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对联大全婉约

对联春联2018-10-16 07:32书业网

篇一:《对联》

第一课时

主备人 :李振仁复备人: 时间 :

一. 学习目标

1、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熟读成诵。

2、让学生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常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趣”为先。

3、学会欣赏对联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每副对联的含义,熟读成诵。

2、让学生初步了解对联的一些常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趣”为先。

难点:学会欣赏对联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不仅种类多、形式广,内容与语言风格也丰富多样,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对联既可用于赞美壮丽山河,抒发爱国情怀;也可用于寄托理想抱负,表达爱憎感情;还可祝愿事业兴旺、生活美满。对联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婉约纤巧;有的含蓄凝练,有的晓畅明达;是我国文学花园里的奇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一独特有趣的文学样式。

在扬州大明寺的弥勒佛旁有一副很有趣的对联,上联是“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有哪位同学能对得出它的下联?(生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二、自学质疑

1、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准备小组发言,介绍有关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等方面的知识。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评价。

2、展示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等知识。

四.精讲点拨

对联真是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啊,请大家打开书本115页,我们共同来赏析几副对联)

1、提到湖南的岳阳楼,你会想到哪篇文章?(《岳阳楼记》)文中有一句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你知道吗?(“先天下之忧而忧)那在岳阳楼上题写对联,如果能将这句名句巧妙地镶嵌进去,那就太好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则对联,感受一下他的妙处。 上联概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下联暗引此句,由眼观湖山联想到百姓的忧乐,切景切情,抒发爱国情怀。

(上联应读出开阔宏大的气势,下联慢一点,将心系百姓忧乐的感情读出来)

2、岳飞大家都很熟悉的,哪一位同学为我们讲一讲他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英雄和奸臣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幸”要重读,“埋忠骨”则要读出崇敬、悲伤,“佞臣”要读出我们的鄙视厌弃之情。)

3、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衙对联是他赴广州查禁鸦片后在两广总督任上所作,虽然只有16个字,却其实磅礴,表现了作者磊落的胸襟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大家对林则徐了解有多少?谁来说一说他的主要事迹。这则对联是他自己写了来自勉的,我们能否将他的伟大举动和这副对联联系起来想呢。

为什么他能在英帝国主义面前表现为一种硬气和骨气,就因为他“无欲”,除了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没有任何私欲私心,才能够在衰败的清王朝后期对列强说“不”!

禁烟的成功和他集思广益有关,他的容还表现为他禁烟后却被贬新疆,但是他没有怨言,却

带领当地老百姓植树治沙,造福地方,没有怨言地为人民服务,这是要有很大的容忍之心的。(读的时候应该读出一种大气、一种硬骨)

四、我们已经诵读欣赏了三副对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总结以下,对联有哪些特点? (板书)字数相等 结构相同 词性相同 有艺术性内容相关

五、大家对对联的学习和掌握已经很好了,那我们以后再遇到对联应该怎样去鉴赏他们呢?同学们能不能从今天的学习中总结出一些方法呢?

方法:

六、同学们讨论得很好,书中所选的对联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下面我们总结的方法再欣赏其他的一些精彩对联。

1、方志敏是谁啊?将这样的一副对联挂在卧室里,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卧室托物言志,表现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为革命事业顽强斗争的精神与坚贞的情操。

2、对联除了以上学习的这些具有深刻的艺术性、丰富的内涵,还有一些富有趣味性,大家看文中的哪一则最富有趣味性?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从形式上看有什么特点?(许多字是一样的)

因为同字不同音而广为流传。(借山海关居高临下之势,写海阔天空、碧水白云之壮丽景色,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的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衣的执著精神的崇敬。)

五、迁移应用

请同学们从内容上给这些对联与相对应的省份连起来,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联在内容上的特点。其次,看看哪两联是相对的?感受对联的特点。

广西: 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江西: 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安徽: 南海风情讲述春天故事,

浙江: 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广东: 黄山为九州增色,

江苏: 瓷器与中国同名。

达标检测对联参考答案:

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 西天取经。眼观群鹤舞空.

郑人度足买履,度忘失履。

篇二:对联

一、考点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 (一)、考基本的对联常识。

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对联的基本常识。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等,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平仄相对,内容相关。1、字数相等 。对联可长可短。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如果字数不相等,除特殊情况外,便不成为对联。2、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比如:《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其实也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而“ 与百姓同乐”就是欧阳修的政治理想,因此下联可以拟成 :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四)、通过对联考查对名著知识的了解。

2002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试题,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学问藏今古;文明播东西”,上下联都是“二一二”式。稍长的对联,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3、词性相对。对仗要求,原则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4、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例如:“祖国江山好;大地气象新”中,上联“祖国江山”是偏正结构作主语,下联即以“大地气象”偏正结构作主语来对。5、平仄相对(要求不是太严,所以这里就不讲了)。汉字有四个声调,普通话四声,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前二者是平声,后二者是仄声。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今平仄。对联关于平仄的格律,最重要的是,上联末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末尾字必须是平声。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而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那样,内容的关联就不密切了。

例:2002年天津市高中招生试卷中,有这么一题: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临绿水的轩斋。 根据对联的有关常识,我们可以把后半句改为: 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二)、考对名著的了解以及对对联知识的运用。 这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又要对对联知识有所了解,2002年大连市中考试卷有这样一题,有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从下联的最后两字可以看出,《彷徨》是鲁迅的两部著名小说集之一,另一部是《呐喊》,那么上联的最后两字应该添“呐喊”

(三)、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对联知识考查学生。

2002年吉林省中考试题中: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东和: 收二川:七擒:北拒:排八阵:

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获东和:东和孙吴 北拒:北拒曹魏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

(五)、通过对联考查学生文化、文学知识的积累情况。

2003年福州市中考试题,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有的对联概括了古代文人的一生,根据下列对联,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或人名。

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第一联中“登斯楼也”和“气象万千”都是《岳阳楼记》中的原句,我们可以推知写的是“岳阳搂”第二联“漱玉集”是李清照的词集,“后主”是指南唐后主李煜,她和李清照都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因此可以推断该联写的是李清照。

二、题型设置 (一) 辨:

1、下面两副对联所指的作家分别是谁,请将姓名及其主要作品集填在括号里。

⑴ 写鬼写妖高人一筹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⑵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唯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庙旧祠堂( )()

(2002年四川省中考题)

2、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⑴黄鹤偶乘沧海月

白云常带楚江秋( ) ⑵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

⑶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2003年福州市中考题)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语文知识积累。第1题⑴从“写鬼写妖”、“刺贪刺虐”等语可以辨出这副对联颂扬的是清代作家蒲松龄,作品当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⑵据“新乐府”就大致可以断定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再根据官职名、7、在某班组织的对联交流活动中,有同学根据杜甫的《春夜喜雨》拟了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请你运用对仗的知识对出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3年无锡市中考题)

这类试题,除了需要具备一些对仗的修辞知识外,更着重于语言实践能力的考查。第7题下联可以拟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任职地、诗坛地位加以佐证,作品为《新乐府》或《白氏长庆集》。第2题⑴由“黄鹤”、“白云”联想到崔颢咏黄鹤楼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答案不言自明;⑵洞庭湖古称云梦泽,《岳阳楼记》也有“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登斯楼也,则有??”的句子,答案也不难判断;⑶从杜甫“一览众山小”句即可推断此指泰山。

(二) 填:

3、请用下列部古典名著中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⑴__________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⑵_______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2002年吉林省中考题)

这类试题命题范围往往围绕经典作家、作品,理解了联语内容,再根据上下联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类题自可从容应对。第3题⑴⑵分别考查学生对《水浒传》、《三国演义》两部中国古典名著精彩情节的熟稔程度,答案不难给出:林教头、曹操。

(三) 改:

4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做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

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暖日融泥万木春 (2003年湖北咸宁市中考题)

5、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2003年山西省中考题)

这类试题答题时要扣住上下两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的特点。第5(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对联大全婉约)题上下联结构不对应,应将下联调整为“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第6题字数不相等,再考虑到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的因素,可把上联删改成“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四)对:

6、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宽对即可)。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2002年吉林省中考题) 第8题的参考答案是:皑皑白雪兆丰年。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试题一般只要求宽对,即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近、情景符合即能得分,评分不会苛求平仄的合律、音调的和谐。

(五)创: 8、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你心里一定有许多要说的话,请写一副对联,表达你的心情。

创作题看起来难度大于上面诸题,但它同时选点、评分又具有开放性,给考生很大的自由度,“旧瓶装新酒”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可借鉴常见的四字格春联的形式拟成“北京梦圆 举国同庆”,六字格的形式拟成“北京申奥成功 东方巨龙飞舞”等。

对联题专项训练

1、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画亦精,字亦

精,。

2、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___ 欧阳

修 _

3、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时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4、下面是成都望江楼崇丽阁的一幅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根据所给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下联: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为:浩渺予怀送春水一篙 江南绿到 停琴伫凉月

5、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眼,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改

为: , 。

6、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

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修改后上联

为: 。

7、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______________

8、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脚步,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联。横联是。

10、初中三年,你和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即将毕业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

11、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

手? ,!

12、忆往昔沧桑岁

月,

13、、忆往昔刘备三顾茅庐传佳

话,

14、足智多谋,孔明巧借

箭; ,。

15、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

宙,。

附对联题专项训练参考答案:

1、精益求精 2、醉翁亭中(里)与民同乐 3、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5、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6、井冈山,青山起伏,峻岭绵绵;

7、讲解:本题从句式上来说是“二一二”式,而且又是一图书馆楹联,由此我们便可以从图书馆的作用这一点上去思考,图书馆的作用至少有两个:一是藏书,二是传播知识。这样我们便可以认为上联说出了第一个作用即藏书,那么我们便可以对出下联“文明播东西”,“智慧贯西中”,“知识达亚欧”等。

8、讲解:“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上联由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三个主谓结构分句组成;并且“国”,“家”又能组合成词语 “国家” ,词语“兴旺”又重复;内容都是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下联我

们即可这样对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老健康少健康老少健康”,“老吉祥少吉祥老少吉祥”,“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9、缺衣少食。对联反映了当时的民情。

10、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11、大功夫崭露锋芒,我为联界颖才! 大社会架设舞台,吾为人生主角。大人生历练功夫,我当时代强人。大天空驾驭风云,我如世纪雄鹰。

12、看今朝锦绣江山13、看今朝陈毅四上茅山谱新章

14、雄韬伟略,周瑜善用兵。 赤胆忠心,赵云力救主。

15、一箭穿云,科学才子会嫦娥/三峡蓄水,炎黄子孙截江流/五洲举杯,中华儿女定乾坤

篇三:对联

对联

编者:谭几友

1.《长沙市雅礼中学入学试卷》某餐馆门中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下联是:,量力而行。请用所学知道的对联知识对对联。(3分)

2.《长沙市铁一中入学试卷》对联是我国的国粹,下面两副对联,来源于某商声场出售货物的货架上。请写出货物名称。(4分)

a 配之如意形悬日月,用之则明洞察乾坤。货物:

b 右军五字抬身价,诸葛三军指挥。货物:

3.《岳阳市一中初一分下班试卷》一天,乾隆皇帝来到 京城有名的“天然居”店铺,他看到招牌上这三个大字,随口念道:“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有意思的是,对联的前半句倒过来读就成了对联的后半句。纪晓岚想了一会对出了下联:人过大佛寺 , 。同学们,你们能把纪晓岚的对联填全吗?(3分)

4.《岳阳市一中初一分下班试卷》对联了叫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文字样式,讲究形式相对,意蕴隽永,试为下面一则上联对出下联(2分)上联是:山涛水秀风光好;下联是: 。(方法点拨,注意对仗)

5.《衡阳市八中升学试卷》摘自《2008某师大附中招生》原题,请按对联要求将下列四句话整理搭配成两副对联。(4分)

春夏秋冬春为盲红梅正报万家春 梅桃李杏梅占先绿竹别具三分景 第一幅:上联:下联:

第二幅:上联:下联:

(点拨:1对联是仄起平落的。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仄声。上联最后一个字是要仄声的,下联最后的一个字是要平声的。2对联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6.《湖北省某外国语学校初中招生试卷》下列四句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工整的一句是 ()

A 云傍马头生 B 千树落花红 C 山高月上头 D 春到与能言

7.《祁东成章实验学校招生试卷》摘抄《2008杭州某重点学校招生试卷》原题。

下面是一副对联,从备选字中找出合适的字组成下联。(4分)

备选字:心 理 事 益 更 莫 无 为 做 身 神

上联:有关家国书常驻读 下联:

8.《祁东育贤中学小学升初中面试语文试题》摘自《2008某铁一中招生》原题。

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

的一句是 ()

A 半入江风半入云B 一味清凉上月时 C 二分明月万梅花 D

三月细雨春妩媚

7.《长沙市铁一中》“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

作家是()

A 吴敬梓 B 蒲松龄C 曹雪芹

D 罗贯中

8.《楚杰中学2009年招收初中生语文测试卷题》摘自《2007年某市高新中学

初一分班试卷》原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

显千秋,豪放 ,婉约,粗犷 ,细腻,洋洋洒洒,蔚为

大观。

A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B 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

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C 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D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

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

8.《2007山东省某重点中学分班试卷》下列对联题咏的是谁(3分)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 )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9.《2008兰州市某大学附中分班试卷》有户人家门上贴着一幅春联,上联是“风

拂千条柳”,下联是“雨口万朵花”。你觉得该补什么字最恰当?应该是 字。

10.《2009云南省某重点中学招生试卷》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请

你也为自己家写一副春联,可以是课内学过的,可以是课外积累的,也可以是自

己作的。(2分) 示例: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同州乐乐无穷。

11.(2008某铁一中招生)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分)

春天时,湖水荡漾,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

如画,人游山里,似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荡漾船如天上行;下联是:

12.(1008某师大附中招生)在横线上写出对联歌咏的古人的名字。(4分)

(1)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13.(2008某铁一中招生)今年是“鼠年“,你能将下面这两个关于鼠的对联

补充完整吗?(4分)

(1)为地支首,鼠乃 先。

(2)年画喜人 嫁女, 傲雪鹊鸣春。

14.(2008某师大附中招生)为下列对联选出最恰当的横批。(3分) 风流人

物数当代,大好春光看今朝。 ( )

A 日新月异 B 普天同庆C 人杰地灵

15.(2008某26中招生)下面1句和2句是一副对联的上句和下句,2句中应

填入()才和下句形成最工整的对仗。(3分)

1句:墙上芦苇头衙脚轻根底浅。 2句:山间竹笋腹中空。

A 大小不同 B 嘴尖皮厚C 嘴厚皮薄D 长短不一

16.(2009某西电附中招生)连一连。(4分)

喜迎金蛇迎俊马欣传赤子颂明时

银蛇起舞干山秀瑞马奔腾万户春

玉蟒方舒干里圆神驹更上一层楼

最爱东山睛雪后软红光里涌银山

17.(2008某工大附中招生)用学过的对联知识,从所给的下联中选出能与12

相对的句子,并用直线连接起来。(2分)

上联

下联

1柳眼才舒芳草地A 桃腮正晕碧云天

B书山万仞志能攀 C 渔歌晓迎红日出

2春回大地干峰秀D 日暖神州万木荣

18.(2008安徽某中学招生)把左右两边的对联用线连起来。(6分)

山河增秀色祖国无处不春风

神州有天皆丽日 大地浴春晖

少壮不努力花间岁月新

迟日江山丽东风送和煦

春雨洗尘埃老大徒伤悲

雪里江山美春风花草香

19.(2009某市83中招生)明代大文人徐渭,曾写过一副读书奇联:“好读书

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请解释这副对联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悟。(6

分)

意思:

感悟:

20.(2004临沂市毕业)写对联。(4分)

校园假山上写着唐伯虎与祝枝山的对联,写着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

止,”没有下联,你试一试

上联:祖国山河好 下联:21.(2004冀州市)用对联填空(2分)

老师教导我们写文章要明精练,要与众不同,富有新意,由此我想

到 , 。这副对联。

22.[2004荆州市]1949年4月1日,南京大专院校学生为了反饥饿,反内战,

反对假和平,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国民党反动派对此十分恐慌,派特务,警

察进行镇压,打死了两个学生。打伤了几百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

惨案,在追悼会上,有人贴出了一幅无字的对联,你能悟出这幅对联的意思吗?

(1分)

上联: ? ?? ??? 下联: ! !! !!!

这幅对联的含义是:

23.[2005衡阳市]

对联的上联,从进门者看,它置于人的左手边还是右手边?

24.[2007郎溪号]

与上联“风似剪刀花似锦”对应得最恰当的下联是( )

A 一树树花迎客来 B丽如银线柳如烟C政通人和法清明

(点拔:注意上联是比喻句;只有B也是比喻句,对仗与上联最工整。)

25.(2008云号)“理世上万缕青丝,创人间头等事业”这副对联适合张贴的

地方是( )

A书店 B理发店C裁缝店 D服装店

26.[2008株州]你最喜欢的对联是:

27.[2008菏泽]

1“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这副对联赞颂的是唐代诗人。

(1分)

2如果你作为和平使者云台湾商谈祖国统一问题,你会带上这样一副对

联:

(2分)

28.对联填空(2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29.[2008宁夏青铜崃市]

你知道下列几副对联的出处吗?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5分)

1.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

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

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

A 徐氏女题杭州岳飞基 B 郑板桥题《墨竹》 C 林则徐自

题联落

D 周恩来教人处事读书联 E 顾宪成题江苏无锡东林书院

30.[2009湖北]语言实践

北京2008奥运会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为迎接盛会,人位同学写了一副对

联的上联,你能接写出下联吗?上联是:叹昔日,东亚病夫,竞技场里,无缘参

赛。下联是:

31.[2009山东滨州][2010山东济南] 春节快到了,亲爱的同学们,你想选副怎

样的对联贴在自家门口?(2分)

篇四:情系传统文化 品读中华对联

课题名称 情系传统文化 品读中华对联

教材分析

六副对联内容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背诵,文下注释较为详细,对对联本身的大意容易理解,但要真正理解对联的深刻含义,需要利用百度上网搜索这些对联创作的背景。在介绍对联的的有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百度上网搜索有关对联的逸闻趣事,加深学生对对联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

文化底蕴的薄弱,自主性的缺损,运用意识的淡薄,实践能力的低下,是当今同学们的普遍问题,因此语文学习需要注重积累,需要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汉语、运用汉语,传承传统文化。对联是最具民族风格、最能体现汉语特点的文学式样之一,它集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学生较为喜欢对联,但普遍所知甚少。因此积极有效的开展“品读对联”等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同学们的文化底蕴,既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有效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达成,又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之情。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感知对联的形式与内容之美。

2、初步学习欣赏对联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难点:把握对联的特点,尝试写对联。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识对联

(多媒体出示)春联图片

画面上的内容大家见过吧?这是春联,对联的一种。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古人常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以此判断一个学生才思是否敏捷。你还了解哪些对联知识?

对联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上联(出句)、下联(对句)、横批。

对联既可用于赞美壮丽山河,抒发爱国情怀;也可用于寄托理想抱负,表达爱憎感情;还可祝愿事业兴旺、生活美满。对联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婉约纤巧;有的含蓄凝练,有的晓畅明达;是我国文学花园里的奇葩。

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对联世界,感受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品对联

1、读一读,思考:对联有哪些特点?

(多媒体出示)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山外有山都似画,树中生树不知年。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小组合作讨论。(提示:可从上下联的字句、词性、结构、节律、平仄、表达内容等方面分析。)

师生交流总结归纳:

(板书)联律通则

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

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

你能用联律通则检验一下其中一副对联吗?

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它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既通俗又高雅,应用十分广泛,正所谓: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成联。古人上至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喜爱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

老师今天也准备了几个故事跟大家分享。

2、对联故事

(故事一)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书法史上被尊为“书圣”。因其字好,很多人欲求一副而不可得,故常在深更半夜去揭他家春联,相传有一年他贴出的第一副春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景新家。”此联嵌了三个“春”字和三个“新”字,非常贴切地展现了“新春”景象。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莺啼北里千山绿,燕语南邻万户欢。”此联充满春日的生机,对仗亦十分工整。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贴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故事二)同样是过年,一户人家却贴出了这样一副春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南北。当时地方官是郑板桥,他看见后赶紧派人给这户人家送去年货和衣物,你知道是为什么吗?(隐字联)

(故事三)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举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也应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笑。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然胸有不平,但无词可答;首席代表更是惶惑不安,头晕眼花。这里,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联语不仅对仗工稳,而且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像害人的"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其它代表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气;侵略者们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衅的先生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

我们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一字一音,又多为一字一义,方正整齐,声调分明,便于组成两两相对、整齐优美的句子。如果是拼音文字,就难以做到了。你见过用英语写的对联吗?

对联知识有趣吗?看似简单的字句,蕴含了多少智慧啊,这么优秀的文化我们要不要把它传承下去?好,接下来我们就学以致用,也来试试对对子。

三、对对联

1、选对联

白乳泉有两副对联,根据联律通则,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是:两岸青山临秀水,下联:( )

A翠柏葱茏掩乳泉B一潭白乳出名泉

C白乳泉边品羽经D白乳煎茶爽入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

A淌B 飞C刘D跑

2、改对联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修改意见:

3、补充对联。

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3、写对联

(1)这副对联出自我们的课文《幼时记趣》。

耳闻夏蚊如雷(眼观群鹤舞空)

(2)这副对联出自我们的课文《寓言二则》。

楚子刻舟求剑,舟行丢剑; (郑人度足买履,度忘失履)

三、 赏对联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