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作物试验示范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2018-10-08 02:28书业网

篇一: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实施方案

区域试验

内蒙古自治区裸燕麦品种生产试验实施方案

(二〇一一年)

一、试验目的

通过区域试验,客观、科学、公正的鉴定参试新品种遗传性状稳定和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一致情况,鉴别参试品种之间的差别和独特情况;通过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新品种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筛选出适宜我区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燕麦新品种,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为品种认定提供可靠依据。

二、参试品种及供种单位

品种(系)名称 W04-90

供种单位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甜菜所

试验组别 区试/生试 区试/生试 区试

试验年限 2/1 2/1

联系人 付晓峰

电话 13904714883

赤燕7号 赤燕8号

燕科1号(CK)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甜菜所

丁素荣 丁素荣

付晓峰

13947640639 13947640639

13904714883

1

三、试验组织单位、主持单位与承试单位

(一)组织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呼市呼伦北路74号) 负责人:罗军联系电话:0471—6285043 邮 编:010010 Email:luojun1976@163.com (二)主持单位:赤峰市种子管理站(红山区钢铁西街) 主持人:付金宁 联系电话:0476—5869822 邮 编:024000 Email:fujinning@sina.com (三)承试单位

承 试 单 位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甜菜所 克旗农牧业局种子管理站 兴安盟农业科学研究所 锡林郭勒盟种子管理站

承试人 刘俊青 姜国铭 田淑华 祁占彬

联系电话 13947109508 13947622817 13948278005 15847992197

联系地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2号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 乌兰浩特市乌察路农研巷9号

邮编 010031 025300 137400 026000

锡林浩特市锡盟种子管理站

四、试验设计

(一)区域试验: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0m2;生产试验: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20m2。小区长宽比要<5:1。播种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定,密度为25-30万株/亩,田间管理略高于当地大田,各试点均按统一方案实施。

(二)一般在旱地种植,为了减少干旱对试验的影响,保证试验成功,试点须土地平整,土壤肥力中上,并有灌溉条件。

五、试验要求

(一)试验要求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前茬一致、不得重茬,四周设保护行。 (二) 观测、调查记载项目按统一的区试年度总结报告书逐项认真填写。

六、供种

供种单位提供第一年参试用种,续试品种种子由各试点自留,特殊情况没有试验用种的,请及时与供种单位联系。

七、品质分析

拟认定的参试品种须提供由农业部机构认可的部级检测中心出具的品质分析报告。所需分析样品及费用由申请者自行承担。

八、试验总结

(一)每年11月15日前务必将纸质总结和电子版分别报送试验组织单位和主持单位(联系方式见三)。

(二)因人为或受灾而报废的试验,于报废后15天内以函件的形式向试验组织单位和主持单位通报情况。

(三)试验结束后,主持单位应及时汇总试验结果,提出品种是否继续试验的建议。同时根据田间考察和总结上报情况对每个试点进行综合评价,明确指出试点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意见。

(四)如果试验对照品种的产量低于本区组产量平均值,主持单位应逐点采用本区组品种(含对照)产量的平均值作为产量对照指标,汇总结果以增产3%标准来衡量各参试品种产量是否达标。

九、试验监督与管理

(一)试验期间,试验组织单位和主持单位将组织专家进行检查,掌握各试点的试验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检查的重点是参试品种是否全部到位,试验小区排列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较严重缺苗、丢苗现象,自然灾害对试验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品种弄错现象,调查记载是否完整准确,品种的综合抗性和成熟情况,表现特异品种等。

(二)承担品种试验的机构,未经试验组织单位许可,不得擅自扩散、繁殖、扣留试验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上述行为一经查实,试验点结果将全部报废,试验组织单位将取消其承担试验资格并通报批评,造成损失的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经济责任。

(三)参试品种在试验点增减产幅度达20%时,试点负责人必须向试验组织单位书面报告增减产原因:涉及气象原因的,须提供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相关气象数据,不能说明原因的,该数据在汇总时不被采信;测产前,试点田间调查与管理人员发现参试品种增减产幅度可能达到30%时,须邀请辖区市级种子管理站品种管理科负责人共同测产,签署测产报告(含增减产原因说明)上报试验组织单位。否则该数据在汇总时不被采信。

(四)试验监督电话:0471—6285043

十、试验档案管理

试验要建立试验档案,档案填写应真实、科学、公正,不得私自涂改。调查档案要妥善保管,接受组织单位和主持单位的检查。试验结束后,原始数据档案应保存三年以上。

十一、费用缴纳

区域试验费:每年1000元/品种(2年试验周期),生产试验费:1000元/品种(1年试验周期),复试品种需重新按标准缴纳试验费。 收款单位:赤峰市松山区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协会开户行:赤峰松山农行园林支行帐号:241401040009994 联系人:付金宁电话:0476-5869822

各参试单位要按照收费要求及时将参试费于4月20日前汇到指定帐户,否则取消其参试资格.参试单位汇款时写清作物种类、品种名称,否则无法开具发票。

附:燕麦调查记载规范

1 物候期

日期,以月/日表示。 1.1 播种期:实际播种的日期。

1.2 出苗期:全试验区有50%以上的植株第一片叶子露出地面展开时为出苗期。 1.3 分蘖期:全试验区有50%以上的植株第一分蘖露出叶鞘1.0cm时为分蘖期。 1.4 拔节期:全试验区有50%以上主茎植株第一节露出地面2.0cm时为拔节期。 1.5 抽穗期:全试验区有50%以上主茎植株顶部4-6个小穗露出剑叶时为抽穗期。

1.6 开花期:全试验区有50%以上主茎植株顶部4-6个小穗开花时为开花期。 1.7 成熟期:

乳熟期:全试验区有50%以上的植株,穗的上中部籽粒经挤压流出乳状浆液时为乳熟期。

腊熟期:全试验区有50%以上的植株,穗的上中部籽粒为浅黄色并呈腊质状态时为腊熟期。

完熟期:全试验区有80%以上植株的籽粒表现出应有的大小和色泽时为成熟期。一般以完熟期为适宜收获期。 1.8 收获期:实际收获的日期。

1.9 生育期(生育日数):出苗期至成熟期的日数。 2 形态特征 2.1 幼苗

2.1.1 出苗整齐度:目测,分三级记载

1级:整齐 2级:中等整齐 3级:不整齐

2.1.2 幼苗习性:分匍匐、半直立、直立三种状态,于分蘖期观察记载。 2.1.3 幼苗长势:目测群体长相,分强、中、弱三级,于分蘖期观察记载。 2.2 叶片

2.2.1 叶色:分浅绿、绿、浓绿三种颜色,抽穗后观察记载。

2.2.2 叶相:根据主茎旗叶、倒二叶与茎之间角度大小及长相,分为下披、平展、上冲三种类型,抽穗期观察记载。

2.2.3 叶片大小:根据主茎旗叶、倒二叶、倒三叶的长度、宽度(叶中部最宽处)。单位:cm。

2.2.4 叶面积:随机取样20株,测定单株叶面积(叶片的长、宽相乘,除以系数1.2。公式:S=L×D÷1.2),取平均值,单位:m2,并注明测定日期。 2.2.5 叶面积指数:公式:叶面积指数=亩叶面积(m2)/666.7 m2。 2.3 植株

2.3.1 株型:分为紧凑型、松散型两种。

紧凑型:叶片上冲,茎、穗挺直。 松散型:叶片平展或下披,穗基部略弯曲。

2.3.2 株高:测量主茎基部至顶部长度(芒除外)。单位:cm。

2.3.3 节数:用数字表明主茎地上部的节数,于成熟后室内考种时记载。 2.3.4 茎粗:测量主茎地上第二节中部的直径,取平均值,单位:mm。 2.3.5 腊质层:分多、少、无三级。抽穗期观察记载。

2.3.6 整齐度:成熟后观察全试验区群体高矮、成熟是否一致。分整齐、不整齐记载。

整齐:全试验区植株高矮、成熟一致。 不整齐:全试验区植株高矮、成熟不一致。

2.3.7 分蘖习性:成熟后随机取样20株,计数总茎数、有效分蘖数(包括主茎穗)和无效分蘖(抽穗未结实的分蘖)数,计算单株平均有效分蘖数、无效分蘖数。 2.4 穗

2.4.1 穗型:根据穗分枝与着生轴的着生状态,分为周散型、侧散型两种。

周散型(圆锥型):穗分枝环绕穗轴向四周均衡地散开,各级分枝之间

分布疏散,全花序呈圆锥状态。

侧散型(紧密型):所有分枝倒向穗轴一侧,且排列紧密。

2.4.2 穗长:分别量出已定考种植株主茎穗基部至顶端(芒除外)的长度,取平均值,单位:cm。

2.4.3 轮层:莜麦的穗分枝在穗轴上呈半轮生状着生,每一个半轮生着生的分枝称为一个轮层。数出主茎穗的轮层数,取平均值。 2.5 稃

2.5.1 稃色:分为黄、白、褐三种,成熟期记载。

篇二: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省XX市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XX省XX市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 项目实施单位:XX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项目负责人:XXX职务:主任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公章) :XXXX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总负责人:XX 职称:注册咨询工程师

审核人员:XXX 职称:注册咨询工程师

编写人员:XX职称:工程师

XX职称:工程师

XXX职称:助理工程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 1 –

1.1 项目提要..................................................................................................... – 1 –

1.2(转 载 于:wWw.cssYQ.COm 书 业 网:作物试验示范实施方案) 项目概况..................................................................................................... – 2 –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 ...................................................... – 5 –

2.1 项目建设背景............................................................................................. – 5 –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0 –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13 –

第三章 建设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 – 16 –

3.1 建设场址选择........................................................................................... – 16 –

3.2 建设条件................................................................................................... – 17 –

第四章 市场分析 ................................................................................................ – 23 –

4.1 市场现状分析........................................................................................... – 23 –

4.2 市场前景分析........................................................................................... – 25 –

4.3 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 27 –

第五章 建设方案 ................................................................................................ – 30 –

5.1 建设目标................................................................................................... – 30 –

5.2 建设规模与内容....................................................................................... – 30 –

5.3 产品方案................................................................................................... – 31 –

5.4 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 32 –

5.5 工程方案................................................................................................... – 36 –

5.6 设备方案................................................................................................... – 38 –

5.7 科技方案................................................................................................... – 40 –

5.8 项目实施进度........................................................................................... – 40 –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减排措施 ............................................................ – 42 –

6.1 环境影响................................................................................................... – 42 –

6.2 节能减排措施........................................................................................... – 42 –

6.3 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 – 43 –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 – 44 –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 44 –

7.2 劳动定员................................................................................................... – 46 –

7.3 管理措施................................................................................................... – 47 –

7.4 技术培训................................................................................................... – 50 –

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50 –

第八章 建设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 – 52 –

8.1 建设投资估算说明................................................................................... – 52 –

8.2 建设投资估算........................................................................................... – 53 –

8.3 资金来源及投资计划............................................................................... – 53 –

第九章 财务评价 ................................................................................................ – 54 –

9.1 财务评价依据........................................................................................... – 54 –

9.2 财务估算................................................................................................... – 54 –

9.3 财务分析................................................................................................... – 56 –

9.4 财务评价结论........................................................................................... – 57 –

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 ........................................................................................ – 58 –

10.1 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 – 58 – 10.2 建立起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 58 – 10.3 促进农民增收......................................................................................... – 59 – 10.4 扩大就业................................................................................................. – 59 – 10.5 有益环境保护......................................................................................... – 59 – 第十一章 风险分析 ............................................................................................ – 61 –

11.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 – 61 – 11.2 风险程度分析 .........................................................................................– 61 – 11.3 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 .............................................................................– 62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63 –

12.1 可行性研究结论 ..................................................................................... – 63 – 12.2 问题与建议 ............................................................................................. – 64 –

附表

附表 1:主要经济数据及评价指标汇总表

附表 2: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 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附表 2-2:设备投资明细表

附表 2-3:科技投资明细表

附表 3: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 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附表 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5-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

附表 5-2:外购原材料及燃动费用表

附表 6: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 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7-1: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篇三:药效试验实施方案

田间药效试验 实施方案

一、 主要目标任务

1、 继续验证药物在防治病虫害、促进增产、保证无残留等方面

的效果。

2、 与合作方紧密合作,确保试验田作物的高品质稳产、增产。

二、运营团队

1、 组织架构图

2、 项目团队构成及其职责 管理团队人员构成:

执行团队人员构成

三、年度主要实施举措

1年度从育苗期开始,每个试验点派驻田间试验人员1至2名进驻示

范田,全程跟踪作物生长。

2、安排田间管理专家不定期的巡查试验田的作物生长情况,对田间

试验人员反馈信息及时处理。

3、建立田间试验指导手册,更加规范的采集相关试验数据和监控作

物生长。

四、实施方案框架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