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村无劳动力帮扶方案

方案大全2019-03-24 03:33书业网

篇一: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行动方案

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行动方案

“十二五”以来,县教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作用,进一步统筹协调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有效开展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工作,每年均实现劳动力转移2万人左右,增加农民人均收入1000元左右。“十三五”期间,我们的规划是:

一、主要目标

继续强力推进 “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以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及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三级联动的职业教育网络体系,结合镇村产业特点,常年开展苹果作务技术、蔬菜种植等技术培训与文化学习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到2015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00元左右。到2017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00元左右。到2020年,全县新增农民创业人数累计超过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000元左右,实现农民收入的倍增计划。

二、重点任务

1、拓展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空间。结合县域经济发展,依

托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入园区就业发展。鼓励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集约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吸纳更多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2、健全农民工子女就学保障机制。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范围,落实随迁子女入幼入托及异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助学优惠政策,为劳务输出提供有效服务。落实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高中教育阶段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国家助学贷款政、职教中心学生国家免学费政策和助学金政策,为农民工子女就学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为劳务输出工作提供有效服务。

三、重点工程

(一)培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各类培训资源的作用,重视公民办职业学校培训工作,发挥其短平快的就业培训优势,积极为农民工就业培训提供服务。与科技、劳动部门联手,充分发挥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职能,对中青年农民实施技术培训和劳务输出培训,与农业部门联手,积极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每年新增高质量人才不少于2000人,满足不同农村劳动力群体的需要。

篇二:某某村扶贫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镇***村

扶贫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2015年9月)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西北部,距县城82公里,与**镇交界,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21.9亩,林地面积4500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500亩,辖13个村民小组、917户、3268人。全村有低保78人、五保户44人,贫困人口376人,村民人均收入3450元,村党总支共有正式党员 88名,支村两委6人。

1、旅游资源方面:村内有省级水利风景区***山,尚未得到有效开发。

2、主要产业方面:全村主要农产品为中药材尾仙,尾仙种植面积600亩。

3、农村饮水方面:全村还没有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集中居住区150户750人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4、农网方面:有18公里低压线路需要进行提质改造,需要增加120KV增容变压器。

5、道路建设方面:全村村级公路5公里未硬化,10.5公里组级公路未硬化。

6、农村住房条件方面:有危房26户。

7、农田水利设施方面:全村共有天台、石康2座水库,320余口大小山塘,石康水库因年久失修,渠道建设落后,

堤坝需要加固维修;天台水库2公里灌溉渠道亟需修缮,400亩耕地受灌溉影响生产效率低下。

8、教育方面:村内1所村级小学。

9、医疗卫生方面:没有村卫生室

10、社会保障方面:全村新农合参合率97%,新农保参保率80%。

多年来,***村一直没有村级集体经济,人均年纯收入增长缓慢,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有2450元。贫困原因:一是地处边远山区,基础设施滞后,交通瓶颈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二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业产业受交通条件、生产技术、市场波动、信息滞后等多方面因素制约,造成全村无支柱型产业。三是农民基本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普遍不足,农民增收缺乏技术支撑;四是没有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导致群众致富道路狭窄。

二、***村2015—2017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总书记视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实施三大建设的战略要求,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以民生建设为基础,旅游发展为核心,产业发展为重点,组织建设为保障,实现村旅游产业迅速壮大、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和谐,形成***山核心景区的一张靓丽名片。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自力更生的原则。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整合及社会帮扶投入力度,以贫困群众为主体,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合力攻坚。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坚持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切实将项目、资金用到最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体。

坚持重点突破、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突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注重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扶持产业大户。抓住贫困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和基本队伍问题。

坚持精准扶贫原则。始终瞄准贫困问题,分析致贫原因,找准切入点,落实帮扶扶持政策,始终围绕贫困人口,制定脱贫计划,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帮助实现脱贫致富。

(三)工作目标

1、经济发展方面:到2017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1000元以上,基本消除贫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初步成型并可持续发展。全村主导产业中药材种植达到2000亩规模,成为群众增收重要渠道,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2、人民生活方面:美丽村庄基本成型,通过加强“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全村实现垃圾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100%,实现水泥路硬化到组率达到100%,院落改造率达到100%,无房、危房改造100%,村庄绿化率达75%,使全村生态旅游优势更加明显,成为生

态旅游的名片。

3、社会发展方面:实现网络、电视、通信入户率达到95%。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贫困群众达100%,通过实施农业增收项目稳步脱贫,新农保、新农合全面实现全覆盖。实现全村义务教育达标率100%,高中阶段教育80%以上。村卫生室建设达标,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群众文化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发展规划

1、打造***山旅游景区,形成特色旅游村,成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的一张靓丽名片。一是***村文化广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商店、旅游厕所。二是在依托每年六月十七清庵祖师诞辰、垂钓、爬山等节会延伸旅游品牌。三是引导农户发展家庭农家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四是在农家院内种植桂花树等绿化设施,形成一户一景,一院一景,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与旅游产业发展融为一体,互相映衬,丰富休闲观光内容,增加村民收入。

2、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种养业,拓宽增收渠道。一是壮大中药材这项主导产业,扩大中药材(尾仙)种植面积,引导农民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家禽养殖,与特色旅游相互依托。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组、户道路建设,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设施,维修

骨干山塘、渠道,切实改善生产条件。

4、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加快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升网络、有线电视、通讯等覆盖率,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2015年是基础建设年(预算资金764万元) 通过核心景区基础建设,为村旅游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通过道路硬化、水利建设等基层设施工程,完善农业生产配套设施。

1、旅游产业基础建设(预算资金530万元)。

①新建村民活动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文化休闲广场、旅游厕所、特色小商品店,预算资金380万元。

②硬化***山景区公路2公里,预算资金150万元。

2、交通建设

硬化檀木至六寨村级公路2公里,预算资金80万元。

3、院落改造

在村民集中区实施硬化、美化、亮化,栽种树苗、花卉等,预算资金10万元。

4、特困户居住条件建设

帮助7户特困户改善居住条件,总投资14万元。

5、水利建设

对10亩以上的山塘进行全部清淤,完成110口山塘清淤工作。预计资金130万元。

(二)2016年是产业攻坚年(预算资金1500万元)

篇三:贫困户致贫原因及帮扶措施

贫困户致贫原因

1、因病;2、因残;3、因学;4、因灾;5、缺土地;6、缺水;

7、缺技术;8、缺劳力;9、缺资金;10、交通条件落后;11、因婚;

12、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注意:选择贫困户致贫原因,一定要精准、切合贫困户实际情况,例如:因病,要具体写出什么病。如果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种,应选择最主要的一项。结合当地情况,缺水和交通条件落后一般不作为致贫原因。

扶贫帮扶措施参考样本

1、医疗帮扶:协助申请办理大病救助;

2、种植帮扶:帮助加入XX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培训种植技术,例如种植大蒜、大葱、甘蓝、韭菜、芦笋、柿子、黄瓜、西瓜、苹果、葡萄、牡丹等小麦玉米之外的高效经济作物,增加收入;

3、养殖帮扶:帮助加入XX合作社,培训养殖技术,例如养殖鸡、鸭、鹅、猪、牛、羊等其他规模养殖增加收入;

4、务工就业帮扶:介绍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到XX地方XX企业务工,提供就业岗位;

5、技术培训帮扶:培训贫困户户主或家庭成员,学习养殖技术或种植技术,发展养殖或者种植产业,增加收入

;培训学习驾驶技术;培训学习木工、瓦工、钢筋工、钳工等技术;培训学习其他加工技术,增加就业机会,脱贫致富;

(未完,见背面)

6、金融贷款帮扶:帮助协调贷款,发展XX产业,增加收入;

7、政策帮扶:协助申请办理低保或五保,协助办理计划生育奖励资金,争取危房改造资金;

8、土地流转帮扶: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收益,增加收入;

9、产业帮扶:光伏产业、面粉加工、服装加工、发展牡丹产业、瓶盖加工、绑扫帚、藤椅等家具加工、纸袋加工、小饰品加工等,让贫困户参与务工或入股融入发展产业的方式,增加收入;

10、捐助慰问帮扶:志愿帮扶、社会捐助、民政救济;

11、加入电商帮扶:发展农村淘宝,在网上进行买卖交易;

12、旅游农家乐帮扶:利用池塘、沟渠发展垂钓休闲娱乐,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

13、教育帮扶:保证贫困户家庭孩子不辍学或毕业后帮其联系工作;

14、创业帮扶:帮助贫困户策划论证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例如磨豆腐、卖豆芽、炸油条、摆地摊、小规模经营商店等;

15、基础设施帮扶: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例如打井、铺设高压线到机井、村庄修路等(针对基础设施较好的村庄可填此项);

注意:以上帮扶措施仅供参考,帮扶措施应根据贫困户家庭情况,与贫困户家庭收入、实际情况相符,越具体越好。

(完)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