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目光——赵丽宏散文精粹》
篇一:朗诵篇目《岁月·静好》——读雨馨梅子《岁月,两个字,有点缠绵》有感
岁月静好
配乐《神秘花园》
作者陈庆爽
岁月,两个字,有点惆怅,有点静好 有点缠绵悱恻,又有点简单素白
岁月沾染了风尘,就有了更浓更远的意味
那快乐的回忆,含情的眼神
甚至是滑落的泪水
都成了岁月的味道,生活的料理
岁月的无情,就像五月里的春风
吹落了桃红满地,吹散了一树嫣然 曾经的美好都随风而去,一去无还 难道今日傻傻等待的都是子虚乌有 还是岁月,欺骗了自己的灵魂
梦里梦外,看岁月静好
唯一寻找的人终究 是此生无缘
滚滚红尘,历尽千回百转
用悲情画扇,用痴心作桥
叹水中伊人,却始终是若隐若现
(或许)这就是岁月,充满期待
却也充满着遗憾
风行山林,月照花影
(来自:WwW.CssYq.com 书业 网:《岁月的目光——赵丽宏散文精粹》)把生活开成一朵朵莲,香而不妖,傲而不浊
就像冬日里的阳光 温暖实在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蓦然回首时,总有一位轻装素裹的恋人与你微笑
这是不是很好
把生活的酸甜苦辣敲成音符
在心中轻轻地吟诵
近水遥山处
总有一个人为你静静聆听
这是不是很好
沾染凡尘,就算十世轮回
也消磨不掉这岁月的刻刀
锋利,无情,催人老
而生活又偏偏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
消磨着青春沾染着凡尘
又享受着那份美好
灯火阑珊时
我们总会与相恋的人擦肩而过
不忍回眸寻她千百度
却发现
不过是
岁月和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而岁月依然静好
篇二:赵丽宏散文《我的母亲河》阅读
赵丽宏散文《我的母亲河》阅读
我的母亲河
赵丽宏
人们聚集在江河畔,靠水为生,以水为路。水的流淌,犹如生命繁衍和律动。水的波光,映照着人间的哀乐疾苦。江河犹如母亲,哺养了城市。
上海有两条母亲河,一条是黄浦江,一条是苏州河。黄浦江雄浑宽阔,穿过城市,流向长江,汇入海洋,这是上海的象征。而苏州河,虽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但她和上海的关系却似乎更为密切。她曲折蜿蜒地流过来,流过月光铺地的沉睡原野,流过炊烟缭绕的宁静乡村,流过兵荒马乱,流过饥馑贫困,流过晚霞和晨雾,流过渔灯和萤火,从荒凉缓缓流向繁华,从远古悠悠流到今天??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在苏州河畔聚集、居住、谋生,大大小小的工厂作坊,犹如蘑菇,在河畔争先恐后滋生。苏州河就像流动的乳汁,滋润着两岸的市民。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苏州河是一条变幻不定的河。她清澈时,河水黄中泛青,看得见河里的水草,数得清浪中的游鱼。江南的柔美,江北的旷达,都在她沉着的涛声里交汇融和。这样的苏州河,犹如一匹绿色锦缎,飘拂缠绕着城市的胸脯。
我无法忘记苏州河给我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我曾在苏州河里游泳,站在高高的桥头跳水,跳出了我的胆大无畏;投入无声的急流中游泳,游出了我的自信沉着。我还记得河上的樯桅和桨橹,船娘摇橹的姿态仪态万方,把艰辛的生计,美化成舞蹈和歌。我还记得离我家不远的苏州河桥头的“天后宫”,一扇圆形的门洞里,隐藏着神秘,隐藏着往日的刀光剑影。据说那里曾是“小刀会”的指挥部,草莽英雄的故事,淹没了妖魔鬼怪的传说。我还记得河边的堆货场,那是孩子们的迷宫和堡垒,热闹紧张的“官兵捉强盗”,将历史风云浓缩成了孩子的漫画。
少年时,我常常在苏州河畔散步。我曾经幻想自己变成了那些曾在这里名扬天下的海派画家,任伯年、虚谷、吴昌硕,和他们一样,踩着青草覆盖的小路,在鸟语花香中寻觅诗情画意,用流动的河水洗笔,蘸涟涟清波研墨,绘树绘花,绘自由自在的鱼鸟;画山画河,画依山傍水的人物??然而幻想过去,眼帘中的现实,却是浊流汹涌,河上传来小火轮的喧哗,还有弥漫在空气里的腥浊??
终于有了像童年时一样亲近苏州河的机会。前不久,上海举办了一个讴歌母亲河的诗会,请我当评委。组织诗会的朋友说,请你从近处看看今天的苏州河吧。昔日杂乱的堆货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游船码头。踏着木质的阶梯登上快艇,河上的风景扑面而来。先看水,水是黄色的,黄中泛绿,有透明度。远处水面忽然溅起小小的浪花,浪花中银光一闪,竟然是鱼!没有看清楚是什么鱼,但却是活蹦乱跳的水中精灵。童年在河里游泳的景象,突然又浮现在眼前,40多年前,我在苏州河里游泳,常有小鱼撞击我的身体。现在,这些水中精灵又回来了。河道曲曲折折在闹市中蜿蜒穿行,两岸的风光,也使我惊奇。花圃和树林,为苏州河镶上了绿色花边。河畔那些不知何时造起来的楼房,高高低低,在绿荫中争奇斗艳,它们成了上海人向往的住宅区,因为,有一条古老而年轻的河从它们中间静静流过。
生活中有一条江河多好,没有江河,土地就会变成沙漠。江河里有清澈的流水多好,江河污染了,生活也会变得浑浊。苏州河,我亲爱的母亲河,我为她正在恢复青春的容颜而欣慰。一条污浊的河流重新恢复清澈,是一个梦想、一个童话,然而这却是发生在我故乡之城的真实故事。
一个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时代,是令人神往的时代。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写的是“我的母亲河”——苏州河,而却在第二段的开头说“上海有两条母亲河,一条是黄浦江,一条是苏州河”,并且进一步说黄浦江“是上海的象征”,这显得有点喧宾夺主了。
B.苏州河见证了上海从贫穷到繁华的过程,为像“我”这样的上海普通百姓带来了许多成长的乐趣,提供了许多生活的便利,所以说和黄浦江相比,苏州河与上海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
C.少年时期常常在苏州河畔漫步,曾幻想自己能像吴昌硕等海派画家一样,在苏州河畔寻觅诗情画意,纵情描绘苏州河的美景,这诗意地表达了对母亲河的喜爱和赞美。
D.本文主要从“我”的视角和“我”的经历来写苏州河,写了苏州河在“我”生命的不同阶段呈现的不同面貌,并拿苏州河的今昔进行对比,主要抒发了“我”对苏州河被污染的痛心之情。
E.现在的苏州河,不仅有着现代化的码头,而且河水也变得清澈了,两岸栽花种树,生机盎然,楼房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这样的变化让感到既惊奇又欣喜。
2.文章第六段突出描写了一个什么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内容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章结尾写道:“一个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时代,是令人神往的时代。”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1.AD
(A项这样同提二者,单表其一,既显得自然全面,又做了很好的引渡,突出了写作的重点——苏州河,而非“喧宾夺主”。D项“拿苏州河的今昔进行对比,主要抒发了我对苏州河被污染的痛心之情”错误,文中虽有对苏州河遭污染的遗憾,但这不是的主要感情。)
2.第六段突出描写了鱼儿跳跃的细节。这样写,说明这里的水已经泛绿透明,侧面表现了治污的成果,表达了此时极为欣喜的心情。
3.一是苏州河被污染的情景,一是治理后苏州河的景象。这两方面内容构成了对比。这样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主题更加深刻。
4.这句话是说新时代把人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里说的人们的梦想就是把环境治理好。现在,苏州河过去那种腥浊的景象彻底改变了,这是新时代的成就,对新时代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时代精神决定着环境的好坏,人的环保观念与环境好坏关系密切,治理好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我们的美好梦想和迫切愿望,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篇三:《一缕穿透岁月的芬芳》——评析电影《云水谣》
一缕穿透岁月的芬芳
——评析电影《云水谣》
《云水谣》是尹力导演的一部得力之作。作为一部体现世间真实感情的影片,摒弃了以往爱情题材的电影因?抒情气?太浓而导致的?失真?。从而影片的主题意义则堪称深刻而自然:影片取材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四位主人公为爱情而生存而忠贞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以一位女青年?晓芮?寻找真爱为线索,纪录了男主人公?陈秋水?和女主人公?王碧云?的爱情故事。贴切地表达了那个时代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忠诚,赞扬了那个时代人追爱、守爱的精神,揭示出?真爱永恒即便是相隔万里?的主题。而影片主题的揭示得益于导演所运用的巧妙地镜头语言、穿透力的声音以及典型细节和高超的蒙太奇。
影片中巧妙的镜头语言对主题的凸显具有重要作用,也显示出导演的用意。影片刚开始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幅一段段波涛汹涌的画面,暗喻出故事的发展也是复杂不稳的。影片故事情节开展后,先后讲述了?台北·40年代末??50年代朝鲜?等地方的故事,使观众明确了故事的背景。并且影片在叙述故事时多次采用长镜头,例如刚开始时,长镜头的语言描述了台北的情景,明确了故事发生地,增强了电影艺术的真实感,同时体现了构图的开放性。故事发展到高潮时,长镜头的使用描述了金娣与陈秋水离别时以及陈秋水得知碧云来找他奔跑时的镜头,这些长镜头的使用,通过完整统一的动作显示,具体自然地展现人物内心此时激动、焦急的心理,营造了紧张的场面气氛。当然除了长镜头外,拍摄技巧给观众呈现的画面意味深长。例如当男女主角?陈秋水?和?王碧云?在王家楼梯上初遇时,升格拍摄营造出的缓慢节奏,不仅让这种近乎一见钟情的情感产生更显浪漫,而且在他们擦肩而过的一瞬留下短暂的失落。而当太阳升起,硝烟弥漫,对陈秋水的脸部特写时,也刻画出此时人物内心的迷茫与感伤。导演所运用的这些镜头语言都有力地深化了主题:主人公们对爱情的渴望,敢爱、守爱的精神。除了导演对镜头语言的巧妙使用,导演对电影声音的使用,同样使其具有穿透力,对主题的表达影响深刻。影片中多次刻画出在雨中的音响画面。
例如两个男
人为?王碧云?在雨中打斗,和?王碧云?焦急从秋水家离开时,时而感伤时而激动的背景音乐伴随着雨声使观众视听感觉上由感而叹。这也如同命运一样将相爱的人分道而行,考验真爱。除了雨中声响,当?王碧云?在?秋水?家时,两人合唱的歌曲仿佛是对真爱的赞美,既凸显了主题又使情节丰富起来。自音乐的歌唱声下,两人在乡下度过的日子里的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不自觉得这是一个描写?秋水?与?碧云?的歌谣。不仅反映人物之间的感情,声乐的运用也是对时代背景的完美展示。例如?陈秋水?从朝鲜凯旋归来时的欢快,激动人心的音乐都是时代背景的展示。这些声音的使用都一一解释了人们在此时追爱、守爱的精神品质,有力地深化了主题。
当然,导演在凸显主题时,典型的细节和高超的蒙太奇也起了重要作用。例如在影片中,?陈秋水?与?王碧云?离别时的场景,镜头一会给男的,一会给女的,这是平行蒙太奇在影片中的完美剪接,刻画了男女主人公在离别时伤感的心情。在细节方面,则凸显在?金娣?和?薛先生?两个人物形象上。特别是金娣与陈秋水的对手戏中,金娣初次见面时是在病床上,陈秋水一个巴掌扇在金娣的脸上,仿佛扇破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影片故事从此之后两人戏份不断增多,给观众一个?女追男?敢爱敢恨的?金娣?形象。除了这些,影片末尾?王碧云?与侄女的视频通话中,当王碧云说出‘我听不见时’的情景,一个对她的脸部特写充满深意。这样的一个细节描写仿佛就造就了?守爱?的真谛。导演所运用的这些蒙太奇和细节,有力的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与真诚,深化了主题。《云水谣》对一些观众来讲,仿佛就是描写?陈秋水?与?王碧云?这?云水?的歌谣。但深层次考虑,这更像是一缕穿透岁月的芬芳,不仅使影片的线索?晓芮?感受到真爱,给广大观众也谱写了?爱情价更高?的启迪。一幅世间有真爱,人们内心敢爱、追爱、守爱的篇章,形象的呈现了?即使相隔万里,真爱在人间?的主题意蕴,不愧为尹力导演的一部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