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 忘不了的画

    有些图画是我永远忘不了的,其中只有一张是名画,果庚①的《永远不再》。一个夏威夷女人一裸一体躺在沙发上,静静所着门外的一男一女一路说着话走过去;门外的玫瑰红的夕照里的春天,雾一般地往上喷,有升华的感觉,...

    详细阅读
  • 雨伞下

    下大雨,有人打着伞,有人没带伞。没伞的挨着有伞的,钻到伞底下去躲雨,多少有点掩蔽,可是伞的边缘滔滔流下水来,反而比外面的雨更来得凶。挤在伞沿下的人,头上游得稀湿。当然这是说教式的寓言,意义很明显:穷人...

    详细阅读
  • 炎樱语录

    我的朋友炎樱说:“每一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灵魂,回来寻找它自己。”炎樱个子生得小而丰满,时时有发胖的危险,然而她从来不为这担忧,还达观地说:“两个满怀较胜于不满...

    详细阅读
  • 存稿

    我写文章很慢而吃力,所以有时候编辑先生向我要稿子,我拿不出来,他就说:“你有存稿,拿一篇出来好了。”久而久之,我自己也疑心我的确有许多存稿囤在那里,始于下决心去搜罗一下。果然,有是有的。我现在每篇摘录...

    详细阅读
  • 《传奇》再版的话

    以前我一直这样想着: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的封面给报摊子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窗口看月亮,看热闹。我要问报贩,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销路还好吗?——太贵...

    详细阅读
  • 谈跳舞

    中国是没有跳舞的国家。从前大概有过,在古装话剧电影里看到,是把雍容揖让的两只大袖子徐徐伸出去,向左比一比,向右比一比;古时的舞女也带着古圣贤风度,虽然单调一点,而且根据唐诗“舞低杨柳楼心月”,似乎是较...

    详细阅读
  • 谈音乐

    我不大喜欢音乐。不知为什么,颜色与气味常常使我快乐,而一切的音乐都是悲哀的。即使是所谓“轻一性一音乐”,那跳跃也像是浮面上的,有点假。譬如说颜色:夏天房里下着帘子,龙须草席上堆着一叠旧睡衣,折得很齐整...

    详细阅读
  • 谈画

    我从前的学校教室里接着一张《蒙纳·丽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名画。先生说:“注意那女人脸上的奇异的微笑。”的确是使人略感不安的美丽恍馏的笑,像是一刻也留它不住的,即使在我努力注意之际也滑了开去,使人...

    详细阅读
  • 气短情长及其他

    一气短情长朋友的母亲闲下来的时候常常戴上了眼镜,立在窗前看街。英文《大美晚报》从前有一栏叫做“生命的橱窗”,零零碎碎的见闻,很有趣,很能代表都市的空气的,像这位老太太就可以每天写上一段。有一天她看见一...

    详细阅读
  • 双声

    (犭莫)梦①与张一爱一玲一同去买鞋。两人在一起,不论出发去做什么事,结局总是吃。①我替她取名“炎樱”,她不甚喜欢,恢复了原来的名姓“莫黛”——“莫”是她姓的译音。“黛”是因为皮肤黑。——然后她自己从阿...

    详细阅读
  • “卷首玉照”及其他

    印书而在里面放一张照片,我未尝不知道是不大上品,除非作者是托尔斯泰那样的留着大自胡须。但是我的小说集里有照片,散文集里也还是要有照片,理由是可想而知的。纸面上和我很熟悉的一些读者大约愿意看看我是什么样...

    详细阅读
  • 我看苏青

    苏青与我,不是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样密切的朋友,我们其实很少见面。也不是像有些人可以想象到的,互相敌视着。同行相妒,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何况都是女人——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可是我想这里有点特殊情形。即使从纯...

    详细阅读
  • 丈人的心

    这是个法国故事,法国人的小说,即使是非常质朴,以乡村为背景的,里面也看得出他们一种玩世的聪明。这一篇小说讲到阿尔卑斯山上的居民,常会遇到山崩、冰雹、迷路、埋在雪里,种种危险。一老翁,有一个美丽的女儿,...

    详细阅读
  • 姑姑语录

    我姑姑说话有一种清平的机智见识,我告诉她有点像周作人他们的。她照例说她不懂得这些,也不感到兴趣——因为她不喜欢文人,所以处处需要撇清。可是有一次她也这样说了:“我简直一天到晚的发出冲淡之气来!”有一天...

    详细阅读
  • 轻轻地来与轻轻地走

    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但不管是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

    详细阅读
  • 老屋小记(10)

    那两间老屋便是一个浪,是我的7年之浪。我也是一个浪,谁知道会是光-阴-之水的几十年之浪?这人间,是多少盼望之浪与意料之浪呢?就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河边,K跑来告诉我:三子死了。“怎么回事?...

    详细阅读
  • 一封关于音乐的信

    编辑同志:好!我一直惭愧并且怀疑我是不是个音乐盲,后来李陀说我是,我就不再怀疑而只剩了惭愧。我确实各方面艺术修养极差,不开玩笑,音乐、美术、京剧,都不懂。有时候不懂装懂,在人们还未识破此诡计之前便及时...

    详细阅读
  • 老屋小记(1)

    一、年龄的算术年龄的算术通常用加法,自落生之日计,逾年加一;这样算我今年是45岁。不过这其实也就是减法,活一年扣除一年,无论长寿或短命,总归是标记着接近终点;据我的情况看,扣除的一定是多于保留的了。孩...

    详细阅读
  • 《秋天的怀念》原文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

    详细阅读
  • 爱情问题

    1.有人说,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贝多芬的乐曲在奏响在回荡,如果真有外星人的话,他们会把这声音认作地球的标志(就像土星有一道美丽的环),据此来辨认我们居于其上的这颗星星。这是个浪漫的想象。何妨再浪漫些呢...

    详细阅读
  • 老屋小记(2)

    “怎么着爷们儿?来吧!甭老一个人在家里憋闷着……”B大爷笑着说,露出一嘴残牙。他是说我。???三、D的歌应该有一首平缓、深稳又简单的曲子,来配那两间...

    详细阅读
  • 没有生活

    很久很久以前并且忘记了是在哪儿,在我开始梦想写小说的时候我就听见有人说过:“作家应该经常到生活中去。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是得有生活。没有生活是写不出好作品的。”那时我年少幼稚不大...

    详细阅读
  • 我与地坛(四)

    现在让我想想,十五年中坚持到这园子来的人都是谁呢?好像只剩了我和一对老人。十五年前,这对老人还只能算是中年夫妇,我则货真价实还是个青年。他们总是在薄暮时分来园中散步,我不大弄得清他们是从哪边的园门进来...

    详细阅读
  • 老屋小记(3)

    “你影响别人!”“谁?死神吗?”“滚,没人跟你贫嘴!想干就干,不想干回家!”“呵,您描绘了一幅多么可怕的图画。&he...

    详细阅读
  • 笔墨良心

    一常有编辑来约稿,说我们办了个什么刊物,我们开了个什么专栏,我们搞了个什么征文,我们想请你写篇小说,写篇散文,写个剧本,写个短评要不就写点随感……我说写不了。编辑说您真谦虚...

    详细阅读
  • 我与地坛(三)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

    详细阅读
  • 新年抒怀

    除夕之夜,半夜醒来,一看表,是一点半钟,心里轻轻地一颤:又过去一年了。小的时候,总希望时光快快流逝,盼过节,盼过年,盼迅速长大成*人。然而,时光却偏偏好像停滞不前,小小的心灵里溢满了忿忿不平之气。但是...

    详细阅读
  • 八十述怀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咄咄怪事!我向无大志,包括自己活的年龄在内。我的父母都没有活过五十;因此,我自己的原定计划是活到五十。这样已经超...

    详细阅读
  • 迈耶一家

    迈耶一家同我住在一条街上,相距不远。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是怎样认识他们的。可能是由于田德望住在那里,我去看田,从而就认识了。田走后,又有中国留学生住在那里,三来两往,就成了熟人。他们家有老夫妇俩和两...

    详细阅读
  • 学习吐火罗文

    我在上面曾讲到偶然性*,我也经常想到偶然性*。一个人一生中不能没有偶然性*,偶然性*能给人招灾,也能给人造福。我学习吐火罗文,就与偶然性*有关。说句老实话,我到哥廷根以前,没有听说过什么吐火罗文。到了...

    详细阅读
  • 我的老师们

    在深切怀念我的两个不在眼前的母亲的同时,在我眼前那一些德国老师们,就越发显得亲切可爱了。在德国老师中同我关系最密切的当然是我的Doktor-Vater(博士父亲)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我同他初次会面的情景...

    详细阅读
  • 在饥饿地狱中

    同轰炸并驾齐驱的是饥饿。我初到德国的时候,供应十足充裕,要什么有什么,根本不知饥饿为何物。但是,法西斯头子侵略成性*,其实法西斯的本质就是侵略,他们早就扬言:要大炮,不要奶油。在最初,德国人桌子上还摆...

    详细阅读
  • 重返哥廷根

    我真是万万没有想到经过了三十五年的漫长岁月,我又回到这个离开祖国几万里的小城里来了。我坐在从汉堡到哥廷根的火车上,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难道是一个梦吗?我频频问着自己。这当然是非常可笑的,这毕竟就是...

    详细阅读
  • 夹竹桃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

    详细阅读
  • 怀念西府海棠

    暮春三月,风和日丽。我偶尔走过办公楼前面。在盘龙石阶的两旁,一边站着一棵翠柏,浑身碧绿,扑入眉宇,仿佛是从地心深处涌出来的两股青色*的力量,喷薄腾越,顶端直刺蔚蓝色*的晴空,其气势虽然比不上杜甫当年在...

    详细阅读
  • 神奇的丝瓜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

    详细阅读
  • 幽径悲剧

    出家门,向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过这一条路,到办公室去。因为天天见面,也就成了司空见惯,对它有点漠然了。然而,这一条幽径却是大大有名的。记得在五十年代,我在故宫的...

    详细阅读
  • 听雨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

    详细阅读
  • 二月兰

    转眼,不知怎样一来,整个燕园竟成了二月兰的天下。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

    详细阅读
  • 清塘荷韵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

    详细阅读
  • 虎年抒怀

    真没有想到,一转瞬间,自己竟已到了望九之年。前几年,初进入耄耋之年时,对光-阴-之荏苒,时序之飘逸,还颇有点“逝者如斯夫”之感。到最近二三年来,对时间的流逝神经似乎已经麻痹了,...

    详细阅读
  • 九十述怀

    杜甫诗:“人生七十古来稀。”对旧社会来说,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符合实际情况。但是,到了今天,老百姓却创造了三句顺口溜:“七十小弟弟,八十多来兮,九十不稀奇。&rd...

    详细阅读
  • 一条老狗(1)

    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总会不时想起一条老狗来。在过去七十年的漫长的时间内,不管我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管我是在亚洲、在欧洲、在非洲,一闭眼睛,就会不时有一条老狗的影子在我眼前晃动,背景是在一个破...

    详细阅读
  • 一条老狗(2)

    可是我这一个奇妙如意的美梦竟被一张“母病速归”的电报打了个支离破碎。我现在坐在火车上,心惊肉跳,忐忑难安。哈姆莱特问的是tobeornottobe,我问的是母亲是病了,还是走了...

    详细阅读
  • 一条老狗(3)

    我又躺在炕上,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两只眼睛望着黑暗,仿佛能感到自己的眼睛在发亮。我想了很多很多,八年来从来没有想到的事,现在全想到了。父亲死了以后,济南的经济资助几乎完全断绝,母亲就靠那半亩地维持生活...

    详细阅读
  •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1)

    老舍先生含冤逝世已经二十多年了。在这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我经常想到他,想到的次数远远超过我认识他以后直至他逝世的三十多年。每次想到他,我都悲从中来。我悲的是中国失去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正直的大作家...

    详细阅读
  • 老舍散文集-忙

    #米#花#在#线#书#库#boOk.mihUa.neT近来忙得出奇。恍忽之间,仿佛看见一狗,一马,或一驴,其身段神情颇似我自己;人兽不分,忙之罪也!每想随遇而安,贫而无谄,忙而不怨。无谄已经作到;无论...

    详细阅读
  • 老舍散文集-习惯

    ≈米≈花≈在≈线≈书≈库≈BooK.MIhUa.nEt不管别位,以我自己说,思想是比习惯容易变动的。每读一本书,听一套议论,甚至看一回电影,都能使我的脑子转一下。脑子的转法像是螺丝钉,虽然是转,却也往...

    详细阅读
  • 一些印象

    一些印象(节选)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