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综合分析报告
篇一:1.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要求
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要求
1. 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的内容
我院所要求的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是指学生就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所发现的重大疾病或特殊少见疾病进行的综合分析,分为题目、前言、病案介绍、综合分析、参考文献等部分。 题目要求直接写出关于某种(类)疾病的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紧扣报告内容。 前言可有可无,有也应尽可能简短,几句话即可。
病案介绍要清楚地交待病程经过的必要细节,要有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经过、转归及病人的随访结果等。切忌将原始病历照搬,避免使用各种非客观性,各种怀疑或推测性语句。病案介绍应将有特殊意义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治疗方法详细描述,突现重点。描述病史时,要交待清楚发病时间、主诉及病情经过。对反复发作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要重视既往史和家族史。外伤患者要写受伤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通常只列阳性的和必要的阴性结果。无相关意义的其它阴性结果可省略。对有特殊意义的阳性结果就注意前后对比。手术治疗要说明手术名称、术前处理、术中发现、术后处理、术后反应。治疗结果既要说明疗效,又要说明副作用。
综合分析应为所撰写的主要部分:
临床医学专业要对病案介绍的疾病就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及展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护理学专业要对病案介绍的疾病就疾病的护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健康评估及疾病的干预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影像医学专业要对病案介绍的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从影像技术的分析、疾病的诊断、国内外医学影像学的新进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 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的格式(见附件)
3. 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的指导与撰写
(1)指导老师的选定及教师工作量的认定
“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由医学院和实习医院联合指导,学校指导老师由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实习医院指导老师由主治医师/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相对应的临床科室老师担任。医学院每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不得超过八人,医院
每个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不得超过两人,若医学院指导老师指导学生人数超额,医学院可根据选定结果进行调整。
(2)撰写病案综合分析报告
学生拟定病案综合分析报告题目后,学生要主动加强与指导教师的联系,指导教师与学生约定指导的具体时间,及时跟踪学生的工作进度,给予指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展。
4. 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的专家综合评审
(1)学生撰写病案综合分析报告完成后,首先交给指导教师评阅。指导教师评阅后,填写《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本科生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成绩评定表》(以下称成绩评定表),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病案综合分析报告质量等做出评价,并给出是否同意专家综合评审的意见。
(2)指导教师同意专家综合评审后,学生在专家综合评审前一周向专家综合评审委员会提交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文本。
(3)专家综合评审时间一般为每年5月下旬。
(4)有下列情况者,不得参加病案综合分析报告专家综合评审:毕业当年申请延长学习时间者;病案综合分析报告评阅不合格者;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经证实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者;有其他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者。
(5)医学院成立专家综合评审委员会,专家综合评审委员会成员原则上应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专家综合评审委员会设主席和秘书各1人。
(6)专家综合评审应包括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的陈述和专家综合评审提问两个环节。专家综合评审委员会根据学生报告写作水平、报告陈述及回答问题时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并结合指导教师的评分,评定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等次,并将《成绩评定表》报医学院盖章存档。
(7)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的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和专家综合评审评分两部分组成,每部分都采用百分制,分别占总成绩的40%、60%。最终成绩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其与百分制的对应关系为优秀(90~100分)、良好(75~89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
指导教师应从以下方面评定成绩:对待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的态度;观察、收集、整理、查阅资料的能力及运用水平;独立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的写作质量。
专家综合评审委员会应从以下方面评定学生专家综合评审成绩:内容的科学性、应用性;病案综合分析报告写作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回答问题的正确性等。
(8)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最终成绩采用百分制并由医学院教学科统一录入成绩。
篇二:病案综合分析报告书写印制规范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本科生病案综合分析报告书写印制规范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本科生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的撰写工作,提高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质量与规范化水平,现根据《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本科生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管理办法》的要求,参照相应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一 内容要求
(一)病案综合分析报告题目 题目要求直接写出关于某种(类)疾病的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紧扣报告内容。统一命题为“×××(疾病)综合分析报告”。
(二)正文
1.引言(可不要)应包括病案综合分析报告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等。要求言简意赅,注意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 2.主体应包括病案介绍、综合分析、参考文献三个方面。
病案介绍要清楚地交待病程经过的必要细节,要有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经过、转归及病人的随访结果等。切忌将原始病历照搬,避免使用各种非客观性,各种怀疑或推测性语句。病案介绍应将有特殊意义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治疗方法详细描述,突现重点。描述病史时,要交待清楚发病时间、主诉及病情经过。对反复发作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要重视既往史和家族史。外伤患者要写受伤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通常只列阳性的和必要的阴性结果。无相关意义的其它阴性结果可省略。对有特殊意义的阳性结果就注意前后对比。手术治疗要说明手术名称、术前处理、术中发现、术后处理、术后反应。治疗结果既要说明疗效,又要说明副作用。
综合分析应为所撰写的主要部分,要对病案介绍的疾病就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及展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病案综合分析报告中所引用的顺序列于文末,并且所有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中有引用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照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一篇论著在病案综合分析报告中多处引用时,在参考文献中只应出现一次,序号以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为准。
(三)其他
1.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包括本科期间发表的与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相关的已发表论文(设计)或被鉴定的技术成果、发明专利等成果,应在成果目录中列出。此项不是必需项,空缺时可以略掉。
2.致谢
表达作者对完成病案综合分析报告和学业提供帮助的老师、同学、领导、同事及亲属的感激之情。
3.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的重要支撑材料,可编入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的附录中。包括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详细数学推导、程序全文及其说明、复杂的图表、设计图纸等一系列需要补充提供的说明材料。
二 书写和打印规范
(一)文字和字数
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用简化汉语文字撰写,字数不少于5000字。
(二)书写及装订
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单面打印,裁切后规格为70g白色A4打印纸。一律左侧装订。封面为120g白色铜版纸。
(三)字体和字号
病案综合分析报告题目 黑体2号
正文 宋体小4号
正文中的标题黑体4号
(含参考文献、致谢、附录标题)
病案综合分析报告页码页面底端居中、阿拉伯数字(Times new roman 5号)连续编码
页眉与页脚 宋体5号居中
(四)封面
字体与字号要求如下:
学号 (黑体5号)
湖北民族学院本科生病案综合分析报告 (宋体1号居中)
病案综合分析报告题目(黑体2号居中)
院(系)名称 (宋体小3号)
专业名称(宋体小3号)
学生姓名(宋体小3号)
指导教师(宋体小3号)
年 月(宋体3号)
(五)学术声明
郑重声明 (宋体粗体2号居中)
声明内容 (宋体4号)
见学术声明示例。
(六)页面设置
页边距标准:上边距为25mm,下边距为20mm,左边距为30mm,右边距为30mm。 段前、段后及行间距:章标题的段前为0.8行,段后为0.5行;节标题段前为0.5行,段后0.5行;标题以外的文字行距为“固定值”23磅,字符间距为“标准”。
(七)正文
标题要简明扼要,不应使用标点符号。正文层次按照“一……、(一)……、1……、
(1)……、①……”标识。
(八)引文标示
引文标示应全文统一,采(转 载于:wWW.cSsYq.cOM 书业网:病案综合分析报告)用方括号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半角方括号中,用小4号字体,如:“……模式[3]”。各级标题不得使用引文标示。正文中如需对引文进行阐述时,引文序号应以逗号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号中,如“文献[1,2,6-9]从不同角度阐述了……”
(九)名词术语
全文应统一科技名词术语、行业通用术语以及设备、元器件的名称。有国家标准的应采用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没有国家标准的应使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特定含义的名词术语或新名词应加以说明或注释。
(十)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病案综合分析报告中某一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一律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应采用国际通用符号。在不涉及具体数据表达时允许使用中文计量单位如“千克”。表达时刻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下午3点10分”,不能写成“3h10min”。在表格中可以用“3:10PM”表示。
物理量符号、物理量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符号均用正体。
(十一)数字
无特别约定情况下,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一概用4位数字表示。小数的表示方法,一般情形下,小于1的数,需在小数点之前加0。但当某些特殊数字不可能大于1时(如相关系数、比率、概率值),小数之前的0要去掉,如r=.26,p<.05。
统计符号的字形格式,一般除μ、α、β、λ、ε以及V等符号外,其余统计符号一律以斜体字呈现,如ANCOVA,ANOVA,MANOVA,N,nl,M,SD,F,p,r等。
(十二)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统一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较长时应在“=”前转行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等号或运算符号应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3章第2个公式序号为“(3.2)”,附录中的第n个公式用序号“(An)”表示。文中引用公式时,采用“见公式(3.2)”表述。具体见公式图表示例。
(十三)表格
每一个表格都应有表标题和表序号。表序号一般按章编排,如第2章第4个表的序号为“表2.4”。表标题和表序之间应空一格,表标题中不能使用标点符号,表标题和表序号居中置于表上方(黑体小4号,数字和字母为Time New Roman粗体小4号)。引用表格应在表标题的右上角加引文序号。
表与表标题、表序号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版为两页。当页空白不够排版该表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将表移至次页最前面。
统计表一律采用开口表格的标准格式,具体见公式图表示例。
(十四)图
插图应与文字内容相符,技术内容正确。所有制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每幅插图应有图标题和图序号。图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4幅插图序号为“图
1.4”。图序号之后空一格写图标题,图序号和图标题居中置于图下方,用小4号宋体。引用图应在图标题右上角标注引文序号。图中若有分图,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下、图标题之上。
图中的各部分中文或数字标示应置于图标题之上(有分图者置于分图序号之上)。 图与图标题、图序号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版为两页。当页空白不够排版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对坐标轴必须进行文字标示,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具体见公式图表示例。
(十五)注释
注释是对病案综合分析报告中特定名词或新名词的注解。注释可用页末注或篇末注的一种。选择页末注的应在注释与正文之间加细线分隔,线宽度为1磅,线的长度不应超过纸张的三分之一宽度。同一页类列出多个注释的,应根据注释的先后顺序编排序号。字体为宋体5号,注释序号以“①、②”等数字形式标示在被注释词条的右上角。页末或篇末注释条目的序号应按照“①、②”等数字形式与被注释词条保持一致。
(十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标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与正文中的引文标示一致,如[1],[2]……。每一条参考文献著录均以“.”结束。具体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如下:
1.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J]. 期刊名, 出版年份,卷号(期数):起止页码.
(2)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3.文献是会议论文(设计)集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A].主编.论文(设计)集名[C],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4.文献是学位论文(设计)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论文(设计)题目[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5.文献是来自报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报告者. 报告题目[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报告年份.
6.文献是来自专利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号[P].发布日期.
7.文献是来自国际、国家标准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
8.文献来自报纸文章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9.文献来自电子文献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文献题目[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可获取地址,发表
篇三:病例分析报告格式示例
病例分析报告格式说明
在见习期内,以完成病例分析报告为见习目的,管理好一名患者,深入分析一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同时要协助上级医生诊治所属专业组的病人,好好总结见习科室的总体情况,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病例分析报告格式如下:
病例分析报告
年级09级专业 张佩珊 学号专业组指导老师黄泳璋 、蒋敏 、杨信 、樊小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