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议论文黑格尔公共舆论

议论文2021-01-13 13:38书业网

篇一:2015广州二模珠海一中优秀作文

珠海一中2015届广州二模优秀作文

1、精鹜八极,开放并包 58分

珠海一中高三(4)班 梁瑞茵

微信虽有它的小而精,保密性,多点赞,但微博却有它的大而广,开放度,多元化。我偏爱微博,因为个人可以在微博上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汲取多种多样的资讯与价值取向;我偏爱微博,因为社会可以在微博上多元平等,开放并包,走向民主与法治。

微博与微信好比门与窗。推开门,你得到整个世界;而打开窗,你仍是局促一室之内。微博的开放性让你与世界热热闹闹抱成一团,而微信带给人的私密性与安全性恰恰造成信息的片面化与滞后性,宛如启动页面上的小人与星球,纵使外面的世界再宏美,你仍沉沦于离群索居之中,茕茕孑立踽踽独行。

微博带给个人多样的资讯与多元的价值取向,从而使我们开拓眼界、成熟心智。你爱书,可到微博上看余秋雨和毕淑敏世说新语;你爱运动,各大运动员与体育门户时刻更新海量信息。你爱李白,却发现有人赞雪莱,从此你学会挑剑饮酒吟唱《西风颂》;你爱小清新,却发现有人追求宏壮,从此你懂得蒋勋说的“美要既看见小也要看见大”。你爱谈天说地,微博广大的舆论舞台将带给你赞扬、反对甚至是指斥,但这也没关系,你因此而激荡思想,交流心声——天涯若比邻!微博让我们在此处并肩。因为微博,你渐渐懂得没有泾渭分明的是非对错,没有一直占据核心的主流观点,没有哪一种人生可以被否定,没有哪一种选择不值得被尊重。罗素一生信奉的“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也不过如此吧。

微博带给社会一个开放的舆论舞台,一个平等的传递机制,一个既能“论英雄”也能“造时势”的思想园地。微博是让人看见郭美美炫富、贪官炒房炫表的地方,在这里巨大的用户基础与自由的言论让不正义的灰色现象无处可逃;微博是一个让人看见河南“梵高婆婆”常秀峰才华惊人、橘子哥越洋归还手机的地方,在这里小人物的真善美在大时代的舞台上熠熠生辉。在微博,复旦学子凭智慧造舆论,和谐解决空调问题;在微博,人人平等你也可以向市长提建议,为家园建设添砖加瓦。因为微博,有了社会各阶层群体的讨论和分析,柴静的《苍穹之下》不再止步于一部纪录片,更为当下的话语空间设置了一个国人呼吸相关的公共议程。因为微博,上级的“打老虎拍苍蝇”不再只是一次声势浩大的政治反腐行动,更成为一代人追求一个民主法治中国梦的寄托与缩影。微博的诞生,加快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速度,以其无可替代的舆论力和时效性洗刷着角角落落,履行让社会更美好的承诺。 微博上还有微天下、微公益、微环保、微体验,还有微小的你我他,一旦汇集一处,那是我们的大时代。

正是微博,就在这里,精鹜八极,开放并包。

2、于微博天地中自在畅游 56分

珠海一中高三(1)班卢西林

韩寒曾叹道:“这个世界更新地越来越快,你都来不及下载。”而微博和微信,无疑更是信息时代快速更新下的产物。

选择微博还是微信?不同网络平台用户有不同看法,而我认为,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是丰富自身生活的一种媒介和方式,但微博相比微信更能塑造思维、开阔视野。

囿于微信的个人圈子里,能嗅到赞赏之语的芬芳,却难以感受更大世界里的狂风凛冽抑或曼珠沙华。中大辩手马薇薇就曾坦言道“相比微信更钟爱微博,通过它,可感受网友评论中的抑或讽刺抑或智慧火光,而那对于辩手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不愿像海子一样“目送沿海的日落,紧抱一个醉生梦死的枕头,游不出回忆却学不会放手,怎么走”的彷徨与拘泥个人圈子,就应像顾城一样“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每一双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走出来,面对大千世界抒发个人豪情。走出微信的个人圈子,走向微博的开放空间。、

微信与微博作为传媒工具,并不是对立不可共存的,综合利用各方优势亦可自在畅游于信息之海。如三毛叹道的“如何能与凉风约,不与尘沙一起来”,信息时代裹挟而下的洪流与风沙迷住了我们的眼,分辨不清这些工具孰优孰劣。此时,勿忘微信中前不久在网络上悄悄走红的“睡前读一首诗”功能,勿忘微博中便捷最热话题榜功能;勿忘微信中方便快捷的扫描二维码功能,更莫忽视微博中强大

寻友功能??物尽其用,亦或是微信,还是微博,才能优势互补,更好发挥它们的功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嗅微信之芬香还是畅游微博之海,都不要被它们奴役,被时代的风沙席卷。麦家曾在《娱乐至死》中叹道:“庄重不如世俗有魅力,高尚成为可笑的把柄。”刘恒也曾无奈慨道:“时代的风沙在大地上席卷,撕扯着古老的风华。”我们怎能被传媒工具奴役头脑?我们怎能除信息时代洪流中便裹挟不前?自在畅游于微博、微信之海中,须有理性之精神亦要有分辨是非能力与广阔胸怀。

马里托曾说:“我们,将是这个时代的挽澜者。”在微信中守人之温情,在微博中塑造思维,开阔视野,亦能在此天地中自在畅游,做时代的挽澜者!

3、理性看待微信与微博 56分

珠海一中高三2班 林小溪

王尔德曾言:“一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取决于我们让它成为什么;一件事情是什么样子,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方式。”当网友们在为微信与微博谁更胜一筹而激烈争辩时,我却认为要理性看待这两者的利弊。

在我看来,微信是对熟人社会与个人情感的回归,而微博则是对开放社会与多元思想的追求。 微信的方兴未艾,显示了人们在熟人间寻求情感共鸣的需求。于坚曾感叹:“中国的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但现代社会却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因此,当现代化的历史车轮碾过昔日维系宗族情感的宗祠,当冰冷僵硬的水泥建筑吞噬着邻里的温情,现代人迫切需要在这样一个陌生无依的环境里寻求来自亲友的情感慰藉。而微信上来自儿时好友的一个“赞”或是由昔日同窗贴出的一张校园里木棉花怒放的照片,都能让如梁鸿所言的“被现代社会急剧抛弃了”的人们抚平被孤独划破的创伤,重获来自人情交往的感动。他们从微信中获得的,是如顾城叹道的“人都要回家,都要用布把星星盖好,然后把灯碰亮”的回归家园与集体的归宿感。

然而,一味沉迷于微信所营造的隔绝外界的只由熟人筑建的避风港,必然会导致狭窄的眼界与僵化的思想。此时,我们便需要微博上的自由氛围与多元思想。

罗素写道:“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而微博,正是这样一个为不同思想提供自由表达机会的强大平台。微博打破了现实社会中的阶层固化,让各阶层人们在平等氛围中使思想各自交锋,共同沸腾。在微博上,你既可以热心公益,转发一段“冰桶挑战”的视频;也可以针砭时事,与刘瑜探讨《观念的水位》中透露的社会转型动向;还可以尽情吐槽,在“春晚”的微话题里感受言语盛宴的狂欢??而这些无不在传递着自由平等,畅所欲言的现代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使社会前进的催化剂。1780到1820这短短40年间,德国的思想天空群星灿烂,康德,歌德,黑格尔等思想家层出不穷。这一切与当时德国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密切相关。因此,微博所营造的自由氛围实则是现代精神的闪烁,微博上的言语交锋也实是思想火花的迸射。

哈瑞·爱默生曾感叹:“被风吹动的水面不能平静下来接受美丽的风景。”当我们平静下来以理性态度审视微信与微博,便可兼得微信中的温暖人情与微博中的自由思想,从而在情感的安抚下踏入思想的圣殿。

4、微信与微博的比较 55分

珠海一中高三(16)班 邹松活

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布消息后,可获得来自家人好友的点评,或肯定,或鼓励;微博用户在公众页面上发布内容后,可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回应,或研讨,或纠正。两种不同的交流平台,导致了两种相异的评论回应。两种相异的回应,造就两股截然相反的平台风气。

社会体系的形成与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有重要的联系。在几乎家家户户都能联网的当今,网络已成一个虚拟社会,更有甚者将其形容为“二次元”,即一种与现实分隔开却又存在的生活环境。微信和微博作为拥有数亿使用者的交流平台,亦成为了这虚拟社会中的两处聚居群落,依据定居者的思维方式,凸显出各异的体系。犹如人们常听见“我不喜欢那座城市,我们之间的节奏不合拍。”之类的言语,网民们亦有对微信和微博的不同感情色彩及感情浓度。渐渐的,两个平台因自身特色同使用者的思维差异,而出现风气分化。

喜欢使用微信的拥护者在接受调查时往往表现出一个共通点,即依赖于评论言语的支持性质。这种性质塑造出朋友圈一种近乎“温馨”的气氛,令使用者倍感安心以及在得到肯定态度后的心里膨胀所带来的舒心。人类有趋于安乐的本性,因而此现象不足为奇。相反,微博上的气氛没有这般友好。

它既是热烈的,也是冷静的。热于言讨声伐之烈,冷于生人客观中肯情绪之静。微博中的评论用词大多是不带偏颇,因此总显得“带刺儿”,却让阅读者感到真实。微博的拥护者未必不享安乐,只是更明白“死于安乐”一意吧。

作为在两个平台皆有所涉迹的本人,有愿在此略表感想:每逢打开微信,似能感受到一股沉淀不去的“低龄风”,过于安逸,无忧无虑。然而这却易造成人们思维上的“孩童式轻信”,这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弊大于利;反观微博,点开“新评论”,看到的不少是来自陌生人的回应,有鼓励也不乏批评,风气显得冗杂许多,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也全面客观许多。这种区别大抵源于“流言止于智者”,而智者之智受制于情。面对亲友,我们只愿表达自身亲善性,思维受到固定化。唯有面对陌生人时,才能不受拘束的绽放思维火花。

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其光亮在于思想的碰撞。微信并非不好,只是屈于安逸者易沉沦不劳,久而久之,逐渐麻木。我建议,有空上上微博,那里可以发掘我们人类的大智慧,并让你的思想在碰撞中成长。

5、微时代的微交流 54分

珠海一中高三(13)班柳静宜 朱熹曾落墨:“万川映月,月映万川。”反映的是现象与规律的相互反映。同样的,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我们看见的是微时代下的微交流,既加紧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又让人走出自己人的小圈子,走入一个微时代下更广博的世界。

微时代的微信,使人们能够在亲友的圈子里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巩固人们本身具有的朋友圈。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减少了面对面的交流,纷纷在网络中铺下一张大网,网罗世间的奇伟瑰怪。于是便有了这样的戏谑:“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却在低头玩手机。”社交网络鼓励人们与不认识的人打交道,却往往让人们忽视了身边最亲的人。在无法逆网络时代的潮流而行时,微信的产生让亲朋好友的关系有了着落。许多无法当面表达的情感,在微信的私信功能的传载下表达起来更为自然。微信,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小心翼翼地处置微时代下人们无处安放的亲情和友情的情感寄托。因此,微信让私密更私密,让交流更畅通,让亲友更亲近。微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然而,若人们只将自己局限于微信中熟人的肯定所构成的温柔之乡,未免太浪费微时代下的微功能。肖复兴鼓励青年人:“年轻时应该去远方。”微博,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便给人提供了足不出户而“走四方”的条件。固然微信里的赞扬给人信心,但微博中的批评更让人认清自我,摒除缺陷,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全面地提升个人能力;固然微信里熟人的联络能加深彼此间的感情,但微博能同时与不认识的博友进行互动,大大扩大了人际交流范围,让我们“以人为镜”,更明得失。因此,若微信能巩固朋友圈,微博则能扩大人际圈,让微交流下的个人成长为微时代的巨人。

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这些微交流的方式只是给人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王安石千百年前在《里仁为美》中警示人们:“为善必慎其习,故所居必择其地。”意即习惯、环境对人的品格具有重要影响。微信是一个着眼身边却过于温柔的环境,微博则是一个放眼世界却现实残酷的氛围,若人们能在其中恰如其分地转换角色,则既有利于修养内心,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既有利于把握微小而准确的幸福,又有利于参与时代的风云变化。因此,微时代的微交流,只要使用的当,往往益处无穷。

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时代日益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我们要慎重选择利用好这些交流的平台,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6、通过微博拥抱世界 53分

珠海一中高三(19)班 林茵琪

面对洋溢着温情细语、充满着鼓励赞赏的私密空间,微信,与充满着理性思考、遍布着时事要闻的开放空间,微博,用户们莫衷一是。而在我看来,微信只是一个交流情感的工具,微博才是一个引导我们思考,培养我们博采之襟怀,帮助我们拥抱世界的窗口。

微信就如同一碗甜蜜四溢的蜂蜜,可口诱人;而微博就如同一壶清芬四溢的茗茶,苦后甘甜、回味无穷。相比起在微信中得到点赞和肯定的评论而心生欣喜,在微博中得到的理性评价更能唤起我们反省的自觉;相比起在微信中沉浸于私密空间拥抱亲朋好友所给予的熟悉的温暖,在微博中沐浴于开放空间拥抱博大的世界所赋予的冷静沉思,更能使我们看见真实的社会。

微博赋予我们博采众长之襟怀。而能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他人的言论,学习他人的长处,才更能帮助我们融入未来的大世界中。正如罗素所言,“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微博中的参差多态,如网友们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产生的截然不同的思考,呈现的迥异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中不

同地方的新鲜事,都使我们学会敞开胸襟,博采众长,拥抱我们所处的这个日新月异的大世界。而这,也是微信这个私密空间所不能赋予我们的。微信的私密,使我们只了解身边的小事,而无法知晓世界的大事。

同时,微博也使我们拥有长远而深邃的目光。而正是这样的目光,才使我们能见微知著、见识渊博。在微博中,我们能通过时政要闻了解世事动态,看习大大的一举一动、了解希拉里的竞选方针,从而培养我们远大的目光,一如洪堡所言般“了解和拥抱周遭的一切”。而这,也是微信这个私密的空间所无法给予我们的。在微信中,我们只将目光锁定在身边的小世界,而未能拥有广阔的视野。

然而,纵使微博能赋予我们博大的胸襟、开阔的视野,我们,也应时时擦亮双眼,明辨是非,不做盲目跟风附会之人。曾经,一位正值花季的未成年少女就因为时装店老板在网络上发文声称其偷窃而引起不明真相的网友对其口诛笔伐而选择结束生命。可见,在网络中,在微博中,我们更要辨清是非,用理性的标准评判事件。

微博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它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拥抱世界。然而,我们只有理性判断,才能更好地利用它。

7、微博时代 53分

珠海一中高三(1)班莫淦淇

香港媒体人杨锦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时代,是由无数碎片化信息所拼凑而出的时代。”无可否认,信息化社会已然来临,“大数据”渗透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网络平台也进入了每一个人的生活。

微博与微信,作为两大长踞“装机必备”榜首的社交平台,他们间的竞争早已水火不容。有人缩在朋友圈内,甘当“果壳中的宇宙之王”,有人活跃在微博中,成为引领潮流的段子手。两者各有利弊,但于我而言,微博是一个更有利的信息载体,因为它不仅有私人的感情宣泄,更宣布了信息的网络化与全球化,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功用。

首先,微博作为一个社会化的网络社交平台,不仅有着展示自我,吸引粉丝的炫示作用,同时也有着传递时事,聚焦社会热点的功能。曾看过一个很有趣的说法:“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微博看新闻,而你在微信做代购。”这个说法令人莞尔,也令人深思,这体现了微博与微信的受众范围差别——微信小众化,更强调与身边人事的沟通,目光是狭窄的;而微博呢?它一旦发布信息,便是社会化,而且随着“谣言转发过500即算违法”等规定出台,发博的人更具备了一种社会责任,同时公众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的热情也被激发——通过微博发起的“冰桶挑战”,“全城找耳”等活动温暖了多少人的心灵?同时微博的舆论监督作用也不(来自:WwW.CssYq.com 书业 网:议论文黑格尔公共舆论)可小觑,其拥有的相对的隐私安全性与快速传播的时效性,引起的关注度高,雷政富等官员纷纷落马。微博之功用,已成为社会化趋势下一把利刃,能痛切社会之要害,展露思想之锐芒。

对个人而言,微博也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让人与不认识的博友互动。微博是许多浪漫故事的开始——一德国小伙对公车上一个让座的女孩一见钟情,他发微博描述女孩的样貌,经过网络的帮助,他找到了女孩。“这真是一场童话,不知新浪收不收红娘费?”一位网友羡慕的说道。还有一位外国友人名叫马丁,他丢了一部手机,被辗转卖到华强北,后被“橘子哥”买到,两人促成一段奇缘,后“橘子哥”还想请马丁吃饭。微博,除了让人们发现自我,更开启了新世界大门。我们透过微博,可以与喜爱的明星互动,可以关注远方的埃博拉病情,也可以与世界不同的人结交友谊。微博,岂不妙哉?

鲁迅曾言:“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句话放于信息时代的微博下,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在微博时代,我们将更关注于自我,也将关注时代与远方。

8、微博比微信更理性53分

珠海一中高三(1)班 邓昭晖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说:“人生的路,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能伤害你的,也是自己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路,而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许多人选择了微信、微博这两大社交软件。同样选择多样,我却更钟情微博。

微信用户永远只能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兜兜转转,而微博用户却可以在万千人海中收到各色评论,看到更真实的世界。因此,在我看来,微博的运营方式比微信更真实、更理性,而我们的生活也正是需要这些出现在微博里的不同的声音。

微信正悄无声息地拉低现代人的智商。微信由于自身设计,圈子小、传播快,令朋友圈的每个人

都毫不怀疑、毫无顾虑地传播一条不知真假的消息。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社会学名著《乌合之众》中说:“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他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脱离当今这个互联网社群,但也绝不能在其中随波逐流。正是因为“朋友圈”这个暗示,正是因为消息传播的快捷,正是因为“社群”洪流的裹挟,我们自以为尊重信任了朋友,但却偏偏遗忘了思考的力度,质疑的分量,就这样渐渐失去理性,仅剩满地荒唐无力的点赞与片面肯定的评论疯狂滋长。

微博由于平台的更加广大,尽管不安全性增加,但也是为理性的种子提供了沃土。不同于微信的“朋友陷阱”,微博上占多数的是自己不认识的人,摒除了朋友的主观性,反而更能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因此说出的话会更加理性。在二十世纪初,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大洋两岸的国家对彼此认识不清,所以此时外国影片中的中国人永远是尖下巴、八字胡、细长眼的“溥满洲”形象。直到二战后,外国人却开始塑造正面积极的形象。正是由于认识的局限,外国人囿于自己的主观判断,就如微信的小圈子一般。直到国家间交往加深,西方才开始理性审视中国,并树立正面形象。而我们依靠微博的广大的平台,扩大认识的范围,才能收获充分的理性的能量。

的确,只有如微博这种范围广阔的方式,我们才能培养理性,不能像受制于“微商”的人们那样,陷进“朋友怪圈”。这不仅是为了个人智商的提高,更是为了这个社会能更理性的认识自己。

李叔同说:“明镜止水以澄心,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我期待借助微博这个平台,避开微信的不理智性,提高这个社会的理性程度。

9、微博的开放精神 53分

珠海一中高三(4)班 袁钰枝

作为“微时代”社交媒体的两大巨头,微博与微信都满足了人们表达与交流的诉求,但相对于微信的私密性,我更赞赏微博的开放精神。

这是一个私人化的时代,各种移动终端,各种个性化定制,人们有些隐秘的想法想要诉说,却又无从且羞愧与说出口,这就催生出许多社交平台,人们免于面对面,于是能表达得轻松。微信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极度私密性,把熟人朋友紧紧相连,这虽然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只局限于“朋友”和“圈”,这样不免流于封闭而扼杀了许多丰富性。微博的开放精神便在这时显得尤为可贵。微博可以让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看到并作出评论,你会看到许多与你想法观点截然不同的人,看到许多不同的思维方式。

微博的开放精神是一种包容的态度,是去包容与自身不同的想法,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一种高贵的尊重。由钓鱼岛事件引发的抵制日货到后来的“打砸”日本车事件,微博上的网民们议论纷纷,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爱国的行为,以此来抵制日本货在华销售,当日本失去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之时,自然尝到大国的威慑。还有的人认为应当理性对待,胡乱打砸的是中国人民的财产,岂可让爱国之情凌驾于法律之上。而有些人则只是默默吐槽“长泽雅美是世界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对待一个事件有无数种看法,虽然大家都争辩的不可开交,但这种辩论的精神和包容的精神,正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单一的,绝对的。它必定是复杂的,多面的。微博的开放精神包容了这些复杂和多面。“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它给了人们一种包容不同的勇气。

微博的开放精神更是一种高效的可感知的勇于揭露的精神,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微博上开始了实名制注册,可以看见许多地方的公安局、卫生局等国家单位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发布真实可信的信息,解决人民的困难。现在更有人大代表实名开通微博,更好的听取民意。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通过微博这个平台,“面对面”地交流,更高效地解决问题,他有问题就要解决,有矛盾就得揭露。这种开放的精神定会给这个社会注入一股活力,一阵凉风。它让人们在许多积重难返的问题上,拥有了揭露和解决的行动力。

而正是每个人的开放精神聚集起来,才建造起了这个时代的开放精神,而微博的开放精神既是一个缩影,又是一个起点。一个开放的时代应是:每个人包容与自身不同的声音,而同时又拥有揭露和解决矛盾的行动力。

10、敞开怀抱,拥抱芬芳 53分

珠海一中高三(6)班 梁子晴 赫拉克利特曾说:“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比起微信,微博的空间更为开放,更能奏出和谐的交响曲,与其困于小小天地,不如敞开怀抱,投入大世界。

篇二:2016《中西文化比较》考试100分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100分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1.0 分

A、

思维

B、

原型

C、

理论

D、

精神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2 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1.0 分

A、

地球与太阳

B、

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

C、

本星系团与银河系

D、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3

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

1.0 分

A、

描写局限性

B、

描写及时性

C、

描写主观性

D、

描写无止境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4

中国现阶段数量最多的文字类型是()。

1.0 分

A、

象形字

B、

会意字

C、

指事字

D、

形声字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5

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

1.0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

6

事物的发展更倾向于向()个方向发展。

1.0 分

A、

2

B、

3

C、

4

D、

5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7

中国古代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1.0 分

A、

逻辑分析

B、

亲身体验

C、

科学实验

D、

理论推演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8

“朔”指的是农历:

1.0 分

A、

初一

B、

十五

C、

十六

D、

三十

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

9

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

A、

可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思想

B、

可能对人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C、

对这些抱有质疑态度才能彻底解放思想

D、

能够促进民族思想地发展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10

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

1.0 分

A、

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

B、

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

C、

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

D、

集权制度发展完善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11

根据辜正坤教授的理论,在同等条件下,中国学者往往比西方学者博学的原因在于()。 1.0 分

A、

中国文化更为开放

B、

西方社会性格影响

C、

中文表达较为简短

D、

符号文字理解更难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12

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

1.0 分

A、

平实

B、

口语化

C、

华丽

D、

书面化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13

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1.0 分

A、

太平洋暖湿气流

B、

副热带高压带

C、

西伯利亚冷气流

D、

温带季风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14

辜正坤教授认为,西方人无法彻底理解气功理论的重要原因在于()。 1.0 分

A、

翻译的误区

B、

文化的差异

C、

体质的差异

D、

环境的影响

正确答案: A我的答案:A

15

中国政治的实施路径采用的是()。

1.0 分

A、

民主

B、

法主

C、

道主

D、

德主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16

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1.0 分

A、

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

B、

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

C、

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

D、

篇三:舆论学

第一章 舆论及其要素

第一节 初识舆论和舆论学

一、舆论

(一)多种不同说法:

外国学者:

1、1762年,卢梭(Rousseau,J)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拉丁文字体系中的“公众”与“意见”两个词汇联系起来,用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或者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即“舆论”(法文原词 Opinion Publique)

2、捷克作家昆德拉(Kundera,M)

“媚俗”说个人通常需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心态和做法,然后再把自己放到这个既定的思潮之中,而把自己真实的意见隐藏起来,这种现象他称之为“Kitsch”(媚俗)。它对舆论的认识是站在文化经营的角度,更多地考虑的是舆论在商业化社会中的非理智成份题。

3、黑格尔

“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所以绝不能把它们任何一个看作的确认真的东西。”

“??脱离公共舆论而独立乃是取得某种伟大的和合乎理性的成就(不论在现实生活或科学方面)的第一个形式上条件。这是一种诉诸伟大人物的舆论观。

4、法国历史学家丹纳(Taine,H)

他认为:“形成舆论的方式证明舆论的可靠,近代批评所用的方法进一步证明舆论的可靠。” 他认为,舆论可以自行达到修正、平衡,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中国学者

1、刘建明(清华大学教授,《北京观察》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多种学会理事)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

2、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

3、孟小平

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

评价:

第一种观点强调舆论对于社会的知觉。第二、三种强调舆论是对于某一具体对象而发出的意见。三者都强调这种意见的“共同”特征,但是第三种观点在表述上显然要更全面,更准确。

(二)本门课程“舆论学”研究中的“舆论”:

舆论是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二、舆论和舆论学

1、舆论

这个概念在我国史籍中出现较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和《梁书》。她当时用于泛指众人的看法。舆论即“庶人之论、舆人之论。”英文里,舆论就是“Public Opinion”直译为“公众意见”。

传统社会中,除非发生社会制度的大变动,舆论的变化非常小。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它往往滞后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从而基本上是社会中的保守性因素。现代社会中,舆论变得十分灵敏,也越来越受人们重视。

2、舆论学

舆论学是研究社会舆论的性质、功能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探讨舆论的各种法则,从而使人们正确地运用这些法则改造社会,是舆论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舆论学具有多学科的庞大体系,包括基础舆论学、实用舆论学、舆论发展史和分支舆论学四个部类。

舆论学的研究:李普曼《舆论学》,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刘建明《基础舆论学》《当代舆论学》等。

第二节 舆论的八要素

一、舆论的七个必要要素

1、舆论的主体——公众的规定性有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这是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两个主要标志。

问题的相关性

①公众并不是一个确定数量上的概念。

②公众是不被某种特定的社会属性所规定的。即关注某一社会问题的可以是若干行业、不同年龄、知识层次的社会成员。 社会成员的主体性

①客观条件:具备社会行为能力、权利。

②主观条件:能力、文化和表达力

2、舆论的客体——问题的规定性

(1)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李良荣《新闻学导论》)

(2)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①舆论客体的公共性

②舆论客体的反常性、冲突性

舆论问题的产生:

A社会实践和社会意识相适应——维系社会关系的和谐。

B社会实践和社会意识的张力——社会问题的凸现。

社会实践的不稳定性(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稳定

C社会意识的调整与舆论问题的平息。

③舆论的现实性

A当前的现实性

B与历史相关的现实性

C与未来相关的现实

3、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的规定性

(1)舆论: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①信念:指人们在接触外部世界之前,头脑里已经存在的关于现实世界的图像、信条、价值观。

②态度:是建立在信念之上的较为表层的结构。包含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向因素。表现形式有言语表达、情绪表达(潜隐舆论)、规模行为的表达。

③这里讲总和,不是各种舆论表现的叠加,而是在感受一种意见时,将它平行的理解为“信念—态度—意见—情绪意见”这样一种精神活动过程。

(2)关于舆论意见

①舆论意见的集合性

②舆论意见的表层性

4、舆论的数量

即舆论的一致性程度。舆论的数量是辨别舆论存在与否、存在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舆论数量的确定较小范围内得较为简单的课题,可以通过随机访问一些人,凭直觉的出“相当数量”、“超过半数”、“较多”、或“很多”等模糊性的概念,表达关于某个舆论客体的某种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对于较为复杂,涉及面较广泛的客体的意见只能凭借科学的舆论调查来估量舆论的数量。

5、舆论的强烈程度

(1)两种表现方式:

①用行为舆论来表达 强烈程度要大些

②内在态度 强烈程度要通过舆论调查来测量其量级(各种意见量表的运用)。

(2)舆论的强度与公众对于舆论客体的知晓状况相关

(3)舆论的强烈程度是测量舆论存在与否的量度之一。

6、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韧性)

舆论的存在时间或持续性是舆论存在的另一标志。

(1)舆论客体所体现的信念、价值观与公众差距较大,或者说“问题没有解决”,舆论是不会消失的。

(2)舆论客体所体现的信念、价值观与公众相近,只要客体存在,便会产生与之相应的舆论。

(3)舆论的韧性对舆论导向的影响

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舆论存在的综合表现就是能够以自在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明显或隐藏地影响着舆论客体。一种舆论对于它存在的范围内没有产生对客体的任何影响,那么这种舆论便谈不上是舆论,而是一种一般的无足轻重的议论。

二、舆论的非必要要素——舆论的质量

舆论的质量是指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具体观念及情绪的理智程度。

(1)舆论是一种群体意见的自然形态,因而它带有较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2)舆论的信念层次差距很大。

(3)不同空间内舆论主体的差异性(文化水平、信息接受能力)

(4)社会的中下层公众经常决定着舆论的发展方向。

(5)精英阶层的舆论也并非总是社会理智的代表。

第三节 什么不是舆论

1、大众传播媒介、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

2、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

3、公众不等同于舆论

4、“舆论认为??”

5、个人感觉不等同于舆论

第二章 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与功能发挥

一、舆论的社会角色

1、关于舆论在公共管理决策中的作用

怀疑——否定学派:

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李普曼

核心思想:舆论是一个意见的大杂烩,公众不能理解政府运作,其发表的意见是可疑的,价值是有限的。

定学派:

代表人物:马基雅弗利、洛克、卢梭、边沁、杰弗逊(美国第三任总统)、马克思

核心思想:从政治民主、尊重人权的角度,给予舆论比较多的肯定。

2、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

(1)肯定学派与否定学派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

怀疑—否定学派:

舆论是建立在公众对社会公共管理决策的具体情况不能完整准确地认知的基础之上。舆论中包括真理的和谬误性的颗粒,对于社会管理者意义不大。

肯定学派:

从公共决策的来源和合法性依据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舆论。社会管理决策者的权力行使要代表民意。

(2)两派都指出了社会公共管理决策不同层面上的内容

民意定位公共管理决策的目标。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能完成管理决策过程。

(3)两派观点指出了社会管理决策中的某个环节,不全面,将两派的观点结合起来就比较完整了。

二、舆论的功能:

1、舆论与社会管理决策过程的三个环节

例:餐馆就餐

(顾客)口味需求厨师主理顾客反馈

类似地社会公共管理决策活动

社会目标管理决策 社会效果

(过程)

2、舆论功能的发挥

1)舆论设定社会目标:

(1)设定社会目标的动因

目标:表明了人自身在某方面的需求匮乏状态。

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论”

人的需要:

当对某一物质生存条件或精神发展状态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某种意见成为一个社会人群的具有代表性的显性意见时,民意或者说舆论就该问题设定了目标。

(2)社会目标设定的维度

社会需求作为动因导致了舆论对社会目标的设定,但所设定的目标目标不一定有效。

社会目标的衡量标准:

1、理性与非理性

社会目标和社会需求之间有矛盾。

2、合理与不合理

社会目标社会实现条件的对应关系

(3)社会目标的选择空间

理性——合理

理性——不合理

非理性——合理

非理性——不合理

2)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

专业水平、科学意识

①受众调查、民意调查的实施

②传媒运作的能力

利益平衡、轻重缓急

社会管理决策要考虑局部利益也要兼顾整体利益,要考虑眼前目标,也要兼顾长远利益。

3)舆论反馈社会效果

(1)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公众对社会管理决策效果的评价一般是以感性直觉的方式作出的,是从定性的角度提出的。 专业的舆论调查、民意调查的方式获得的是对社会管理决策定量性的评价,对社会管理决策者意义较大。

(2)动态评价与反馈

建立稳定的社情民意的评价系统才能保证社会效果的动态追踪、适时评价。

第三章 舆论的形成

一、关于舆论的形成过程的诸多种说法

国外的观点:

柯雷德·金提出的四步骤:

1.对某种事情产生不满;2.产生共同需要;3.通过媒介的讨论或争论,议题更加明确;4.达成结论,作出决定。 E·杰克逊·保尔提出的七个阶段:

1.许多分散个人开始关注同一社会问题,并各自从许多来源吸取观念;2.一些组织或团体提出解决方案;3.出现对立意见,产生争论;4.统一意见,寻求中立者的支持;5.舆论从讨论或争论中产生;6.政治机构采纳舆论,采取解决措施;7.负责人采取行动,作出权威性决定。

国内的观点:

刘建明的四阶段论:

1.个人意见的多样化和互相靠拢;2.无数意见的融合;3.舆论领袖的评价指导;4.获得权威性。

郑旷的四阶段论:

1.意见酝酿;2.意见表达;3.获得多数;4.形成舆论

杜秉贤的三阶段论:

1.问题的发生;2.议论的引起;3.意见的归纳与综合

一、 关于“舆论的形成”问题(不同学科视角的研究)

1、理性主义的研究视角

“理性”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反之就是非理性。

最早意识到“理性”地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纳萨哥拉斯(Anaxagoras of K.)“他第一个说:‘理性’统治世界。 ” 18世纪至19世纪初的欧洲启蒙学者和早期的社会主义者们,都是理性主义者。

理性主义的舆论形成观

精英人物或团体造就舆论,或者精英人物从舆论中发现理性(时代精神)

评价理性主义的舆论形成观

精英人物对舆论形成的影响作用,并指出了这种影响力给予舆论的理性成份。

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1)心理学侧重从个体的生理性思维发生,认识发生角度考察意见的产生。

(1)精神分析学 重点关注意见产生的无意识问题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Frend,S) “冰山”理论 (无意识的强大作用)

(2)行为主义心理学 强调外部对人的生理性刺激在个体意见形成中的决定性影响。

2)评价心理学的研究

长处:提供了说明个体意见形成的心理要素,有助于理解舆论的深层结构

不足:从个体的生理与心理来考察舆论,对全面研究舆论显得力不从心,毕竟个体的心理千差万别。

3、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1)社会学是从文化传统、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角度考察个体意见的形成,进而考察舆论的形成。

2)“镜中观我”

东方文化条件下意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社会因素是人们所处的社会组织(家庭,单位,社会团体)西方文化条件之下则是风俗、观念形态、语言、艺术等起更为重要的作用。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1)社会心理学关注意见形成中的社会情境因素

社会情境是与个体直接相关的社会环境,包括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是被个体所意识到的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 社会环境 宏观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影响的科学,它企图了解、预测另一个人,一群人和诸种因素的存在如何影响某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舆论的形成(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

①情感因素影响群体意见的形成(勒朋:五种情感因素eg:冲动)

②群体思维方式影响群体意见的形成(塔尔德等的研究)

评价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长处:对“舆论导向”提供了较系统的舆论形成的诸种负面社会心理原因,有利于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

不足:大都是就群体意见对舆论形成的负面作用因素进行研究的,不够全面。

2)社会心理学的有一种研究方法:以事件的纵断法来说明舆论的形成

戴维森(Davison,W)提供了舆论形成的十阶段,划分很详细,但是不免机械,不过他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舆论形成过程的一种模式。

诺埃勒-诺依曼(Noelle-Neumann,E)“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由诺埃勒-诺依曼在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中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大众传播学和社会学。有三个关键概念:害怕孤立、意见气候、准感官统计。

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5、综合性的研究视角

康倍尔(Campbell,A)的研究,“因果漏斗模型”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提示如何考虑、想象舆论的形成,影响舆论形成的因素。考虑到舆论形成过程的复杂性,“漏斗”模型也应该是多样的,不同的。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