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顾此失彼的名人事迹

名人故事2019-02-21 08:55书业网

篇一:典型事例

家长学校典型事例

讲课人:史利民

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各位家长: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学校感谢各位在繁忙的工作之中,克服困难,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感谢各位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开办家长学校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众多的家长愈来愈关注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校、家庭对学生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因为学校与家庭的组织形式不同,对学生的影响方式不同,教育的作用大小有很大的差异;同时,随着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的不同,接受学校、家庭的教育程度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关心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与广大家长的交往合作对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家长学校的任务是什么

(1)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2)明确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3)了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4)掌握家庭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三、专题讲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1)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

父亲就抱着他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余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不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2)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是家长,被教育者是子女。在这个关系中,家长是家庭生活的组织者,是家庭大厦的支柱,是子女生活的依靠,因此家长具有权威性,孩子非常尊敬家长,父母与子女关系密切和其被子女的尊重,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优势。但优势能否发挥出来,家长能否与子女亲密无间,能否严格约束自己,受到子女的尊重,这就看家长的修养如何?若家长的素质、言行不足以让孩子依赖,家长经常说空话,那么孩子就不听你的话。家庭教育的特点、优势就发挥不出来。

(3)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

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

现在,自己的孩子上学了,作为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事呢?我认为先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当孩子告别了幼儿园,来到小学这个全新而陌生的世界,他们会感到兴奋、好奇,又难免会紧张、焦虑。对一个六龄儿童来说,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一转折,使他们产生了许多不适应。作为家长有责任配合学校,帮助孩子过好转折关,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

四、了解孩子进入小学后所发生的变化

1、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变化:

幼儿园以教养为内容,以游戏为主要形式。

小学以教育教学为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

2、活动时间的变化:

幼儿园活动时间安排相对宽松。

小学教学时间安排十分紧凑。

3、活动要求的变化:

幼儿园活动的自由度较大。

小学组织纪律、规章制度更加严格。

4、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由于以上原因,使孩子精神上易疲倦,体力上易疲劳,心理上压力大。

五、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1、帮助孩子确立良好的学习心理。

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体验学习乐趣。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求循序渐进;重在培养习惯。

3、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作息时间有规律;保证10小时睡眠;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

4、为孩子提供必要的、适量的学习用品。

我建议在近期应对孩子作三个“一”的训练。

A:每日一问:问孩子今天老师表扬谁?今天老师要你回家做什么?你认为

自己今天表现好吗?......家长的问题要与学校行为训练要求密

切相关,协调一致。

B:每日一练:家长对学校每一个常规行为的要求,配合学校进行每日一次

训练,如:整理书包、扫地等。

C:每日一辨: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克服盲目模仿的弊病。

同时要求家长做好两个安排:

第一、为你孩子安排一张固定的学习书桌,这样使孩子放学回家做作业有一个固

定的空间,安静的环境。

第二、安排一张与学校相配合的家庭作息时间表,这样孩子能有节奏地安排自己的校外时间。

如果这样做了,就使学校常规训练在家庭教育中得到良好的强化,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学生受到一致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总

之,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篇二:“顾此失彼”类病句的辨析和纠正

这里所说的顾此失彼,是指联合短语做句子成分时,出于照顾不周而造成的主谓、动宾、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不能完全搭配。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作文中很常见。产生这种语病,有知识上的原因,也有心理和习惯上的原因。弄清这种语病形成的原因和修改的办法,对提高学生用词造句的能力很有帮助。顾此失彼类病句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主语和宾语不能完全搭配

试分析以下几个句子:

例1 雷声、闪电和瓢泼大雨,铺天盖地倾泻下来。

例2 她的心灵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例3 这些困难和任务都被我们逐个地克服和完成了。

例4 西瓜、桃子、辣椒和西红柿,都是夏季很好吃的蔬菜。

例1 主语雷声、闪电和瓢泼大雨是由三个并列词组成的联合短语,却只有一个动词倾泻,而倾泻又不能将主语联合短语中的三个词语完全兼顾起来。主语中只有大雨能与倾泻搭配,而另外两个词雷声和闪电则不能与倾泻搭配。这种毛病往往是出于学生的心理原因造成的疏忽。学生在写到雷声 时,又想到闪电,在写到闪电时,又想出大雨,而写到大雨时,则只注意到大雨可以倾泻而没有注意到雷声和闪电是不能倾泻 的。这就是说,在给联合短语构成的主语安排谓语时,只照顾到联合主语中与谓语邻近的最后的那个词,而没有顾及到离谓语较远的前面的两个词。这就造成了顾此失彼的毛病。

修改这样的病句,首先,要看到构成主语的联合短语中,与谓语不能搭配的两个词雷声和闪电,都不能改换,即不能用改换主语使之完全适合谓语的办法来修改句子。

第二,选择不出可以同时兼顾雷、电、雨的另外一个词来代替倾泻,即不能用改换谓语使之完全适应主语的办法来修改句子。这样,修改这个病句最好的办法是把构成主语的联合短语拆开,改用复句来表达。本句可以改成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瓢泼大雨铺天盖地倾泻下来等。

例2 主语只有一个词心灵,而谓语却是由联合短语美丽和宽广构成的。但主语心灵只能与美丽搭配,而与宽广在意义上是不能配合的。修改的办法,一种是删去不能与主语相配的词宽广;另一种是把主语心灵改换成胸怀,使之与构成谓语的联合短语中的两个词都能配合。

例3 主语困难和任务及谓语克服和完成都是联合主语,但是双方不能完全配合。困难可以说克服但不能说完成:任务可以说完成但不能说 克服。这实际上是把两个不同对应关系的句子压缩在一块了。随意压缩句子,图省事,这也是中学生写作文的一种不好的习惯。这种坏习惯,往往会造成搭配不当的毛病。遇到这样的句子,修改的办法最好还是改成复句展开来说:困难被我们逐个地克服了,任务被我们逐个完成了。

例4 的主语是联合短语西瓜、桃子、辣椒和西红柿,谓语是判断合成谓语是蔬菜。但构成联

合短语中的各个词,不能完全与判断合成谓语相配合。出现这类语病,并不是学生对词义不了解,除了心理上的因素外,主要是学生有临时追加词语的不良习惯。学生在写这句话时,并不是把整个句子想好了才写的,而是采取临时追加的方式。即写到夏天好吃的东西时,首先想到了西瓜,写上西瓜后,又想到桃子也很好吃,便在西瓜后加上了桃子。写上桃子后,又想到辣椒和西红柿也好吃。于是便在西瓜、桃子后面又追加了辣椒和西红柿。而当写到辣椒和西红柿时,一看是蔬菜,便匆匆下了断语,忘记了前面还有不属于蔬菜的西瓜、桃子,结果造成了顾此失彼、以偏概全的毛病,使主谓语不能完全搭配。修改的办法,可把谓语改成都是夏季很好吃的瓜果蔬菜,句子就通了。

二、动词和宾语不能完全搭配

试看以下句子:

例5 我们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同学们认真复习功课的情景和琅琅的读书声。

例6 昨天我帮家里摘刨茄子和土豆。

例7 小明检查并改进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例5 谓语是一个动词,宾语是个联合短语。动词看出与构成宾语的联合短语中的情景能够搭配,但与读书声不能配合。出现这样的语病,往往是学生已经写出看出情景了,但随后又觉得不够全面,还有读书声需要写进去,于是便临时在情景后面追加了读书声,至于读书声是否看得到与能否和前面的动词搭配,就忽略了。这就造成了动词和宾语不能完全搭配的语病。

例6 摘刨茄子和土豆,是把两个动宾短语压缩到一起了。出现这样的语病,从学生心理上找原因,往往是学生首先想出摘茄子这种举动,但马上又想出还有收土豆的举动,而土豆是不能摘的,为了补救,便在摘的后面加上一个刨字,与土豆相搭配。岂不知这一补救,动宾都成了联合短语,摘刨这两个动词把茄子和土豆这个宾语都管住了,这就造成了动宾双方不能完全搭配的毛病。修改的办法,还是应该拆开来,把话一句一句地说清楚:帮助家里摘茄子和刨土豆。

例7 的谓语是检查和改进两个动词组成的联合短语,其中只有一个动词检查能与缺点和错误搭配,而与另一个动词改进是不能搭配的。修改的办法是把不能搭配的动词改进换成能搭配的改正。产生这种语病,主要是学生对词义的搭配关系把握不准。

三、修饰语和中心词不能完全搭配

试看以下几例:

例8 红红的苹果和鸭梨挂满了枝头。

例9 为了实现理想,他刻苦而勇敢地学习着。

例10 路灯如同颗颗珍珠,把街道点缀得五光十色,婀娜多姿。

例8 给中心词苹果和鸭梨这个联合短语安排定语时,只照顾到苹果是红红的而忘记了鸭梨不是红红的,这是粗心大意造成的顾此失彼语病。

例9 状语刻苦而勇敢是个联合短语,这个联合短语中的两个词都来修饰动词学习。但其中只有刻苦一词能与学习搭配,而另一个词勇敢则不能与 学习搭配。勇敢一般用来形容不怕危险和有胆量。而学习算不上危险行为。可把勇敢删掉,或把勇敢换成坚强一类的词。这是不注意词义和词的搭配关系而造成的顾此失彼语病。

例10 补语五光十色、婀娜多姿是个联合短语。其中五光十色可以形容街道,但婀娜多姿修饰街道就令人费解了。婀娜多姿通常用来形容舞蹈的动作、女性或杨柳的姿态柔软而美好,不能用来修饰街道。这也往往是临时追加形容词而造成的顾此失彼语病。学生在写到路灯把街道点缀得五光十色时,接着又想起一个更加美丽的形容词婀娜多姿,便随手加到五光十色的后面,至于是否使用得当,并未仔细推敲。

www.

通过对以上三组例句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经验:遇到联合短语做句子成分时,除了要掌握好词义和词的搭配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外,还要特别注意纠正由于不良习惯和心理因素造成的失误。纠正的办法是:首先,下笔之前先把句子想完整,尽量避免临时追加成分。其次,凡是用联合短语做句子成分时,每写好一个句子后,都应该回头仔细检查一遍,看是否每一对相关的成分都能完全搭配得当。如果能养成这种严谨的文风和良好的习惯,那么顾此失彼的语病就会大大减少。

篇三:事例论证的“六宜”“六忌”

事例论证的“六宜”“六忌”

作文天地

10-07 1223

事实胜于雄辩。例证法是议论文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写议论文,怎样用好事实论据呢?

一、事例宜切合题旨忌若即若离

写议论文选择事实论据的时候,要注意所选事例的意义,一定要与论点相吻合,不能若即若离,顾此失彼。例如写《说有恒》,举下面这个事例是否妥贴呢?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诗坛上颇负盛名,但他从不满足,从不松懈,经常深入民间把自己的新诗念给村妇老农们听,问他们听懂听不懂,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加以修改。所以他的诗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用这个事例论证做学问要有恒心显然是不妥的,虽然其中也有“不松

懈”、“经常”等字样,却不能用来论证“有恒”。如果用它来论证“作家应该有严谨的创作态度”则是很切题的。

二、事例宜新颖忌陈旧

古人说,“唯陈言之务去”,“文章最忌随人后”。选用事实论据必须力求新颖,道他人之所未道;必须力求精警,启人智慧,发人深思。如所举例证尽人皆知,又不善于从中发掘出新意,纵然例证与论点十分吻合,写出来的文章至多只能是平平常常。有些同学写议论文,事例不够,老例来凑,像张海迪、陈景润、李时珍、司马迁、爱迪生、居里夫人这些老掉牙的事例频繁地出现,令人望而生厌。如果在文章中选用一些新颖的事例,令人眼睛发亮,效果岂不更好?

要举出新颖的典型的事例,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阅读积淀。这就要求大家平常要多读报刊时文,留心积累新鲜素材,这样写作时才能派得上用场。

三、事例宜真实忌虚假

议论文中所引用的事例,不论是历史上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都必须真实,不能虚构,不能编造,不能含糊其词。如牵涉到数字,还必须准确。事例不真实,论据就丧失了说服力,说理就不令人信服。下面两个例子中的论据就不符合要求。

例1,欧洲有位化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一种新物质,可是他没有把这种新物质提炼出来,就放弃了这个实验。后来另一位化学家也做了这样的实验,由于他坚持不懈,另一种新元素终于被他发现了。

例2,托尔斯泰为写《战争与和平》深入采访,光笔记就写了40万字,最后终于用6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

例1中提到的两位化学家,没有写出他们的姓名,做什么实验,发现一种什么新物质,模糊不清,因此降低了论据的说服力。例2说“用了60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与事实不符。事实上,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一共用了7年时间。论据不真实,失去可信度,同样就没有说服力了。

这就要求平时阅读时对特别关键的时间、地点、人名、事件作确切的笔记或牢牢记在脑子里,切不可凭“印象”引用。

四、事例宜高度概括忌拖沓冗长

议论文事例不同于记叙文事例,叙例语言要精练概括,不宜拖泥带水。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不少高考优秀议论文也体现了这一原则,考生运用短例列举的形式高度概括事实,大大强化了语势,增强了论证效果。例如2005年高考河南考生《小议“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霍金能够创造出令人炫目的成就,那是他夜以继日研究的结晶;牛顿能够发现震惊中外的万有引力定律,那是对他苦思冥想、呕心沥血的回报;马克思能够发现剩余价值规律,那是与他废寝忘食、勤勤恳恳地研究分不开的。

五.事例宜多维组合忌单方位出击

写议论文时,如果连用几个事例,既不可一味地详举,也不可一味地略举。一味地详举,难免显得堆砌;一味地略举,难免显得单薄。一般说来,应详略并举。众人皆知的熟悉事例不妨略举,众人陌生的事例不妨详举。详略事例组合,能增强文章的论证效果。

写议论文时,最好是正反事例结合,既从正面举例,又从反面举例,正反对比,鲜明有力。列举事实论据时,古今结合,中外结合。不同时空事例进行组合,因跨度大、概括性强,能增强论证的力度。

六、事例宜叙议结合忌简单罗列

议论文中的言之有据(摆事实)和言之成理(讲道理)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明理才是议论的目的。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选事例与深入议论相互配合,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如果只是一味举例,举例之后不作必要的阐发和分析,文章难免缺乏思想深度。如2005年高考山东考生《别人的风景你的梦》列举了地狱与天堂的事例:“地狱里的人,围着大锅,每人手执自己的长勺给自己取汤,因为勺柄太长而无法将汤送到自己嘴里,于是怨气一片。还是同样的大锅,还是同样的长勺,人们相互舀汤送到对方的嘴里,每个人都吃的很饱,笑声朗朗,幸福而快乐,而这就是天堂。”

紧接这一事例之后,分析道:“其实天堂和地狱相隔得并不遥远。不是为别人,而仅仅是为自己,此谓地狱;不仅仅为自己,更为别人,通过互助来共生双赢,此谓天堂。走出小我,寻找到双赢,你也就从地狱走到了天堂。”这段分析文字,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深化了主题,写出了深度。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