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环境创优总结
环境创优活动全面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结合区经济发展情况,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和区环境创优工作的实施意见,外树形象,内强管理,苦干实干,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结合目标要求,认真开展环境创优工作
效能提升目标任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以提高学校工作效能、优化工作环境为核心和主线,以深化思想教育,强化领导责任、狠抓制度落实,加强检查监督,严格目标考核等为主要措施;努力实现工作效能、工作执行力“两提升”,为实现涧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根据任务需求,采取各种措施,创建有效的工作方式。
(一)大力解放思想,稳抓稳打,创建有效的学习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抢抓发展机遇,克服作风懒惰、虚假、浮躁、扯皮现象,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强化责任感、使命感,善于将“本本”和实际相结合,打破阻碍发展的旧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更好的服务社会,要结合“提高效能,优化环境”大讨论,深入查摆思想僵化,固守教条,因循守旧等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整改存在的问题,明确全面创新的具体措施,以思想解放促进统计工作健康发展。
(二)大力提高工作效能,根据实际真查真摆。各专业科室人员应查
找差距,根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狠抓落实,实事求是,制定本专业科室重点工作的高效办事程序和服务措施,着重围绕办事时限、服务态度、解决问题能力等作出具体公开承诺。坚持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承诺服务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工作规范,公开工作流程。细化、落实各科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完善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做到工作人员“人有其岗”、“岗有其责”。
(三)强化作风效能监督。对群众反映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严肃查究并及时反馈。针对查摆问题阶段的突出问题加以解决,特别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强化宗旨意识、廉政意识,忠于职守,清正廉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规范工作行为。严格会议纪律,完善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上班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办公时间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玩游戏、聊天等)。待人热情,办事高效。各科室要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严禁“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发生,工作要热情,办事要公心,对人要热心,倾听要耐心,解释要细心,解释要细致,办理要认真,回复要及时,服务要周到。
(四)为取得良好的活动成效,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提升统计工作水平。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要有的放矢地列出一些专题,深入第一线,深入群众,了解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提高指导基层统计工作的针对性。切实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态度,牢固确立服务中心和基层的观念。根据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给基层统计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
情况,完善基层统计信息中心及统计网络建设,配全、配强统计人员,加强统计业务和制度建设,督促、帮助基层单位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统计管理制度,主动帮助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加大对基层统计基础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考核力度。确保新形势下保持统计队伍的基本稳定,保持统计工作的连续性,逐步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三、采取各种方法措施,按步骤逐步实现目标要求。
环境创优工作原则上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提高(第一季度)。召开会议布置落实环境创优工作动员大会。各科室根据“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精神,按照单位制定的环境创优方案和计划,学习有关文件资料,认真开展“提升效能,优化环境”大讨论,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效能意识,扎实深入地进行思想发动。
第二阶段:查摆问题(第二季度)。对照“环境创优年”动员大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政务环境的有关规定要求,着眼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结合本科室实际,采取开门纳谏,领导点评、自查互查等方法,着重围绕六个方面查摆科室、个人存在的问题,即一查解放思想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二查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廉洁意识不强存在哪些具体表现,三查作风“四大顽症”存在哪些具体表现,四查执行力层层衰减存在哪些具体行为,五查效能低下存在哪些具体行为,六查优化环境制度哪些没有得到落实。查摆问题时要弘扬“三讲”精神,即坚持“讲主观不讲客观,讲自己不讲别人,讲问题不讲成绩”。通过查摆问题,分析原因,为整改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集中整改(第三季度)。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突出解决什么问题,在前期查摆问题、初步整改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逐个问题进行整改,能立即整改的问题要立即予以整改,应通过制度、机制解决的问题要建章立制予以纠正和防范,并写出整改情况报告。
第四阶段:巩固提升(第四季度)。主要是通过针对问题建章立制,不断巩固提升活动成果。期间,对前期工作进行“回头看”,存在薄弱环节的要及时采取措施弥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长效措施,上报环境创优工作总结。
开展环境创优工作,要坚持与统计局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相结合,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坚持与“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紧密结合,将环境创优列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考评条件;要坚持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廉政从政规定紧密结合,促进工作行为的廉洁、务实、高效。同时,要把学习提高、问题整改、提高效能贯穿于环境创优全过程,达到阶段性工作与年度工作有机结合。
四、制定各项保障措施,确保环境创优工作圆满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环境创优工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环境创优办公室组织协调、科室各负其责、群众广泛参与”的组织领导体制和机制。成立环境创优小组,负责活动的部署、组织、协调和指导,抓好各阶段的环境创优工作。
(二)强化工作责任。各专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环境创优工作,发生的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要主动追究,决不袒护迁就。谁违反规定追究
谁的责任,谁分管的责任范围发生问题追究谁的责任,真正把责任落实到人和各个工作岗位,确保责任层层落实,使环境创优工作见成效。
(三)强化舆论氛围。以发展的形式鼓舞人,要及时总结和深入挖掘环境创优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先进的典范引导人,要及时曝光和查处违纪违规行为,以身边的案例警示人。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日常宣传工作,全力营造舆论声势,使环境创优理念深入人心,切实增强创造最有环境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
开展“环境创优年”活动是实现“富民强区”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优化工作发展环境,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服务水平,按照环境创优活动的方法和步骤,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切实加以整改,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活动成果。
201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