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2014年河南公务员行测高分秘诀

时事论据2021-01-14 13:51书业网

2014年河南公务员行测高分秘诀

主题词筛选法

在行测言语理解部分有一种题型叫片段阅读题,这类题型以字多、题长出名,特别是主观型题目。很多考生浪费大把时间去阅读题干,读完之后却一头雾水,不知道材料重点在讲什么。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影响到后续答题的状态。下面带大家来看一种能够节约时间去做主观题的方法——主题词筛选法。

一、什么是主题词

主题词就是材料围绕的中心话题或者表述的对象。比如说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围绕着父亲的背影去表达深沉的父爱,那么“背影”就应该是一个主题词。找到正确的主题词,就为我们找正确答案提供了方向。

二、主题词的作用

1、排除不含有主题词的干扰选项

2、正确答案是包含主题词的选项

三、如何找主题词

1、反复出现的高频词汇

【例子】蝴蝶色彩斑斓、舞姿优美,赢得了大自然舞蹈家的美誉。蝴蝶的翅膀色彩多样,图案各异。有些蝴蝶在阳光下飞舞时翅膀会闪烁着金属光芒,有些蝴蝶翅膀的色彩很单一通体都是一个颜色,有些蝴蝶翅膀的颜色可以丰富到让人眼花缭乱,甚至还有些蝴蝶翅膀的图案可以形成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问这段文字主要描述的是什么?主题词是蝴蝶还是蝴蝶的翅膀?文段中反复出现的词是蝴蝶的翅膀,这个才是主题词。

【习题】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女》。”在法国人眼里,喜欢大仲马还算有些品味,毕竟他有《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法国文学是法国人的骄傲,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法国文学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

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着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B.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放映出一个人的品味

C.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

D.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学审美观存在区别

这道题答案是A。因为反复出现了四次“茶花女”。

插一句:分享了好多次资料,从来没有推荐、分享过备考方法,今天就跟大家随便聊几句。我的方法没有多牛逼,很简单,但我毕竟是成功了,如果有机会希望可以帮助一些公考的人。我不是一个多聪明的人,也不是一个多用功的人,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每个人都是可以成功的。网上(论坛等)的资料太多太杂,有太多的虚假广告,我曾在别人的推荐、分享下试过很多方法,很多是无用的。网上搜集资料确实不容易,给大家来点实实际际的:我用过、有用的方法或者说资料。

分享前,先问一个问题,行测考什么?(这个问题看似荒诞,说实话有多少人正真的分析思考过)

好,如果你不知道,我来告诉你,行测考的就是我们知识面的广度和解决问题的速度。行测有文科内容也有理科内容,虽然题量很大,但都不是很难的题目,所以你的阅读速度和记忆很关键,因为时间就是分数。这些都不行的话,你觉得你有多大把握?有戏吗?

很多人都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的去考的,我也懒得说什么,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我说话比较直,可能有些人不爱听,那没关系,你可以直接跳过我的废话。对于真正想学、想考公务员的朋友,给你们分享一篇文章,按住ctrl键,点击此行文字查看这篇文章,(我就是看到这篇文章才了解并练习了我上面说的快速阅读和记忆,使我能成功上岸的。)

另外,给大家一个公考备考思路:①看——主要是看时事、时评,以了解政策动向,社会态势。②做——主要是做相关知识记录,注重积累,以树立政府思维方式。③研——主要是研

究真题,以了解历年国考的命题规律、答题要求。④练——主要是习练真题、写热点时评,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提升思考角度

2、提炼关键句的主干成分(主语、宾语)

【例子】每个人的德性都与公共生活紧密相关。现代国家中的公民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分子,离不开公共生活。公共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完全超越利己动机的公益慈善。事实上,追问人的本性,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向善、为善的一面。与其说这是完成他的社会责任,不如说这会给他带来助人的喜悦和欢愉。这既是本性,也是权利。那种片面地将公益慈善视为社会精英特权或某些组织禁脔的思想,是无视人之本性的陋见,不利于公共伦理和公共道德的形成,是阻碍现代公民意识生成的绊脚石。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德性与公共生活紧密相关

B.行善给人带来喜悦和欢愉

C.做善事是社会成员的权利

D.不正确的慈善观危害甚大

【解析】这里出现了几个关键词,有“事实上”、“与其说?不如说?”还有最后出现的指代词“这”,这个指代词最后出现,当然它指代的是前面的东西,即“做慈善”,这是权利,所以答案选择C。

3、合并文段信息中的共同属性(并列结构)

【例子】有的人轰轰烈烈的生却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默默无闻的生却留下轰轰烈烈的死;主题词就是生命的价值。

【习题】1798年,英国航空科学家乔治·凯利设计出最早的直升飞行器并实践了飞行计划,其创意来自童年玩耍过的中国玩具“竹蜻蜓”。一百年后,“竹蜻蜓”加上达·芬奇直升飞行器的设计草图,又变幻成了俄国伊戈尔·西科斯基童年梦中的趣味飞行;当他的公司在1931年秋正式向泛美航空公司交付第一架S-42四发水上飞机的时候,西科斯基动情地说道:“现在大家看到的正是我20年前童年梦中的那个座舱??”

这段文字主要想传递的信息是:

A.很多代表进步的产物萌生于童年的梦想

B.科技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

C.许多看似平凡的事物却蕴藏了无限的奥秘

D.儿时的想象力往往更为大胆,更富有创造性

这道题三个分句都是在说发明创造和童年梦想的关系。主题词合并共同属性之后就是“童年梦想”。答案是A。

言语理解解题之道

常见病句类型分析

一、语序不当

1.名词附加语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2.动词的附加语

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2)缺谓语

(3)缺宾语

易混同音词辨析

01.包含——里边含有。如: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02.反应——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名词。如:反应十分强烈。 反映——把客观情况告知上级或有关部门,动词。如:把情况反映到县里。 03.及时——①正赶上时候。如:及时雨。②不拖延。如:及时解决问题。

即时——立即。如:即时投入战斗。

04.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名词。如:征稿启事。

启示——启发,既作动词,也作名词。如:这篇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这里用作名词) 05.启用——开启使用。如:启用印章。

起用——重新任用。如:起用退休干部。

06.清净——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如:环境清静。

07.溶化——物质在液体中化开。如:糖溶化在水中。

熔化——固体受热后变成液体。如:铁熔化成铁水。

融化——变成水。如:积雪融化了。

易混近义词辨析

【爱护 爱惜】 “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伤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安闲 安适】 “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一一舒适,惬意。

【安置 安顿 安排】 “安置”重在“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对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本领 本事】 “本领”侧重于工作的技能,特殊的技巧。“本事”着重于活动的能力,如:他有本事。

【把持 操纵】 “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颁布 颁发】 “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辨别 鉴别】 “辨别”侧重于把事物区分开。“鉴别”侧重于审定真伪或好坏。

【充斥 充满】 “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是贬义词。“充满”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可指具体事物。

【才能 才干 才华 才智】 “才能”表现在实践活动方面,如:办事才能;又表现在思维活动方面,如:文艺创作才能。“才干”指办事和实践活动能力,常用于较重要的实践活动方面,如:指挥才干。“才华”指表现于外的才能和智力,多用于艺术活动、科学文化等方面,如:才华横溢。“才智”多指创造、发明、判断等才能,多用于思维活动方面,如:聪明才智。

轻松将标题填入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模块中,有一种题型是标题填入题,这种题目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归纳能力,能不能快速的归纳文段所表述的内容是考查的要点,标题填入题的提问方式是“最适合做上文标题/题目的一项是”。

考生在作答标题填入题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不知道如何作答,或者作答的方式和方法没有掌握。在作答标题填入题的时候,会分为四种情况,不同的文体,标题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将从四种文体来作答标题填入题。分别是:新闻简讯类,议论文类,说明文类,游记散文类。

一、新闻简讯类

公务员考试在考查标题填入题时,会考查考生一篇新闻或者是简讯,让考生选择适合做新闻的标题,我们知道,一篇完整的新闻分为标题、副标题、导语和正文四部分,但是如何作答标题填入题呢?答案就是:导语。一个新闻简讯的标题往往存在于导语之中,导语是对文段的最大概括。下面以一道题目来讲解。

例1:俄罗斯防病毒软件供货商——卡斯佩尔斯实验室于6月15日宣布,一个名为29A的国际病毒编写小组日前制造出了世界上首例可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卡斯佩尔斯实验室说,29A小组于15日将这个名叫“卡比尔”的蠕虫病毒的代码发给了一些反病毒厂商,后者确认该病毒具备在手机之间传播的功能。

该段文字作为一则报纸上的新闻,最适合做该段文字题目的是:

A.“卡比尔”蠕虫病毒在俄诞生

B.29A国际病毒编写小组的新贡献

C.世界首例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诞生

D.反病毒厂商确认手机之间可传播病毒

解析:这道题已经提示我们是新闻文体,那么第一句话一直到“可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这里,这就是导语。把导语里面的核心信息抓住,说的是“病毒”。“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地点制造出了什么样的病毒”,导语里面还有一个核心信息就是“首例”,这样符合要求的只有C项。A项首先排除,B项没有提到核心信息“病毒”。D项的主体是“手机”,说的是手机之间可传播病毒,而文段材料告诉我们的是病毒可以传播,主体是病毒。D不对。因此,答案是C。

二、议论文类

在公务员考试中议论文会经常考到,议论文三要素为:论点、论据和论证,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部分。其中解决问题是我们强调的重点,在标题填入题中,议论文的标题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选项。下面以一道例题有讲解。

例2:手机垃圾短信有“骚扰型”、“黄段子”、小道消息;有“陷阱型”、多是骗取用户钱财,有广告短信。短信业务的确给运营商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有些短信正成为一种“信息公害”,让人不堪其忧。现在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制,先管住短信这颗毒瘤,我们也相信它迟早是会被根除的。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垃圾短信成为信息公害

B.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止

C.法律监管垃圾短信尚未到位

D.切实治理垃圾短信

解析:本段文字首先简要介绍何谓垃圾短息,接着指出了垃圾短信的危害,最后进一步提出需要根除垃圾短信这颗毒瘤。对于议论文而言,标题需要包含论点的内容,很显然,本段文字的论点是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D选项符合要求。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三、说明文类

说明文类标题填入题。文体风格平实、客观,常呈现朴实凝练的语言来说明事务的原理或构造,答题技巧在于寻找文段阐述的主体。

例3:通常而言,鸟类坚韧而又灵活的羽毛是由角蛋白纤维构成的。这些角蛋白纤维构在一起组成一个平面,进而形成羽毛。羽毛有很多种:飞羽的各个羽支连成一片使鸟能够飞行;廓羽覆盖鸟全身,使身体呈流线型;绒羽蓬松柔软,用来保护鸟类体温。

最适合做本段标题的是()

A.鸟类羽毛的使用

B.鸟类的各种羽毛

C.鸟类的羽毛

D.鸟类羽毛的结构、种类及功能

解析:典型标题填入题。通过阅读可以推断此文段为一篇说明文类标题填入题,寻找说明的主体成为关键。通过阅读可以得知本文是以鸟类羽毛的结构、种类、功能为主体进行详尽阐述的,故答案为D。

四、散文类

散文类标题填入题。散文在考生中难度比较大一些,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择标题时,要分析文段中字里行间的意境。

例4:我磕磕绊绊地走在村庄里,似乎仅仅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和喘息。两堵泥墙的夹缝偶尔闪出一条窄窄的小巷,光滑的石板路笔直地伸入纵深之后一折绕走了,巷子尽头的 泥墙有一扇小小的石窗,窗内乌黑一片。沿途遇见了若干倒塌的院落,阳光之下芳草萋萋, 几堵孤立的残墙缄默不语,两扇开始朽烂的门板黯然歪倒在地。随行的朋友从路上捡起一根竹条,说下一个路口的几条狗十分凶悍。话音未落,一群大大小小的黄狗雄赳赳地冲出来 , 拥挤在路口伸长脖子狂吠,仿佛他们才是这些房子的真正主人。

这段文字最合适的标题是( )。

A.孤独的村庄

B.原始的村庄

C.宁静的村庄

D.落寞的村庄

解析:阅读文段可知,这个村庄现在已经衰败,可知这并非是一个“原始的村庄”。“一群大大小小的黄狗雄赳赳地冲出来”,说明这个村庄并不“宁静”,由此可排除选项B、C项。通过文段当中的词语“倒塌、残墙、萋萋、黯然、孤立的残墙”等字里行间透露出村庄的衰败与落寞,与A比较起来D项更符合整个文段的意境,故选择D项

行测片段阅读解题最佳技巧

一、片段阅读之结构两分法

考生在做片段阅读题时要尽快确定文章结构以便找到文章的重点即答案。如转折结构文段中转折之后的内容很重要;递进结构文段中递进之后的内容更重要;总分或分总结构的文段中总的部分很重要;并列结构文段中所有部分都重要。

【例题】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会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健康的伤害更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影响

B.灾害天气中各种尺寸颗粒物的致病机理

C.重金属等会溶解于血液中危及人体健康

D.灰霾天气中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伤害大

【解析】答案D。本题要根据结构锁定答案。文段为总分结构,总的部分是重点,要体现在选项中。首句是总的部分,指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伤害很大,之后用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值进行了比较论证,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故本题选D。

二、片段阅读之寻找暗示信息

有些文段材料的重点暗藏在材料中,必须寻找其暗示信息。通过分析这些暗示信息,顺利地找出正确答案,暗示信息包括修辞手法、标点符号、明显的提示语等等。

【例题】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舆论可以借助网络、短信等现代传播工具,跨越时空迅速传递,使意见空间加大,意见力度增强,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又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舆情危机”的处理,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用新方式来应对。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说明政府在新舆论环境下有必要转变应对方式

B.对比不同时期政府舆论宣传的客观环境与方式 C.剖析政府执政的舆论压力不断增大的外在原因

D.分析通讯技术发展与舆论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解析】答案A。解答本题可根据提示性词语抓文章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暗示前面都是在讲背景,背景后的内容对答题更重要。B、C、D三项都只是对现状的分析,都是背景,没有提出面对这种现状应采取的态度或措施,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莫把常识当“鸡肋”

第一步:摒弃错误观念

很多考生认为常识是无法准备的,这其实只是给自己的懒惰找了一个借口,给自己不去准备找了一个借口!一定要记住,常识是可以通过准备取得好成绩的。

第二步:树立正确方向

常识的准备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积累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那么怎么积累、怎么努力呢?有人想把常识部分的25道题都做对,显然不现实,我们的目标是要更加精准和明确,80%的题目是可以通过积累来掌握的。

1、时政类:新闻报纸来帮忙,微信微博作用大,坚持不懈勤浏览,记忆尤深帮助多。

2、地理类:中国地图在心中,世界地图留脑海,临海岛国和边界,清晰轻松把题做。

3、历史类:古装电视和电影,常看不懈历史强,有些情节虽虚构,历史大事不会编。 以上三类都做好,常识判断不用愁。

第三步:合理安排时间

有很多人认为,常识即使能够积累也需要大量时间,我们并没有那么多时间。这样想就大错特错。积累确实需要时间,但说自己没时间,这个就错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大家要在备考中将积累常识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一定可以将点点滴滴的积累转化成雄厚的答题实力。

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常识,那么你已经晚人一步了,如果再不准备常识,那就为时已晚!一定要按照上述步骤认真准备,把一些小窍门铭记于心,行测分数就一定有保障!

行测考场实用技巧

分析推理题型是判断推理中一种常见的题型,此种题型最大的特点是:题干中出现若干的主体和不同信息,要求考生根据题干给出的关系,实现主体和信息的匹配。这类考题一但出现在考场上,由于考场的特殊环境以及分析推理题本身具有的迷惑性,导致考生解决此类题型错误率极高。以下是分析推理常见几种有效快速解题方法。

(一)选项信息充分采用排除法

排除法是分析推理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解题的全过程中充分使用,从而提高解题速度。排除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例题1】甲、乙、丙、丁是思维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确定其中每个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已知:

(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首次演出。

(2)画家曾经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

(3)作家正准备写一本甲的传记,他所写的丁的传记是畅销书。

(4)甲从来没有见过丙。

下面哪一选项正确的描述了每个人的身份( )

A. 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画家,丁是舞蹈家

B. 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画家

C. 甲是画家,乙是作家,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

D. 甲是作家,乙是画家,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

【答案】B

【解析】题干涉及了人物(甲、乙、丙、丁)和职务(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两类元素,且四个选项都是对所有人物与职务对应关系的判断,较为复杂。这种题型我们归纳为选项信息充分,比较适用的方法就是排除法。

根据题干“(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首次演出”可知甲和丙都不是歌唱家,所以排除A、C选项;再根据题干“(2)画家曾经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可知乙不是画家,对照选项,即可排除D,综上所述此题选择B项。

(二)排序法选项信息不充分采用信息最大化原则

【例题2】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由此可以推知:( )

A.甲不是湖北人

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湖北人年龄最小

D.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答案】C

【解析】题干涉及甲、乙和丙以及山东人、河南人和湖北人,此类题型属于选项信息不充分,运用信息最大化原则。这里出现信息最多的是河南人,由此我们可以推出河南人不是甲,不是乙,那么河南人就是丙。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反之我们可以推出乙的年龄比河南人年龄大,即乙比丙(河南人)年龄大。由丙比湖北人年龄大,可以推出湖北人比丙(河南人)年龄小。乙比丙(河南人)年龄大,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由此推出乙是山东人,湖北人是甲。所以选择B。

行测解题"笨"方法

“笨”法一:万能排除

如果要问在行测五大模块中,哪一种方法是最通用的,毫无疑问:排除。排除法最适用于对答案不确定或者计算量较大的题目中,同时可配合其他秒杀技使用,速度更快。 例题:(2013·国家)某汽车厂商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则甲、乙、丙三型产量之比为:

A.5:4:3 B.4:3:2C.4:2:1D.3:2:1

【答案】D

【思路点拨】对于全比例问题,优先考虑采用代入排除法解决。

【解析一】由4×3+6×3=30≠4×5=20,排除A选项;由3×3+2×6=21≠4×4=16,排除B选项;由2×3+6×1=18≠4×4=16,排除C选项;由2×3+6×1=12=3×4,3+2×2=7=7×1,故D正确。

【解析二】可设甲的产量为x,乙的产量为y,丙的产量为z。则可得如下关系式: 3y+6z=4x,x+2y=7z,两式相加可得3x+z=5y,将选项代入,只有D符合。 “笨”法二:代入

代入法,在判断推理和数量关系中运用得最为普遍,通过代入选项的方式进行逐一验证,这种方式看似“笨”,实则是大智若愚。对于难度较高的推理题和数学题,通过常规方法去解题,本身就不擅长这方面的考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反不如就直接代入验证,一则节约时间,二则不容易出错。

例题:(2013·国家)某市园林部门计划对市区内30处绿化带进行补栽,每处绿化带补栽方案可从甲、乙两种方案中任选其中一方案进行。甲方案补栽阔叶树80棵,针叶树40株;乙方案补栽阔叶树50株、针叶树90株。现有阔叶树苗2070株、针叶树苗1800株,为最大限度利用这批树苗,甲、乙两种方案要应各选:

A.甲方案18个、乙方案12个B.甲方案17个、乙方案13个

C.甲方案20个、乙方案10个D.甲方案19个、乙方案11个

【答案】A

【思路点拨】由于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所以剩余的树苗应该尽可能的少。由于是选择最优方案,采用代入排除法。

【解析】A选项,阔叶树苗用了80×18+50×12=1440+600=2040,剩余30;针叶树苗用了40×18+90×12=720+1080=1800,恰好用完,共剩余30;B选项,由于A选项方案的针叶树恰好用完,若采用此方案,针叶树必然不够,排除;C选项,阔叶树苗用了20×80+10×50=1600+500=2100,超过2070,也排除;D选项,对比A选项多用了一个甲方案少用了一个乙方案,总量减少了20,排除。

【名师点睛】采用代入排除法解题时,应优先选择居中的选项进行代入,以简化计算。 “笨”法三:画图

画图法对于判断推理中的集合问题特别有效。如果是在这一部分思考较快的考生,可能会对此不屑,但是对于绝大部分考生而言,画图是解决复杂的包含、交叉关系的最好方法。 例题:(2010·浙江)所有甲都属于乙,有些甲属于丙,所有乙都属于丁,没有戊属于丁,有些戊属于丙。以下哪一项不能从上述论述中推出?

A.有些丙属于丁 B.没有戊属于乙

C.有些甲属于戊 D.所有甲都属于丁

【答案】C

【解析】

由所有的的甲都属于乙,可以推出甲真包含于乙;由有些甲属于丙,有些戊属于丙可以推出甲与丙、戊与丙是交叉关系;由所有乙都属于丁,可以推出乙真包含于丁;由没有戊属于丁,可以推出戊和丁是全异关系。通过以上条件可以推出甲真包含于乙,乙真包含于丁,甲、乙、丁与丙是交叉关系,戊与甲、乙、丁是全异关系。这样就可以推出有些丙是属于丁的,没有戊是属于乙的,所有甲都属于丁。因此,只有C项“有些甲属于戊”推不出来,故选择C。

“笨”法四:列表

列表法适合判断推理中的排序问题,通过排列组合,可以明晰地一个个排列出来。 例题:(2012·国家)张老师将文房四宝装在一个有四层抽屉的柜子里,让学生猜笔、墨、纸、砚分别在哪一层。按照笔、墨、纸、砚的顺序,小李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二、三、四层,小王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二层,小赵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

三、第一和第二层,而小杨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二、第三和第一层。张老师说,小赵一个都没有猜对,小李和小王各猜对了一个,而小杨猜对了两个。

由此可以推测:

A、第一层抽屉里装的是墨 B、第二层抽屉里装的是纸

C、第三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笔 D、第四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砚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道小赵说的都是错的,于是第三盒一定不是墨,第四盒一定不是笔,又知道小杨对了两个,所以,对的一定在第二盒是墨、第三盒是纸、第一盒是砚之间,又知道小李猜对一个,而小李猜的墨和纸和小杨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中只能有一个是对的,所以第一盒是砚一定是对的,而第一盒不能是笔,第二盒不能是砚,所以,第四盒是纸,于是第二盒是墨,所以第三盒是笔。所以选D。。

了解有趣的方阵问题

行程问题是每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专项中的必考题型,许多考生在复习行程问题时投入了大量精力,然而一些考生投入精力虽大,效果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中行程问题的考察方式灵活多变,导致一些考生复习时无法抓住重点,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多次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中比较重要且复杂的题型,如何能在考场上快速解答这类问题,并得到正确答案呢?在这里,与广大考生共同探讨一下快速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画图法。

由于此类问题的相遇过程复杂,难以用公式进行深入直观的分析,如能巧妙地引入画图法,就能达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

真题一:A大学的小李和B大学的小孙分别从自己学校同时出发,不断往返于A、B两校之间。现已知小李的速度为85米/分钟,小孙的速度为105米/分钟,且经过12分钟后两人第二次相遇。问A、B两校相距多少米?( )

A.1140米 B.980米 C.840米 D.760米

解析:答案选D。这是一道二次相遇问题,相遇过程如图所示。设小李与小孙第一次相遇地点为C,第二次相遇地点为D。则小李与小孙第一次相遇时,两人走过的路程和为

AC+BC=AB(如图红线所示)。小李与小孙从第一次相遇开始至第二次相遇为止,两人走过的路程和为BC+BD+AC+AD=2AB(如图蓝线所示)。因此,小李和小孙两人从开始出发至第二次相遇时所走的路程为3AB=12×(85+105),得AB=760。

在军事检阅的时候,会要求解放军排着整齐的方队接受检阅,必须按一定的规则排成一定的队形,于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就产生了这样一类数学问题:方阵问题,就同大家一起来研究和分析这类问题。

一、方阵问题特征

例1.三年级一班参加运动会入场式,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一周的人数为20人,问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是多少?这个方阵共有多少人?

例2.有杨树和柳树以隔株相间的种法,种成7行7列的方阵,问这个方阵最外一层有杨树和柳树各多少棵?方阵中共有杨树,柳树各多少棵?

以上两道例题就是方阵问题,那方阵问题要怎样来解决呢?这就需要大家先对方阵问题进行研究,看看方阵问题到底是什么?

观察上面两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到方阵问题的考察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给出了方阵的外围人数,求方阵共有多少人?

(2)给出了方阵的总数量,求最外层的数量?

那这两个问题要怎么样解决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假设这里有一个n×n方队:

从图中可以看到:

(1)方阵不论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

(2)每边人数和四周人的关系

方阵的四周每边都有4人,但是每边头尾的两个人是可以继续计算在相邻边的人数中的。如果每边人数乘以4的话,会多出4个人,如果每边人数正好少算一个的话,乘以4就是真正的四周的总人数了。

所以四周人数=(每边人数-1)×4

相应的: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

(3) 方阵的总人数如何计算

对于方阵总人数的计算,要分成实心方阵和空心方阵两种情况:

若是实心方阵,每行的人数都是相等的,为n,一共有n列,所以总人数就是n×n,即实心方阵的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

若是空心方阵的话,要想直接计算就比较困难。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考虑:空心方阵是这样构成的,即整个实心的大方阵减去中间的部分,而中间空白的部分其实还是实心方阵。所以只要分别计算这两个实心方阵,再相减就可以了。

空心方阵的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2-空心方阵的层数2

二、方阵问题解法

我们在了解了方阵的特征之后,就来看一下具体的方阵问题怎样求解。

先来看第一种,给出了方阵的外围人数,求解方阵共有多少人?

例1.三年级一班参加运动会入场式,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一周的人数为20人,问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是多少?这个方阵共有多少人?

分析:根据四周人数与每边人数的关系可知: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可以求出这个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那么这个方阵队列的总人数就可以求出来了。

解:(1)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20÷4+1=5+1=6(人)

(2)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6×6=36(人)

答:方阵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是6人,这个方阵共有36人。

再来看第二种,给出了方阵的总数量,求最外层的数量。

例2.有杨树和柳树以隔株相间的种法,种成7行7列的方阵,问这个方阵最外一层有杨树和柳树各多少棵?方阵中共有杨树,柳树各多少棵?

分析:首先,第一问,问方阵最外层的杨树和柳树的数量是多少。我们就先计算最外层一共有多少棵树。

由题目易知:最外层数量=(7—1)×4=24棵,又因为杨树和柳树是间隔种植的,所以杨树和柳树各有12棵。

第二问:方阵中共有杨树和柳树多少棵,由于我们的树苗每行和每列都是奇数,所以先种杨树还是先种柳树对最后的数量是有影响的,我们要分情况讨论:

由于每行种植的树苗的数量为7棵,又是间隔种植的,所以种植的数量就是杨树和柳树一个种3棵,另一个种4棵。

假设第一种情况:第一行杨树4棵,柳树3棵,则第二行正好是相反的,杨树3棵,柳树4棵,以后依次类推。

共7行,所以计算杨树有4+3+4+3+4+3+4=25棵,柳树有3+4+3+4+3+4+3=24棵。 假设第二种情况:第一行杨树3棵,柳树4棵,和第一种情况正好是相反的。 计算可得杨树有24棵,柳树有25棵。

希望考生通过以上讲解能够对解答方阵问题有深入了解,其实行测问题并不难,只要大家懂得举一反三,就不会把自己淹没在题海战术当中了,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注意总结,从埋头苦学变为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在行测备考中一马当先。

真题二:小李、小王各自在路上往返于甲、乙两地匀速跑步,即到达一地便立即折回另一地跑步,设开始时他们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出发,若在距离甲地300米后他们第一次相遇,第二次相遇的地点在距乙地200米处,则甲、乙两地的距离可能为( )米?

A.900米 B.600米 C.800米 D.700米

解析:答案选D。由上题可知,两人从开始出发到第一次相遇时所走路程和为AB,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时所走路程和为2AB,可得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和是从开始出发到第一次相遇时所走路程和的2倍。由于两人速度均不变,易知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时两人所用时间是从开始出发到第一次相遇时所用时间的2倍。

如图所示,由于小李速度不变,可知小李从第一次相遇开始到第二次相遇为止所走路程(CB+BD)是小李从出发开始到第一次相遇为止所走路程(AC)的2倍。即CB+BD=2AC,由题可知,AC=300,DB=200,可得CB=400。因此甲乙两地距离AB=AC+BC=700。

近年来多次相遇问题的出现频率逐渐升高,而且考察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但无论何种考察方式,只要掌握了行程问题的基本公式,并且能用线段图清晰地展示出两人的行程,那么多次相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用画图法巧解多次相遇问题

2014年河南公务员考试时间为9月27日,考试科目为行测和申论,而行程问题是每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专项中的必考题型,许多考生在复习行程问题时投入了大量精力,然而一些考生投入精力虽大,效果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中行程问题的考察方式灵活多变,导致一些考生复习时无法抓住重点,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多次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中比较重要且复杂的题型,如何能在考场上快速解答这类问题,并得到正确答案呢?在这里,与广大考生共同探讨一下快速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画图法。 由于此类问题的相遇过程复杂,难以用公式进行深入直观的分析,如能巧妙地引入画图法,就能达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

真题一:A大学的小李和B大学的小孙分别从自己学校同时出发,不断往返于A、B两校之间。现已知小李的速度为85米/分钟,小孙的速度为105米/分钟,且经过12分钟后两人第二次相遇。问A、B两校相距多少米?( )

A.1140米 B.980米 C.840米 D.760米

解析:答案选D。这是一道二次相遇问题,相遇过程如图所示。设小李与小孙第一次相遇地点为C,第二次相遇地点为D。则小李与小孙第一次相遇时,两人走过的路程和为

AC+BC=AB(如图红线所示)。小李与小孙从第一次相遇开始至第二次相遇为止,两人走过的路程和为BC+BD+AC+AD=2AB(如图蓝线所示)。因此,小李和小孙两人从开始出发至第二次相遇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