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篇一:XX镇XX村整村扶贫脱贫实施方案
XX镇XX村整村扶贫脱贫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确保今年底整村脱贫销号和贫困群众全部越过贫困标准线,全面迈进小康社会,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根据《梁平县2015年扶贫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梁委
办【2015】8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及XX村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 “137”总体部署和我镇建设“生态蜜蜂之乡、风情滨河小镇、特色边贸集镇”的战略目标,强化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路,突出生态涵养发展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提升发展能力,以更高的重视程度、更大的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紧盯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我镇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上级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上级扶贫政策的精神,以自力更生为主,抢抓上级财政扶贫的绝好机遇,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坚持综合开发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社会
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重点支持贫困村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和修建基础设施,同时,要集中有限的资金,优先解决群众最亟需解决的困难,力争通过项目实施,将该村芝麻、榨菜、李子产业做大做强。
——坚持群众参与和政府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群众既是扶贫的对象,又是项目开发的主体和内因。因此,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不论在贫困户的确定,项目选择到项目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应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项目建设,项目的财务、物资、管理及建设进度上要及时向群众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在市场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布局等方面为群众搞好指导和服务。
——坚持整村推进与扶持贫困个体相结合的原则。以贫困户为主,着眼贫困群众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以贫困村为单元,整体推进,在此基础上,对建卡贫困户针对致贫原因,因户施策,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扶贫规划,重点扶持,使建卡贫困户到2015年底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
三、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东南方,距XX场镇7公里,县道“石白路”穿境而过,与我镇骆马村、龙坪村、翟溪村和忠县汝溪镇交界,由原XX村、双河村、新元村合并而成。全村幅员面积6.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6亩,属于半丘陵地带,
海拔221-500米。有8个村民小组665户2316人,其中,在家357户857人,外出1459人,其中全家外出308户993人。现有建卡贫困户76户243人,低保户16户49人,五保户9户9人,建卡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11%。传统农业主要以水稻、玉米、薯类、油料、豆类为主,全村粮食年总产量600吨。特色农业主要为种养殖业,全村现有养蜂100群以上的大户5户,养鸡大户2户,养猪大户3户。全村现有公路24公里,其中已硬化10.6公里,有山坪塘18口,其中已整治8口,有自来水厂1座。该村现有党员69名,1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其中非公党支部1个。该村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民生产技术较落后,规模化经营尚未形成,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2014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0元,属市级贫困村。
四、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底实现XX村整村脱贫销号,全村76户243贫困人口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2300元(2010年不变价);2016年查漏补缺;2017年巩固提高。
(二)具体任务。
到2015年底XX村实现“八有”:
——有一个特色主导产业覆盖70%的农户,其中建卡贫困户不低于30%,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以重庆大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80%的农户参加合作
制、股份制等现代经营组织或者独立经营家庭农场;使全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以上。
——有一条硬化村社公路,至少6个村民小组通泥结石路,聚居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人行便道。
——有一个便民服务中心,面积达到150平方米以上,并配套建设便民超市等设施。
——有一套落实社保政策到户的具体措施,确保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贫困家庭成员全部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有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建立村容村貌管理制度,推广清洁能源,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确保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两委班子团结,工作思路清晰,群众基础好,有较强战斗力。
——有一支稳定的驻村工作队,驻村蹲点开展工作,群众不脱贫、工作不脱钩、队伍不撤离。
——有一个有效的结对帮扶机制,对建卡贫困户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几”帮扶,确保贫困户按期脱贫。
为XX村贫困户解决“八难”:着力解决贫困户稳定增收难、便捷出行难、安全饮水难、住房改造难、素质提升难、看病就医难、子女上学难、公共服务难。
五、具体措施
(一)核查调研,摸清底数。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镇村干部下村逐户摸清贫困户数量和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制定一户一策,落实帮扶责任人,建立脱贫台账、列出扶贫清单,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同时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保尽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扶尽扶。
(二)抓住重点,奋力攻坚。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亟需解决的难题。一是解决群众便捷出行难的问题。利用扶贫资金和帮扶资金硬化和整治村级公路2.0公里、组级公路3.5公里,受益人口达1000余人,解决产业发展交通瓶颈。二是解决安全饮水难的问题。管理维护好8口已整治的山坪塘,新整治山坪塘10口、堰渠8公里,新修堰渠3公里,全面完成投资340万元的自来水厂和入户管网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监测,确保农民饮用水质合格率达70%以上,新修积雨池24口,打卫生井40口,使XX村安全饮水全覆盖。三是解决住房改造难的问题。C、D级危房改造指标重点向贫困户倾斜,完成2户D级危房改造任务,另争取10户住房困难户危旧房改造。四是解决看病就医难的问题。管理维护好XX村标准化卫生室,确保人员设施配备齐全,把贫困户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对象,扎实做好农村医保和医疗救助工作,贫困户意外伤害保险和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五是解决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对
篇二:XX县2015脱贫攻坚
XX县2015—2017年开展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2011年以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持续开展整村推进、产业扶持开发、农村贫困大学生资助、小额到户贷款贴息、农民科技培训等系列扶贫攻坚行动,全县有1.35万户、4.99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走上了健康发展、自主致富的良性轨道,但仍有1.12万户、4.88万人处在贫困状态。这些贫困人口分布在全县各个行政村,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复杂而艰巨。为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加快全县精准脱贫攻坚步伐,实现2017年全县所有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与全县人民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集中力量开展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现结合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致富的决策部署,立足建设“两富两美”新XX,采取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贫、科学化脱贫的方法,建立精准脱贫包联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同向、同心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2020年实现全县所有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一个不落的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 基本原则
——坚持稳定脱贫原则。加大精准脱贫和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贫困户自主致富的“造血”能力,力促贫困人口早日摆脱贫困。
——坚持一户一策原则。建立全县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精确分析查找致贫原因,采取“一户一策”的方法,科学精准制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具体计划与工作方案。
——坚持整体推进原则。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
——坚持群众参与原则。脱贫攻坚的关键和主体是贫困群众。因此,在脱贫项目的选择、实施、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合力攻坚原则。按照“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整合县扶贫农发、发改、交通、水利、住建、国土、财政、民政、农林等政策性资金,激活企业、商会、慈善组织等社会资源,形成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三、 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按照中央和省、市既定的人均收入2500元(2010年不变价)贫困线和达到“两不愁、四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标
准,到2017年,全县1.12万户、4.88万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全部跨越2500元(2010年不变价)贫困线,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教育、卫生、社保等优惠政策惠及所有贫困人群,为2020年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阶段目标:按照“分步实施、重点攻坚、全面脱贫”的思路,力争2015年,完成脱贫任务3490户14800人;2016年,完成脱贫任务3800户17000人;2017年,完成脱贫任务3910户17000人。
四、 重点工作
(一)完善数据,科学化核查。通过建档立卡,把真正的脱贫对象及准确信息摸清核准,为精准脱贫提供可靠依据。
——核实完善贫困户信息,做到“四清”。对全县所有贫困人口,逐户调查核实,切实做到“四清”:一是核准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完善基础档案,做到“底数清”;二是核准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完善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三是核准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对策清”;四是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的“四定两不”帮扶机制,做
到“责任清”。(牵头部门:县扶贫农发办、统计局;参与单位:县民政局,各镇办、社区)
——核实完善贫困村信息,做到“五有”。对贫困村逐村摸底调查核实,重新录入县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切实做到“五有”,即:有村情档案,包括基本村情、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公共服务、贫困状况、收入水平等;有问题台账,包括主要制约因素、以往扶持情况和效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等;有需求清单,按照“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则,抓住主要矛盾,提出项目清单;有村级规划,包括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公共服务、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计划、金融支持计划、龙头企业带动计划、科学技术指导方案等;有帮扶记录,包括领导、单位、干部帮扶工作记录,以及贫困户增收脱贫时限。(牵头部门:县扶贫农发办、统计局;参与单位:各镇办、社区)
(二)多措并举,精准化脱贫。以建档立卡为依据,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确保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最大成效。
1.乡村建设脱贫。对建档立卡的67个重点贫困村中2097户9353名贫困人口,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加强水、电、路、两委会阵地、卫生室、老年人幸福互助院、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对建档立卡中有危漏房等安全隐患的贫困户,通过实施危房改造、高崖滑坡治理等
项目,促使贫困户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牵头部门:县扶贫农发办;参与单位:县住建局、财政局、交通局、新农办,相关镇办、社区)
2.产业扶持脱贫。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和经营能力但无产业途径的1153户5085名贫困人口,通过实施产业扶持开发、低收入户产业扶持、产业化扶贫等项目,鼓励发展猕猴桃、核桃、苗木花卉、御石榴、手工布艺、土鸡养殖等特色产业,引导开办小商店、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商贸旅游产业,有效增加经营性收入。(牵头部门:县扶贫农发办;参与单位:县农林局、畜牧局、农业园区办、商务办,各镇办、社区)
3.岗位开发脱贫。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但缺少经营能力的178户621名贫困人口,设立保洁员、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开发爱心工作岗位,吸纳和安置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上岗工作,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牵头部门:县人社局;参与单位:县劳动服务局、城管局、公安局、交警大队、农业园区办、工业园区管委会,各镇办、社区)
4.搭帮联营脱贫。对建档立卡中有经营意愿但经营能力弱的
220户764名贫困人口,充分发挥种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合作、联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搭帮互助,增加贫困户经营性收
篇三:XX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
XXXX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县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确保2016年10月底,XXXX乡XXXX村摘掉贫困村帽子,完成XXXX户XXXX名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根据XXXX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XXXX党字?2016?9号)和XXXX委、政府《XXXX关于全力打赢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XXXX?2016?14号)文件精神,结合XXXX乡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就业第一、产业带动、基础先行、开发开放、创新驱动方针,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全面落实XXXX扶贫攻坚专项行动计划,推动扶贫资金向XXXX村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做到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精准”,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
二、基本情况
XXXXXXXXXXXXXXXX
三、工作目标
2016年10月底,XXXX乡XXXX村摘掉贫困村帽子,完成XXXX户XXXX名贫困人口脱贫工作。通过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扶贫整村推进、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等到村到户项目实施,“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XXXX乡XXXX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XXXX户XXXX人脱贫工作,其中2016年完成XXXX户XXXX人的易地搬迁,全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素质技能和村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群众发展信心明显增强。
四、工作任务
(一)规范建档立卡。在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中,具体要按照以下“五步”进行精准识别和开展动态管理。一是农户申请,组内评议。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由农户自愿提出书面贫困户申请,以组为单位,组成4人以上的民主评议小组采取逐户排队、顺排倒取的方式,综合考虑每一户群众的具体情况,全面摸底排序,提出贫困户和脱贫户备选名单。二是村民复议,入户调查。对村内提出的贫困户备选名单,由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复议,确定贫困户拟选名单,乡成立清查组,每组5人对贫困户收入状况、家庭情况,算账分析,进行比对和评议。三是村级议决,乡级审核。对拟选的贫困户,村两委会把好四关,即是否有漏选错选、是否符合政策界限、是否有家族势力干扰、是否有干部优亲厚友,再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议决后形成初
选名单,第一次公示后由村两委班子核实签字后报乡政府审核。四是公示公告。对选出的贫困户名单,乡政府在贫困村对贫困户名单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后乡政府备案和上报县扶贫办。五是对建档立卡的XXXX户XXXX人贫困对象进行统一识别标准、统一数据口径,动态掌握基本信息,做到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责任清,数据准确、管理规范。
(二)列出需求清单。坚持问题导向,依据建档立卡确定的扶贫对象,区分因灾、因病、因学、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找准制约贫困村户发展的瓶颈问题,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需求。精准制定减贫计划,提出精准扶贫专项方案和年度计划。确定脱贫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把帮扶信息精准到一家一户,做到对号入座、逐年按月销号。
(三)明确脱贫措施。从贫困群众最期盼、获得感最强、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入手,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坚持项目资金、帮扶力量和监测评估到村到户,明确进度、倒排工期,精准制导,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滴灌”。
五、措施到位,内容精准
(一)实施精准扶贫规划。制定精准脱贫攻坚规划和具体脱贫计划。结合XXXX乡实际,科学制定精准脱贫攻坚规划,同时按照“五个一批”精准脱贫工程、市委“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转移就业脱贫、三分之一就地生产脱贫、三分之一社会帮扶脱贫)和“一村一策、一户一案”的工作要求,针对XXXX乡自治区级贫困村XXXX村XXXX户XXXX人,建立精准扶贫数据库,做到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责任清,数据准确、管理
规范。实行脱贫销号,加强政策衔接。坚持问题导向,依据建档立卡确定的扶贫对象,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以及土地贫瘠、水路滞后等不同致贫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和贫困人口脱贫意愿统计,明确发展目标和脱贫路径,对接制定落实每个贫困户具体脱贫计划,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举措,制定详细计划、建立精准脱贫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战,明确进度、倒排工期,确保项目资金、帮扶力量和监测评估到村到户。
责任领导:XXXX(党委委员、常务副乡长)
牵头单位:XXXX乡党委、政府
配合单位: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教育局、卫生局、住建局、环保局、农业局、水务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人社局、人行XXXX支行、交通运输局
(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及置换耕地工作。十三五期间完成XXXX户XXXX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其中一期2016年完成XXXX户XXXX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
责任领导:XXXX(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
牵头单位:XXXX乡党委、政府
配合单位: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国土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商经委、人行XXXX支行、文广局、国电XXXX分公司、电信局
工作计划:
1、3月底前建立完善建房户档案,4月初完成施工前的水、电等前期对接工作,4月中旬完成富民安居建房小工培训、施工
队技术人员培训,5月初完成安?区总体规划,6月初完成招投标并开工,6月中旬完成基槽开挖、支模板工作,6月底完成房屋基础完工、地圈梁钢筋绑扎及支模,7月初完成地圈梁打混泥土和地圈梁保养工作,7月中旬墙体完工,7月底屋顶完工,8月初主体完工,8月中旬装内外门,墙体粉刷,打散水混泥土,8月底完成建房任务。
2、?换耕地及机电井审批工作,4月初与水务局、林业局完成?换耕地及机电井规划设计工作,4月底完成土地与防风林平整工作,5月底前完成低压管网铺设和机电井审批工作,7月至8月与县电业局对接电力项目完成电力管线建设工作后新打机电井4眼(生产井3眼,绿化1眼),9月至10月上旬完成耕地分配和开沟工作,同时与林业局对接完成苗木定制工作,11月初完成葡萄苗木栽植工作。
(三)实施特色产业带动。2016年计划完成杏、石榴、葡萄等特色林果种植100亩;完成葡萄架式改造500亩;建设有机葡萄生产基地200亩;XXXX洋葱完成育苗任务10亩;发展梭梭接种大芸700亩;发展农村合作组织12家(其中养殖合作社8家,大芸合作社2家,馕合作社1家,奇石合作社1家);建设鲜重3吨的烘干房2座,并配套设备购?补贴资金;配套2台葡萄开埋墩机及4台饲草料加工机,培养打造“农家乐”(或配套建设“家庭旅馆”)1家;发展代羔母黑羊养殖XXXX只,扶贫鸡养殖22000羽,斗鸡4000羽;黑驴20头;小户集中连片养殖小区5个40户;发展农村电子商务1家;建设邮政便民服务站1个,坎儿井延长维修保护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