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董氏奇穴实用手册

优秀范文2018-11-19 01:36书业网

篇一:董氏奇穴与中医经穴治病的异同

董氏奇穴与中医经穴治病的异同

董氏奇穴即为董景昌大师所研发,他在绍衍祖学、研究发展自成一派的一家之学。内容计有七百四十余穴,分别散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虽不若十二经络之循环不断,相接无端。但亦有一定脉络可寻,规律而简单。例如:手指部称一一部位,手掌部称二二部位,小臂部称三三部位,大臂部称四四部位,足趾部称五五部位,足掌部称六六部位,小腿部称七七部位,大腿部称八八部位,耳朵部称九九部位,头面部称十十部位。另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为。也是十二部位,并不难找寻。同时这些奇穴的分布于效用和十二经穴亦有一定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取穴针刺人体体表特定的穴位,起到调节或促进人体某些功能恢复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两者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两者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本文将在形成发展、治疗原则、选穴方法、针刺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1 董氏奇穴与中医经穴的形成发展之异同

它两者同属传统医学,但又各有所长。董氏奇穴是在传统中医之基础上研创的,他结合神经解剖学知识指出,人体各部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代表区的大小与该部位功能繁简成正比。手是劳动器官,足是运动器官,功能都很复杂,它们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代表区也较人体其他部位为大。如此在大脑皮层上与其联系的神经元数量也较多,其主要机能就较大,而有利于临床的应用,故董氏奇穴大部分分布于肘膝以下,就是此一原理的发挥。而中医经络最早记载是马王椎汉墓出土的帛书,帛书中记载有十一条脉灸经。但其脉与脉之间还是没有相互联系和衔接的。而《黄帝内经》则在《灵枢.经脉》里全面叙述了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这标志着中医经络学已基本成熟。经过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和不断的经验积累,中医针刺的经络学说日臻完善。

2 董氏奇穴与中医经穴治疗原则、选穴方法的异同

董氏奇穴的取穴少,平均每位病人两穴配伍,双边用针,宜八针为限。用穴精,临床用穴务必要求一针多病,切不可以一病多针。尽量或绝对不针患处,急症、痛症要求立见效果,久病难病敢于刺血及深刺久留。他认为久病必有瘀、难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故临床上好用之刺血。而中医针刺依据以下4个基本原则:①补虚泻实,即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则平补平泻。②清热温寒,即热着疾之,寒则留之。③标本缓急,即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④三因治宜,即因时间、因地域、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其临床选穴方法可依据辩证辩经,随证取穴,循经取穴,近部取穴,远部取穴等方法取穴。从治疗原则和选穴方法上,两者存在有质的区别。

3 董氏奇穴与中医经穴针刺手法的异同

董氏奇穴施针手法简单,仅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和留针、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补、泻等理论。他还创了一套平补平泻的特殊针法,即动气针法与倒马针法。

3.1 动气针法具体操作如下 ①先选定穴道。②进针得气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稍微活动,病痛变可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已经相引,达到疏导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之,视情况留针或出针。③久病可捻针数次以行气。如病在胸腹,不能活动可以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疏导病邪。

3.2 倒马针法具体操作如下 ①先在某一学位施针。②然后取同经临近学位再刺一针形成了所谓的倒马针。③在倒马针的基础上可用补泻法,也可用动气针法与之配合,加强疗效。)而中医的针法可以斜刺、直刺、横刺,手法甚多,最基本的手法是提插法和捻转法。其辅助手法有循、弹、刮、摇、飞、和震颤法等。还有行针手法,包括基础手法、辅助手法和各种补泻手法。由此可见其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

4 结语

综上所述,董氏奇穴与中医经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两者疗法最主要的区别

是,董氏奇穴的指导理论没有传统中医经穴的指导理论体系的庞大及完善,也没有其辩证处方、选穴复杂难懂,但是董氏奇穴简单、疗效确切、它在临床无可置疑的发挥着作用。

篇二:杨维杰如何学好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 董氏奇穴最新著作2006年版《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

杨维杰在美国最新出版的《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由增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与纤维缔组织掺杂而成,故又有纤维肌瘤、肌纤维瘤及纤维样瘤等不同名称。按肌瘤生长的部位可分为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三类。本病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好发于3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临床所见部分妇女绝经后不再生新的肿瘤,原有肿瘤亦可自然缩小。子宫肌瘤在中医学中属“胞宫瘀结”范畴。

(一)临床表现

(1)月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有不规则的子宫出血,这是典型症状。

(2)出现贫血,尿频,尿急,便秘等一系列继发症状。

(3)下腹部疼痛,坠胀感,腰酸背痛,出现痛经。

(4)白带增多,粘膜下肌瘤尤其悬吊在阴道内的有蒂肌瘤,于感染、坏死、溃疡、出血时可产生血性白带或脓臭性白带。

(5)盆腔肿块,双合诊检查可扪及与子宫相连的实质性肿瘤。此外,因子宫肌瘤的压迫可以引起输卵管位置改变或造成扭曲,常成为不孕症的重要因素。

2.实验室检查

B超、宫腔碘油造影术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可确定位置及肿瘤大小。

(二)病因病机

本病系由气滞,血瘀,湿热瘀结,痰积所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因寒气客于子宫,与内湿相合,瘀血凝结,蕴蓄化热,胞宫日渐增大。日久则出现崩漏淋漓,面色白光白等气血两虚现象。

(三)中医辨证

(1)气滞型:小腹胀满,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无定处,经前乳房胀痛,易怒,舌苔薄白,脉沉弦。

(2)血瘀型: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黯,口干不欲饮,舌

边瘀点,脉沉涩。

(3)痰湿型:带下较多,色白质粘腻,畏寒,胸脘痞满,小便不多,包块时时作痛,按之柔软,舌苔白腻,脉细濡或沉滑。

(四)掌 诊

在手掌的坎方子宫区域出现岛纹,岛纹是单纯的岛纹,而没有其它纹线侵袭,掌诊时一定要看就诊者的年龄,有的未婚少女也出现岛纹,应提示为子宫肌瘤,由于社会生活食物多含不同的激素,孕妇也不注意饮食,导致少女子宫肌瘤,临床中发现4岁的女孩患子宫肌瘤的病案。有此纹者,先天生殖器官薄弱,可出现痛经或月经不调状况(见图71-1)。

子宫肌瘤掌诊歌诀

(一) (二)

坎位上下生命线,蛛丝蚂迹把病辨; 掌诊妇科问年龄,未婚己婚要分清; 若有岛纹坎宫生,早防肌瘤莫轻心。 命线坎宫现岛纹,子宫肌瘤随岁成。 子宫肌瘤纹

图70 子宫肌瘤掌诊示意图

(五)辨证施治

(1)寒凝气血瘀滞,加味生化汤(肿瘤良方大全:当归24克,川芎15克,炙甘草3克,炮姜3克,桃仁3克,益母草30克,炒芥穗9克,日一剂浓煎代茶饮。

(2)脾虚湿阻,瘀血阻滞,四君子汤加减: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日一剂饭后服,早晚各服一次水煎服。

(3)干血内结:大黄庶虫虫丸蒸大黄75克,黄芩60克,甘草90克,桃仁200克,杏仁200克,芍药120克,干膝30克,干地黄300克,虻虫200克,水蛭100克,蛴虫曹200克,庶虫虫100克,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每次黄酒吞服五粒,日2次。

处方:生地20克,败酱草20克,天葵子20克,紫草20克,红藤30克,水牛角30克(先煎),鹿含草30克,半枝莲30克,丹皮10克,炙龟板15克,

鬼箭羽15克,黄柏6克,大黄炭6克,生白芍12克,生甘草10克。

主治:黏膜下肌瘤。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日服二次。

注:可配合使用畅弘牌祛斑贴脐散,疗效更佳。

1.还巢穴、姐妹三穴

2.在重子穴、重仙穴直线上点刺出血有效。

3.妇科穴甚效,配还巢穴更佳。

4.内踝至三阴交之间点刺出血有效。

基本上治疗子宫肌瘤(子宫筋肿)是用妇科、还巢针刺,而且作为主穴应用,重子、重仙直线上点刺放血效果也很好,但或许会较痛些。或者是在内踝到三阴交的青筋上放血也很有效。这些穴可以配合应用或者是轮流交换应用,子宫肌瘤如果比较小的话还是可以消的,但是体积超过六公分的话就很难治了。一般来讲治疗最好是针、药一起使用效果会更好。对于子宫肌瘤常用的处方以桂枝茯苓丸加软坚散结药为多,长瘤的病活血化痰的药方用的很多,妇科的疾病使用活血化痰的机会也很多,一般化痰多半是用二陈汤,因为二陈汤里面有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一般来讲提到化痰都是用二陈汤。关于二陈汤,其中之半夏、陈皮能燥湿行气,为化痰之重要药物。但茯苓能渗利水湿,治疗生痰之源,使已成之之痰由袪湿而去,并经由袪湿防止痰之生成更为重要。

从《伤寒论》基本的处方里面来看没有陈皮,多半都是用茯苓来化痰化饮,而且用茯苓的状况最多。比如在苓桂术甘汤里面就是用茯苓来化痰而作为主药的。活血化痰是用来治疗『难治病』(疑难杂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董景昌老师常常用四花外穴来治『难治病』,四花外穴的位置与丰隆穴位置基本上是很相近,或可说是相合,丰隆穴是胃经的络穴,有关脾与胃的病都能治疗。又因『痰会丰隆』,在此穴位针刺可以治痰病,如果在这里放血还可以治疗血症,所以可以把痰与瘀血症一起治好,也就是中医学说的『痰瘀并治』,中医理论说久病多瘀、难病多瘀、杂病多瘀、怪病多瘀,又有人说久病多痰、难病多痰、杂病多痰、怪病多痰,综合起来不论是那一种久病、难病、怪病、杂病,似乎都与痰瘀有关,可用四花外刺血作为治大病的一个主要穴位。

现在来谈谈有关子宫肌瘤软坚散结的药,常用的有香附、玄蔘、浙贝母、生牡蛎,

如果病重的话可加入穿山甲或者再加三棱、莪术来活血效果会更好。以针灸活血化瘀可在内踝内侧到三阴交之间放血,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药方是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痰,再加上香附、玄蔘、浙贝母、生牡蛎等理气软坚散结的药效果为最好。有时用桂枝茯苓丸加薏苡仁也很有效。

请【中医中药】子宫肌瘤特效验方(一百多块钱搞定,绝对特效)

本文引用自中国中医院《【中医中药】子宫肌瘤特效验方(一百多块钱搞定,绝对特效)》

子宫肌瘤特效验方

本文引用自华佗《子宫肌瘤特效验方(一百多块钱搞定,绝对特效)

很多女人都会长子宫肌瘤,长的大小不同而已,这个方子是个老中医给我的,我把它给过3个得过子宫肌瘤的朋友,她们的状况不是很差,瘤子只有大拇指那么大,都是吃1-2个疗程就好了,之所以把它放上来,是希望如果哪一位女士得了这种病可以花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把它治好!

【组方】银花25克,土茯芩30克,黄柏18克,夏枯草25克,连翘20克,诃子15克,半枝莲20克,野菊花25克,元胡15克,乌药15克,车前子15克,泽泻25克。

【服法】水煎服,日服3次,一个疗程3剂,2个疗程搞定。严重的自己视病情加疗程。

大医院治这种病少着几千,多着几万,吃这个药花一百来块钱就搞定了。吃好了记得给我捧场,没吃好也记得来骂我几句

绝对特效。

楊維傑对董氏奇穴的回答

1請問三叉三穴及小節穴之位置及作用。

答:這個答案請看新編「董氏奇穴講座」內容如下:

【三叉三穴】(圖13-2)(摘自「董氏奇穴講座-穴位學」)

位置:在手背第四與第五指縫接合處,握拳取穴。

主治:感冒、頭痛、肩痛。五官科疾患。喉痛、耳鳴、心悸、目赤腫痛、蕁麻疹、腿痛、眼皮下垂、眼皮沉重、疲勞提神、重症肌無力、益脾補腎。

原理及發揮:

本穴在四、五指間,但尤貼近第四指,從筋下骨旁進針,即貼筋貼骨進針,因此能肝腎並治。又透達中白(中渚)、下白等俞原穴之位置,又能健脾益氣。本穴在三焦經上,透過腎與三焦通,也能補腎。本穴脾肝腎皆治,又能增加免疫機能,治療上述諸症確實有效。

【小節穴】(圖13-3)(摘自「董氏奇穴講座-穴位學」)

位置:位於大指本節掌骨旁(在肺經上)黑白肉際上,握拳(大拇指內縮,見圖片)取穴。 主治:踝痛踝扭傷特效。亦治頸痛、肩痛、背痛、腰痛、坐骨神經痛、胸痛、胃痛、慢性腹瀉、腕肘痛。

原理及發揮:

本穴治療腳踝疼痛及扭傷,首先係基於對應關係。其次內踝與脾關係密切,外踝與膀胱經關係密切。本穴在肺經上,透過手足太陰同名經相通,及肺與膀胱通,故治內外踝痛甚效,治療與肺及膀胱經的頸、肩、胸、腰、背、坐骨神經痛皆有效。與脾相通,穴與土水穴有相合之處,故能治便溏、咳喘。又與重子、重仙穴亦有相合之處,故也能治肘、腕、手掌痛。

2.請問楊大師你是怎樣學好董氏奇穴的?

答:我是怎麼學好的呢?我只知道我是下過極深的功夫,不只是董氏奇穴,也包括其他中醫及針灸的研究。數十年如一日,平均每天至少要讀六個小時以上的書籍。這其中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我喜歡作筆記,也歡喜參閱他人的筆記。當年隨董老師學習,就曾收集了至少五位同學的筆記〈因為每個人不可能天天(来自:www.zaidian.cOm 书 业网:董氏奇穴实用手册)跟隨著老師〉,因此我在開始時就學得很全面,很完整。 在隨董老師學習時,我即常利用閒暇及機會義診,將所學立刻求證,並有所新悟。在1975年我第一本著作出版時,即已累積達六萬人次臨床經驗。

由於歷經嚴格的中醫師荚嚒疵績赡昕荚囈淮危B考三天,數千人錄取不到一百人,錄取率低於百分之三〉,中醫基礎比較紮實,對以後之研究及臨床幫助甚大。

自1972年即教授中醫及針灸,長期以來以教授經過考試及格的中醫師為主,比醫學院學生層次較高,教學相長,收益甚多。

由於喜歡讀書,所以購書視為必要,費用也很可觀。1975年至1990年每年多次至香港購書,之後幾年則常到大陸購書,近幾年來也是此地最大中醫書局的最大顧客,雖與當年不成比例,但每月購書亦至少數百元美金。購書時與老闆聊起,知道此地醫師讀書風氣不佳,頗為感嘆。

經常作一些專題研究,並發表於期刊之上,以致日後累積成書。在美國缺乏有水準的期刊,幾乎沒有發表的園地,對於學術研究者,必須寄稿遠投於中國,的確很無奈。

總之,讀書、購書、教書、寫書、臨床及研究,這一切的總合成了我的生命,只有這樣才能學好,用好,教好中醫、針灸,當然包括董氏奇穴。

3.有人說下三皇的位置在書上有出入,到底下三皇的正確位置何在?

答:下三皇主要是指腎關〈天皇副穴〉及人皇(三陰交,但董老師之定位則係距踝上緣三 寸為主,或可謂之上三陰交,),再加地皇穴(定位為內踝上七寸,如此則上三陰交再上三寸,則或可謂為董師之漏谷,卽一般之漏谷上一寸))。不過董氏門生及聽過我講課的同學都知道,董老師取地皇穴常是浮動取穴,有時在腎關下三寸,有時在人皇上三寸,但上下兩針亦卽腎關與人皇則是不變的,其浮動取穴所夾之處,正是其應用玄妙所在。構成了脾肝腎並治的全息大倒馬,是很常用很有效的穴組。

4請問董氏奇穴之淵源為何?那些人才能教好董氏奇穴?

答:董老師在世時,雖不與學生談深奧理論,但學生向其詢問淵源,董師曾說:「董氏奇穴與內經、難經、易經及道家學說有關,並來自於臨床實踐。」。因此,若對「內難經」、「易

篇三:董氏奇穴刺血针法

董氏奇穴刺血针法

董氏奇穴尤重刺血疗法,董公对络病理论极有心得,且有深入而精彩的发挥,其拿手绝活--刺血针法,即以络病理论为依据。初病气结在经,经主气;久病血伤入络,络主血。任何顽症痼疾由气滞、血瘀到痰凝、毒聚的病理过程,均以瘀血为机转。<<内经>>云:人之所有者

血与气耳.董公以毫针通经调气,以三棱针刺络活血,气通血活,何患疾之不除? 翻阅<<灵枢经>>,讲刺络放血的内容远远多于针灸取穴,再看一下比<<灵枢经>>更古老的针灸文献<<帛书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也是如此.由此看来,刺络放血是一种

古老而朴素的治疗方法,其中蕴藏着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不可等闲视之!

络病理论倡<久病入络>说,董氏奇穴理论认为:久病必瘀,怪病必瘀,重病必瘀,难病必瘀,痛症必瘀.特别是在治疗慢性顽固性内脏病变时,非刺血针法不能根治,同道万万不可忽之! 络脉分阴络和阳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为阳络,隶属于脏腑之络为阴络(慢性病<久病入络>

之<络>指的是阴络!)

董氏奇穴主张<泻络远针>,极少在患处刺血.董氏奇穴有<十大特效刺血区>,如<心肺区>在小腿足阳明胃经循行区域,找病变瘀络刺血,治疗慢性心肺疾患引起的胸闷胸痛有立竿见影之效,吾用此法治愈数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肾脑区>在内踝下,刺血治疗脑震荡及泌尿生殖系疾病效极佳;吾曾针刺手上的妇科穴和还巢穴,配合<肾区>(在小腿胫骨内侧)刺血,治愈妇女久年不孕不下十数例,99年治疗一位李姓妇女婚后6年不孕,19次后产下一对双胞胎;冲霄穴(督脉腰俞穴及其上1寸一穴.再上1寸又一穴共三穴)刺血,治疗久年不愈的后头

痛有特效.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打个比方,董氏奇穴调理脏腑相当于<源头蓄水>,动气针法及归宗针法以毫针调气相当于<开渠引流>,刺血针法相当于<清淤泄浊>,牵引针法相当于<定向灌注>.由此看来,董氏奇穴

推崇整体观念,与传统针灸一脉相承.

就到这吧.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