师为“吴视法教授、魏私教授”,招考专业为“哄骗专业、吹拍专业”等。考试科目中,外语为“交际语、谄媚语、花言巧语”等。再如书信《致孔乙己书》。即借用书信体裁,运用明褒实贬的手法,表面上借奉劝孔乙己“东山再起”献计献策,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给予辛辣的讽刺。再如广告、座谈会记要、童话、声明等均可用来赋予新的内容。

手法创新是指在一般手法上进行创新,它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唱独角戏法”,就是在以第二人称为叙述对象的基础上,加上对话形式,而使表达效果别具一格。比如陈月载同学的《珍惜》就是采用对话形式(但全文都是一个人说话),批评一个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的年青人:“你又和你爹吵架了吗?没有?那你干嘛摆酷不理他?得了,别一付深沉模样跟我说这是‘代沟’,我还不知道你的叛逆心理?瞧你,哪有你这么做儿子的?你爹要给你买衣服居然认为他假殷勤!??从小到大,你花了父母不少钱,也吃了不少的奶粉,穿了数不清的衣服??请你记住: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无法选择的;最重要的,是这层关系永远无法割舍!明白吗?既然你和你的父母这层关系已定,你就必须珍惜它??除此之外,你别无选择!”诸如此类的方法很多,这里不便一一举出。

  • 关于友情(1400字)作文
  • 观斯大林格勒有感(500字)作文
  • 路人(600字)作文
  • 当你不再是博得世界宠爱的孩子(800字)作文
  • 多读书,读好书,善思考,勤动笔(1600字)作文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