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鼓的俗语
篇一:带有鼓字的成语
带鼓字的成语
败鼓之皮 朝钟暮鼓 朝锺暮鼓 扯鼓夺旗 晨钟暮鼓村歌社鼓 村箫社鼓 打边鼓 打退堂鼓 大张旗鼓掉舌鼓唇 对牛鼓簧 烽鼓不息 桴鼓相应 ?补?怨 当面锣,对面鼓 鼓吹喧阗 鼓唇弄舌 鼓唇摇舌 鼓唇咋舌 鼓腹含哺 鼓腹含和 鼓腹击壤 鼓鼓囊囊 鼓角齐鸣 鼓睛暴眼 鼓乐齐鸣 鼓乐喧天 鼓脑争头 鼓馁旗靡 鼓盆之戚 鼓旗相当 鼓舌掀簧 鼓舌扬唇 鼓舌摇唇 鼓衰力尽 鼓吻奋爪 鼓吻弄舌 鼓舞欢忻 鼓舞欢欣 鼓舞人心 鼓眼努睛 含哺鼓腹 欢忭鼓舞 欢呼鼓舞 欢忻鼓舞 欢欣鼓舞 击鼓鸣金 击壤鼓腹 胶柱鼓瑟羯鼓催花 金鼓连天 金鼓齐鸣 金鼓喧阗 紧锣密鼓卷旗息鼓 开台锣鼓擂鼓鸣金 擂鼓筛锣 两部鼓吹 楼船箫鼓锣鼓喧天蒙在鼓里 密锣紧鼓 鸣鼓而攻 鼓朝钟 暮鼓晨钟旗鼓相当敲边鼓 明鼓而攻之 敲锣打鼓 筛锣擂鼓 诗肠鼓吹 收锣罢鼓 陶熔鼓铸 鸣鼓而攻之 掀风鼓浪 悬鼓待椎 偃旗仆鼓 偃旗卧鼓 偃旗息鼓暮破鼓乱人捶 掩旗息鼓 扬铃打鼓 腰鼓兄弟摇唇鼓喙 摇唇鼓舌 一鼓一板 一鼓作气渔阳?鼓渔阳鼙鼓钟鼓之色钟鼓馔玉重兴旗鼓 重振旗鼓 重整旗鼓
篇二:包含-”鼓”-字的成语
包含-”鼓”-字的成语.txt39人生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逆境 失意会经常伴随着我
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显示出来,希望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的无形的动力。
40奉献是爱心,勇于付出,你一定会收到意外之外的馈赠。 1▲败鼓之皮 △bàigǔzhīpí △典故:败:破旧。
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2▲敝鼓丧豚 △bìgǔsàngtún △典故: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
容费而无益。 △出处:《荀子·解蔽》:“故丧于
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3▲布鼓雷门 △bùgǔl?im?n △典故:布鼓:布蒙的鼓;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
前卖弄本领。 △出处:《汉书·王尊传》:“毋持
布鼓过雷门。” 4▲晨钟暮鼓 △ch?nzhōngmùgǔ △典故: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例子: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5▲打退堂鼓 △dǎtuìtánggǔ △典故: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 △例子:我们做事一定要有恒心,不可以一遇到困难时,就~。 6▲大张旗鼓 △dàzhāngqígǔ △典故: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
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例子:李参戎带著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排齐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清·张
春帆《宦海》第九回)
7▲当面锣,对面鼓 △dāngmiànlu?,duìmiàngǔ △典故: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 △例子:他听见俺娘说不拘几时要对这活,他如何就慌了。要着我,你两个~的对不是!(明·兰
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一回)
8▲掉舌鼓唇 △diàosh?gǔchún △典故: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例子:妆女的呈娇献媚,令人消魂;耍丑的~,令人捧腹。(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
九回)
9▲烽鼓不息 △fēnggǔbùxī △典故: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 △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10▲桴鼓相应 △fúgǔxiāngyìng △典故:桴:鼓槌。用鼓槌打鼓,鼓就响起来。比喻相互应和,配合得很紧密。 △出处:《汉书·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桴鼓之相应也。” △例子:“好!”慈禧太后~地说,“别的差缺慢慢商量吧!”(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11▲鼓唇弄舌 △gǔchúnn?ngsh? △典故:鼓:拨动,振动。振动嘴唇,拨弄舌头。形容凭口舌挑拨、煽动或进行游说。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而胥吏衙役辈鼓唇咋舌欲以罔利,
且言贼非真,器械自所制也。” 12▲鼓角齐鸣 △gǔjiǎoqímíng △典故: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
雄壮阵势。△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 13▲鼓盆之戚 △gǔp?nzhīqī △典故:旧指死了妻子。 △出处:《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例子:家綦贫,又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谢》) 14▲鼓舞人心 △gǔwǔr?nxīn △典故: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出处:汉·扬雄《法言·先知》:“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从者,号令乎?” △例子:也不过四处游说,~。(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 15▲含哺鼓腹 △hánbǔgǔfù △典故:哺:口中所含的食物;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
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出处:《庄子·马蹄》:“夫赫胥
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例子:糯米蒸糕,大嚼了一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四回)16▲欢欣鼓舞 △huānxīngǔwǔ △典故: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出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例子:但在革命成功了的当时,我们一般的人是怎样地~哟!(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
后》)
17▲击鼓鸣金 △jīgǔmíngjīn △典故: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羊放马。”18▲胶柱鼓瑟 △jiāozhùgǔsa △典故: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
知合变也。” △例子: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 19▲羯鼓催花 △ji?gǔcuīhuā △典故:羯鼓:两面蒙皮,腰部较细的一种鼓。敲击羯鼓,使杏花早开。 △出处:唐·南卓《羯鼓录》载:唐玄宗喜好羯鼓,曾经在内庭击鼓,并且自己做了一曲《春
光好》。当时正赶上庭中杏花开放,唐玄宗笑着说:“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 △例子:惟将~,赐得貂裘拖地。(明·陆采《明珠记·巡陵》)20▲金鼓齐鸣 △jīngǔqímíng △典故:金钟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出处:《吕氏春秋·不二》:“有金鼓,所以一耳。” △例子: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喊声枕地,一路都是火把。(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第六十回)
21▲紧锣密鼓 △jǐnlu?mìgǔ △典故: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
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22▲开台锣鼓 △kāitáilu?gǔ △典故: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 23▲擂鼓鸣金 △l?igǔmíngjīn △典故:金:指锣。指战场上击鼓打锣,以壮声势。 △出处:元·无名氏《午时牌》第二折:“我今日传了将令,则要您记的叮咛:也不许摇旗呐
喊,也不许擂鼓鸣金。” 24▲两部鼓吹 △liǎngbùgǔchuī △典故: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 △出处:《南齐书·孔稚?传》:“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
稚?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 25▲锣鼓喧天 △lu?gǔxuāntiān △典故: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
景象。 △出处:元·尚仲贤《单鞭夺槊》
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
艺显。”△
例子:周庸?一一回发,赏封五块银子,各人称谢。少时,~,笙箫彻耳。(清·黄小配《廿
载繁华梦》第二十二回)
26▲蒙在鼓里 △m?ngzàigǔlǐ △典故: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27▲密锣紧鼓 △mìlu?jǐngǔ △典故: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
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28▲鸣鼓而攻之△mínggǔ?rgōngzhī △典故: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9▲暮鼓晨钟 △mùgǔch?nzhōng △典故: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咸中《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例子:我委实的捱不彻~。(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 30▲破鼓乱人捶△p?gǔluà?nchuí △典故:比喻人失势受到大家的欺侮。 31▲旗鼓相当 △qígǔxiāngdāng △典故: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例子:单说何孝先自办此事以来,居然别开生路,与申大善士一帮~,彼此各不相干。(清·李
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
32▲敲边鼓 △qiāobiāngǔ △典故: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 33▲筛锣擂鼓 △shāilu?l?igǔ △典故:敲锣打鼓。形容大声吵闹。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 34▲诗肠鼓吹 △shīchágǔchuì △典故: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
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35▲陶熔鼓铸 △táor?nggǔzhù △典故: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36▲掀风鼓浪 △xiānfēnggǔlàng △典故: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37▲偃旗息鼓 △yǎnqíxīgǔ △典故: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
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
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例子: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卷包而去。(清·曹雪芹《红楼梦》
第六十二回)
38▲扬铃打鼓 △yánglíngdǎgǔ △典故:比喻大声张扬。 39▲腰鼓兄弟 △yāogǔxiōngdì △典故:腰鼓: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比喻兄弟辈里居中的的那一个较差。 △出处:《齐书·沈冲传》:“冲与兄淡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40▲摇唇鼓舌 △yáochúngǔsh? △典故: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庄子·盗跖》:“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
之主。” △例子:我正在这里指授进兵的方略,胆敢~,煽惑军心!(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
四回)
41▲一鼓作气 △yīgǔzu?qì △典故: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
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
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例子:初听这话,还是~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42▲渔阳鼙鼓 △yǔyángpígǔ △典故: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
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43▲重整旗鼓 △ch?ngzhěngqígǔ △典故:比喻失败之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例子:至清室已覆,袁为总统,他自然~,又复上台。”(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第四十八回)
篇三:常用俗语大全
常用俗语大全
1.八竿子打不着。[/b]
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齐鲁晚报》2003/1/30)
“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厦门晚报》2003/12/31)
]2.拔出萝卜带出泥。[/b]
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中国青年报》2001/9/20)
3.饱汉不知饿汉饥[/b]。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一个法国人曾挺疑惑地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老把忙挂在嘴边,简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没搭理他,因为他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们国情是虚位待人,我们的国情是多人待一位。”(《春城晚报》2003/6/5)
“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新华网2003/12/16)
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b]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上海证券报》2002/7/2)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大连日报》2002/8/20)
5.不管三七二十一。[/b]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拿来主义》)
“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关了起来。”(《西湖民间故事·白娘子》)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b]
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销售与市场》1997/12)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大家所熟知的经典投资理念,主旨是强调分散风险。”(《中国经营报》2002/9/16)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b]
与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中国教育报》2001/5/30)
“孙伯渊知道马宝山非常能干,有一次跟他说,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你应该凭自己的实力另谋发展。”(《北京晚报》2004/1/26)
8.闭塞眼睛捉麻雀。[/b]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9.唱白脸。[/b]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四川在线2003/8/13)
10.唱对台戏。[/b]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11.唱高调。[/b]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似乎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唱高调的受到赞扬,说实话的遭到贬损;唱高调的得到好处,说实话的丢掉实惠。”(《大连日报》2002/4/8)
“大凡贪官都喜欢唱高调——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缘由,一为恐慌,二为掩饰。”(新华网2003/6/27)
12.唱空城计。[/b]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在春运安全最关键时刻,南充两个乡镇党委、政府竟关门闭户,无人上班值班。昨日记者从南充市有关部门获悉,两个唱?空城计?的乡镇党委书记受到停职检查处理。”(《华西都市报》2004/1/29)
“难怪肚子大唱空城计,原来该吃晚饭了。”(席娟《我就是赖定你,怎样?!》)
13.唱主角。[/b]
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百兽联欢猴子唱主角”(《文汇报2004/1/21》)
“京城百姓拜年短信唱主角一小时发送一千万条”(2004/1/30)
14.炒鱿鱼。[/b]
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
“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家。没工作的人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着随时被炒鱿鱼的危险。”(千龙网2003/11/3)
“韩亲美外长被炒鱿鱼可能暗示韩对美政策有变”(《文汇报》2004/1/16)
15.撑场面。[/b]
指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
“因为资金紧缺的原因,将于今日开幕的第六届长春电影节走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境地。虽然开幕式闭幕式请来了不少港台明星撑场面,但真正唱主角的电影人却寥寥无几。”(《北京娱乐信报》2002/8/23)
16.吃不了兜着走。[/b]
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大贪污犯谢鹤亭伏法鲸吞千万元吃不了兜着走”(《法制日报》2000/10/14) “没有证据就是诽谤,我让她吃不了兜着走。”(中华网2001/12/25)
17.吃错药。[/b]
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头一两天我老在后悔,放着明媚秀丽的桂林不要,偏偏跑到这来活受罪,真是吃错
1
药!”(《广西师范大学报》2004/1/10)
18.吃小灶。[/b]
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美经济学家提醒中国外贸:?吃小灶?不足取以长期补贴刺激出口会破坏经济平衡“(《中华工商时报》2000/11/9)
“青岛队主教练汤乐普根据这种情况,决定让这员?新丁?吃小灶,先单练一周,然后再随队训练。”(《球报》2004/1/5)
19.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b]
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而交楼标准与销售时的承诺无法兑现的问题则多数因为开发商在销售时的宣传广告过分夸大和美化了自己的项目。这样虽然可以使销售周期缩短,资金回收加快,但这种短期行为却为今后的交房酝酿了极大的风险隐患。因为,?丑媳妇?早晚是要见?公婆?的。”(《北京青年报》2001/11/29)
20.穿小鞋。[/b]
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谁谁再也不穿小鞋了,因为那个靠帮派势力上台的党委书记被撤了职……”(张洁《沉重的翅膀》)
“道理明摆着,不去?祝贺?一下,把自来水公司得罪了,以后给你?穿小鞋?,经常停水,有你受的。”
21.闯红灯。[/b]
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别闯红灯?,这不仅是对我们党政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对于我们体育健儿来说,同样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树立?别闯红灯?的意识。”(人民网2003/4/17)
“但不闯?红灯?基本上就不存在特区,所谓的特区就是有改革的试验权,所谓改革的试验权就是?闯红灯?的权力,在体制上?闯红灯?的权力,改革就是一种违规,不违规就没有改革。”(东莞商务网2003/12/19)
22.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b]
一条路走不通,还可以走另一条路;不把自己局限于某一个目标。
“祥子明知道上工辞工是常有的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舍《骆驼祥子》) “在国民党统治下,经济凋敝,毕业即失业情况尤甚,于是在读书人里和在市民中一样,流行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到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的民谣。“(《世纪学人自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23.打官腔。[/b]
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听报告、看文件以及在新闻媒体中,常见某些领导干部?打官腔?。”(《大连日报》2002/10/12)
“儿女同父母说话,没有听说打官腔的,因为父母是长辈、是亲人。党政干部是人民公仆,讲话发言,与群众交流思想,不能打官腔。”(《人民日报》2003/8/12)
24.打水漂。[/b]
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大赤包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向来不肯把余钱打?水漂儿?玩。”(老舍《四世同堂》) “致富心切上了当四十万元打水漂。”(《云南日报》2003/7/6)
25.打退堂鼓。[/b]
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伏明霞:临阵又打退堂鼓”(《体育界》2001/11)
“周先生,项目做了一半,你们公司就要打退堂鼓吗?”(《汉语熟语学习手册》,北
2
京大学出版社)
26.打小报告。[/b]
“学习委员在班主任面前打小报告,排挤他人以谋得班长的宝座。”(余秋雨《霜冷长河》)
“告密又称作?打小报告?,一度非常流行。”(《博览群书》2001/3)
27.打预防针。[/b]
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公务员上岗先打?预防针?”(《检察日报》2003/6/28)
“先打预防针大学生热衷?提前职业化?”(《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8/27)
28.打圆场。[/b]
调解纠纷,缓和矛盾。
“每次对某件事物口无遮拦地进行炮轰完后,崔永元总是能够出人意外的打圆场。”(《青年时报》2004/1/4)
“开会时,常常遇到老板不满意某位同事的报告或观点,或会议进行一半时,同事因意见不同而造成尴尬的气氛。身为与会者的你,该怎么打圆场,好打破僵局,继续进行会议呢?”(《粤港信息日报》2004/1/17)
29.大气候。[/b]
比喻出现在较大范围的某种政治、经济形势或思潮。
“湖北大学引进博士群形成大气候”(《光明日报》2002/10/25)
“乒坛?三小虎?何时能成大气候”(《北京晚报》2003/5/24)
30.大水冲了龙王庙。[/b]
比喻自家人损害自家人。
“大水冲了龙王庙宿州派出所无辜抓走海关警察”(《中国青年报》2003/11/19)
31.当面鼓对面锣。[/b]
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8个战士围成一圈,当面鼓对面锣地数落起来,说得小符鼻尖上直冒汗。”(《解放军报》2000/8/16)
“报纸交流的局限是呆板、迟到;电视则是当面鼓、对面锣,而且一般当面说的东西不会说得很深,这是人之常情。”(《中国青年报》2004/1/1)
32.到什么山唱什么歌[/b]。
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今天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能够在商场里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还希望在购物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这就是今天的?山?,因此商家必须唱这个?山?上的歌。”(《创造周刊》2001/11/28)
“与基层朋友打交道,使用最多的便是语言。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要我们?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新闻战线》2002/3)
[b]
33.吊胃口。[/b]
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
“《军歌嘹亮》三大悬念吊胃口”(《解放日报》2003/8/19)
“李永就是用这种?吊胃口?的方法,迷惑着一个个善良女性的心,一次次地玩弄着她们的身体,诈骗了她们35万余元的钱财”(《北京晚报》2002/1/27)
34.定心丸。[/b]
能使人情绪安定的东西。
“上海为民工办保险外来劳动力吃上?定心丸?”(《中国建设报》2003/2/25)
3
“一位农民举着今年9月刚刚换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说:?农民有了?定心丸?。”(《法制日报》2003/11/6)
35.东方不亮西方亮。[/b]
表示尚有选择的空间。
“鉴于各国对进口农产品的检测标准不一,我国出口企业除花大力气提高农产品质量外,还应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农民日报》2002/6/11)
“这样的企业,即使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战略失误,在市场竞争非常不充分的环境下,完全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总可以探索到一条发展的路径。“(《经理世界》2003/24)
36.豆腐渣工程。[/b]
形容质量低劣的工程建筑。“山西省制定了一部从源头上消灭?豆腐渣?工程的法规。这部法规,对违规操作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其单位及个人应负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人民日报》2001/10/11) “?豆腐渣?工程让住户苦不堪言”(《中华工商时报》2002/8/16)
37.干打雷不下雨。[/b]
“但我们发现,许多优惠政策是干打雷不下雨,真正能落实的很少。”(《京江晚报》2003/1/17)
“虽然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违规车辆和违规厂家的查处,但每次总是?干打雷不下雨?,收到的实效有限。”(《中国青年报》2003/12/19)
38.赶鸭子上架。[/b]
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唐小山叹道:?我一辈子就是不想当大英雄,你偏逼我赶鸭子上架吗??”(李凉《暗器高手》)
“某部一位领导要求机关各部门注意培养人才,特别要注重培养那些能力尚弱的年轻干部,要?赶鸭子上架?,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解放军报》2000/6/13)
39.高不成低不就。[/b]
指在选择事物或选择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
“她的眼睛长到脑门上,东选西挑,高不成低不就,现在社会变了,她这个政治大姑娘不值钱了……”(蒋子龙《弧光》)
“高不成低不就医学本科毕业生有点尴尬“(《楚天金报》2003/6/18)
40.高姿态。[/b]
指对别人宽容、谅解。
“说话者并不真的认为自己作错了事,只不过是表示一个?高姿态?,缓和一下双方的矛盾,这样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读者周刊》2001/83)
41.滚雪球。[/b]
比喻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信仰它和崇拜它的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反动派就是用流血屠杀的手段,也止不住共产党这种如万马奔腾的发展趋势。”(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银行存款怎样最划算??滚雪球?存钱法好”(《北京青年报》2003/9/22)
42.过电影[/b]。
形容对过去的事情一幕幕地回顾。
“他所说的?过电影?,主要是指联系实际来思考问题。”(穆青等《县委书记的榜样》) “把一些基本数据、常用公式、重要定理?过过电影?。”(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2003/12/1)
43.过干瘾。[/b]
4
篇四:常用俗语、歇后语
常用俗语、歇后语大全
俗语部分:
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人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当面鼓对面锣: 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争论或交换意见。 打退堂鼓: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想要放弃。
苍蝇不叮无缝蛋:没有平白无故出现的事情,任何现象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多用于贬义)
干打雷不下雨:比喻声势很大却没有实际行动。也指人哭的时候声音很大却没有眼泪。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分青红皂白蛮干。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但办不好事情,还会把情况越弄越糟。 艺高人胆大:技艺高超的人胆量才会大。
半斤对八两:双方水平相当,都很一般。(多含贬义,指双方都不怎么样。)
陈芝麻烂谷子:过时或无关紧要的事情、话语。
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遇到紧急情况,临时勉强应付。
不到黄河不死心:不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是不会死心的。
得便宜卖乖:明明占了别人的便宜还做出一副吃亏的模样(贬义) 车到山前必有路:比喻事情到了眼前,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能把好处让给外人。
此一时,彼一时:表示时间不同,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各种因素长期影响、积累形成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容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也指跟不同的朋友交往,受到的影响不同。
胳膊扭不过大腿:比喻弱者无法战胜强者。
歇后语部分(以下歇后语中带有括号的属于谐音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聋子耳朵——摆设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猫哭耗子——假慈悲
八只脚的螃蟹——横行霸道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关公的脸——红到头了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恶人先告状——反咬一口
飞机上扔石头——一落千丈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小苏他爹——老输(苏)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打破砂锅——问到底(纹)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真经)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石人)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发)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关公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