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精选范文)

历史典故2021-01-13 21:45书业网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民族精神掌握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做了丰富和发展,我们应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过程与方法: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起来,让学生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力量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感情,培育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觉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我们应该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民族精神大大增强,并对我们有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分析与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探究学习

导入新课:播放“九"一八”事变后,中华儿女的抗日热潮。

讲授新课:

二、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用人物或事例说明对“中国的脊梁”的理解】——对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及其伟大的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朗诵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3)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不竭力量之源

【什么是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民族精神(不畏艰难、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新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2、民族精神我传承 【当雄壮的国歌奏响时的感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懂得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更应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做贡献。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框是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是在了解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本框由“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和“民族精神我传承”两目构成。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学们面对各种文化侵润,很难把握住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加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提升青少年的思想素质,都需要从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华,这样对于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课的教学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知道民族精神的内涵;知道中华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时期的丰富与发展;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 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及作用,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新时期,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作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振兴中华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作用;理解为什么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难点:引导同学们自觉承担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责任和义务,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学情分析】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断发展,但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借机蔓延。这两方面的思想都对中学生有所影响,要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消除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就有必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加以弘扬。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导入

唱国歌,对国歌中的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提出异议,问:还能这样唱吗?导入新课,让同学们认识到正是歌中强烈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人们,永远不会过时。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新课学习: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 生生不息

活动一:通过欣赏“愚公移山”等四组图片,分别找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热爱祖国等精神,在此基础上归纳民族精神的内涵。并完成教材中的表格找名言、典故,再次认识民族精神。明白为什么要有民族精神。让同学们初步理解民族精神。

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名言警句 历史典故

团结统一 “定于一”、“尚统一”、“一天下” 郑成功收复台湾

爱好和平 “和为贵”、“与人为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勤劳勇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板书)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不竭力量之源(板书) 本问题通过近代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反抗西方列强侵略来学习,让学生看关于反抗外来侵略的片段,让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

3、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板书)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为什么?因为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质,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板书) 通过播放电影《长征》并让学生解读教材第70页毛泽东的话,结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瞬间,让学生感知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唤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激发学生传承民族精神的决心与志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新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二、民族精神我传承(板书)

【联系实例,讨论明析】P70-71活动这些中国留学生的行为为什么会赢得热烈的掌声?

当雄壮的国歌奏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当时的感受。由此活动得出: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进而学习: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生根据教材及第71页活动可以得出。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用教材P71自主探究:在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我们可以说:

?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要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心骨”作用等等请你结合和其中一点,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启发学生:青少年应该从小事做起,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建设者。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1、伟大民族精神 涵义: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地位: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不竭力量之源3、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4、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二、民族精神我传承

1、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2、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4、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的创设和对热点材料的分析,让学生感悟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通过视频播放、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体验、感悟、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使学生明白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伟大的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

教学难点: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渲染气氛。

一创设情景,话题切入

视频导入:多媒体播放太行山儿女修建红旗渠片段。从而引入新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板书课题)。

二课堂情景,活动设置

(一)小组协作,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多媒体出示相关问题,学生先自己学习,解决不了的小组交流讨论。

1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什么?2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3中华民族从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精神又有哪些新的体现?5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又该怎样做?

(二)探究民族精神

课堂活动:“比一比,谁是最佳的。”(课件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民族精神知多少?列举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历史典故、历史人物及事迹、、、、、、

(三)寻找民族精神1多媒体展示资料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

2让学生找出其他丰富发展民族精神的事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资料和视频。多媒体展示下列表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民族精神的体现 革命战争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以后

(四)弘扬传承民族精神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在战胜雪灾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弘扬传承民族精神的?

(五)说说他们的光辉事迹组内交流分享课下收集的对中华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烈、新时代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人物和他们光辉的事迹,然后各组汇报交流。

三总结延伸: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最新的时代热点材料,把民族精神教育寓于课堂活动中,通过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来让学生体验民族精神,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面广,活动范围大,收获多。当然,我觉得本节课的设计在引导学生参与、发挥主体性方面做得还不够,还需要努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探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运用辩证思维、归纳思维、发散思维等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问题讨论探究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难点:民族精神我传承

【教学流程]

一、情景激趣

“七七”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对,“七七事变”。让我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来??眼前不由的浮现出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烧杀抢夺,凶恶、残暴的情景;眼前不由的浮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战、共赴国难的情形。

中华民族誓死保卫国土的情景,让我想起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要是再补充一句的话,那就是: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五课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板书课题)

二、互动求知

(一) 目标展示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内容阅读一遍,同时,思考三个问题: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容;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新时期,我们应该怎么弘扬民族精神。同小组的同学可以小声讨论。(学生阅读)

(二)自主探究1、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活动一:【用人物或事例说明对“中国的脊梁”的理解】

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 列举对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交学生讨论、发言)

古代篇:范仲淹、文天祥、岳 飞近代篇:林则徐、邓世昌、谭嗣同、詹天佑、孙中山

(教师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脊梁”就是指那些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历代优秀人物和那些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支撑这个民族屹立不倒的仁人志士,他们代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具体表现有:

(学生发言)

革命篇: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设篇: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改革篇: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精神、北京奥运精神

教师:回首历史,中华民族虽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灾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但是,它们都没有动摇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最终在挫折中奋起。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民族不断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苦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教师板书:民族文化的精髓、三个才能、力量之源)

(2)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下面,让我们共同阅读教材69页的内容,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答案。

教师总结: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教师板书:核心、内容)活动二:【填表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检查完成情况。2、民族精神我传承

活动三:【这些中学生的行为为什么会赢得热烈的掌声?】(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这些中学生的行为是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这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 结合这些中学生的行为,请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传承民族精神?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三)释疑明理

活动四:【“中国的脊梁”是不是就只是指那些英雄人物?】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坚守自己的岗位,奋力拼搏的千百万工人,是民族的脊梁;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父老乡亲们,是民族的脊梁??

教师:不要以为只有英雄人物才是民族的脊梁,千干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都是民族的脊梁。

活动五:【弘扬民族精神,只是英雄模范人物的事?】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每个中华儿女都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承担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担。

(四)拓展迁移

活动六:【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我们应该怎么做?】

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要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心骨”作用。

要培养自身的刚健有为精神、正义自省精神、勤俭务实精神,

要立足自身实际,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创新,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四、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为什么),以及如何弘扬民族精神(怎么办)。

回首往事,“七七事变”已成过去,但民族精神的光耀永存。虽然我们现在远离硝烟,虽然我们的国家正逐步强大,但我们不能忘记历代先贤、仁人志士和众多中华儿女所凝练的民族精神,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让我们重温鲁迅先生的那段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意义(2)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3)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懂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教学设计思想

1、教育理念:体验性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实践也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陶冶性情,升华人格,发展能力,提高觉悟是初中思品课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基本理念。这也是本课的教育理念。

2、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材,因时因地制宜3、教学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和体验法,情境教学法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中华民族》。

教师设疑:你认为“中华民族风吹雨打中,耸立五千年??中华民族千秋万世直到永远??” 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民族在面临种种巨大的困难,从不退缩,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同学们对我们的民族精神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习第二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讲授新课:

一、小组协作,自主学习(10分钟)

把学生分成8小组,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课文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10分钟,根据问题提示,边学习边讨论,问题提示如下:

1、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什么?2、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什么?3、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有着什么样的时代特点?4、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精神又有哪些新的体现?6、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又该怎么做?

二、课堂讨论,解答疑问(5分钟)

宣布小组进入竞赛状态,以抢答形式回答提示中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以自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在邀请不同学生回答问题的注意引导和归纳知识要点,初步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

三、案例分析,体验教学情感目标

案例一:鲁迅话:见课文P68 (5分钟)你认为“中国的脊粱”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发言,归纳出答案。在举例说明中,可引导帮助学生用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事迹来加以说明)

案例二:戴望舒诗:见课文P68-69 (8分钟)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一幅怎样的历史画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请部分学生发言)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问题解决后可以请同学进行个人朗读、小组朗读、全班朗读等形式,创设情境来让学生体验爱国的情操) 案例三:毛泽东话:见课文P70 (8分钟)

1、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2、你能说说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吗?

(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请部分学生发言。)3、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收集来的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的感人图片及资料,让学生感受并表述抗震救灾精神,通过情境来体验情感教学目标)

案例四: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发言,归纳出答案。(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在归纳中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并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三)、课堂小结及巩固

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知道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

能力目标: 1、懂得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2、了解在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认同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教学难点: 懂得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本框内容理论性强,较抽象,要让学生接受掌握并不容易,在具体操作上,采用以下方法:

(1)设置“问题情境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2)自主学习法:依据课文知识点,设置一些“是什么”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3)互助学习法:在梳理课文知识点的基础上,将其中“为什么”的问题设置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思考探究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和辨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师导学法:在学生自学和互学的基础上,老师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并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进一步深化知识的理解,以实现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刚刚举行了唱校歌比赛,那么,校歌体现了我们郑中人的一种精神是什么呢?尊师守纪,文明奋进。一个有力量的集体必然有一种精神的支撑,一个伟大的民族更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话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身边熟悉的事说起,易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针对板书自读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课文:(1)走进课文:翻到新授课,阅读课题、框题、目题,了解新授课大意,初步认识课文;(2)读懂课文:逐字逐句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每一段话的中心大意和知识点,进一步熟悉课文;

(3)理解课文大意:联系全篇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大意和相关知识点,并在课本上做好笔记;(4)走出课文:运用课文知识点和观点回答自读题:(1)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指导学生在课文P69第一段查找(2)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是什么?指导学生在课文p69第二段查找(3)民族精神的地位是什么?指导学生在课文p68第一段查找( 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精神有哪些新的体现?指导学生在课文p70第一段查找( 5 )改革开放以来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在课文p71第二段查找

设计意图:自读课文旨在教会学生如何自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

三、互助学习,分小组讨论:板书展示探讨问题,组织学生分组探讨和辨析,教师巡视,深入各小组进行指导,学生活动时,要认真巡视,发现小组讨论搞得好的就及时表扬,供大家学习、借鉴。

我们现在是经济社会,经济建设是中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必要吗?请说说你的观点。

引导学生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展开,运用实例说明,指导学生在课文p68第一段、p69第二段和p70第一段查找,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做好引导和归纳。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在讨论与交流时绝不能只当听众,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围绕着问题,能说的多说,不能说的少说,但不要不说。(2)对于别人的发言要认真倾听,同意他的说法要表态发言,觉得他说得不够全面要补充,认为他说得不对,可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3)在小组讨论时,由一位学生代表做好记录,然后由各小组学生代表阐述观点和点评,教师作引导和小结。

设计意图:这样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讨论、进行交流,避免过去全班讨论时只能有少部分同学和老师交流,其他同学得不到锻炼的情况。

四、教师导学:师生互动,引导归纳:(1)民族精神的内涵:解决是什么的问题。(2)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解决为什么的问题。(3)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设计意图:在自学、互学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和归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消化知识,让知识自成体系。

五、课堂测评: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教学效果。

六、小结:设计意图:归纳知识,突出重点。 七、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进一步消化理解。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属于知识课型,又能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2、整体思路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以“分析民族精神内涵和作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

教学方式,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五课第二框题。本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五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对象分析

从知识基础来讲,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的特点,同时为了体现新课标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位一体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民族精神对于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1)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作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是由它在本节课的地位决定的。只有深刻理解民族精神在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支撑性作用,才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精神对于现代化建设中的国家的重大现实意义,才能激励青年一代肩负使命,传承民族精神,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决定其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同时,由于“民族精神的作用”这一问题的理论性强,距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现实生活水平较远,使其又成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基础上采用研究式学习方法。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为了体现教学内容与呈现方式的多样化,采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整合。

具体作法如下:1、发挥多媒体功能,创设教学情境。

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是一首昂扬向上的歌曲《红旗飘飘》,配以自制动画: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遨游。这种情境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联想到2005年10月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热点时事。同时由神舟六号的成功引到中华民族精神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2、播放录像片断,突破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突破环节由两段录像组成:第一段录像是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背景的几组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不屈不挠抗争的场面,录像展示了中国100多年来遭受的侵略和掠夺的片段,更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危难面前不屈服、不沉沦、不退缩的民族精神。使每位学生在观看录像后都感受到: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伟大精神支撑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二段录像是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瞬间,通过播放这最激动人心的几分钟,唤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激发学生传承民族精神的决心与志向。

这两段录像的选取都具有典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教学过程设计1、【歌曲导入,动画激情】播放动画:“神六”飞天。利用动画说明“神六”的完美成功发射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题,迅速进入教学情境。

2、【交流讨论,经验共享】首先展示学生搜集到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分析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3、【合作探究,突破难点】教师用两段录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神舟六号的成功体现了载人航天精神。用搜集的资料说明这种精神的内涵。

选择抗日战争的史实资料是因为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学生用这一典型的历史事件的重大现实意义来说明民族精神的作用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神舟六号”这一时政热点的选取则是因为其时效性与重大影响力。教师指导学生在搜集以上两方面相关资料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选派中心发言人,运用资料说明得出结论。各种资料通过多媒体得以展示,教师在教学中适度加以引导、小结,师生互动,得出结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民族精神的作用见下图)

4、【联系实例,讨论明析】在学习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教学环节分两步:

第一步:事例明理:我引用一个“西安某市民悬挂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军旗”事例,由学生讨论明确一个道理: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二步:发散思维:选用“广州市某大一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生活而自杀”的事例,质疑:民族精神还应增添哪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精神素质?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两步,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内容。

5、【应用发展,情感升华】本节课的落脚点是如何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设计了一个自主探究问题:从教师给出的六组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中任选其一落实行动。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青少年应该从小事做起,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建设者。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

七、教学评价

制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一周行动计划。

通过这一评价内容的设置,使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将责任教育、民族精神的传承真正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每个设计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真正达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要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 历史典故
  • 经典历史典故28则
  • 中国历史典故 (500字)
  • 历史典故及相关人物 (5000字)
  • 历史典故的成语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