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邯郸学院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及其有效性应对策略

历史典故2020-12-23 01:16书业网

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及其有效性应对策略

蔡其伦

(邯郸学院 外语系,河北,邯郸056005)

———————————————————————————————————————————

内容摘要: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中被关注的理论话题,而英汉互译中的不可译性更是其中焦点。不可译性主要表现在双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实例探讨英汉互译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的不可译性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字:不可译、语言与文化差异、策略

——————————————————————————————————————————---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随着人类语言和翻译的认识及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已不再片面地强调翻译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而是表现出一种更为理智和务实的态度。一方面,由于人类经验的相似性、文化的相同性和语言对新事物新环境的相容性,人们坚信翻译是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双语的文化传统、语言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在翻译是的确产生某些不可译现象。

长期以来,古今中外许多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纷纷就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进行不同程度的探讨与剖析,并且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英国著名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卡德福特(Cardfort)根据产生不可译性的原因将其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1];而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在他的交际/语义翻译理论中却提到“there is nothing untranslatable”[2];张达聪先生曾将翻译分成三类:完全可译性(completely translatable)、部分可译性(partly translatable)和完全不可译性(completely untranslatable)

[3]。本人基于对翻译的了解和认识,认为英汉互译的确存在不少不可译现象。

一、语言差异的不可译性

由于我国与英语国家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各异,不同的语言势必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手法。

1、语音与文字层面的主要差异

在语音与文字方面,汉语的汉字属单音节字符,表意文字,多声调,汉字之间相似形很强,同音和同形异义现象较多。而英语集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于一体,属拼音文字,强调语调的升降效果。这方面的不可译现象一般出现在语言文字形式或组合变化相关的现象里。我们不妨先看看几个例子:

(1)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2)A: What makes a road broad? B: There letter B.

译者看完这两个例子就有点发憷,因为这两个例子是巧妙的语言文字形式组合。例(1)是我国古诗或对联中常出现的利用字形进行拆字、合字的精妙表达;例(2)是英语中常出现的利用韵律、字形等进行的典型的文字游戏。

2、词汇与短语层面的主要差异

在词汇与短语方面,汉语追求音韵美,好用四字词组或成语典故;含义丰富;结构工整严谨,词义独立性强。而英语词形变化复杂,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现象比较普遍;词义对上

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大(即具有游移性和灵活性)。例如:

(1)忐忑不安;

(2)cousin;

这两个例子也很有特点。“忐忑不安”是典型的汉语词组,尤其是“忐忑”更具有汉字的表意象形特点,英语翻译很难准确的表达出原汁原味;“cousin”一词在汉语中有八中对应的常见词条: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和堂哥、堂弟、堂姐、堂妹,翻译中也很难确定是那一种关系,除非有上下文暗示。

3、句法层面的主要差异

在句法方面,汉语则不同,属“意合”语言,语法逻辑属经验型或意合型,其结构比较自由,是先偏后正的造句原则。英语属“形合”语言,有比较严密的语法规则,具有缜密细致、长于分析演绎的特点,其语法逻辑侧重“焦点透视(focus-attention)”,重要的部分应放在句首。另外,英语中常用倒装句和被动结构,而汉语中却少用;英语中经常使用冠词、连词、介词、代词(尤其是人称代词和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而在汉语中很少出现。例如:

(1)他来了。

对于“他来了”,英语中可能有三种理解:“He is coming”, “He came” and “He has come”,翻译时难以确定,除非也有上下文暗示。

4、修辞层面的主要差异

许多英汉互译的不可译现象出现在双语的修辞层面上,比如汉语修辞中的拟人法、谐音、歇后语、对偶、双关、回文、叠韵、顶真、双声等特有的修辞手段使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造成很大的困难。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诗歌和文学方面,例如: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此诗优良出有两处最难翻译:“青青”和“无情却有晴”。 “青青”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而“无情却有晴”却是汉语一语双关的用法。许渊冲老先生将其翻译为:

Between the green willows the river flows along;

My dear one in a boat is heard to sing a song.

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 the east enjoys sunshine;

My dear one is as seep in love as day is fine [4].

很明显,许渊冲老先生在这首诗上颇花费一些工夫,“green,as seep in love as day is fine”的确有妙笔生花之作,但还是难以达到原文双关的精妙之处。

二、文化差异的不可译性

1、习语方面的主要差异

汉语和英语中有很多的经典习语,这些习语都是在各自特定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形象。这就给英汉互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保留喻义和采用喻体方面难以两全。例如,在汉语说“胆小如鼠”而英语中却常说“as timid as hare(or rabbit)”; 在汉语说“狡猾得象狐狸”而英语中却常说“as cunning as a dead pig”; 在汉语说“笨得象猪”而英语中却说“as stupid as a goose”。

2、历史典故方面的主要差异

汉语和英语中许多丰富多彩的典故大多是来源于神话传说、文献名著、民间传奇或历史事件。这就给英汉互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例如,汉语中的“胡服骑射”、“邯郸学步”、“黄粱一梦”、“刻舟求剑”、“冲冠一怒为红颜”以及英语中的“Helen of Tory”都很难三言两语能翻译清楚的,这些词语背后有着很丰富的故事。

3、生活方式、背景与习俗方面的主要差异

不同国家的物质文化发展不平衡,以及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必然形成不

同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并且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中。这使得翻译难以达到传神的效果而只能顾及其基本意思。例如汉语中关于餐饮习俗、葬礼习俗、婚庆习俗的表达在许多方面与英语不同。

4、社会文化传承、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念方面的主要差异

我国主要信奉的佛教和道教与英美国家等主要信奉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均有各自完全不同宗教体系、信仰、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样经常造成同样的事物在英汉双语中有着不同感情色彩和情感立场。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理解的障碍和交际的失误,尤其是在翻译过程中。例如,由于意识形态不一样,英语中的“atheist”在汉语中指“无神论者”,词性中立偏褒,而英美国家重要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历史上不少不信奉上帝的人被视为异教徒而遭迫害,其中有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因此英语中的“atheist”词性偏贬义。另外,“ambitious”一词在汉语中词性倾向于中立偏贬,指“有雄心的或野心勃勃的”,而在英语中通常是褒义“有志向的或有抱负的”。

三、有效性应对策略

在英汉互译中,许多翻译学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操作,总结出各种处理不可译因素的方法与技巧,但有效性应对策略一般有如下几种:

1、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风格与形式的翻译方法。例如“dollar policy”可译为“金元外交”、 “paper tiger”可译为“纸老虎”、 “from head to food”可译为“从头到脚”。又如“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花羞月之貌” 可直译为“Her beauty makes the fish sink, the goose fall down and the moon hide herself, an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由于此句属于英汉文化共核范围,直译为英语非但不会造成文化沟通的障碍,而且保留了原文的信息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2、音译

当一种语言中存在着的词汇或文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无对应成分时,就会出现语义空白或文化真空。在这种情况下,原文语言与译文语言的差异最大,尤其是在英汉之间,译者难以直接从形式或语义角度着手。此时音译或半音译半意译不失为一种较为便捷的方法。例如:

(1)radar -- 雷达;morphine -- MaFei;humor -- 幽默;

(2)工夫 -- Kungfu;儒家学说 -- Confucianism;国民党 -- Kuomintang;

(3)copy -- 拷贝;

3、意译

所谓意译,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而不保持原文风格与形式的翻译方法。例如“white elephant”可译为“无用而累赘的东西”、“a skeleton in cupboard”可译为“家丑不可外扬”、“沾花惹草”可译为“look for trouble”。又如把“外甥打灯笼 —— 照舅(旧)”可意译为“act according to the old ways”,这样让人一目了然,若是硬把这句话直译成“the nephew carrying a lantern —— showing the way for his uncle (doing things in the old fashion)”就让人不知所云了。

4、借用

借用是采用借词的办法将原文语言中词汇直接输入到译文语言中来。在我们日常交流中有很多词是直接借用英语的,例如“Hi ”、“Hello”、“Ok”、“PowerPoint”“Bye-bye”和“CEO”等。

5、替代

替代即转译、替换,主要包括词语创新和阐述性转译。词语创新是综合利用音译、意译等手段创造新的词汇,例如,“Champaign(香槟酒)”、“beer(啤酒)”和“swallowtail(燕尾服)”[5]。许多特殊的汉语文化负载词汇往往需要通过“文化替换”(cultural substitute)的方法才译成英

语的。对典故、成语的翻译常常采取这种方法,即用译语中意义相近的典故或成语等直接替换成原语的典故或成语。如:“这实在是交做?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轻轻就断送在伤寒上(鲁迅《祝福》)。”可译成“It was really a bolt from the blue. Her husband was so strong; nobody could have guessed that a young fellow like that would die of typhoid fever. (杨宪益、戴乃迭译)”[6]。

6、直译加注

对于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故事、人物、典故以及特殊意义的隐喻,在可能的情况下,用最为简单的语言在译文中加进阐释性文字。这种方法既可以保存原文的民族文化特点,又易于读者理解。杨宪益、戴乃迭曾把鲁迅在《孔乙己》中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没有补也没有洗……”译成“Kung was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 to drink his own standing. Although he wore a Long gown, it was dirty and tattered, and looked as if it had not been washed or mended for over ten years. ”。“长衫”在中国封建社会时代的上层社会有钱人的穿着,亦是文化阶层的读书人的标志。英语的“long gown”和“short coat”对于英语读者来说只是不同的衣服,并非地位与知识的标志,因此,难以将“long gown”与孔乙己的穷酸迂腐的性格联系起来。但是若是采用直译(long gown)+ 脚注(long gowns were usually worn by the gentry)的方法来翻译,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了隐含在“长衫”一词中的传统文化含义,使译语读者也能如汉语读者一样领会到原文中的主题思想。

又如“班门弄斧”可译为“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这个成语中涉及到鲁班这个人物,译文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明“鲁班”是谁,“弄斧”是怎么回事。在此成语中,“班”是指鲁班,春秋时鲁国著名的巧匠,弄即摆弄,比喻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因而在译文中加解释,既表达了原文的实际内涵又提供了背景知识,是读者一目了然。又如:“小李,什么时候请吃喜糖呀?”王奶奶笑着问道。“还没定呢!”她脸一红。结婚时请亲朋好友吃喜糖是中国特有的民族习惯,如果不在翻译中不对“吃喜糖”加以说明,西方读者难以理解为何小李要脸红,因此要加解释:“Xiao Li,”Granny Wang smiled, “when can I eat your wedding candy?” “I don?t know,” she blushed with shyness。

7、综合法

有时候可以将几种翻译方法进行有机地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这几种翻译方法的长处并取得很好的翻译效果,如“下海”译成“plunge into the sea of business”、“This is red rag to the bull”译成“这简直是朝着公牛晃红布——火上加油”。

四、总结

综上所述,英汉互译中的确存在语言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不可译因素。但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不可译性与可译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可译的幅度有强有弱,一般涉及到社会、思想和意思方面的不可译现象比较难处理,甚至有些成为死角,即绝对不可译。我们要从辨证地发展地角度分析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以及可译性限度。实践已证明,虽然英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这样在互译中确实造成了的种种障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民族语言文化视野的开拓与深入以及译者通过创造性的手段和不懈的努力,在翻译过程中认真研究与之相关联的文化,许多不可译因素逐步地向可译转化,许多文化信息是可以等值传递的。

参考文献:

[1] Catford, A.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65.

94-99

[2] 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

8-19

[3] 张达聪. 翻译之原理与技巧[M]. 台湾:中华书局,1979. 8-15

[4] 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384-385

[5] 肖运初 陈登. 论翻译中的不可译因素及处理[J].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8月,64

[6] 谢玲 文化差异与不可译性[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52

  • 历史典故
  • 经典历史典故28则
  • 中国历史典故 (500字)
  • 历史典故及相关人物 (5000字)
  • 历史典故的成语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