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我最感兴趣的历史故事红楼梦的作文600字

亲情故事2021-01-18 17:01书业网

篇一:《红楼梦》与学生作文

《红楼梦》与学生作文

——浅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

赫章县古基乡初级中学杜勇

四大名著中,我最欣赏《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以情节的曲折跌拓、人物的鲜明个性见长,但其历史的厚重感总让人为中国的历史产生几分悲悯之情,这对于我们感性的语文老师来说是不太喜欢的;而至于家喻户晓的《西游记》,那是无知孩童心中的神话,对于在俗世中摸爬滚打了二三十年的人来说,纵然有“十万八千里”的神通,终还是逃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就如同现实中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孙悟空实际上也是个可怜的人,更可怜的是他并不自知。所以,我也不喜欢《西游记》。

《红楼梦》就不同了,他具有更多人性化的东西,这也是现实中所缺少的,因而能让每一位读者入眼、入心、入情。文中主人公的千古绝唱般的爱情悲剧,始终能让人产生刻骨铭心的真实感受。我喜欢《红楼梦》,还在于它构思的精巧,人物描写的细腻传神,读罢《红楼梦》,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贾宝玉、林黛玉便会浮现在眼前。再读《红楼梦》,仿佛可以和《红楼梦》中人交流思想、对话感情;当你再次捧着《红楼梦》拜读时,我相信你已经摸到了作者那颗历经沧桑、饱经忧患的心了,而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红楼梦》,读懂了曹雪芹。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和训练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一件大事,语文基础再差的同学通过可以提高,可是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几乎跟登天一样,往往学生进校时什么水平,初三毕业还是什么水平,基本没有提高。我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常常举《红楼梦》为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下面,我就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交流。

一、作文要人物鲜明、个性突出

初中生作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学生的作文叙事基本清楚,但人物形象不鲜明,几乎千篇一律,或慈祥的妈妈、严厉的爸爸、可爱的同学,读完学生的作文,感觉所有的同学写的都是同一个人,人物个性极不突出。这时,我就会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进而指导学生在写此类作文时一定要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比如,《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书中说他是一个奇人,奇在何处?“奇在他的叛逆”,“叛逆”是他性格的核心,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贾宝玉出身宦官之家,从小,衣食无忧、金玉满堂,养尊处优,更是老祖宗的心肝宝贝,因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其父亲希望他饱读诗书,参加科举,最终“学而优则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切都会如贾政所愿,可他的叛逆偏偏让他鄙视功名利禄,痛恨官场的腐朽黑暗,不愿沉入宦海之中。这让贾政极为恼怒,在贾政眼中,贾宝玉便是不肖子,“不成器”的东西,甚至打骂相加,可还是无济于事。这一切的一切都只因为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贾宝玉从《红楼梦》开始,言行就和封建礼教格格不入。总而言之,贾宝玉都是以一个叛逆者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这就是人物形象突出,个性鲜明。再看学生的作文,人物形象平平,不生动、不形象,人物“立”不起来,便是“死”的,可想而知,这样的作文能算是好作文吗?

学生作文中的人物不外乎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三类,这不足为奇,因为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基本只有这几类人,但即便如此,我们要求学生作文时还是要突出人物形象。比如写爸爸,一般严格是父亲的性格核心,那么,父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都是严格的、甚至严厉的,只有这样,一个“严父”形象才会跃然纸上;写朋友也一样,或开朗、或善解人意、或关心他人,总之,必须突出其中之一,然后围绕其展开来写,这样,一个个鲜活的朋友形象才会“立”起来。

二、作文要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写作文像建房子一样,之前一定要构思好是修楼房还是修别墅,如何修,如何装修等,然后才动手修建。否则,结构不好,是建不出好房子的,更不用说是漂亮的房子。写作文也一样,动笔前必须构思好,写什么、怎么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才能动笔写。否则,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到哪儿,算哪儿,可就成了真正的“散文”了。

《红楼梦》中主人公所生活的是以宁荣二府为代表的典型环境,人事纷纭,头绪万千,错综复杂。如果采取由作者直接叙述的办法,由贾氏宗族世系,到宁荣二府人物,至贾家的近亲远戚??这样虽然人物关系清晰,但琐碎繁冗,而且平铺直叙,读者会兴味索然;如果让主人公直接进入情节,然后在情节进展中逐渐展开对典型环境的描写,这样或许可以引人入胜,但读者会感到一头雾水,如坠云里雾中;用贾府的人眼光来写,则经常生活其间,熟视无睹,难尽其妙;若用外人,则不能逐一细细观察,在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这个自称是“见过大世面”的老人,仅在凤姐居处就眼花缭乱,更不用说对贾府整个布局及众多人物的一一观察了。唯有这个聪慧灵秀,有着良好教养,又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凭着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信条,才能去仔细观察贾府的外观布局、人物服饰、礼节习俗,感受到贾府那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尊贵。另外,也只有贾母所疼爱的外孙女林黛玉到来这事,才能将贾府中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三春姐妹至贾赦、贾政等诸多重要人物集中到一起。至于随后进京的薛家,时常来小住几天的史湘云等都不能将贾府人物的眼光集中到一处。这集中体现了作者构思之巧——巧借慧眼细观察。

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必须先整体构思,人物的言行举止、事件的来龙去脉、环境的渲染烘托等都要做到胸有成竹,方可达到下笔如有神。

三、作文要巧用对比、衬托,突出中心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衬托是源于中国画里的一种技法叫“烘托”,就是用墨水或淡彩在所要着重描绘的景物外部大肆渲染,使景物更加鲜明突出。此法在修辞学里称为衬托。即在描写某一事物或某一情境时,不直接描述本体,而是用与本体相类、相关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这样,两件事物或两样景物,一主一次,一个衬托另一个,如绿叶扶持红花,客体烘托主体,使得主体更加鲜明突出。如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表达相思之情,不直说,说成“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对比也好,烘托也罢,无论从正面、侧面、反面进行,都可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而且效果非常明显,是古今中外文学大师们的拿手好戏。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的曹雪芹必然也不会逊色,《红楼梦》中就有很多巧用对比、衬托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用它来指导学生的作文,定会受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小说中,人物的服饰描写也大有深意。在第三回中,对人物服饰的描写,最详尽的莫过于王熙凤与贾宝玉了。对这两个最受贾母宠爱的人物,又是小说中极力刻画的人物形象,作者从一开始就对其详尽描写,让其性格全面展示。对王熙凤,作者不惜从上至下详细描绘其服饰: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横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这“彩绣辉煌”的打扮,一方面展示了她在贾府中管家奶奶的特殊身份,总管家事,恃宠而骄;同时揭示了其贪婪、俗气的性格特征,华美衣着下空虚的内心世界。对贾宝玉,作者前后写了其两次服饰:出门接见宾客的“礼服”和在家很随便的“家居服”,既写出了这个美少年的面目,又借林黛玉的慧眼识别出贾宝玉丰富的精神世界。其实细察王熙凤、贾宝玉的服饰,有众多的相同之处:金百蝶穿花大红上衣、石青外褂、金螭璎珞圈??这一切体现出二人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对迎春、探春、惜春的服饰则略写“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写出了其在贾府中的同等待遇。对林黛玉,作者没有提及其服饰,这与作者的精巧构思分不开,如果详写林黛玉的服饰,则会削弱人物寄人篱下的悲剧色彩。另外,那信守三从四德的邢夫人、吃斋念佛的王夫人、恬淡寡居的李纨,作者

虽没有写其服饰,但其穿着打扮绝对符合人物的性格及身份。

仅仅通过人物服饰的对比,就把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等一一凸现出来,足见曹雪芹的手法高明。

另外,在“黛玉辞世”这一情节中,烘托手法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一边,黛玉孤零零的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降临,身边只有贴身丫环相伴。凄凉!另一边,贾府上上下下齐聚一堂,为“宝薛”二人的婚事欢天喜地。好不热闹!在一“喜”一“悲”、一“热”一“冷”的对比、衬托中,黛玉结束了短暂的人生,也结束了“寄人篱下”的命运,也结束了“宝黛”爱情故事,只留下一对没有感情的苦命夫妻。读罢此书,多少人为“宝黛”的爱情悲剧而热泪盈眶,为“宝薛”的苦难命运而揪心。从书中跳出来,方见作者的笔有神,竟能勾住那么多人的心。原来是环境的对比衬托的作用,让人陷于此情此景中,能不为之动容吗?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巧用对比(宝黛对比、凤黛对比、仆人对比等)巧写人物特征,用细节展示人物性格,无不体现出对比、烘托的作用。

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让学生熟知对比、烘托手法的技巧,比如通过人物的服饰、语言、动作、心理的对比,以及环境、气氛的烘托来凸显人物性格、突出中心,并运用于作文之中,定会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总之,《红楼梦》这部古典巨著有许许多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只要我们细心研读,用心指导,我相信,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终有一天,一定会达到曹雪芹的水平。

作者:杜勇;

工作单位:贵州省赫章县古基乡初级中学;

通讯地址:贵州省赫章县古基乡初级中学;

邮编:553207;

联系电话:13984562358

邮箱地址:983662892@qq.com

篇二:红楼梦读后感600字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把一个个的人物写的活灵活现,有以神话故事中的女娲为开头引出着一故事——石头记。有以甄隐士为线索开始即结束了整个的故事。

纵观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不难采集许多璀璨的明珠,其中一部《红楼梦》人人推崇,堪称绝唱。然而《红楼梦》的兴衰之史,实为一种说教,其耀眼之处是劝人们保持心理的平衡。作者之所以著书为红楼梦,是希望世人能够从人生大梦中清醒,不要被功名、金钱等所诱惑,去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人生的真缔所在,红楼梦为梦,人生何时何地不如梦境一样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回想一下过去,曾几时,不是被梦境所萦绕,只是有些人能从梦中清醒,而有些人还继续在梦中沉迷。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

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

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

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把责任归到万恶的封建社会,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亲身经历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痛苦。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静止不前,这不是切肤之痛,却是切肤之爱。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篇三:我的关于红楼梦的读书报告

关于红楼梦的读书报告

最近我读了曹雪芹的《红楼梦》,被小说丰富的社会现象及人物鲜明动人的性格所吸引,在这儿,我想写下对这本小说的一些理解和看法,由于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名著,内容也十分宏大丰富,很多人都对它进行不同领域的研究,因而有了红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林黛玉。《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关于中国清朝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的前80回是由中国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写的。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而《红楼梦》后40回是由清代文学家高鹗所写的。高鹗字兰墅。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 概述

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 人物

贾宝玉

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

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并不是一开始就定型了的,作品着力描写了他性格发展成长的历史。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沾染着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这些坏的东西和他性格中好的倾向并存着。但随着生活中他所见闻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随着他在卷入现实矛盾时精神上所受的挫折和打击,他的思想品格里一些腐朽恶劣的东西就慢慢减少了,清除了,他的叛逆思想性格渐渐坚定了,成熟了。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思想上并没有达到否定君权和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发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倾向着被压迫者并且支持他们;他坚持着与林黛玉的爱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其实这一切,都是凭藉封建势力给予他的特权而产生的,他还不可能否定封建主义的统治。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 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就像红楼梦万花之中最美的一朵仙葩,她是天地灵气的集合,她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林黛玉过的是一种繁(转 载于:wWW.cSsYq.cOM 书业网:我最感兴趣的历史故事红楼梦的作文600字)华中的苍凉生活。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她没有真正贴心依靠的人,也没有亲兄弟姐妹,又没有什么属于自已的财产,绝顶的聪明和满腹的才华和害了她,成就了她多思多虑,多愁善感的个性。同时孱弱的身体加剧了她对生命的幻灭感,缥渺无望的爱情煎熬着她易伤的心。在色欲与物欲横流的贾府她是个弱者,是个无关紧要的寄食者,她的心理无法承受这样的事实,只有用清高孤傲来防卫自已,表现得日益尖刻与小心眼。她,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刺是她唯一的坚强,掩盖在这脆弱的坚强下面的,是她那深深的自卑情结。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葬花时的吟唱: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托物言志,借境抒情,自是香艳凄凉至极,谁读了不洒一掬同情之泪呢。她为落花叹息,为自己的命运飘零,小女儿自己的幸福不能做主的悲哀和不满。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林黛玉对爱情有着真诚不容亵渎的执着和坚定,对封建社会的官宦制度有有着深深地不屑与反叛,只是一个人无法改变这个社会,也成了无可弥补的悲剧。

贾母

姓史,乃金陵世勋史侯之女,故又称“史太君”,荣国公贾代善的夫人,封为“诰命”。年轻时即在贾府中治家,独掌大权,威信很高,形成她至高无上的权威,至老不衰。她作为贾府的最高长辈,是贾府的核心。偌大的贾府,包括大观园,有了她才有了整体感,才有了核心。她的辈份最高,是贾家第二代主子中硕果仅存者,是联络贾王史薛四大家庭的枢纽人物,也是家族的象征,有着无上的权威。她上无公婆,中无丈夫,下有孝子贤媳,集族权、母权、婆权于一身,这样的老祖宗才是正真女君,说起话来当然响当当的。她身边的儿子、孙子、媳妇、孙媳妇以及大小丫寰和来往于贾府中的形形色色的亲朋们都要见她的脸色行事,喜她之所喜,悲她之所悲。贾母是《红楼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作为贾氏家族的“宝塔尖”,她地位尊贵,身世显赫,并且对于所拥有的权威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同时她又慈祥、通达、有远见、有理性。她是贾府这封建家族的“龙头拐杖”,既代表着家族的最高权力,也维护着家族的存亡发展,在贾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结尾

《红楼梦》,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涉及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各个层面,书中对于当时的文史哲理、琴棋书画、工艺美术、风流游戏、服饰宴饮、保健医药、园林建筑等各个方面无不做了深入精确的描写。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通过《红楼梦》的欣赏读阅,通过理解书中各个鲜活的人物,不仅使我了解了当时的封建社会的社会状况及人际关系和社会等级关系,这对与我处理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也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了解自身的弱点,完善自我。

参考书目: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