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特此请示,请予

请示报告2019-06-10 20:42书业网

篇一:请 示

请 示

例文1:

关于长海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启动经费的请示

长食安办发〔2006〕1号

长海县人民政府:

根据国务院和省、市、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为确保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工作的顺利开展,特申请工作启动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必要的办公设备,人员开支、监督检查、召开会议、普法宣传与培训、督查督办举报和领导交办的案件等费用。共需经费20.41万元。

当否,请批示。

附:1、长海县食安委办公室工作启动经费明细

2、长海县食品安全监督员工作职责

长海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二??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例文2:

关于在全国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请示

XXXX发〔2006〕X号

国务院: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巩固和发展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这项工作的成果,拟在全国推广这一做法。具体意见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加强组织领导。??????

二、根据不同地区确定保护重点。??????

三、建立基本农田的保护制度及地方补偿制度。??????

以上意见已商得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等部门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国家土地管理局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日

请示写作要点

一、标题:制发机关名称+事由+请示。

二、正文:

请示的原因:陈述情况,阐述理由,讲情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用“为此,请示如下”。

请示的事项:写明请示要求,如请求物资要写明品名、规格、数量,请求资金要写明金额。

三、结尾语:多用“上述意见,是否妥当,请指示”。“特此请示,请予批准”,“以上请求,请予审批”,“以上请示,请予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等语。

注意事项:一文一事;一个主送机关;逐级请示。

篇二:请示的格式及范文

请示的格式及范文

一、请示格式

1、掌握请示的用途: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决断、指示、批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2、了解请示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

3、重点掌握请示的写法: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3)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讲的合理、充分、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

2)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另外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

3)结语。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

?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4)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成文时间××××年××月××日。

4、掌握撰写请示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 要正确选用文种;

第二, 要做到一文一事。

第三, 要避免多头请示。

第四, 要避免越级请示。

二、请示范文

(一)【政策性请示】

×××化工厂关于贯彻按劳分配政策两个具体问题的请示

省劳动厅: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几年来,我厂由于认真贯彻了按劳分配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使得生产率成倍地增长,乃至几倍的增长。

为全面贯彻按劳分

配原则,进一步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现就两项劳资政策问题请示如下:

一、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为全厂职工晋升工资。其中,1990年4月30日在册职工每人晋升一级,凡班(组)长和车间先进生产(工作)者及其以上领导和先进人物再依次晋升一级;全厂技术突击组成员每人浮动一级工资,组长每人浮动两级工资。

二、拟用1990年全厂超额利润的10%一次性为全厂职工每人增发奖金平均100元,具体金额按劳动出勤率和完成定额计算。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化工厂

一九九○年十一月十日

【简析】:

(1)?拟用?用得好,工厂?拟用?这笔资金给职工晋升工资和发奖金,先行请示,这是请示的关键一环。执行得好。

(2)注意政策的请示,政策问题是个原则性问题,凡把握不准时,都应及时请示,以便工作主动。

(二)【嘉奖性请示】

省经济研究中心关于嘉奖刘××的请示

省总工会:

我中心是省政府的事业机构,负责全省的经济研究工作。由于中心尚无工会组织,故未能及时参加工会的有关活动。

近闻总工会正在全省开展评奖活动,故将为我中心刘××同志立功一事请示如下:

刘××,男,52岁,1964年大学毕业,现为副研究员。该同志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的研究工作,做出了许多卓著成绩,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并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显著效益。其中《×××××××》和《×××××××》两篇论文分别荣获全国农学会一、二等奖,《×××》一书被评为全国科普鼓励奖,其本人已被编人中青年科学家辞典。

根据×总发【19××】××号文件精神,刘××同志符合立功条件,望予嘉奖。

以上,妥否,请批示。

省经济研究中心

一九九○年×月×日

【简析】:层次清晰,陈述有序,有理有据。

(静文摘自郑崇田、郑红编著《公文范例与病例选析》) (《应用写作》2000年第11期)

(三)【考察类请示】

关于XX同志前往XX(国家或香港)的请示

国际交流处:

应××××××(国家或港澳)×××××公司(单位)的邀请,我学院/处室拟派×××(写明真实身份,不宜对外公开的,还需写明对外身份)等×人,于××××年×月前往×××

×××(国家或港澳)。

一、 出访的主要任务

(一)×××××××

(二)×××××××

(三)×××××××

二、 出访的时间和费用:

拟订于×月×日至×月×日出访,在外停留X天。出访费用由派人单位(或外方)负担。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XXXX

年月日

三、对请示的评改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它是我们在工作中较多使用的一种公文,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关于要求解决学生宿舍

拥挤等问题的请示

市人民政府、市教育局:

我校今年由于住宿生急剧增加,已有的学生宿舍已无法容纳,现在住宿生基本上是一个床位两个人睡,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解决这一困难,我校决定再建一栋学生宿舍楼。另

篇三:请示报告结语

篇一:请示结语的常规写法有

请示结语的写法

一、请示结语的常规写法有:

“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批准、审批)”;

“特此请示,请批复(批示)”;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等。

二、请示结语不规范现象,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无结语

不是所有公文都需要写结语。如“命令”、“决定”、“决议”、“会议纪要”等,不需要写结语,言尽即止。但“请示”必须写结语,这是由请示的文种功能决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凡是在工作中遇到不知如何解决、无权解决、无力解决及按规定应报经上级决断的问题,都要请示。下级机关只有在得到上级机关批复后,方可按照上级机关的意见安排下一步工作,不能擅自做主和先斩后奏,所以请示带有强烈的“期请性”。行文中,必须在结尾处明确提出请上级机关“批示、批准”的要求。请示如果不写结语,就意味着不需要上级机关“批示、批准”,“事前请示”就变成了形式主义,“请示”也成了一张白纸,失去了其本身所具备的功能。

(二)与“报告”结语混淆即将请示的结语写成了“以上报告当(妥、可)否,请批复(批示)”。这种写法要么把请示当成了报告,要么把报告当成了请示,要么在报告中夹带了请示事项。不论哪种情况,都混淆了请示与报告的区别,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该批复的请示没有得到及时批复,延误了时机,给工作带来不应有麻烦。报告是陈述性上行文,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情况,不要求上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报告可以表态也可以不表态,所以报告的结语一般用“特此报告”。

(三)不能正确体现行文规则

一种情况是对“逐级行文”认识不清,要求上级机关审批应由上级机关转报的请示。《办法》规定:“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有时直接上级机关无权审批请示事项,需要再向上级请示时,请示的结语应写成“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报??审批”,而不能写成“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审批”。 另一种情况是对“批转”与“批复”认识不清,将要求上级机关批转的请示写成了要求上级机关批复的请示。如:“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彻执行”。这里“批转”不能写成“批复”。

(四)语气不当

请示是典型的上行文,语气要谦恭有礼,以示对上级领导机关的尊重,但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过“软”,也不能过“硬”。过“软”,是指语气过分谦卑。有人认为“请示”是请求上级机关办事,说得越客气事情越好办,所以结语写成“以上想法尚不成熟,请领导指正”或“以上意见不知是否可行,请上级领导决策”。请示是公文,不是私人信件,没有必要过分客气。这种写法既??拢?秩狈ψ孕牛??恕吧辖幻?埽?桓涸鹑巍钡母芯酢9?坝病保?侵赣锲??保?踔梁?忻?睢⑶科戎?狻H纭扒胫甘尽薄ⅰ扒肱?础薄ⅰ扒肱?肌保???蛄罚?鄙俟?桑?晃?瘛T偃纭拔颐侨衔?耸掠??,请领导批示”也不可取。

(五)语法逻辑有误

请示中常用“当(妥、可)否”一词,意为“不知当与不当(妥与不妥、可与不可),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含义,与后面的“请批复(示)”或“请指示”搭配,表示“自以为妥,但惟恐水平低微,尚需领导指正”的意思。有人将其写成“当(妥、可)否,请批准”,即“当与不当,都得批准”,逻辑错误显而易见。篇二:报告与请示的写法

报告、请示的写法

一、报告:

1、报告的特点:

(1)报告是陈述性公文,主要叙述事实,要掌握充分的材料,写时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上级不作答复,不能夹带请示事项,但可以将建议性报告批转有关下级机关;

(3)一般在事情过程中间或之后撰写。

报告的要求:

(1) 主旨要新。

(2) 要有真实的材料。

(3)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4) 标题只能省略发文机关部分。

(5) 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常用结语:“特此报告”,“专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 报告的类型:

2.呈报性报告:

(1) 汇报工作的呈报性报告(工作报告):用于汇报某一阶段的正常工作的报告。有总结性和两种。

——正文结构:

1) 基本情况2) 成绩和经验

3) 问题和教训

4)今后的计划和打算

总结性工作报告:多用于提交大会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如各级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所作

的“政府工作报告”。正文结构有基本情况、成绩经验、教训不足和今后计划等部分。

(2)专题性工作报告:

1)汇报情况的呈报性报告(情况报告):

2) 答复询问或报送材料的呈报性报告(答复报送报告)

3.呈转性报告(建议报告):

报告的写作:

(一)工作报告:用于汇报某一阶段的正常工作。有总结性和专题性两种。

1) 总结性报告:多用于提交大会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如各级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

“政府工作报告”。正文结构有基本情况、成绩经验、教训不足和今后计划等部分。

2) 专题性报告:

(二)情况报告:用于反映重大的问题或带有突发性或偶然性的情况。时效性强。正文结构带有纵向性。

(三)建议报告:提出工作的建议,如意见、措施、方案等。一般要求上级用通知这一文种批转给有关下级机关执行。

(四)答复报送报告:用于答复上级查询事

二、请示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期复性公文。

1、标题:制发机关名称+事由+请示。

2、正文:

请示的原因:陈述情况,阐述理由,讲情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用“为此,请示如下”。 请示的事项:写明请示要求,如请求物资要写明品名、规格、数量,请求资金要写明金额。

3、结尾语:多用“上述意见,是否妥当,请指示”。“特此请示,请予批准”,“以上请求,请予审批”,“以上请示,请予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等语。 注意事项:一文一事;一个主送机关;逐级请示。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3、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讲的合理、充分、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

(2)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另外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

(3)结语。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4、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成文时间××××年××月××日。

5、范例

关于报送***的请示

局领导:

为响应??号召,按省??要求,我市需推荐专家14人。现报名人数为??,拟推荐14人(名单附后),计划于22日前统一报送。

妥否,请批示。

xxxx年xx月xx日篇三:请示、报告

请 示

请示,对于下级机关工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现在还有人在需要写作请示的时候说“打个报告”,甚至还有人使用编造的“请示报告”文种。这就更加需要认清请示的特点,注意请示与报告的区别,掌握请示的写法。 请示是机关单位经常使用的一种陈请性上行文。“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一、特点

请示的特点可以在与报告的比较中看出。

(一)陈请性。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行文内容具有请求性。而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者要求的公文,具有陈述性。

(二)求复性。请示的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要求作出明确答复。而报告的目的则在于使上级掌握某方面或阶段的情况,不要求批复。

(三)超前性。请示行文时机具有超前性,必须在事前行文,等上级机关作出答复之后才能付诸实施。而报告则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一般不在事前行文。

(四)单一性。请示事项具有单一性,要求一文一事。而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以一文数事。

二、类型

请示的分类主要是根据行文的目的和内容的不同来进行的。通常可分为两种。

(一)事项性请示。这种请示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某项或者开展某项工作的请示,属于请求批准性的请示。这种请示多用于机构设?、审定编制、人事任免、重要决定、

重大决策、大型项目安排等事项。这些事项按规定本级机关无权决定,必须请示上级机关批准。

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难于解决的事项,用请示请求上级机关给予帮助、支持的请示,也是事项性。(二)政策性请示。下级机关往往会在工作中碰到某一方针、政策等不明确、不理解的问题,或者碰到新问题和情况。要弄清楚和解决这些问题,可用请示行文,并提出解决的意见,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的解释和指示。

三、写法、结构

请示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结构完整规范。

(一)标题。请示标题一般要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有时可以省略,如前面提到的《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写标题要注意,不能将“请示”写成“报告”或“请示报告”,原由中也不要重复出现“申请”、“请求”之类词语。

(二)正文。请示的正文都要包括原由、事项和结语3部分。

1.原由。请示的原由是请示事项和要求的理由及依据。要先把原由讲清楚,然后再写请示的事项和要求,这才能顺理成章。原由很重要,关系到事项是否成立,是否可行,当然关系到上级机关审批请示的态度。因此,原由常常十分完备,依据、情况、意义、作用等都要写上。

2.事项。包括办法、措施、主张、看法等。请示的事项,要符合法规,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事项要写得具体、明白。如果请示的事项内容比较复杂,要分清主次,一条一条地写出来,条理要清楚,重点要突出。注意:事项简单的,往往和结语合为一句话。如《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的最后一句话:“现申请把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请审批。”

请示事项应该避免不明确、不具体的情况和把原由、事项混在一起的情况。否则,不得要领,不知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3.结语。请示的结语有“以上请示,请批复”、“妥否,请批复”等。结语是请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不能遗漏,更不能含糊其辞。

四、要求

(一)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办法》所规定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一文多事,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

(二)单头请示。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者主管部门。如果需要,可以抄送有关机关。这就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三)不越级请示。这一点,请示与其它行政公文是一样的。如果因特殊情况或紧急事项必须越级请示时,要同时抄送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除个别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一般不直接送领导个人 。

(四)不抄送下级。请示是上行公文,行文时不得同时抄送下级以免造成工作混乱,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和批复的事项。

报 告

报告是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陈述事项的上行文,属于行政公文中三个上行文(议案、报告和请示)之一。

一、种类

报告种类较多。人们习惯上按内容划分,将报告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及答复报告。

(一)工作报告。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某一阶段的正常工作。工作报告有总结性报告和专题性报告两种。总结性报告多用于提交大会进行讨论并做出决定,如各级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正文结构有基本情况、成绩经验、教训不足和今后计划等部分。专题性工作报告用于汇报某一方面工作。

(二)情况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情况报告及时把本地区、本单位发生的重大事

件或者在一定范围内带有倾向性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报告。情况报告与工作报告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情况报告不局限于某一具体工作,不讲工作的进展情况,只讲客观存在的或者突然发生的情况;工作报告则要报告某项工作或某阶段的工作情况,或者工作结果。例如向上级机关反映自然灾害的情况,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都属于情况报告。这类报告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对发生的事情,要非常及时地向上级机关报告。有些情况还要用电话先报告,然后用书面报告。

(三)答复报告。用于答复上级查询事项。有的答复上级对群众来信中反映的问题,有的答复文件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有的是上级批示下级查办或者询问有关情况后,下级办理完毕需要书面答复。二、写作、结构

报告的写作有一定的特殊之处,简要地说有讲究立论、标题必须有事由部分以及比较重视叙述等。

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3部分。

(一)标题。报告的标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但是事由是不能省略的。此外,事由部分要简练、准确。

(二)正文。

原由,有的概括叙述总的情况,有的则只是简要地叙述情况,并且与原因、目的、依据等放在一起。

事项,是向上级报告的具体内容,一般采用条项并列式,篇幅较长的采用小标题。

结语,常用的有“特此报告”、“专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

三、要求

(一)立意要新。一般行政公文的立意——确立主旨,只要正确就可以了。报告中篇幅较长的种类,如工作报告就需要讲究立意。首先要明确主旨。在总结性报告中,主旨往往在正标题中表达出来。进一步,主旨要争取新颖、深刻。一篇总结性报告的水平质量往往突出地表现在主旨上。全文都要为说明主旨服务。如上例标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的正题就是主旨。

(二)内容要实。报告中的材料必须是真实的,实事求是,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一分为二,不能欺骗上级,以免造在工作上的失误。

(三)重点突出。在结构上要注意内在的一个要求,详略结合,重点突出。重要的层义,一定要突出出来,放在前面讲,认真论述。重点材料,也要放在前面叙述,还要详细地写。作为报告,往往所写的事情本身是典型的。这一事例中的材料,要将其中能说明问题和主旨的重点,详细地展开来。这样,就能达到点面结合的要求。

(四)不夹请示。〈办法〉规定,上级机关对报告是不批复的,因此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