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五月高二月考作文分析及下水文
颍上一中王文付
作文题:一少年去拜访智者,问:“我如何才能做到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愉快?”智者送他四句话:“把自己当做别人,把别人当做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角度,也可以选择多个角度。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套作,不抄袭。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相关故事:一位失意的青年去寺庙拜访一位得道高僧,向大师请教快乐的真谛。
青年问:“大师,我如何才能变成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的人呢?”
大师说:“我送给你四句话。把你自己当成你别人,把别人当成别人自己;把自己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如果你把这四句话领悟了,你就知道怎么做一个快乐的人了。”
青年想了很久,才开口说:“把自己当成自己,就是要做真实的自我。把自己当成别人,就是要替别人着想。把别人当成自己,就是要帮助别人,把别人当自己一样来爱惜。把别人当成别人,就是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尊重别人的个性和生活方式。”
大师对青年的回答非常赞许,说:“去吧,你已经领会了快乐的真谛,接下来你就应该去做了。” 】
题目分析:
一、审立意:
这是一个材料作文,材料中出现了两个人:青年和高僧。 这不是立意的重点。重点是对话。”快乐“是结果,产生这种结果需要怎么的过程呢?也就是因。我们在审题时要抓住这个因果关系。但是该怎么处理这个因果关系呢?也就是说,我们是强调写快乐还是强调写产生快乐的过程呢?我认为,这两个方面都要涉及到,不能偏于一方。如果只是写”快乐“而没有涉及到高僧的话,只能算”不符合题意“;如果只是写高僧的话而不涉及快乐,最多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所以在这一点上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从这次阅卷看,只写快乐的同学还是不少的,他们有的写成了面对挫折要快乐,有的写成了快乐是成功的前提等等,得分都在38分一下。那么,到底该怎么将因果合在一起呢?这要求我们首先要理解高僧的四句话。我是把两句放在一块理解。
“ 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这两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首先是换位思考。如果我自己想得到好处,我就要去付出;如果这个好处是给别人的,我也能付出吗?我犯了错,我能原谅自己,如果别人犯了错,我也能原谅别人吗?把自己和别人换一下位置想一想,可能很多问题都能解决。其次是从换位联想到的一个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孔老夫子的话,是从反面说明如何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的。角度应该比换位小一些。也可以进一步引申为“己所欲,定可施于人吗"?另外再引申一下可以写奉献方面的,“把别人当自己”,我
们对自己能献出的也该对别人献出。综上,可以定出如下立意:
1、换位思考,让你我共快乐;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快乐总能陪伴你我;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是快乐的一家人;
4、把别人当自己,多献出一点,快乐与你我同行;
5、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把别人当自己,付出更愿意,快乐更永远。 “把自己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关键的理解是“尊重”。别人就是别人,他可以成为我们的灯塔,可以成为我们的桥梁,可以成为我们的梯子,甚至可以成为我们的手杖;但别人一定是别人,他不是我们自己。不论别人比我们强还是比我们弱,我们都要把他们当做一个“人”。所以,我们要带着敬意去对待每一个人。同时,我们也是一个“人”, 我们要尊重自己,别把自己当成了累赘。我很重要,我很自豪,我就是我,天生我材必有用。把自己当自己,别忘了我可以做的一切,我敢于担当的一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我们要有自信,这一点我认为特别重要。尊重自己,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人,我就是我,我需要你,但我不可能完全依靠你, 没有了你我照样可以活着,有什么了不起的呢。这两句话的另外理解应该是平等。你是你,我是我,但我们都是人。你别拿你的权力,地位,金钱,甚至外貌等来压制我,你可能在很多方面都比我强,但是,你吃你的饭我没有饿着,你干你的事我没有闲着,你有你的所爱我有我的所爱。我们不要太自卑也不要太自傲,我是我但人家是人家,平等待人,万万不要看不起别人,说不定有一天,你比那个人更惨。从这些分析我们可
以得出如下的立意:
1、 敬人,敬己,大家都快乐;
2、条条大路通罗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乐亦在其中也;
3、舞出我人生,我快乐其实你也快乐;
4、 我尊重你,但我同样尊重我自己,希望我们都快乐;
5、把自己当作自己,自己的担子自己担起,我快乐,你也快乐。 当然,你也可以将高僧的四句话各自算一个角度来理解。这次考试的参考答案所给出的作文提示就是这样的:智者的回答有四重境界1、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2、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3、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4、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把自己当成别人。受到挫折委屈时,把自己当成别人,便能置身事外,不快自然减轻【阿Q的精神胜利法】;功成名就,取得成绩时,把自己当成别人,就不会得意忘形,让胜利冲昏头脑。
把别人当成自己。与人交往,遇事设身处地多为别人着想,这事碰到自己头上,我该怎么想、该怎么办?对别人多点同情心,多给点帮助。 把别人当成别人。做人不要自以为是,要学会尊重别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怠慢别人,不能强求别人怎么样做,怎么做是别人的自由,你无权干涉。
把自己当成自己。如何都有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你就是你自己,不是别人。把自己当自己,就得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该把自己当成别人时,就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这样不至于自我封闭,作茧自缚。
【 相关理解:1 把自己当做别人:其一,当遇到对自己的不公和冷嘲热讽甚至一些悲剧时,别太把自己当回事。避免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学会转移负面情绪,不令负面影响扩大。
其二,把聚焦从自己身上移开,可以避免自己主观脾气所造成的一些偏见。把自己放低,可以学到更多。
2 把别人当做自己:
换位思考,站在别人角度上想问题,在人际交往中很重要。人往往是比较看重自己的,把别人看的像自己一样重,并且让他人感受到了你对TA的尊重,你也会获得同样的尊重和关注。从而相处合作会更融洽。
3把自己当做自己:
干活可以拼命,却要注意身体。凡事有个度。自尊、自爱。
4把别人当做别人:
别人毕竟也是人,很多事TA自己会处理。很多操心都是多余,否则会活的很累。比如诸葛孔明事必躬亲,最后累死五丈原。做好分内的事就好,别人就是别人,别人的很多TA自己的事不便也不必插手。】
再次提醒,你可以从以上四个角度任意选一个或两个,选一个可以写得更深刻些,选两个写得更全面些。但是,你千万别四个都写,一段阐释一句话,层次上是清楚了,内容上只能是蜻蜓点水。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怎么立意,前提条件都是别忘了材料,别忘了两个方面——因和过。 不能忘了材料,你和我。不能独树一帜,快乐和你我。
二、审文体。
题目要求文体自定,不过不是随意。我们常讲的”明“就是文体要明确,记叙文就是记叙文,议论文就是议论文。从材料中看,这里高僧的话带有很强的哲理性,可以向写论文倾斜。我们以上的立意分析,其实针对的就是议论文,所分析的立意也可以看做论点。不过,本题不一定不能写成记叙文。比如,可以用日记体的形式写成三段体的记叙文:吃饭、洗衣都是母亲的——同学来我家嘲笑我,父亲跟我谈话【别忘了引用到了】——我会做饭、洗衣、做家务,我快乐,家人也快乐。 这样的模式同样可以用到同学的交往中。另外,也可以用书信体写,告诉你的亲人或朋友,你已经从”把别人当自己“变成了”把自己当自己“了。至于其它的文体,比如一些所谓的创新形式:镜头组合式,酒瓶新酒编故事,
小说,随笔等,如果不熟悉就不要在考场涉足。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要写成所谓的“四不像”,开头、结尾像议论文,中间像记叙文;主体像议论文,一个事例叙述了四五百字;写随笔太随意,想到什么些什么,美其名曰联系自身实际。
三、审提纲。
纲举目张。写前列提纲在考场作文时特别重要,它能让我们在写之前能仔细推敲一下自己作文的立意是否恰当,层次是否清楚明了,论据是否恰当充足,过渡与照应是否合适,详略如何安排等等。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提纲上多下点功夫对作文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作文时,不少学生开始就笔走龙蛇,看似文思敏捷,大有下笔千言之势,写着写着不觉“一行白鹭上青天”,再回首只能空自嗟叹,何必呢?审提纲除了审立意,层次,论据外,还要审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简洁明了。议论文的标题一般是本文的论点或是论题。比如本次作文标题可拟为《换位思考》、《要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敢于担当,快乐永伴你和我》、《八仙过海各显才,你我乐开怀》、《学会尊重自己》、《快乐,需要把你当作我》……如果你写其它文体,就该考虑其它形式的题目。总之,别把议论文拟成了小说或记叙文的题目。
敬人和敬己
有人说:”要让自己和别人都快乐,就应该把自己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我的理解是,”把别人当别人“就是尊重别人,”把自己当自己“就是尊重自己。要想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尊重应该是前提。
尊重别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人在这方面为我们做了很好
的典范。管仲与鲍叔牙之所以能成为好友,与鲍叔牙对管仲的尊重是分不开的。他们一块做生意,管仲分红偏多;一块当兵,兵败管仲先跑。这是因为鲍叔牙理解管仲的家庭状况,尊重管仲的选择。管仲被囚禁时鲍叔牙力谏桓公释放管仲并让相位于管仲,是尊重管仲的才干。因此,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尊重对方,这样既能让自己快乐也能让别人快乐。
尊重别人还要抱定平等观念。尊重不是奉承,不是献媚。如果我们只尊重那些比我们强的人,我们一味地设法巴结逢迎,当时可能得到一点好处,但自己的骨子里不一点快乐吧。如果我们能平等待人,那效果就有天壤之别。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向一个穿着讲究的富人男子乞讨,男子摸摸腰里没有钱,便不好意思地笑笑,同时伸出了双手握住了乞丐的手并表达歉意,此时,乞丐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相信此时的乞丐是快乐的而富人也是快乐的。但现实生活中,如此平等待人却不易做到。我们常听说患者打医生甚至杀医生,是因为医生不能平等对待病人;听说商贩杀城管,是因为城管把商贩当狗赶;听说学生打老师,是因为老师把学生当机器看。如果医生、城管、老师都能平等对待他们的服务对象,尊重自己的服务对象,我想惨剧是一点不会发生,快乐是一定如影随形的。
要想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关键的一点还要学会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才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勇敢地与人交往。我们中有些人总是觉得不如别人。认为自己穷,不愿与富人来往;认为自己成绩不好,不愿与学优生相处;认为自己不会说话,不愿与口若悬河者接触。这样老是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固步自封,自己痛苦,而跟你接触的人也痛苦。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话说得真有道理。我们只有认识了自己的能力,尊重自己的能力,勇敢地与人交往,勇敢地担起自己的责任,自己快乐,别人也会快乐。乡村医生周月华,自小患小儿麻痹,腿部残疾。她有过自卑,但很快走出了阴影,苦学医术,为民解困。虽山路崎岖,腿脚不便,但责任心和爱心让她的路走得很平稳。她尊重自己,更尊重自己的的 职业,为解除乡人的病痛而快乐着。
快乐像小苗,需要尊重的阳光和雨露滋润;
快乐像大江,需要尊重的小溪河湖泊充实;
快乐像大厦,需要尊重的砖瓦和工人建造。
【写后反思】
1、审题时局限于分号,从两个角度论述,从实际效果看并不是很好。同时,在作文中,两个方面较为孤立,显得论点不明朗。解决的办法是把角度放小,从一个角度论述,会使论点更突出,议论更容易深刻。
2、在论证尊重自己的时候,有蜻蜓点水之感,对怎样尊重自己阐释不明。举例虽新,却给人一种牵强感。本段涉及到自信,自尊,责任几个方面,显得乱。如果只从尊重自己,关键是敢于自己担当这个方面来论述,再联系今年评出的感动中国人物,应该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