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墓志铭图片大全

墓志铭2018-09-24 14:44书业网

篇一:写下你的墓志铭

写下你的墓志铭

看了这个游戏的名称,很多人回倒吸一口凉气,玩什么不好,偏偏要来一个煞风景的阴森游戏!那好,咱们先来玩一个别的游戏,算作热身。游戏的名称是——飞机就要失事。 看来大家要送我一个外号叫做“乌鸦嘴”了。好吧,就算我这是一个恐怖的游戏,也有存在的意义。这世界上有很多恐怖事件,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就发生在各位周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是什么意思?就是提前做个准备。 墓志铭是人死后墓碑上刻下的字句。飞机就要失事,也是生死攸关的时刻。这两个游戏的核心都是考察当生命受到威胁,死亡即将来临,你做怎样的准备?

不是多虑。现代社会人的寿命虽然大大提高了,医学也高度发展,可你依旧无法准确预制知自己的死期。在这一点上,现代人一点也不比古代人幸运。人总是要死的,这是一个常识。生死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接受生命之顺畅那样,平静的接受死之坠落?

看过一则小故事,有位老人得了癌症,当医生告诉他这个消息时,他很平静地面带笑容地说,我很感谢上帝让我得了癌症。医生非常吃惊,说,你得了癌症,不怨天尤人、惊慌失措,已经很难得,为什么还要说感谢的话呢?老人说,到了我这个年纪,死亡就是我的邻居了,随时都有可能来敲我的门。如果我得了脑溢血或是心肌梗死,我很可能连一句话也来不及说就死了。现在我得了癌症,我有很充足的时间能和亲人告别,能把很多要交代的事情交代的请清爽爽。当死亡一定要来的时候,还有什么比这种方式更令人安心的呢?

钦佩这位老人,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从容赴死的勇气和福气的。再一想,事在人为。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局面,让死亡变得可以接受,让生命更多一点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安然——这就是提前做好应对死亡的心理准备。

回到游戏中来。

请想象自己坐在一架客机上,宽敞平稳,飞机在万米高空翱翔。突然,广播里传来机长的声音。他通知大家说飞机发生了严重的机械故障,正在紧急排除。但为了预防最危急的情况,现在将由乘务小姐分发纸笔,你有什么最后的遗言要向家人交代,请留在纸上。一切要尽快,乘务小姐将在3分钟之后收取大家的纸条,然后统一密封在特制的匣子里这样即便飞机坠毁,遗言也可完整保存下来。

你也领到了半张纸和一支笔。现在,面对这张纸,你将写下什么?

??这就是我们的游戏。在生命遭遇突发危险,就要猝然截断发时候,一生浓缩成一部几十秒的VCD,在你的脑屏幕上急剧放映,我不知道你将写下怎样的遗言,我也不知道你将把这宝贵的遗言转交给谁。但我相信他会触动你内心最深的角落。在那里引起波澜。亲人像走马灯似的在你面前闪过,你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话说?

先请大家看一个例子。

1985年,一架日航班机失事坠毁,机上乘客全部患难。飞机上,有一位五十二岁的河口博次先生,匆匆写下了自己的遗言:“再也不能搭乘飞机了,神啊,请救我!没想到昨天和大家共进的那顿饭是最后一餐了。机内冒出类似爆炸后的浓烟,机身开始向下坠。往哪里去?会怎么样?妈妈(日本人习惯以此昵称妻子),发生这种事令人遗憾。再见了,孩子们的事情就拜托您了!现在六点半,飞机正快速旋转下坠。到今天为止,我的人生真的很幸福,由衷感谢!”

很多做母亲的人会留下对孩子的嘱托,在这种时候他们才发现和孩子相处的时光太少太少。很多陀螺一样的旅行者才感到光忙着赶路了,忘了欣赏周围的风景。很多人想对这个世界说,“我爱你们”,却不知道谁能收到他的呼唤。很多人希望能在最后关头保持镇静,手却不停地发抖,以至于根本留不下完整的字迹??一个曾有过数年撕扯不断的婚外情的男人说,在

这个时候,关键还不是说什么话,而是把话留给谁?

好了,热身游戏到此结束,言归正传——写下你的墓志铭。

这是一个雅词,更直截了当地说,盖棺论定。

墓志铭这种东西,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别人写,一是自己写,趁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来评价综述自己的一生。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有着怎样的爱好?你经历当中最令人感怀和难忘的事件是什么?它可曾给予你自豪和成就?你还有什么要对这个世界倾诉?你可有悔恨和遗憾要告诉大家?你爱谁?你恨谁?你还有哪些未竟的愿望???

让我们先来看看前人的墓志铭:在英国德比郡的一处墓园中,有这样一篇墓文:“这儿躺着钟表匠汤姆斯的躯壳他将回到造物者的手中,彻底清洗修复后,上好发条,行走在另一个世界。”

有对夫妻对出生三周就夭折的孩子写到:“墓碑下是我们的小宝贝,他既不哭也不闹,只活了21天,花掉我们四十块钱。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四处看了看,不太满意,就回去了。” 大文豪肖伯纳的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16世纪德国书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是圆周率值。在他的墓志铭上就刻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狄更斯临终前,英国人民要求把他一生的功绩刻在墓碑上,他却说:“我要求我的墓碑上只写查尔斯·狄更斯。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要写。”

曾经“捕捉”天上的雷电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可林的墓碑上刻的是:“印刷工富兰可林”。因为他至死不忘并依此引以为自豪的,正是他青少年时代担任的印刷工。

再来看看中国诗人陶渊明。宋元帝丁卯九月,也就是公元427年,他在自己逝世前的绝笔《自祭文》中写到:“天寒夜长,风气萧瑟,陶自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识运知命,筹能罔眷,余能斯化,可以无恨??非贵前誉, 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陶老先生时年63岁,在秋风萧瑟大限将至的时候,把人生看做是寄居的旅馆,说自己就要回老家了,堪称达观和安然。他最后发出一个大感慨,说人活得既然这么艰难,死又能怎样呢?有一点“我都不怕活着,难道还要怕死吗”的略带凄凉的豪气了。

罗列了这么多墓志铭,就此打住。虽然我们在各方面都和伟人有很大距离,但有一点伟人不如我们,那就是他们没有玩过这个游戏,他们已经沉入地下,来不急补充和改变了,而你我还活着。他们犹如盐粒,静静地溶化入历史之水,而我们还是活泼的小鱼,一切都还有改变的时间和机遇。

写下你的墓志铭,在某种意义上你就总结了一生。你不可能伪造一个声名显赫的人居住在你的墓志铭下,那是别人而不是你。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墓志铭只有如实写来。这个游戏的好处就是,你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拟订你的墓志铭。如果你对自己的平庸不满意,你还有时间来重振雄风。如果你的自己的浅薄不满意,你还有时间走向深沉,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你还可以选择专业。如果你对自己是性格不满意,你还来得及重塑形象。

请原谅我把你逼到了这样一种绝境之中。也许只有在绝境中,人性中最基本在最朴素的光芒才会突破种种物质的阻力,迸出单纯而灼目的光芒。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说的是人到了死亡就要来临的那一刻,所讲的话很真实很善良,本性复苏,逼近了人性的光明。从医开始,我对这话半信半疑,当我亲眼看到死亡驾临的时候,却不得不折服古人的睿智。那真是奇妙的时刻,暴躁的人可能变的平静温柔,狭隘的人可能变的大气宽容,吝啬的人可能变的慷慨博爱??那种祥和温馨的气息,弥漫在那些濒死的人周围令人忘却了死亡的沉重和冰冷,也让死者笼罩在宁馨的光环中, 这个游戏可以有两个版本。一是如上所说,为自己草拟一份墓志铭,就像一场提前到来是死

亡,你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前半生。当这个版本完成后,你还可以为自己草拟一份将来的墓志铭。那是你替自己设计的一份礼物,那是你对远方的翘望和期许。

按照哲学家的说法,死亡的发现是个体意识走向成熟的必然阶段。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更是和他的生命观念、死亡观念息息相关。你不能设想一个对自己没有长远规划的人,会有坚定、健全、慈爱的心理。

我曾在一些场合和一些大学生讨论过墓志铭,他们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讨论死亡对于一个健康心理的建设是多么重要。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讨论死亡,和他老了才讨论死亡,甚至死到临头都不曾思索过死亡,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境界。知道有一个结尾是等待我们,对生命的宝贵,对光明的求索。对人间温情的珍爱,对丑恶的抛弃和鞭挞,对虚伪的憎恶和鄙夷,都要坚定许多。如果说讨论中我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年轻人普遍把自己的生命时间定的比较短。常有人说,我可不喜欢自己活太长的年纪,到了四五十岁就差不多了。说说玩笑话是可以的,但认真的策划自己的一生,还是要把自己的生命时间定的更长远一些,活得更从容。面对死亡的限制,把自己的一生渲染的瑰丽多彩。

篇二: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江山人民医院检验科 徐慧敏 电话 649911

作为工作将近十年的医生,当我想去写写“我心目中的好医生“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有些为难。将近十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当一个好医生并非是那么容易的。要做个高尚的医生,更是难上加难。

曾经,在年少刚穿上白大褂,我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善待病人,

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的责任,真正的做个白衣天使。可在具体的工作当中遇到烦心事,遇到不太讲理的病人,我却忘记了当初的誓言,偶然的也会对病人不耐烦,做不到像天使一样,对病人耐心,微笑。

我也听到看到,我的身边,有些医生在抱怨病人的不理解,不愿意为挽救病人而承担额外的风险,有些得了疑难杂症的患者真的是走投无路。我甚至亲眼看到,一位母亲,为了让医生治好孩子的病,长跪在主治医生面前。作为医生,有些时候真的为难,面对病人的眼泪和痛苦时,我们的内心,也同样在流泪和痛苦。

医生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古人云:不为良相,必为良医,可见医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可现在医疗的市场化,又有越来越复杂的医患关系,医生如何做一名好医生,真的该成为我们每个医生该思考的问题。

什么样的医生才是我心目中的好医生呢?

我觉得,首先,好医生得尊重生命,富有同情心,能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生命对任何人都只有一次,人往往在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走入医院,如临终、生病、分娩等,这都是他(她)最脆弱、最敏感、最容易受伤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关心的时候。病人走入医院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医生时,他的内心是非常忐忑的,带着受判决的心理和妙手回春的企盼。周国平曾说:“病人对医生如何对待他是有非常敏锐的感觉的,你尊重他,待他亲切和蔼,他打心底里感激你,你不尊重他,他的屈辱也会在心底里藏许多天。”病人在医生面前是完全不设防的,除非他不信任你。医生对待生命的态度,跟病人交流的内容,甚至说话的语调,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在病人的内心都会产生剧烈的震荡。医生认真严谨的查体,宽慰同情的解释可能先使患者内心病减三分;相反漫不经心的态度,指责批评的话语也将使患者内心病增六成。

其次,好医生要技术精湛,有渊博知识,并始终保持对知识的热情。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技术和知识的重要性,仅靠尊重和同情是绝对挽救不了患者的生命。每一位医生都会在专业知识上下很大的功夫,这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谋生的手段。但是如果仅仅限于谋生就不免有技术化的倾向。一名医生经过长时间的潜心学习和临床磨练,就会在本专业范围内具备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也就会成为在某个地区某一领域的专家。这样也就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说实话我怀念我做实习医生时的岁月,虽然很累,但那种真正为了做一名医生而孜孜不倦学习的感觉,真是一种纯粹的快乐。如今,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还要坚持做一名好医生,确实是需要一颗高尚的心灵。

曾经有位诗人说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究竟如何选择,全凭自己做人的良心。我努力让自己在做医生的道路上,让自己的心高尚点,再高尚点。

篇三:刘古塘墓志铭解析

(2012南通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刘古塘墓志铭

?清?方苞

雍正四年五月望后二日,兄子道希书至,告古塘之丧。昔余成童,从先兄求友闾巷间,得古塘。其后之近邑,归故乡,客京师,学同而志相近者,复得数人,而惟古塘为本交。古.

塘少以雄豪自处,短衣厉饰,惟恐见者知为儒生,而先兄独义之。余少好气,数以气盖余,..心不能平,久之乃见谓直谅。古塘早丧母,家贫,母家给田数十亩。少长,觅食自活,以田..

归庶弟。既为诸生,得时誉,学使、大府常以重币延。岁时归家,解装,遇亲友,随手尽,俄而乏绝,饥不得餐,晏如也。年羹尧巡抚四川,固请与偕。议加赋,力争而止。遂以他故.

行,曰:“其心神外我矣!能守吾言以期月邪?”及督川陕,复固请以往,再三见,浃月而.

归。

第一段:

1.“客京师”的“客”作动词,作客、客居。

2.“而先兄独义之”的“义”为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义”。

3.“数以气盖余”的“盖”意思是“超过”。

4.“久之乃见谓直谅”中的“直谅”解释为“正直诚实”。

5.这段文字表现了刘古塘哪些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任侠尚气;重义轻利;关怀民生。

古塘貌精悍。有与同姓名者,大患乡里,督学邵嗣尧闻之而未察也,按试呼名,忽注.

视冯怒,榜笞数十。众皆哗,群聚而诟之,嗣尧愧恨,发疾死。古塘始无愠色,既无宽容。...

尝语余曰:“士之大闲二:其一义利也,其一利害也。君子怀刑,设子遘祸殃而我退避,以为明哲,可乎?”及余以《南山集》被逮,冒危险以急余,如所言。辛卯乡试为举首,以随部檄,挈余妻子北上,失会试期,后遂绝意进取。年六十有九,终于家。 .....

第二段:

1.“大患乡里”的“患”作动词,成为祸患。

2.“忽注视冯怒”的“冯怒”意为“大怒”。

3.“挈余妻子北上”中的“挈”解释为“带着”。

4.“失会试期”的“失期”意思是“错过期限”。

5.刘古塘的人生准则是什么?他是怎样做的?

参考答案:刘古塘认为读书人基本的行为准则关乎两个方面:一是义和利,一是利和害。方苞因为《南山集》案被捕入狱,刘古塘冒着危险急切地救助,后来又带着方苞的妻儿北上,而自己错过了会试的时间。

始余出刑部狱,传客诸公间。诸公计数余兄弟早岁诸同好,数之奇,彼此如一辙。时..

存者惟彝叹、古塘,因谱其行及殁而未见余文者,作《四君子传》。无何彝叹亦殁,至于今.

无一存者矣,而余独留其衰疾之躯,其尚足控揣邪?然吾闻古之为交者,其有失言过行,则..

相引以为羞;今诸君子各以身名完,未为不幸,独后死者滋惧耳。

第三段:

1.“传客诸公间”中的“传”解释为“移动”。

2.“因谱其行及殁而未见余文者”的“谱”意为“编制谱册记录”。

3.“其尚足控揣邪”的“控揣”是“控制、驾驭”的意思。

4.面对朋友们的人生际遇,作者有何想法?

参考答案:作者的朋友大多人生坎坷,作者一方面感慨于他们的命运多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名声得以保全而庆幸,同时以朋友们的言行自我警戒。

古塘子幼,道希与翁君止园纪其丧,余恐不宿,乃豫为志铭。古塘姓刘氏,名捷,怀..

宁人,流寓江宁。其卒以四月廿五日。某年月日葬于某乡某原。(节选自《方苞姚鼐集》) ..

第四段:

1.“道希与翁君止园纪其丧”的“纪”意为料理。

2.“乃豫为志铭”的“豫”解释为“预先”。

3.“流寓江宁”的“流寓”意思是“寄居”。

4.概括这一段文字的内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饥不得餐,晏如也晏:安定 .

B. 其心神外我矣 外:疏远 .

C. 众皆哗,群聚而诟之 诟:辱骂 .

D. 数之奇,彼此如一辙 奇:非凡 .

解析:选D “奇”意为命运不好。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刘古塘为人侠义的一组是(3分) ( ) ①雄豪自处,短衣厉饰②解装,遇亲友,随手尽

③议加赋,力争而止 ④古塘始无愠色,既无宽容

⑤冒危险以急余⑥挈余妻子北上,失会试期

A.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③④⑥

解析:选B ①从衣着打扮的角度表现刘古塘年轻时总以英雄豪杰自居;③表现的是讨论“加赋”的过程与结果;④表现的是刘古塘在无端遭到督学毒打后的态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年少时的刘古塘,虽为一介书生,但总以英雄豪杰自居,多次在气概上压过当年争强好胜的作者,不过后来两人却成为挚友。

B.刘古塘在年羹尧担任四川巡抚期间,受邀入其幕府,但因为与年羹尧在加赋问题上意见相左,他只待了一个月时间便离开了。

C.刘古塘早年,因与一个祸患乡里的人同名同姓,曾遭到行事鲁莽的督学邵嗣尧的毒打,督学也为此犯了众怒,愧恨、发病而死。

D.作者出狱后,为当年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相继离世而悲痛万分,由于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就预先为亡友刘古塘写好了墓志铭。

解析:选B “只待了一个月时间便离开了”是在年羹尧任川陕总督期间。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既为诸生,得时誉,学使、大府常以重币延。(3分) 参考答案:交代写作缘由,简介刘古塘的姓氏、籍贯、生平、去世时间。

译文: ⑵设子遘祸殃而我退避,以为明哲,可乎?(4分)

译文: ⑶今诸君子各以身名完,未为不幸,独后死者滋惧耳。(3分)

译文: 答案:⑴(3分)(古塘)成为生员后,得到当时人们的称誉,学使常常用重金来招请他。(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时誉:时人的称誉,1分;延:邀请,1分。)

⑵(4分)假如您遭遇灾祸而我躲避,并认为很明智,(您认为)可以吗?(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遘:遭遇,1分;明哲:明智,1分;疑问语气,1分。)

⑶(3分)现在各位君子都因为声誉名望得以保全,而不能算是不幸运,只是让后死的人更加害怕(自己的名声不能保全)罢了。(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完:保全,1分;滋:更加,1分。)

参考译文:

雍正四年五月十七日,侄子方道希写的信到了,告诉我刘古塘去世的事。从前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跟着兄长到乡里访求朋友,与古塘相识。这以后,到临近乡邑(任职),以及回到家乡,再客居京城,又结交了几个学问、志趣相同相近的人,但只有古塘是我的知交。古塘年少时总以英雄豪杰自居,穿短衣,佩戴猛厉的饰物,唯恐看见他的人认为他是个读书人,而我的兄长偏偏认为他重义气。我年轻的时候任侠好气,而古塘多次凭气概胜过我,我心里不服气,很久以后他才被我认为是正直诚信的朋友。古塘幼年丧母,家境贫寒,母亲的娘家给了几十亩田地。长大以后,他自谋生路,把田地给了弟弟。(古塘)成为生员后,得到当时人们的称誉,学使常常用重金来招请他。每年回家的时候,卸下行装,遇到亲戚旧交,(把钱财)随手散尽,不久便食用匮乏,饥饿而没饭吃,但他安定自若。年羹尧任四川巡抚,执意邀请他一起前往。(年羹尧和他)商量提高百姓赋税,他极力规劝,阻止了这件事。(这件事后)他就以别的理由离开了,并且说:“他的心思和我疏远了,他又怎能遵守我的意见哪怕满一个月(时间)呢?”等到年羹尧任川陕总督,又再次坚决邀请他前往,多次和他见面,而古塘一个月后就回来了。

刘古塘外貌精干勇猛。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祸害乡里,督学邵嗣尧听说了这件事而没有仔细调查,巡视考试叫姓名的时候,突然注视着刘古塘大怒,(把他)鞭笞拷打了几十下。大家都大声抗议,聚在一起辱骂邵嗣尧。邵嗣尧既惭愧又悔恨,发病而死。刘古塘最初的时候没有怨怒的神色,之后也没有表现出宽容。他曾经对我说:“读书人基本的行为准则关乎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是义和利,一方面是利和害。君子畏惧法律,假如您遭遇灾祸而我躲避,并认为很明智,(您认为)可以吗?”等到我因为《南山集》案被捕入狱,刘古塘冒着危险急切地来救助我,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辛卯乡试他考了第一名,因为依照官府的文书,他带着我的妻儿北上,而错过了会试的时间,后来他便断绝了进取功名的心思。(古塘)六十九岁时,在家中去世。

当初我从刑部大牢中被释放出来,寄居在众公卿家里。众公卿点数我的那些早年志趣相同的人,都命运多舛,彼此之间如出一辙。当时还活着的只有张彝叹、刘古塘,于是就编制谱册记录他们的德行以及那些已经死去却还没有在我的文章里出现过的人,写成《四君子传》。可不久张彝叹也去世了,到现在,没有一个活着的了,而唯独我却还留着自己衰老多病的身体,哪里还值得保重呢?然而我听说古人结交朋友,如果有错误的言语行为,就都把这个作为令人羞耻的事;现在各位君子都因为声誉名望得以保全,而不能算是不幸运,只是后死的人更加害怕(自己的名声不能保全)罢了。

刘古塘的孩子还小,道希与翁止园处理他的丧事。我担心自己将要离开人世,就预先写下(这篇)墓志铭。古塘姓刘,名捷,怀宁人,寄居在江宁。他死于四月廿五日,某年月日葬于某乡某原。

篇四: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志铭 An epitaph taken from Westminster

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志铭 An epitaph taken from Westminster — anonymous 在看《北京青年》的时候,王越曾经对何东说了这样一段关于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墓碑的话。事实上,这段墓志铭也是赵宝刚创作《北京青年》的初衷。 墓碑上这样写着: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 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 So I shorten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

As I grew into my twilight years, 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 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family, those closest to me

But alas, 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as I lay on my deathbed, I suddenly realise :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

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

From their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

And who knows, I may even have changed the world

在我年轻的时候

我曾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可当我成熟以后

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

于是 我将目光缩短一些

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

可当我到了暮年的时候

我发现我根本没有能力改变我的国家

于是 我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我的家庭

可是这也是不可能的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的时候

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当初我仅仅是从改变自己开始

也许我就能改变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

也许我就能为我的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

说不定我能改变这个世界!

有很多人说,这一段墓志铭是虚构的,并不存在。我也没有去过这间教堂,无从考证。但我想,

无论它是不是真正沉睡在这件教堂里,这些个简单朴实的文字,足以唤醒我们许多人心中那些年轻,瑰丽,充满梦想与激情,却又沉寂在现实之中的梦想了。青春重新走一回?不,我们从没离开过。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