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神话的现实性与幻想性 (800字)

神话故事2018-10-21 10:43书业网

神话的现实性与幻想性

专 业:

姓 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方式:

摘要:

神话作为远古历史回音的文学作品,是现实性和幻想性的有机统一体,现实性和幻想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实性是神话产生的基础,幻想性是对现实的超越,其现实性主要表现在神话人物形象、性格、故事素材和社会背景来源于现实这几个方面;而幻想性则是由于原始先民对自然的不理解,想要征服自然和抽象思维能力的不可发达而产生的。这样就决定了神话具有现实性和幻想性。

关键词:神话,现实性,幻想性。

神话的现实性与幻想性

(新疆师范大学 语言系 汉语言文学)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 他们的童年时代都有自己美丽的神话,神话是原始时代的产物,它记录了远古人民对社会、自然以及自身的理解、认识和愿望,它以故事的形式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

(1)有教育意义的意象”,它以现实为基础,同时又超载了现实,是“通

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

(2)身。”这就决定了神话同时具有现实性与幻想性的特征。我们首先讨论神话的产生。

一、神话的产生

历史表明,为类发展了旧石器时代高级阶段(距今三、五万年左右)虽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可是已经产生了简单的语言,可以凭借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自然及社会的领悟。这为神话的产生奠定了语言基础。由于当时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人们对自然、自身的一切领悟只能日日相传而无文字记载。

原始先民们通过劳动,生产力发展了,思想意识也发达起来了。人们同自然斗争的能力有所提高,可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类仍是弱小无力的,他们无法解释所看到、所经历的事情,但却总想探究大自然的内幕,想要驾御各种自然力。他们的探索得不到科学的结论,自己的愿望也不能够圆满地实现,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之间,便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情感,而一些特殊的灾难性的自然现象,如雷电、洪水、地震等,和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的生理现

象尤其能够引起人们的恐慌和畏惧。人们要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宣泄不安的情绪,根据他们简单的逻辑,便幻想出世界是由一种超人、超自然的力量所控制的,一切自然现象以及生理现象都被其操纵,这样,神就产生。它既体现了们他对大自然的蒙味认识和敬畏之情,不同的自然现象由不同的神所掌管,众神各司其隔共同管理着这个世界,各个被描述的神的情况的片段连接起来就构成了最早的神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神话内容的倾向性也有所不同,由自然性神话阶段到自然社会性神话队段再到社会性神话阶段。

关于神话存在时间的范围说不一,1983年以来,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提出了“广义神话”的概念,认为神话不止原始社会有,在后来封建社会中仍然流传并可能产生一些新的神话。大量事实证明,现代在民间(特别是在偏远山区)仍流传着不少神话,其中有些虽已受到道教、佛教的影响,但即使是仙话、佛话等宗教故事仍具有神话特征。与之相对应的便是“狭义神话”。马克思曾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3)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就消失了。”《辞海》中神

话的定义是这样的:原始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

(4)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由此可见“狭义神话”是上

古时期的神话,我就在这个范畴内来谈神话的现实性和幻想性。

二、神话的现实性

丰富多彩的神话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的记录了人类在他童年时代瑰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印,“它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在物质的基础之上派生出来的,神话当然也不例外。虽然它有超越现实的一面,但追根究底,它

是物质世界的产物,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神话的现实性主要现表在以下几个方面:

1、神话中的一切形象源于物质世界,并不是人们凭空想象的,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出他们的原形。

由于原始先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外在最初的发展阶段,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象,脱离那些具体的感性材料,因此种种神的形象往往都是由不同动物或是动物和人组合而成的。“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记下了古希腊哲学家诺芬尼的话:‘假如牛和狮子都有一双手,能像人一样创作艺术品,那么他们也同样会描绘出神,并把他们自己的体型给予这些神。’列宁强调‘神=完美的人的形象’,并联系费尔巴

(5)哈的观点:‘人的神不过是神话了人的本质而已。’”这些神的形象

实际上是被人类加工过的自然物,最明显的就是龙这个神话形象,它是以蛇为主体,加上马首、鹿角、牛耳、免眼、蜃腹、鱼鳞、虎掌、鹰爪、鬣尾,最终形成了这一威武雄壮的神话形象。这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想象的产物,它是对具体物象的再组合。人类之所以把龙塑造成这样,作为图腾崇拜,是想拥在这些动物强大的能力,以便于更好的征服自然,更好的生存。再如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人之始祖女娲就是人与蛇的组保;希腊神话中凶恶的魔怪杜萨形象的主体是妇人,但肩上却长着一对鹰的翅膀,头上每根头发都是一头毒蛇。这种新的形象不过是把生活常见的事物叠加在一起。鲁迅先生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人,增加

(6)了眼睛一只,增长颈子二、三尺而已”。通过看神话,我们知道各

个民族神的形象都不一样,东主的神圣具有东方人的特点:黄皮肤、黑头发;西方的神却是黄头发、白皮肤,具有西方人的特点。由此便

知,人们要基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来塑造的形象,上古时期,由于环境和交通的限制,东方人不可能塑造出有西方人特征的神的形象,反之亦然,这是由现实环境所决定的,却恰恰证明了神话是具有现实性的。

2、神话人物的性格以现实的人性为基础。

所谓的神与人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但神的这些性格都是人赋予的,他们不可能超越人自身而产生出一种人类所没有的性格,它必须以人为基础,这更我体现出神话具有现实性的特点。神话中的神有的开朗,有的沉稳,有的暴躁,有的温顺??这些都是人人自身得出的。例如其工狡猾,凭借自己强大的武力随意支配他人;炎帝生性残暴,无道,压迫人民,掠夺他族;而女祸仁慈,善良,造福百姓;希腊神话中神后赫拉生性善妒而又冷酷无情,对宙斯的恋人及其子女进行残酷的迫害,决不宽容;而主神宙斯脾气暴躁,独断专行,同时又很风流,有十二个御妻,此外又到凡间物色美人。这在现实的人身上都找得到。

另外,神也具有感情,而这也是来源于人本身。神话中的神并不似仙话中的仙那样没有欲念,没有感情,恰恰相反,神的感情非常丰富,他们之间有爱恨的情感体验,有喜怒哀乐,有希望追求,也有亲情、爱情、友情,这在希腊神话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起后来仙话中的仙,神话中的神更具有现实性。

3、神话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在历史事件之上。

人们把当时人们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社会情况、经济发展情况融入神话之中,从一定角度来看,神话也算得上是一部史书。人们都在为取得好的生存环境而斗争着,原始先民亦是如此。九黎族居住在

古黄河下游,是一个庞大的部族,蚩尤被尊为九黎族之神。“蚩尤,八肱,八趾,疏首”(《初学记》卷九),“蚩尤能作云雾,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述异记》上),由于九黎族人多势众,所以其主神被描述为多首、多口、多手、多脚的样子:“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食沙石”,“蚩尤之时,烁金为兵”,(《太平御览》卷七四),表明九黎族已用金属盔甲来武装自己,用金属打造兵器,从中我们知道了当时冶金术的发展情况。又如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之野所进行的一次残酷战争,“黄帝与炎帝战于板泉之野,帅熊、罴、貔、貙、虎为前驱,鶍、雕、鹰、鸢为旗帜”(《列子·黄帝》),从此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帝可能率领了很多部落参战,而各种猛兽可能是部落的图腾。再如古希腊神话中所描写的特洛战争,它以特洛伊战争这个历史为基础,在其中加入了大量幻想的因素,便有了这篇举世闻名神话故事。这些神话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的再一次记录和描述。

4、神话故事的创作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现象。

正是由于原始先民们对一些社会现象无法理解,因此在解释时才加入了幻想因素,让这一切现实变得易于接受。人们处于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族社会时,创造的神往往都是女性,她们手中握有大权,在此期间女神的数量多于男性神,创造万物,创造人类的是女娲,掌管火的火神祝融是女神,主司天下灾害的西王母也是女神;古希腊神化中大地女神盖亚发动改朝换代的战争,关心子女的安全,在神中地位极高,这都是母权社会的反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女娲造人的神话有所改动,用手捏的和绳甩的来解释人的等级差别。随着父系氏族社会渐渐代替了母系氏族社会,男性的神多了起来,拥有的权利大过女性神,而女神则降

为配偶或被其完全替代,例如“祝融,是老妇。”(《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变为“炎帝为火师”(《左传》哀公九年);又如“虹霓,小女子之神”。“(《太平御览》卷一四)”变为“雄日虹,雌日霓”(《初学记》卷一),从这些神话可能看出社会的变化。可见,神话是随着社会现象的改变而改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神话就会产生一定的改变。

由上可知,神话必须以现实的东西为基础,无法完全脱离现实,而现实性则是神话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构成神话的一个必要因素,是神话的基础。

三、神话的幻想性

神话思维是与原始先民的心智能力紧密相连的。原始先民的心智发展水平还处于一个非常低级的阶段,思维主体和客体还不能明确区分,在人和外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渗关系。普列汉诺夫说;“原始人的知识非常贫乏,他是‘根据自己来判断的’他把自然现实都说

(7)成一些有意识的力量的敌意的行为。”他们不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

世界,对万事万物不可能有科学准确地把握,于是原始先民在不知不觉中给自然物加上了人的属性,认为自然物的一切行为都是有意识的,日月有意识地升降,风雨有意识地运行,花草有意识地生长,禽兽有意识地活动。这个物质的世界被先民们曲折反映中显示了人们征服世界的愿望,与自然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显示了原始先民的精神状态和对自然的探索与理解。这样,神话也就有了幻想性,这点可由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实。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面对一些自然现象,往往不能够做出正确的解释,他们有很鑫地方想不明白,为了给自然现象一个合理的解释,原始先民就根据人类社会的情形,不自觉地编造了

许多有关神的故事。这是神话具有幻想性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人们在感知自然的时候,将自身的属性不自觉地加在万物之上,形成了“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以及以已观物,以已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这在解释自然现象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常以人的一些常见的生理行为来解释某种自然现象,或者自己所熟悉的自身为标准来诠释万事万物。就连世界是怎样形成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这样一些很大又极难解释的问题也通过这种思维方式回答出来了。人们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经常能使一物变成另一物,例如日月与双目等。于是便产生了物物相化的意识,用简单的思想逻辑把他们认为有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这便产生了幻想。卵生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生命现象,于是人们就认为宇宙也是从一个卵中诞生出来的,这样就有了“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艺文类聚》卷一)的盘古创世神话。宇宙是怎样产生的被解释出来以后,人们又想解释万物的由来。他们发觉草、石与毛、骨有近似之点,雨水与汗、血同性,气、声与风、雷相仿,就很自然地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而人们又是以自己熟悉的自身为标准,于是把万物的制造又加于盘古身上,出现了盘古垂死化身的神话,“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骨为珠玉,汗流为玉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 。”(《绎史》卷

一)此则神话不仅通过幻想来解释了万物的由来,也解释了人的由来,是由盘古“身之诸虫”而来。又如“钟山之神,名日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复,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其中用一些常见的生理行为睁眼、闭眼、呼吸来解释昼夜,四季以及风的形成,这显示了人类在对自然的探索,对自身的探索时由于无法解释所经历

的一切而通过幻想加以表述。可以说对自然及自身的不解是神话具有幻想性的最重要因素。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进一步征服了大自然,生产资料和劳动所得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增加,而人们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变革着,生产资料由氏族公社成员集体占有最终转化为个人的私有财产,“个

(8)体家庭变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了”,由公众推举的的领袖人物由人

民的公仆一跃为奴隶主,就此阶级产生了,氏族的平等互助的共同生活被尖锐的阶段斗争代替,人们的注意力从自然转向了社会,他们无法理解人为什么要分等级,为什么社会地位会有差别,于是人们借助幻想来解释这一问题。“俗话天地开辟,

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太平御览》卷七十八)人们通过这则神话不仅虚构了人类的产生,还阐释了阶段的产生。人们企求利用神话达到支配他人的目的,也维护了社会稳定,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这些都决定了神话要有幻想性。

2、原始先民渴望改变生存环境,征服自然,可却不能够加以实现,只能通过幻想的方式加以解决,以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并有利于宣泄不安的情绪。

上古时期原始先民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他们吸能顺应自然,面对种种的自然灾害,人们几乎毫无抵抗能力,他们凭借极简单的工具,维持其生存。然而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总是希望多有些收获,希望生活得更好一些,而不甘心永远自大然驯顺的奴隶,听凭大自然的危害,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东西,进而希望控制自然、驾御自然,一直到征服自然。但是,在自然知识非常贫乏,

生产技术极其落后的情况下,这种征服自然的热切欲望,只能通过幻想来满足。从神话中可以看出,其大部分内容都是人与自然的斗争。例如羿除百害。“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是昆仑虚东。”(《山海经 海外南经》)“(羿)杀猰貐”(《淮南子本经训》),“(羿)擒封豨于桑林”(《淮南子 本经训》)这些描述的是人类与野兽的斗争,在此夸张了野兽手强大,是为了衬托人们不屈的精神,与此同时, 人类往往把自然现象幻化为猛兽。“风伯坏人屋舍,羿射中其膝。”(《淮南子》)人们把风想象为风伯,他长着狗一样的脑袋,朱红色的头发,形状像鬼,胯像豹,这只猛兽破坏人们的房屋,人们要制裁它,于是有了这则神话。河伯是个人面鱼身的怪兽,常“溺杀人”,人们要打击它,力图使江河湖海永远不能溺人,于是有了“河伯溺杀人,羿射其左日。”(《天问》)的神话。射杀猛兽、是人类常做的事,可是射杀风神,水神却是他们没做过的事,是现实中无法做到的。羿打击风神、水神纯是幻想,是人们理想的升华,是对残酷现实精神上的反抗,由此可见,在人类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幻想,这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在那个朝不保夕的岁月,就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持,人们才顽强地生存下来。另一方面,人们面对自然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也需要幻想来宣泄这种不安的情绪,寻找心灵的寄托。因此,神话这个由先民们创造了出来的艺术形式不可避免地加上了幻想的色彩。

3、由于原始先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很低,对神的创造只能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物象为基础,通过幻想,把物质世界中所存在的现实的东西加以改造,造了心目中的神。

人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式中感到自己能力有限,总想拥有一些强大的能力,可是这在人身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人们便幻想着神一定具有这些强大的能力,从众神的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神的

形象并不是人们毫无意识的拼凑,而是集合几种动物形象、能力的组合。这种组合是通过幻想加以完成的。“北风之神”便是如此,由于北风刺骨,吹得人们刀割般的痛苦,加之风速又快,便有了“状如虎,有翼”的特征;北风劲吹,往往吹得人们披头散发,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灾难,气虚以人们便想象出他吃人的时候从人的脑袋吃起,所吃得人披头散发;而北风吹起,呼呼做响,似狗吠狼号的吓人,于是它有了狗的脑袋;冬天来临,北风冻杀虫子之类的害虫,对人类来说又有益,人们就又能赋予它“驰逐妖邪”的能力。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人们又通过幻想,便创造了北风之神。这在神话中是常常可以看到的,基本上每个神的产生都是如此,人们通过幻想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神的形象。

幻想性是神话的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神话,那只能是现实事实的简单叠加或拼捕,毫无艺术性和美感。

古代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及自然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

(9)且是它的土壤。”神话是我国文学史上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人们被它新奇的幻想,热情的夸张启发了极大的想象力,后世的许多优秀作品明显是受了神话的影响。如屈原的《九歌》、《离骚》,吴承恩的《西游记》,鲁迅的《故事新编》等。更加重要的是,神话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被后人借鉴、吸收,并把它发扬光大,至今仍是最基本的创作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现实性和幻想性是构成神话的主要因素,也是神话的基本特征。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现实性,就没有神话的基础,没有幻想性神话就只能是现实物质的机械叠加,毫无生命

力可言,换个角度来说,神话显然是幻想的产物。神话中具有了辩证朴素唯物思想的初步萌芽,反映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虽然把幻想当成现实来描写,却在一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某些本制的东西。

【注释】

1、 见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中译本, 1984年11月第一版,20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11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9页。

4、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4510页。

5、 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三版,60页。

6、 鲁迅《叶紫作〈丰收〉序》,《鲁迅全集》第六卷,175页。

7、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0

页。

8、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5年,158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113页。

【参考文献】

1、 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出版

2、 曹淑芬、王春荣《希腊神话和英语传说》,北京出版社,1986年出版

3、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4、 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5、 童庆炳《文学概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