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梦境解说常识

解说2018-09-16 08:04书业网

篇一:广电知识点

·电视基本的制式(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基于世界各国对于彩色电视三基色(红、绿、蓝)基本光束采用的编码、解码方式不同,有三种不同的彩色电视制式:NTSC、PAL、SECAM。不同制式的节目不经制式转换处理,彩色会失落,而且噪波也多。

·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

中国最早的私人商业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1927年3月18日开播

中国最早的官方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开播,政府所办,节目包括钱粮行市及音乐新闻等。

中国共产党首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党中央于1940年春在延安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广播委员会,同年12月建立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标志着无产阶级广播事业及人民广播事业的开端

·蒙太奇 蒙太奇也就是镜头组接,即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将一个个的镜头,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接在一起,通过形象之间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形成一个含意相对完整的表意整体。

(一)叙事蒙太奇

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蒙太奇类型,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1、平行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常以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置放在一个统一的叙事结构中,实施分头叙述、并列表现。

从作品的结构特色看,平行蒙太奇形成了多重视点的复调结构,在极大地丰富影片内容信息的同时,增强了作品的叙述能力和艺术感染力。这种话分两头,平行发展的艺术手法,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是常见的。

2、交叉蒙太奇

又称交替蒙太奇,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

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片常用此法造成追逐和惊险的场面。因此,这种剪辑方法,实际是把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发生的两种动作交叉剪接,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从总体上考察,交叉蒙太奇长于强化矛盾冲突,制造悬念,加快叙事节奏,营造紧张气氛。

3、颠倒蒙太奇

这是一种打乱结构的蒙太奇方式,先展现故事的或事件的现在状态,然后再回去介绍故事的始末,表现为事件概念上过去与现在的重新组合。它常借助叠印、划变、画外音、旁白等转入倒叙。运用颠倒式蒙太奇,打乱的是事件顺序,但时空关系仍需交代清楚,叙事仍应符合逻辑关系,事件的回顾和推理都以这种方式结构。

4、重复蒙太奇

指相同或相似的镜头、场面在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蒙太奇形式,又可称之为“复现式蒙太奇”。

类似于音乐或文学创作中的反复手法。通过重复强化某一细节、动作或道具、场景,达到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等目的。这种蒙太奇总是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出现,意在加强影片主题思想或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折。但反复出现的镜头,必须在关键人物的动作线上,只

有这样,才能够突出主题,感染观众。

5、连续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不象平行蒙太奇或交叉蒙太奇那样多线索地发展,而是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这种叙事自然流畅,朴实平顺,但由于缺乏时空与场面的变换,无法直接展示同时发生的情节,难于突出各条情节线之间的对列关系,不利于概括,易有拖沓冗长,平铺直叙之感。一般应用在纪实风格的影视作品中。

(二)、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往往不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某种艺术表现的需要。它不是以事件发展顺序为依据的镜头组合,而是通过不同内容镜头的对列,来暗示、比喻、表达一个原来所不曾有的新含义。

表现蒙太奇是画面编辑中最富有色彩变化和高度创造力的部分。它用一种作用于视觉的象征性的情绪表意方法,直接深入事物的深层,去表现一种比人们所看到的表面现象更深刻、更富有哲理的意义。

1、抒情蒙太奇

是一种在保证叙事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表现超越剧情之上的思想和情感。让·米特里指出:它的本意既是叙述故事,亦是绘声绘色的渲染,并且更偏重于后者。意义重大的事件被分解成一系列近景或特写,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捕捉事物的本质含义,渲染事物的特征。最常见,最易被观众感受到的抒情蒙太奇,往往在一段叙事场面之后,恰当地切入象征情绪情感的空镜头。

2、对比蒙太奇

类似文学中的对比描写,即通过镜头或场面之间在内容(如贫与富、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等)或形式(如景别大小、色彩冷暖,声音强弱、动静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

3、心理蒙太奇

是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梦境、回忆、闪念,幻觉、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动。这种蒙太奇在剪接技巧上多用交叉穿插等手怯,其特点是画面和声音形象的片断性、 叙述的不连贯性和节奏的跳跃性,声画形象带有剧中人强烈的主观性。

4、隐喻蒙太奇

按照剧情的发展和情节的需要,利用景物镜头来直接说明影片主题和人物思想活动这种构成方法,就是隐喻式蒙太奇。比如不同内容的景物镜头或构图相似的画面,烘托或引导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主题,从而起到描写人物情感和展示影片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

往往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

·真人秀 “真人秀”又叫“真实电视”、“纪录肥皂剧”,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长过程电视竞赛游戏类节目。

脱胎于电视游戏节目,20世纪末在欧美出现的新节目类型。

基本元素:自愿参与、规定情境、给定的目的、特定的规则、竞争的行为、纪录和加工。 特点:纪实性 记实手段的使用&节目过程和结局的开放性&真实细节的还原

戏剧性 制定了相应游戏规则&规定了相应的时空环境&规定了只能在某一时段进行 节目类型:

1.室内生活秀2.野外生存秀3.爱情考验秀4.艺能真人秀(选秀)5.体验真人秀6.服务真人秀 ·娱乐节目的娱乐元素1.表演元素2.游戏元素 3.益智元素 4.博彩元素5.竞技元素6.速配元素7.纪实元素8.脱口秀9.真人秀

·广播电视三种不同的管理体制 在世界各国,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模式的不同,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也各不相同。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在管理体制上可将不同的广播电视机构分为三种不同的体制模式:

1、商业广播电视 节目销售及其他经营性收入。也被称为私有型、独立型、民间型等。流行最广、被实施最多。

2、公营广播电视 管理,运作经费主要源于收取广播电视执照费(或收视费),或者通过政府捐助或民间善款等其他财务安排来维持。

公营型广播电视强调公共服务,为公众传播新闻、提供文化和娱乐节目。公营台的隶属虽不直接划入国家的组织构成中,但公营台因其严肃性和权威性,被认为是“准官方”的电视广播机构,比商业广播电视机构更带有一些官方色彩。

3、国营广播电视

由政府垄断,属于国家所有,通常由政府或执政党直接建立、管理、控制。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同时也依靠小部分广告收益。

·语言符号

包括语言与文字,即人声语言和书面语言:

语言—人声语言—共时性—直接符号

文字—书面语言—历时性—间接符号

非语言符号:

人声语言和文字语言以外的直接为人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的各类具象符号。大体分为三类: —体语 (动作、姿势) 有人统计: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仅有7%借助语言;其余93%都是靠体语。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凡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都可视作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

—听觉性非语言符号(凡是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都可视作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广播电视声音符号系统的构成

声音包括了人声语言【画内语言(现场语言),画外语言(解说词,旁白、独白)】 音乐(实况音乐,节目音乐,影视音乐)

音响(实况音响,音响效果)

·音乐有哪几种类型

1.节目音乐,节目的后期制作时配制的音乐

2.实况音乐,现场采集到的音乐具&有强化内容的情绪\情感力度,烘托气氛,创造真实的作用

3.影视音乐,它是始终与视觉影像居于统一时间流程里,画面所展示的形象以及情节的发展,一直在客观上引导着观众对音乐的感悟。

·声音和画面

(1)声画合一

(2)声画对列

·电视娱乐节目(电视娱乐节目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并调动大众参与,以形成娱乐氛围

的一类电视节目)

节目宗旨:提供娱乐,由内容性质所决定。

节目对象:大众,必须选择适合大众传播的娱乐内容。

节目手段:所有的电视化手段。

节目内容:各种文艺样式的二度创作;够提供娱乐的非文艺性内容。

节目样式:晚会、栏目或活动。

·选秀类节目的特点

1.真实性:选手 自愿 普通人,不是 安排好的演员

2.互动性:非编导策划、录制好的,参与度高

3.戏剧性:(故事性)每期都有延续性。随着比赛的进行,选手的生活、经历也会慢慢被挖出来,形成完整的叙事

·景别(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主体距离的不同,而造成被摄主体在画框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视觉需求) 景别的划分标准

一是根据被摄主体在画框中所占面积的大小来划分

二是根据画框中所截取的成年人身体比例的多少来划分(电影中常用)

大景别:1、大远景2、远景3、全景

小景别:4、中景5、近景6、中近景7、特写8、大特写

篇二:《万物一体》解说

《万物一体》解说

在此感谢所有解说人、乐师、画师和技师,为这部电影的所有内容做出的无偿贡献,即使某些内容并不代表他们的观点.

本片所有结论皆来自影片创作者.

“在未来, 即没有黑暗, 也没有雷击;既没有凶残的愚昧, 也没有血腥的报复...

在未来, 人类彼此不再杀戮。地球会光芒四射, 人类会相亲相爱。这一天必会到来...\N到那时, 一切都融洽, 和谐, 光明, 喜悦和生机.”

维克多?雨果\N《悲惨世界》

“当我们用心感受所有生命的伤痛时, 意识就此产生.”

《薄伽梵歌》

“这就是我们与众生和谐的关系。这就是觉醒.”

约瑟夫?坎贝尔

万物一体?宇宙?

现在想想, 宇宙是什么:空间、星际空间之中...有凝结而成的星云,星云之中...有上百万个星系,而在这众多星系之中...就有我们居住的星系,银河系,那里有四千亿颗恒星绕银河中心运行。

这四千亿颗恒星之中,有一颗离我们最近,那就是太阳,各大行星绕其运行。而我们小小的地球就在其中,亦如太阳和所有的星系,地球也来自星云。但特别的是, 地球距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不太热也不太冷。所以后来, 我们的地球孕育出了动物,植物,细菌...鱼...狮子...羊、

地球还孕育了我们,有眼睛,有耳朵,有意识...还有呼吸...亦如地球的其他孩子。

既然地球来自宇宙空间,那么说空间的定律存在于我们体内...还有什么奇怪的呢?

当伽利略发现地球上的弹道定律也适用于其他星球,他开始研究,最终得以让我们在月球上漫步.而在绕行月球之后,宇航员被问道:谁为此领航?"他们回答,"牛顿."

我们为何能确知在地球发现的某些原理也适用于太空?也就是说, 我们脑中既有的原理能让我们精确归纳出时间与空间的原理.它们早已蕴藏在我们之中,因为我们都来自同一个星系,同一个星云,同一个宇宙。

那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为何用对立的眼光看待彼此?为何会有各种各样的分裂?我们都身在同一片天空下.又为何彼此分离?彼此区别?

马丁〃路德〃金:\N"我的兴趣不是黑人权力也不是白人权力,而是上帝所有子民都应有的人类权力."

为何伤害彼此...残害彼此?我们都是地球公民.因为我

们是人类。动物,树木.虽有不同...但彼此平等.想想Universe(宇宙)这个词的词根.意为"一",诸如Unite(统

一),(联合),(一致).而verse意为"转变"或"改变",诸如re-verse(逆转)或versatile(全能的).因此, Universe(宇宙)这个词字面意思就是..."合众为一"

卡尔〃萨根和安〃德鲁彦写道,"我们所在乎的生物(即人类)在不久的从前,喧闹, 好争, 聪明,善用工具, 有着悠长的童年,会温柔对待自己的后辈.接踵而至的是,他们的后代转瞬间倍增并遍布整个星球,死了所有竞争对手,创造了改变世界的科技,把致命的危险带给了自己以及许多其他生命,那些与他们同在一个家园的生命."我们这些初级生物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占有领地的习性...

这使得人类无法理解地球上的其他公民,其他生命,而在宇宙之中,我们还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我们会很轻易地认为自己独立于宇宙,身在一个自给自足、对外充耳不闻的世界.我们体会不到整体的存在,因为我们总是假想地球是完全封闭的,独立于宇宙,能透进来的仅是一点点阳光.看似遥不可及的距离其实并不会让彼此独立.天空大地, 实为一体.你我都是微小的生命体,活动区域只在地球表层,地球又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之一,我们一生中也只能绕行太阳几十圈,这意味着我们栖息的这个表层区域非常受限,承蒙大自然的恩惠才得以生存.

然而, 我们这些初级生物总是彼此斗争。为了权力和地位,我们侵占他人,仅仅是为了多一方寸土,以此彰显胜利,却依然身处无法测量的宇宙中.出于这种占有领地的习性,我们还遏制弱小生命的命运,将其逼上绝境和毁灭,接着肆无忌惮地宣称——牠们在地球表面的这一小块地归我们所有。即便是短暂的占有也无妨.地球上存活最久的生物大约活了地球年龄的百万分之一.坦白说,我们都是转瞬即逝的过客.而我们渺小脆弱的世界迷失在宇宙的海洋中这个海洋之大超越我们一切想象.所以我们再怎么装腔作势,妄自尊大,像沙文主义般鄙视外界,很显然我们作为人类都从未被授权主宰这部宇宙史诗剧.或许其他生命才是主宰?或许根本没有主宰?无论哪种情况, 我们都有充分的理由保持谦逊.如果我们被随意放到宇宙中,我们与一个星球相遇或临近的几率会小于十亿兆兆分之一.这个1后面跟着33个0.这种几率的实现在一般生活中被称为"奇迹"大千世界, 弥足珍贵. 我们能将未来托付给自己吗?如果需要, 我们能做出根本的改变吗?我们足够智慧知道要做出哪些改变吗?我们能改变我们的角色吗?我们能否改善社会,并找到另一条...生存之道?

还是我们太过拘执于传统?因为正是这里, 且唯有这里 地球母亲的这一小块土地上,伴随着苦痛还有未知,我们正在创造自己的命运.

整个宇宙就是能量的一种呈现,这是我们从原子中认识的道理.我们就是这样的能量.我们由原子组成.而原子能够 形成完整的能量结构并存于所有形式的生命中——宇宙、行星、人类、矿物、植物、动物.因此, 所有生命都不只是化学反应,也是...能量的载体,能量的凝聚,在能量场中与世界万物...相联相系.

这即是我们作为宇宙中的生命...化身为人,体验人类的全部存在:头脑,身体,内心,灵魂.但因为人类是如此专注于生命的外在体现,专注于外表,物质和个人,盲目而无法自拔.我们迷失于各种"占有"——占有此刻,占有物质,还有"小我".

然而, 正如但丁所说,"'占有'使生命短暂,为了占有而争夺...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由此产生的分歧只会让我们彼此对立,最终导致人类的决裂.结局: 苦难.

因为我们如此专注于生命的外在体现,我们才需要从外在开始,努力走向内在.如尼采所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比较'的时代"过去人们被地平线分隔两地,天各一方.但科技让我们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所以我们得以比较彼此的心智.地域上的距离已被取代为...头脑心智间的距离.眼下的世界成了小我心智的投射,我们所见的人间悲剧皆为小我心智的结果,源于我们共同体验的..."社会"伟大的印度圣人拉玛纳将我们的社会角色称为"肤浅的演员".

篇三:文学常识

1.文学常识填空。 文学常识[训练一]

(1)《芦花荡》是著名作家的“白洋淀纪事之二”,“白洋淀纪事之一”是《 》

(2)第一单元我们学过 (国藉)西蒙诺夫的一篇战地通讯,标题是《 》

(3)《亲爱的爸爸妈妈》作者是美籍华裔女作家 ,文章呼唤世界需要

(4)雨果是 (国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 》《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5)你看过哪些有关战争的名著?请写出一部。

著作:《》;作者: ;主人公: ;描写了 战争。

(6)《背影》选自的《 》,作者字 , 人,家、 、 。

(7)《大道之行也》选自《 》,这部书是 家经典之一, (朝

代)(姓名)对秦汉以前各种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8)一篇新闻可分为、 、、 、五个部分,其中 是新闻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9)《阿长与<山海经》》选白鲁迅的《 》。请再列举出这部散文集的其他两部作品:《 》《 》。

2.下列对新闻(消息)体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是新闻(消息)的特性。

B.就结构而言,新闻(消息)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C.新闻(消息)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它与记叙:记叙要素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说新闻(消息)是记叙文的一种。

D.对于新闻(消息)要素,西方有五w之说,即WHAT(何事)、WHO(何人)、WHEN (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B.《陋室铭》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

C.《爱莲说》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周敦颐。 D.《石壕吏》作者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干校六记》。

B.杨绛女士翻译的《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是个骑士。

C.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围城》。

D.《谈艺录》《管锥编》代表了钱钟书先生学术上的最高成就,它们都是新中国成立版发行的。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望岳》——杜甫——唐代——《杜少陵集》 B.《大道之行也》——《礼记》——春秋—— 孔子

C.《核舟记》——张潮——明代——《虞初新志》D.《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周元公集》

6.关于“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用来警戒自己的文字叫“铭”。

B.“铭”原来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比较自由,一般不用韵。

C.古代刻在器皿上用来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7.下列作家按国别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狄更斯 莎士比亚 安徒生

B.契诃夫 列夫·托尔斯泰 普希金

C.高尔基 西蒙诺夫 奥斯特洛夫斯基

D.雨果巴尔扎克 莫泊桑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短文。“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B.“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伊的《核舟记》。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C.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史”。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

D.《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9.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 白云常带楚江秋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10.阅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该诗是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歌,对其分析鉴赏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A首句描写晴日照耀下的湖波,次句描写雨幕笼罩下的山影。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湖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B.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语,不仅可以想像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以想像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以及其洒脱的性格、开朗的胸怀。

C.下半首诗,诗人遗貌取神,只用了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这是“以晴天的西湖状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

D.这首诗特点之一是概括性特别强。它是对西湖的全面写照和全面评价,因而它就具有超越时间的艺术生命,也使湖山因之生色。

1.文学知识填空。

(1)《湖心亭看雪》选自《 》,作者是

,他是 (朝代)人。

(2)历代描绘三峡风光的名文佳作极多,请默写出其中的一篇。

(3)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可都是光耀千古的文学巨匠,把他们的名字和朝代及代表作写下来。①诗仙

②诗圣

③诗佛

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硬脖子县令

⑤流传下来的诗歌作品最多的诗人

(4)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吟咏桥的诗句。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桥名和地名。

① 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此桥在今天的 市。

② 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此桥在今天的市。

③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 。此桥在今天的 市。

(5)《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文中的“自康乐以来”中的“康乐”指南朝著名

诗, 。

(6)《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 代著名文学家 ,是他的号。

(7)写出你喜欢的一部课外文学名著的作品名和主人公名,并简要写出这部作品给你的启迪。(不超过50字)

①作品: 主人公:

②启迪:

2.下列文学常识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三峡》——周密一一北魏 B.《渡荆门送别》—一杜甫——唐朝

C.《苏州园林》——叶圣陶——现代 D.《归园田居》——陶渊明——西晋

3.下列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游山西村》——陆游——北宋——放翁

B.《渡荆门送别》——-李白——香山居士——诗仙

C.《湖心亭看雪》——张岱——宗子——明末清初D.《三峡》——郦道元——北宋——《水经注》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B.《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南朝梁代的陶弘景。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D.《使至塞上》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5.下列对季节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春)

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7.下列关于作家作品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 ) 文学常识[训练二]

A.《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私谥靖节先生,著有《陶隐居集》。

B.《湖心亭看雪》描写了作者和朋友在西湖上游玩赏雪的情景。

C.《渡荆门送别》中“怜”字是“留恋”之意,是全诗的题眼,真切表达出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D.《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诗人眼中大漠秀美的景象。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多项) ( )

A.《核舟记》是一则说明文,说明王叔远高超的技艺。

B.魏学咿是明末文学家。《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口技》也收在该作品集中。

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暗示泛舟赤壁的时间在秋季。

D.《观潮》选自《武林旧事》,其作者是唐代的周密。

9.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

C.诗人特别想要去戍守“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于激越豪迈之中也透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10.品读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从古到今文人总要悲叹秋天的寂寥,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秋天气象肃杀,而作者却看到了秋天正是喜获丰收的美好季节。

B.第三句中的一个“排”字,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这正是诗人虽遭贬抑,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C.第一句应诵读得深沉旷远,使人们联想到从古到今众多“悲秋”的名句名篇,给人以一种厚重的沧桑之感。

D.后三句显示出乐观向上、气冲霄汉的豪迈气概和开阔雄健、明净爽朗的意境,所以诵读时应愈来愈高昂有力。

一、1.略2.C 3.C 4.D 5.D 6.D

7.A 8.B 9.(1)黄鹤楼 (2)岳阳楼 (3)泰山10.C 文学常识[训练二]、1.略 2.C 3.C 4.D 5.D 6.D 7.C 8.ABC 9.C lO.A

文学常识训练三

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_______,伟大的____家、____家、____家,____家,____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____,原名________,现代____家,____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________》,之二《________》。

3. 《蜡烛》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前_______(国)作家。代表作剧本

《________》,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均获斯大林奖金。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萨特(1905-1980)____国________家、____家、____家。 著有哲学著作《________》等

6.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________》。作者____,原名________,字豫才,伟大的现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中国________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最高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故事新编》,散文集《________》,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7.《背影》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原名自华,字佩弦,号________,江苏扬州人。________家、____人、____者。诗文集《________》,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8.《台阶》选自小说集《________》。作者________。

9.《老王》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原名杨季康,____家,________家。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

《________》

10《信客》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____________》中,《信客》就出自《____________》。

21.《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________著名诗人。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2.《陋室铬》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梦得,洛阳人,____代____人,________家。世称刘宾客。有《________》。

《爱莲说》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茂叔,____(朝代) ____ 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________》《________》等。

23《核舟记》选自清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____朝____家。

24.《大道之行也》选自《________》。《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___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___ _》、《___ _》、《___ _》、《____ 》,“五经”指《___ _》、《____》、《___ _》、《___ _》、《____ 》。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____时期____国人,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25.《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字子美,诗中自称________,后人称他杜少陵,____代伟大的现实主义____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为“诗圣”。钱钟书 ,________研究家,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__家。作品

篇四:导学案

《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把握记叙文叙事角度的概念和作用

2、理解和掌握不同记叙角度的利弊,根据实际恰当选用 3、选好角度,写出一篇生动的园丁赞歌

【新课导入】从幼稚园到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你一定遇到了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老师,当与老师共处的一些美妙瞬间闪烁着心灵之花触动了你沉睡的情感,使你怦然心动时,你又怎样诉诸笔端呢?今天我们通过本单元的“表达交流”来唱出心中的“园丁赞歌” 【课前探究】

1、你认为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

2、请从教材第60页中找找:记叙的角度大致有哪几种情况?

【知识导引】

1、第一人称概念解说

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问题探究:找出一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例文,并分析。 2、第二人称概念解说

作者用“你”或“你们”来叙述

第二人称写作的好处是在写作中如同和对方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便于沟通但也正因为如此,记叙中用第二人称的情况比较少,见到的大多是抒情性的散文当然,如果我们在叙述过程中,有时插入一些第二人称,会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加大文章力度,使记叙更加精彩,而且,也使文章显得更加灵活

采用第二人称叙述的例文有什么不同?试分析! 3、第三人称概念解说

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

第三人称的记叙述,不受叙述范围的限制,能较自由广阔地反映生活,它的局限是缺乏第一人称的亲切感。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人称叙述的优缺点。 【知识小结】

写作时,到底是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或者第二人称叙述,应该从用哪一种人称叙述来处理材料、表现主题最有利的角度来考虑而且不管采用哪一种人称叙述,都必须事先确定好,并且贯穿文章始终,做到前后人称的一致否则,叙述人称比较乱,就会条理不清,影响文章中心或主题的表达。

【师赞名篇欣赏】

陈老师个子很高他常穿一件灰布中山装,两肩膀瘦塌塌的,背脊骨却像竹竿一般直他讲课时,一只手搭在课桌上,另一只手的指缝里,就夹住一颗粉笔他的手掌片开后,奇大,白白的,筋凸出来,薄薄的像菜刀一课结束时,他粉笔一丢,两手掌合住,相互擦一擦,沙沙的,那声音很像剃头师在刮布上刮剃刀

——李祥森《小学老师》

初二教我们物理的,是刚从师专毕业的一位男教师,姓何他个儿不高,身材瘦削单薄,叫人想起郑板桥的竹子;他的头发黑而柔,呈三七分匍匐于最高海拔上,很顺服很有条理;黑发下是一帧白净清香的脸,很年轻很有书卷气;何老师没戴眼镜,一对眼珠,很黑,不动时似乎在亲切微笑,偶尔蝌蚪般地倏忽游动时,便将蕴藏的一股灵气泻了出来

——乐晓薇《红脸儿》

袁老师大眼睛,短头发,中等个,端庄,穿着永远得体,不戴项链,不戴戒指,但没有让你感觉到她没有钱,而是让你感觉到她比很多戴项链戴戒指的人有钱,只化淡妆,轻描淡写,恰到好处,不哇啦哇啦跟学生说话

——梅子涵《女儿的故事》

胡老师只有三十岁,却已长了一脸胡子,我们每次问他为什么不剃掉胡子时,他总是笑着说:“有什么好剃的,不就胡子吗?我姓胡,又留胡子,人们都叫我‘胡子’,不是挺好的么?”对此,我们表示无奈但是,没有想到,这么一个不修边幅的大男人会喜欢那么细腻的古诗词,在课堂上将古诗词讲得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刘梦《记胡老师的一堂课》

汪老师为我们演示了一张素描画的是一个花瓶,一边作画一边讲解只见汪老师神情专注,铅笔在手的操控下在纸上刷刷作响,并不时用橡皮小心地擦去不足,几分钟后,一张素描作品完成了同学们都惊叹汪老师的美术功底,争先恐后地抢着让汪老师把这幅画送给他们 ——范晓《记汪洋老师的一堂课》

她平时说话的声音很柔和,很好听,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小小的眼睛在眼镜底下透出一种神情她坐在讲台上工作,是那么的一丝不苟,当她停下手中的笔沉思的时候,总喜欢咧着嘴,嘴角微微上扬,显露出一副可爱的神情,偶尔还会抬起头,用左手撩动飘逸的长发,睁大眼睛,环顾四周,这种神情看上去是多么神圣

她在讲课的时候,则又是另一番模样她总是全神贯注地端起课本,神采飞扬地为我们讲课,

而且总是与我们真诚地互动,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课堂上的欢乐我最喜欢她为我们朗诵诗歌的样子,是那么的煽情:她读起优美或是令人感动的诗歌时,就会抬起她那纤细的手在空中比划,像是一只扇动的小鸟;那眼神又像是一块玉石,闪耀出璀璨的光芒,仿佛带人进入了一种梦境,虚幻却美好

黄海《我的高一语文老师》 【阅读反思】通过范文阅读,自己有什么收获?

【片段练习】

请同学们说说:我心目中的 老师

要求:1)常规描述:姓名、性别、所教时的年龄、衣着打扮 2)特写镜头:最能记起的事、最能记起的话或动作

3)现实反思:对比当时与现在对老师的不同看法、自己从老师身上所学、 4)真情表达:用一句话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对老师的赞美或喜爱 【目标反馈】(自我小结,学科组长检查验收) 本次作文训练最大收获或体会是:

【作文升华训练】

请以“我的 老师”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标题自拟; ④文体自选;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示例】

教我采花酿蜜的人

夏夜,月光静静地泻在校园里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上同学们欢聚在老师的身旁,争着给老师留下珍贵的礼物:有相片,有画册??可我该呈上什么呢?

我手捧《采花酿蜜集》慢慢地走向季老师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我思绪的溪水向远方淙淙流去??

开学后第一个清凉的早晨,我正翻着油墨芳香的语文课本,门口进来一个人——年近六旬,中等个子,穿一身半新的灰色中山装他步履稳健地走上了讲台,戴着老花镜,那眼镜似乎爬在鼻梁上显得很吃力

第一堂语文课开始了,他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个颇大的“季”字,说:“我姓季”接着就讲课,季老师声音洪亮,朗读富有感情,课讲得很细,讲完课就提问他上课没半句废话,也不开玩笑,有一股“夫子”味碰上这样的老师,我真有点怕

倒霉的事来了第二天,他叫我到办公室,指着我的作业薄上面的“自由体”说:“这样潦草的字,是给谁看的呀?”说完叫我重做我边做边想:这老“夫子”真厉害等我做完了,他说:“你的语文基础不够好,一开学就要抓紧像蜜蜂一样辛勤地采花粉,才能酿得出甘醇的蜜来呀有问题多来问问,啥时候都行”

一次,我从书上读到一句话,有“他们俩个”的说法我想起电影片名《她俩和他俩》,就去问季老师,季老师正在吃午饭,见了我就搁下碗,兴致勃勃地讲起来:“‘俩’字,就是两个,后面不用‘个’字或其他量词,所以‘他俩’是对的,‘他们俩个’是错的还有‘仨’字,也同样”季老师说我看书细致,善于思考,鼓励我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把这些知识一点点积累起来”我心里美滋滋的,从此对语文发生了兴趣

在《童年趣事》的作文中,我写了孩提是要当解放军,缠着妈买军装,盯着爸做手枪,生了病都瞒着大人,怕人家说我生病不能当解放军??季老师说为写得生动,有感情,但又说我错别字太多,要我扎扎实实打好语文基础他又特地送我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在封面上题了“采花酿蜜集”五个大字,要我博览群书,积累生活,勤摘录,常练笔,还建议我开设“病字医院”呢!在学习语文经验交流会上,季老师举着我的《采花酿蜜集》,对大家说:“人日积月累辛勤采撷,终于酿出了知识的琼浆大家都应这样,争做知识的富户啊!”老师有点激动,低低地爬在鼻梁上的眼镜突然滑了下来,正好落在那集子上大家笑了,季老师也笑了

就这样,我的写作有了进步,好几篇作文登上了班级《学作园地》从此,我爱上了语文,更深深地爱上了季老师

高中升学考试前那个星期天的夜晚,季老师旧病复发,累倒了半夜,老师们把他送进了公社卫生院第二天,同学们都悄悄去卫生院看望我去的时候,季老师正在挂滴流可是,下午季老师又出现在讲台上,他脸色憔悴,声音沙哑??

我手捧《采花酿蜜集》走近季老师,思绪的溪水从远方流了回来“季老师”,我把本子捧给老师,深情地叫了声季老师接过本子,仔细翻阅着,脸上露出了笑容,像是闻到了郁郁芳香的蜜汁似的“进步不小呀!”季老师说着,又在本子扉页上题了—— 飞吧,小蜜蜂,采更多的花粉,酿更甜的蜜

我是只遨游知识花海的小蜜蜂,季老师不正是勤勤恳恳“教我采花酿蜜的人”吗?

[点评]本文选取了第一人称的记叙角度来赞颂老师,但对老师的赞颂没有堆砌概念化的词汇,而“让事实说话”季老师教书不苟言笑,颇有些“夫子味”;季老师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积极引导;季老师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循循善诱,育人有方这些都是通过人物的个性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我”对季老师由“怕”到“深深地爱”这一感情变化过程,写得自然、真实、可信,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