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表示文明礼仪的成语

其他礼仪2018-12-25 02:11书业网

篇一:文明礼仪成语故事

《采访文明礼仪》

1.小老鼠的故事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猪躺在路边,就趾高气扬地说:“谁给你这么

大的胆子,竟敢挡住我的路!”说着,一脚踢了过去。“嘭”地一声,小老鼠正好踢在小猪的

脚上,小猪倒没什么事,小老鼠却“唉呦,唉呦”地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脚肿起了一个大包。

小猪站起来对小老鼠说:“你对别人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尝到苦头了吧!只有尊重

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小老鼠看着受伤的脚,羞愧地低下了头。

2.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

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

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

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

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

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

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

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

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

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3.名人礼仪故事:张良拜师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

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

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

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

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

如就给他穿上吧(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表示文明礼仪的成语),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

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

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

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

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

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

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

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

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

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

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

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

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

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

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4.让座的故事 有一个青年男士抱着孩子上了公共汽车,没人给让座,一位老先生不落忍站起来给这个

男青年让座,慌忙之中男青年踩了老者的脚,痛得老者哎呀直叫,男青年一屁股坐下,一句

话都没说。乘客中一位中年人看不过去了,指责男青年不懂礼貌,男青年理直气壮地回答:

“给抱小孩让座是应该的。”乘客对这个不懂礼貌的年轻人纷纷指责,老先生岁数这么大,给

你让座,你踩了人家脚既不道歉,又不说声谢谢,怎么能这样呢!男青年不服气,大声与众

人争吵,让座的老先生出面劝架,让双方都少说两句,为这件事争吵没有意思。 这位老先生

年岁大,却为抱小孩的年轻人让座,脚又被踩,应该说老者有理,但老者是得理让人,品质

可贵,值得提倡。

5.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

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

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

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

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6.一个是尼克松败于自信的故事名人文明礼仪故事四则 程门立雪 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求教。杨时、游酢二人,原是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

后,他们都已经四十岁,而且已考上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学习。相传,一日杨

时、游酢来到书院拜见程颐,但正遇上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外面开始下雪,

杨时、游酢求学心切,侍立一旁,不言不动等了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二人在外站

立,吃了一惊:“啊,两位还没走?”这时外面的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 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第二代子孙,泰山督尉孔寅的小儿子。孔融七岁时,

恰逢祖父六十岁寿辰,宾客满门。一盘酥梨,放在桌上,母亲让孔融去分。孔融按照长幼顺

序分,每个人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梨,唯有他的是最小的。父亲感到很奇怪,问:“其他人得

到的梨都是大的,你的却是最小的,为什么?”孔融从容地回答道:“树有高低,人有老幼,

尊老敬长,为人的道理啊。” 总理道歉 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

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

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

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

的不逊。” 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

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

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

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

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

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

飞向高空。缅 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

“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

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

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

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

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温公爱兄】

宋朝时候,有个大贤的宰相,叫做司马温公。他是双姓司马,名叫光,表字就叫君实。

他的做人,对待父亲母亲是极其孝顺的,对待哥哥弟弟是极其友爱的,事奉皇上是极其忠心,

对待朋友是极其诚信。所以大家称他是一代名儒家的贤德宰相。司马温公和他的哥哥司马伯

康名叫司马旦的,友爱得很。司马伯康年纪八十岁了,司马温公像待父亲一样的服事他,并

且像小孩子一样的保护他。每逢到吃饭稍为迟了一些,就问着他的哥哥道,恐怕你已经饥饿

了吗。天气稍稍有一些冷了,就摸他哥哥的背上说道,恐怕你的衣服太薄了吗。 《田真叹荆》

隋朝时候。有一家人家姓田的。他家里同胞弟兄们一共有三个。大的名叫田真。第二个

名叫田庆。小的名叫田广。弟兄们三个人。要想分家了。家里的钱财产业。都已经议定平均

分派。但是堂前素来有一棵紫荆花树。长得来非常的茂盛。因此议定把这棵紫荆花树也匀均

分做三份。哪里晓得这棵紫荆树还没有等他们来分,就顷刻枯死了。大哥田真见了,叹口气

说道:“树木呢,原来是同株连根的,一知道将要分砍了,所以顷刻憔悴。照这样看起来,那

末我们人还及不来这株树木呢。”因此悲伤得了不得。后来,兄弟们仍旧同住不分。大家更加

友爱了。那棵紫荆树,竟依旧照从前一样的荣茂起来。

【牛弘不问】

【赵孝争死】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有一

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赵孝就赶紧跑到

了强盗那里,恳求那班强盗们,说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

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 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

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

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

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许武教弟】汉朝时候,有个姓许名武的,他父亲是早已死了,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叫许晏,一个叫

许普的,年纪都还很小。许武每每在耕田的时候,叫他两个弟弟。立在旁边看着,晚上许武

自己教他两个弟弟读书。如若弟弟不听他的教训,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庙里告罪。后来许武举

了孝廉,但是他因为两个弟弟,都还没有名望。就把家产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

地,和广大的房屋,所有坏的统统给了弟弟。所以当时社会上的人,都称许他的两个弟弟,

反而看轻许武了。等到两个弟弟都得了选举。他就会合了宗族和亲戚们。哭着说明当时要给

他弟弟显扬名声的缘故。并且把所有的家产。都让给了两个弟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孟子.离娄下》 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 ———歌德:《亲和力》 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

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玛.沃.蒙塔古:《书信集》 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 ———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茹贝尔:《名言集》 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 性。

———奥维:《名人名言录》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

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爱默生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

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 ——莎士比亚

初次见面说[久仰]

分别重逢说[久违]

征求意见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

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

托人办事用[拜托]

赞人见解用[高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临用[光临]

送客出门说[慢走]

与客道别说[再来]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中途离开说[失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

请人勿送叫[留步]

欢迎购买叫[光顾]

归还物件叫[奉还]

文明礼仪的四字成语

礼让三先;仁者爱人;父慈子孝;谦和好礼;推心置腹;与人为善;虚席以待;礼尚往来; 彬彬有礼;平易近人。诚信知理, 程门立

雪小学生 要做到 孝父母 遵教导会使用 文明语 遇外宾 要知礼帮残疾 乐助人 不打架 不骂人要诚实 不说谎 损公物 要赔偿捡东西 要上交 借东西 要归还不挑吃 不挑穿 惜粮食 节水电爱整洁 常洗澡 勤刷牙 习惯好不旷课 不迟到 对老师 有礼貌好习惯 要养成 人人夸我顶呱呱篇三:文明礼仪历史故事

1、将相和—负荆请罪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

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

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

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

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

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

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

廉将军不及秦王了。”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

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

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

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

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

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

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

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

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从此

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

了。

2、团结友爱--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篇二:文明礼仪的典故

名人文明礼仪故事四则程门立雪 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求教。杨时、游酢二人,原是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

后,他们都已经四十岁,而且已考上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学习。相传,一日杨

时、游酢来到书院拜见程颐,但正遇上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外面开始下雪,

杨时、游酢求学心切,侍立一旁,不言不动等了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二人在外站

立,吃了一惊:“啊,两位还没走?”这时外面的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 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孔子第二代子孙,泰山督尉孔寅的小儿子。孔融七岁时,

恰逢祖父六十岁寿辰,宾客满门。一盘酥梨,放在桌上,母亲让孔融去分。孔融按照长幼顺

序分,每个人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梨,唯有他的是最小的。父亲感到很奇怪,问:“其他人得

到的梨都是大的,你的却是最小的,为什么?”孔融从容地回答道:“树有高低,人有老幼,

尊老敬长,为人的道理啊。” 总理道歉 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

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

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

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

的不逊。” 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

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

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

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

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

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

飞向高空。缅 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

“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

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

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

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

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温公爱兄】

宋朝时候,有个大贤的宰相,叫做司马温公。他是双姓司马,名叫光,表字就叫君实。

他的做人,对待父亲母亲是极其孝顺的,对待哥哥弟弟是极其友爱的,事奉皇上是极其忠心,

对待朋友是极其诚信。所以大家称他是一代名儒家的贤德宰相。司马温公和他的哥哥司马伯

康名叫司马旦的,友爱得很。司马伯康年纪八十岁了,司马温公像待父亲一样的服事他,并

且像小孩子一样的保护他。每逢到吃饭稍为迟了一些,就问着他的哥哥道,恐怕你已经饥饿

了吗。天气稍稍有一些冷了,就摸他哥哥的背上说道,恐怕你的衣服太薄了吗。 《田真叹荆》

隋朝时候。有一家人家姓田的。他家里同胞弟兄们一共有三个。大的名叫田真。第二个

名叫田庆。小的名叫田广。弟兄们三个人。要想分家了。家里的钱财产业。都已经议定平均

分派。但是堂前素来有一棵紫荆花树。长得来非常的茂盛。因此议定把这棵紫荆花树也匀均

分做三份。哪里晓得这棵紫荆树还没有等他们来分,就顷刻枯死了。大哥田真见了,叹口气

说道:“树木呢,原来是同株连根的,一知道将要分砍了,所以顷刻憔悴。照这样看起来,那

末我们人还及不来这株树木呢。”因此悲伤得了不得。后来,兄弟们仍旧同住不分。大家更加

友爱了。那棵紫荆树,竟依旧照从前一样的荣茂起来。

【牛弘不问】

【赵孝争死】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有一

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赵孝就赶紧跑到

了强盗那里,恳求那班强盗们,说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

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 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

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

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

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许武教弟】汉朝时候,有个姓许名武的,他父亲是早已死了,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叫许晏,一个叫

许普的,年纪都还很小。许武每每在耕田的时候,叫他两个弟弟。立在旁边看着,晚上许武

自己教他两个弟弟读书。如若弟弟不听他的教训,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庙里告罪。后来许武举

了孝廉,但是他因为两个弟弟,都还没有名望。就把家产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

地,和广大的房屋,所有坏的统统给了弟弟。所以当时社会上的人,都称许他的两个弟弟,

反而看轻许武了。等到两个弟弟都得了选举。他就会合了宗族和亲戚们。哭着说明当时要给

他弟弟显扬名声的缘故。并且把所有的家产。都让给了两个弟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孟子.离娄下》 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 ———歌德:《亲和力》 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

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玛.沃.蒙塔古:《书信集》 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 ———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茹贝尔:《名言集》 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 性。

———奥维:《名人名言录》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

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爱默生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

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 ——莎士比亚

初次见面说[久仰]

分别重逢说[久违]

征求意见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

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

托人办事用[拜托]

赞人见解用[高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临用[光临]

送客出门说[慢走]

与客道别说[再来]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中途离开说[失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

请人勿送叫[留步]

欢迎购买叫[光顾]

归还物件叫[奉还]

文明礼仪的四字成语

礼让三先;仁者爱人;父慈子孝;谦和好礼;推心置腹;与人为善;虚席以待;礼尚往来; 彬彬有礼;平易近人。诚信知理, 程门立

雪小学生 要做到 孝父母 遵教导会使用 文明语 遇外宾 要知礼帮残疾 乐助人 不打架 不骂人要诚实 不说谎 损公物 要赔偿捡东西 要上交 借东西 要归还不挑吃 不挑穿 惜粮食 节水电爱整洁 常洗澡 勤刷牙 习惯好不旷课 不迟到 对老师 有礼貌

好习惯 要养成 人人夸我顶呱呱篇二:有关于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采访文明礼仪》

1.小老鼠的故事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猪躺在路边,就趾高气扬地说:“谁给你这么

大的胆子,竟敢挡住我的路!”说着,一脚踢了过去。“嘭”地一声,小老鼠正好踢在小猪的

脚上,小猪倒没什么事,小老鼠却“唉呦,唉呦”地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脚肿起了一个大包。

小猪站起来对小老鼠说:“你对别人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尝到苦头了吧!只有尊重

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小老鼠看着受伤的脚,羞愧地低下了头。

2.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

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

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

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

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

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

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

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

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

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3.名人礼仪故事:张良拜师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

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

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

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

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

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

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

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

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

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

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

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

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

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

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

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

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

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

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

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4.让座的故事 有一个青年男士抱着孩子上了公共汽车,没人给让座,一位老先生不落忍站起来给这个

男青年让座,慌忙之中男青年踩了老者的脚,痛得老者哎呀直叫,男青年一屁股坐下,一句

话都没说。乘客中一位中年人看不过去了,指责男青年不懂礼貌,男青年理直气壮地回答:

“给抱小孩让座是应该的。”乘客对这个不懂礼貌的年轻人纷纷指责,老先生岁数这么大,给

你让座,你踩了人家脚既不道歉,又不说声谢谢,怎么能这样呢!男青年不服气,大声与众

人争吵,让座的老先生出面劝架,让双方都少说两句,为这件事争吵没有意思。 这位老先生

年岁大,却为抱小孩的年轻人让座,脚又被踩,应该说老者有理,但老者是得理让人,品质

可贵,值得提倡。

5.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

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

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

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

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6.一个是尼克松败于自信的故事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因为一个缺乏自信的错

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

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

他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

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终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

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

迫辞职。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篇三: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 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

小鼹鼠请客

春天来了,小花朵绽开了美丽的笑脸,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动物王国家家户户

都在装修新房:小燕子从田野里衔来了新鲜的泥土,在屋檐下造着新房;小青蛙找了个向阳

的土坡,忙着挖洞呢。

小鼹鼠也在忙着买地板和瓷砖,他要把房子装潢装潢。先把旧的地板挖掉,再把新的地

板装好,然后放上一些美丽的鲜花,装上崭新的窗帘,他的新房子修得可漂亮啦!他想,我

应该把最要好的朋友请来,一块儿庆祝庆祝。于是,他向鹦鹉、小山羊、小松鼠和小白兔发

出了请帖:“明天早上,请你们到我家里来参观我的新房子吧,我在家里等着你们!”到了第二天,小鼹鼠在家里耐心地等待着。不知为什么,只有小白兔按时来到了鼹鼠家,

这使小鼹鼠非常失望。他伸着脑袋向屋外张望,希望有更多的客人到他家来做客,却把站在

他家里的小白兔给忘记掉了,也没有叫他请坐,也没有叫他喝茶。 小鼹鼠自言自语地说:“唉——没想到,该来的没有来!” 小白兔不高兴了,他想:原来,小鼹鼠认为我是不该来的呀!那我还是走吧! 小鼹

鼠看见小白兔要走,可真的着急了:“小白兔,你别走,你也是我的好朋友啊!”可是小白兔

篇三:有关文明的成语典故

负荆请罪 (勇于认错赔罪) ??

蔺相如已经担任上卿,位置在廉颇之上。廉颇不高兴,他想要侮辱蔺相如一番。蔺相如知道后,时常避开与廉颇会面。蔺相如对别人说:“秦王不敢加兵来打赵国的原因是怕我们两个。如果我们因私争斗,怎么保卫国家?”廉颇听说了,裸露着上身,背负荆条,来到蔺相如门前请罪。两个人最终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曾子杀猪(诚信)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对丈夫说:“我是哄儿子说着玩的,你怎么就真把猪杀了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接触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

囊萤映雪(勤奋好学)

车胤年轻时家庭贫困,不能经常买油点灯,但能在夏天的晚上,经常捉几十只萤火虫装在细密的网兜里,当作读书的灯光,所以,不但长大后以“机悟敏速”而享誉一方,并且在当时以出身贫寒而博学多才知名于世。又据《尚有录》记载:“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映雪读书。”这两个晋代人,虽然都家贫无油点灯,但一个夏月囊荧,一个冬月映雪,刻苦攻读,所以最后都成为当时的著名学者。 鹬蚌相争(团结友爱)

一只蚌,正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水鸟,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嘴夹住了。这时候,水鸟对蚌说:“不要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蚌不服气,它回敬水鸟说:“不要紧,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活不成的。咱谁吃谁的肉,还说不定呢!”它俩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正在它俩争吵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人走了过来。那打渔的人毫不费力地伸手把它俩一起提拿去了。

马革裹尸(爱国)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元勋,他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被封为伏波将军。

马援回到京城洛阳,大家都来向他祝贺,然而马援说:“汉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封地多达三千户。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求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

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就行了(马革裹尸),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孟翼听了由衷地佩服。一个月后,马援又奔赴北方前线。63岁时马援病死在军中。

百善孝为先(孝顺)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不贪为宝(廉洁)

鲁襄公十五年,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宝玉,将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

宋人说:“我把它给玉工鉴定,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敢献给您。”

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你把宝给了我,当然丧失了宝;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丧失了不贪这个宝。这样,双方都丧失了宝。不如各守其宝。”

宋人见子罕坚辞不收,只得实言相告道:“小民若是留下宝玉,会不得安宁,所以特地到都城来献给您。”

于是,子罕命一位玉工对这块宝玉進行了雕琢,送到市场上卖掉,把卖玉的钱交给宋人,然后派人护送他回家。

箪食瓢饮(艰苦朴素)

孔子经常用颜回的行为,来教育其他弟子。一次,他抓住颜回的饮食起居问题,说道:“颜回用竹器盛饭吃,用木瓢舀水喝,住在简陋的小巷,这是别人忍受不了的困苦生活,但他依旧快乐,多么高尚。”形容生活俭朴,安贫乐道。

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学海无涯,不要自以为是)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马绍良的人在朝中做官。他年轻气盛,自以为博学多才,满腹文章,经常在同僚面前卖弄自己。有一天皇上把马绍良召进后殿,拿出一首诗对他说:“听说爱卿才学出众,且看这首诗写得怎样?”马绍良不知道这是皇上的诗作,只草草看了一眼,见其中有两句是:“明月上竿叫,黄犬宿花蕊”,他不假思索地说:“这诗不通!明月怎么会上竿叫,黄犬怎么能宿在花蕊中呢?”“那么,以爱卿高见,这句诗改如何改呢?”皇上不露声色地问。马绍良说:“就改为?明月上竿照,黄犬宿花荫?。”皇上听了,微微一笑,说:“爱卿才学疏浅,不配在京为官。”于是,马绍良被贬三级,发落到福建漳州做太守去了。马绍良自认晦气,但也满肚子不服气,无奈圣命难违,只好带着家眷到漳州去赴任。

一天,他来到闽南一座山岭下休息,忽见山道旁野花团簇,争奇斗艳,便随手折了一枝花,他往花蕊中一看只见一条黄绒绒的小虫儿在花蕊中蠕动,便问身边的轿夫:“这是什么虫子?”轿夫一瞧,笑着说:“它叫黄犬虫,专爱往花蕊中钻。”马绍良一听,一下子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天很快黑了,马绍良无心赶路,便找了一个小店歇息,回想起白天的事情,他久久不能入睡,就到窗口赏月。碧空如洗,只见一轮明月照着在晚风中摇曳的翠竹,缓缓升上了天,正当月儿挂在半空的时候,传来鸟儿悦耳的叫声,他叫来店主,问道:“这是什么鸟在叫?”店主回答说:“这是明月鸟,这只有在月亮当空时才叫,所以人们叫它?明月鸟?。”马绍良听了,心里惭愧万分,这时才明白皇上为什么把自己贬到闽南做官。

马绍良年逾古稀后,辞官回乡,他特别后悔自己年轻时的狂妄浅薄,便时常对人们说:“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我生在北方,不知南方事,到了南方,才知天之高,地之厚,自己所知道的,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一个人最大的过错,莫过于自以为是啊!” 嗟来之食(一方面做人要有骨气;一方面不要歧视他人)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 一天,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 黔

敖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便向饿汉赔礼道歉,但那饿汉最终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于路旁。

举案齐眉(夫妻相互尊敬,很有礼貌,很平等)

这是汉时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每当丈夫梁鸿回家时,妻子孟光就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妻子不敢仰视丈夫的脸,总是把盘子托的跟眉毛齐平,丈夫也总是彬彬有礼地用双手接过盘子。

洗耳(比喻清高)

上古时代的尧,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是个以不问政治为“清高“的人,不但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当时尧还以为许由谦虚,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请他,说:“如果坚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不料许由听了这个消息,更加厌恶,立刻跑到山下的颖水边去,掬水洗耳。许由的朋友巢父也隐居在这里,这时正巧牵着一条小牛来给它饮水,便问许由干什么。许由就把消息告诉他,并且说:“我听了这样的不干净的话,怎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道:“哼,谁叫你在外面招摇,造成名声,现在惹出麻烦完全是你自讨的,还洗耳恭听什么耳朵!算了吧,别沾污了我小牛的嘴!”,说着牵起小牛,径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虚怀若谷(虚心,心胸开阔)

《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 若朴,旷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见,最白的东西反而有污点。整天穿金戴银的人恐怕不一定真有钱;柔弱的人不一定胆小;糊涂的人不一定真傻。圣人的胸怀空虚得好像天地间的风箱,

又好似山间的低谷,无边无际。所以他对自己从没有过自满。因为低谷容易充满,而高岭容易失去。只有汇小溪、纳百川才能成为江海湖泊。

孔融让梨(谦让)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程门立雪(尊师重教)

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想要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 一诺千金(说话算数)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大义灭亲(不偏袒,公正严明)

卫庄公有三个子,大姬完、次姬晋、三州吁。州吁最受庄公宠爱,养成残忍暴戾的性格,无恶不作,成为朝歌大害。当时老臣石碏为人耿直体恤百姓疾苦,他几次劝庄公管教约束州吁,但庄公不听,州吁作恶日甚。石碏子石厚,常与州呈并车出猎,为非作歹。石碏大怒,用鞭子抽打他五十下,锁入房内。庄公死后,姬完继位,称卫桓公,石碏见他生性懦弱无为,告老还乡,不参朝政。公元前719年,州吁听计石厚,害桓公夺位。州吁、石厚为制服国人,立威邻国,就贿赂鲁、陈、蔡、宋待国,大征青壮年去打郑国,劳民伤财。当时,朝歌有民谣云:“一雄毙,一雄尖,歌舞变刀兵,何时见太平?”州吁见百姓不拥戴自己,甚忧。石厚又让州吁去请其父石碏出来共掌国政。州吁派大臣带白壁一双、白粟五百钟去请。石碏拒收礼品,推说病重回绝,石厚亲自回家请。石碏早想除掉祸根,他趁石厚请他参政,假意献计说,新主即位能见周王,得到周王赐封,国人才肯服贴。现在陈国国君忠顺周王,周王很

赏识他,你应该和新主一同去陈国,请陈桓公朝周王说情,周王便会见之。石厚十分高兴,便备厚礼赴陈,求陈向周王通融。石碏割破手指,写下血书,派人事先送到陈国。血书写道:“我们卫国民不聊生,固是州吁所为,但我逆子石厚助纣为虐,罪恶深重。二逆不诛,百姓难活。我年老体衰,力不从心。现二贼已驱车前往贵国,实老夫之谋。望贵国将二贼处死,此乃卫国之大幸!”陈国大夫子针,与石碏有深交,见血书,奏陈桓公,桓公命将州吁、石厚抓住,正要斩首,群臣奏:“石厚为石碏亲子,应慎重行事,请卫国自己来问罪”。石碏知二贼被捉,急派人去邢国接姬晋(州吁之兄)就位(即卫宣公),又请大臣议事。众臣皆曰:“州吁首恶应杀,石厚从犯可免。”石碏正色道:“州吁罪,皆我不肖子酿成,从轻发落他,难道使我徇私情,抛大义吗?”从默然,石碏家臣羊肩说:“国老不必怒,我即赴陈办理此事”。羊肩到陈杀石厚,石厚说:“我是该杀。请将我囚回卫国,见父后再死。”羊肩说:“我奉你父命诛逆子,想见你父,我把你的头带回去见吧!”遂诛之。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