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以智能培育为中心构建作文教学体系研究报告 [1500字]

中考作文2019-03-24 07:57书业网

《以智能培育为中心构建作文教学体系》课题

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与内涵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是一个讲求实际效益的系统,要靠环环相扣的严密结构和大量必要的惯性来维持,而初中作文教学却尚未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可供实际操作的作文训练系统。作文训练只是依附于阅读教材单元练习,长期大量的阅读确实可以为写作提供深厚的文化素养,但写作必备的思维、写作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训练均没有。也正因为缺少这样一个系统,我们感觉作文课好似在黑暗中摸索,教学过程只是在自流自发地进行,耗时多却又收效甚微。不少老师只好跟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走,七年级就瞄准中考,不顾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强化训练,因此严重挫伤学生的写作信心。作文教学到底应该教哪些东西?如何使作文教学更科学化?

基于以上种种情况,我们提出了本次课题的实践研究。作文教学要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写作是一个信息输入,储存,加工和输出的过程,我们目前的作文指导和训练,多集中在“输出”这个环节上,对如何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如何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加工材料等等,则缺乏必要的指导与训练。学生之所以无话可写,并非缺少生活素材,而是缺少认识能力,记忆能力,审美能力,思考感悟能力,表述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写作本身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也是一个人智能的综合性体现,正如叔本华所说:“谁思考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 如

将以上各种能力纳入写作训练的系统中,并把它做为培养重点,写作教学才能形成完整的系统,因而我们提出建立一种以智能培养为中心的作文教学体系。

2、课题的内涵

以智能培养为中心的作文教学体系主要是指:

(1)将作文教学融入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与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积累素材,阅读教学等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2)智能培育的重心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3)作文技能训练,从写作的各个环节入手,由浅入深,逐步培养技能,螺旋上升,最后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写作技能系统。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当前大多数国家作文把读写结合当成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目前初级中学进行系统地作文教学的教材不多,以智能培育为中心的作文系统教学更少。人们对培养作文创新思维联想能力想象能力等有一定的认识,也只是零散杂乱的论述,没有形成系统。

本课题研究力求改变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无序盲目的状态,对初中作文教学建立一个以智能培养为中心的宏观而科学的教学体系。培养写作能力着眼于长远规划,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等智能,这一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助于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敏捷性等方面都有大的发展,这无论是从语文教学的系统要求来看,还是从解决中学作文教学的矛盾以及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来看都具

有其特殊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目标:(1)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敏捷的思维,让学生喜欢作文,想写作文,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加强语文综合能力。(2)形成一套思维训练的方法,摸索出一套作文教学的路子,努力形成卓有成效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今后的作文教学实践。(3)以作文教学为龙头,带动整个语文教学,形成我校作文教学的独特风格,扭转作文教学低效的现状,实现中考的突破。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 、研究写作规范与写作习惯的养成方法

2 、研究写作智能训练的方法与策略

强化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才能进入作文“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状态。

(1)思维概括能力的培养训练

(2)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

(3)想象能力的培养训练

(4)注意力记忆力训练

(5)观察力训练 ,观察是智力之母。

(6)逻辑思维训练

培养写作思维时,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有层次有规律的提高学生的各项智能,引导学生扣住文题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提出作文新思路新方法,鼓励学生运用逆向思维,

侧向思维,寻找作文与众不同的突破口。

3 、研究写作技法训练的方法

基本方法是专题指导,讲练结合,形成系统。

按文章写作的自然程序分审题,立意,选材,构思,成文等专题进行指导。

从文章类别角度,合理划分归类,概括常见文体的一般行文思路和结构程式。

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系列训练。将常见的写作方法概括出运用常规,指导学生运用。

写作技巧知识训练。如层次,过渡,照应,开头,结尾,详略句式,语气,修辞,抑扬,悬念,伏笔等技巧的训练。

研究修改作文的能力与习惯的培养。

4、优化作文评价系统

五、本课题创新之处

1.在作文应试和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思维能力之间找到结合点,通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有计划有重点的训练,形成一个完整作文教学体系,让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作文概念。

2.训练注重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智能,注重学生主体性的突现和个性的张扬,激发写作兴趣,使写作成为主动积极的探索过程。

六、课题研究思路、原则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根本目标,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最终形成一套教学理论,初中三个年级同时进行全程研究。

1、宏观上,课题组成员根据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及本校学生实际作文水平,制定一个基本的作文教学规划,对初中三年的教学要通盘考虑,制定计划,具体可行。

2、微观上,每次作文指导应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流程,认真研究,使“命题——写作——批改——讲评”等辅导系统更具操作性,实效性。

3、读写紧密结合,精选文质兼美的文章令学生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使文章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表达习惯,风格各异文质兼美的现代文积累,既使老师指导有着力点,又使学生在化用借鉴中具备最基本的写作图式。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普遍性原则:作文系统教学研究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面向几个尖子生。

2.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研究,观察感受想象,构思表达等要循序渐进,一个阶段研究一个专题。

3.主体性原则: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真正主体

4.可操作性原则:教师要转变观念,勤学博览,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文献法(2)调查法(3)行动研究法

(4)个案法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过程本课题的展开,是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表达训练”为基础,以“分解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为目的,形成作文训练的序列,见表:

反思三年来的研究过程,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剖析学生习作心理,对症下药。

1、 把脉,了解情况。

我们曾对全校12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写作不感兴趣的有562人,约占总人数的46%,再作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存在以下几种消极心理:(1)恐惧心理。(2)冷漠心理。(3)对抗心理。

(4)从众心理(5)定势心理。面对问题,不能突破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自然地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但求四平八稳,不敢标新立异。(6)无方法,不会写,写起来乱凑乱拼图完成任务。

2、找方法。

针对学生的这些消极心理,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地面对,认真进行策略研究,认为“只有顺心方能出新”,为此我们及时发现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因势利导,努力使习作过程既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让学生开发智能,打开思路,富于创造性的作文

(1)营造安全心理场,融洽写作氛围。

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氛围环境,不少学生上作文

如牛负重,忧心忡忡、烦躁焦虑。教师若过分严肃而庄重地出示命题作文题目,机械地进行指导,非但不会使学生写出富有个性,充满灵气的作文,反而会使学生产生畏惧、紧张、排斥的心理。

教师创设出一种民主、宽松、融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允许学生大胆设想,鼓励他们的创造想象和求异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的思维,鼓励不同观点的碰撞、交流,营造出一种安全的心理氛围,给学生充分的心理自由度。因为“心理自由”是发挥思维自由的条件之一。而心理自由往往是心理安全的结果。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怕别人的嘲笑或讥讽,不须压抑并隐瞒自己的见解,而能很好地进行发散思维。

教师自身要注意感情的投入。用形象谐趣、童真味、情感味极浓的话语去描述题材所需的特定情境,绘声绘色地烘托出那种特定的氛围,来叩击学生的心弦,“语语传其情”“语语摹其形”,令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学生各种心理束缚得以解除,各种能力自由发挥,写作的灵感便会不断涌现出来。

教师还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故事激趣等形式,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引导学生进入“我要写”的兴奋的精神状态,让他们思想的骏马在广袤的原野奔腾;让他们心灵的鸽子,在蔚蓝的天空翱翔。

(2)凭借名篇与下水作文,诱发写作的欲望。

学生通常认为作家是最不简单,最了不起的人,他们能用一支笔再现生活,世界和情感,让人读了如痴如醉,我校组织学生读名家作

品,了解作家生活,催生学生们写好作文的思想火花。

老师多写下水文,尽量发表。。学生对自己周围的能写文章的人也很羡慕。一次,一位学生从《语文天地》上读到了自己老师写的一篇文章,是那么的高兴、激动,引起了心理上的愉悦,然后迅速地把这篇文章传给同学阅读,愉悦之情相互感染,于是学生由愉悦而羡慕,由羡慕而产生崇拜,由崇拜而激发愿望——像教师那样写出好的作文

帮助学生在报纸上发表作文。把学生写得好的作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以此为契机,为他们的成功庆贺,让他们谈谈成功的秘诀,讲讲成功的快乐,同时也不失时机地让同学们说说读到自己班级同学的作文时的那一刻的所思所想所做,从而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

(3)培养观察与积累的习惯,丰富素材库。

数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他们不知道,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如果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良好习惯:

a、捕捉与思考,使学生有事可写。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

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在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的同时,还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捕捉素材,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写作兴趣。b.积累,使学生厚积薄发。

知识的积累。课外阅读不仅能领悟到文学作品蕴藏着的灵性和思想,更能感受到那充满魅力,充满人性的语言,使学生心灵上受到震憾,在人格上受到熏陶,从而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并内化为一个人的情感、素养、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们首先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学生的阅读摘抄积累,指导学生进行摘抄分类,开展“阅读摘抄精品展”活动,“阅读长跑活动”,“古诗文诵读比赛”让学生每天记一些成语,每周背一首古诗或精彩片段??通过大量的阅读,精彩的好词佳句积累在学生的大脑仓库里,源源不断的语言自然不知不觉跳到他的笔尖。

组织观看优秀的电视节目,交流观后感,让学生的心灵在思想的交流中充满生机,获得真正的生命的解放,心灵的放飞。

生活的积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这样才不至于随读随忘,随见随忘。组织学生写好随身日记或每日记事或循环日记等,并通过奖励、小组加分、上台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尝到写作的甜头,找到写作的窍门。

b、走进生活,使学生妙笔生花。

我们利用语文和其他课程资源,着力推动学生将狭小自我向广大的社会生活开放,使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机地接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去实践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如教师节调查报告,街头巷尾用字特点,各种各样的桥收集。3、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首先是规范自我,克服盲目,随意作文的习惯。二是作文基本格式的规范训练。三是书写规范训练。

(二)思维能力训练。

思维是写作的内在心理机制,它制约着文章的立意、结构、感情、语言等,会思会想才有话写,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我们采取多种形式教学,将思维训练联系起来,利用语言材料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使学生能打破定势的樊篱,能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使思维具有流畅性、严密性、变通性。

1、确定好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

用何种语言训练达到何种语言训练的目的作文要审题、选材、谋篇、立意、遣词造句、修改,每一方面的训练都要运用一种或多种思维。我为语言训练选择恰当的思维训练方式,例如通过联想进行构思训练,通过求异思维进行立意训练。

2、精心设计思维训练的方式

思维训练讲究艺术和技术,例如思维流畅性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的训练,我们进行快速作文训练、大量选材训练、开放想象训练、充实细节训练等。思维独特性的训练,培养学生从新观念新角度去认识事物形成对事物超出寻常的见解,求异求新训练点

评文章,修改都可。

3、思维训练多措并举

我们训练形象思维以增加生动性,训练抽象思维以增强哲理性,训练直觉思维以增强语感,训练逻辑思维以增强严密性,训练常规思维以增强技巧性,训练创造性思维以增强新颖性等。

(三)写作技巧的训练

1、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使写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应把作文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教师要找准学生生活的热点话题,实现由物及意,由意而文的自然转化,使训练习作与有感而作合拍,缩小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拉近心理与习作的距离。作为语文教师,要关注社会,进行作文训练,让作文教学与训练与时代同行,与时令同步,与课外兴趣同融。校园是个小社会,热点问题可不少。要有意识地抓住作文与各学科的联系,寓作文训练与其他学科之中。劳动课做了某项小制作,某种菜,或学会了某种劳动技能,科学课做了某个实验,或有了一个小发明,美术课设计了未来的房屋,体育课进行了某项活动,这些都是进行习作训练的良好素材

2、思维多向

讲技巧又不能纯粹地讲技巧,学生喜欢与众不同,喜欢别出心裁,喜欢标新立异,作文指导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开阔眼界,打开思路着手让学生敢于“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多角度命题,多途径选材,多体裁表达,多方面立意与技法训练结合。不断地引导学

生转变思维的角度,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想得多样,想得广阔,想得深刻,学生做起作文来就不会思路狭窄死求技巧。

3、阅读借鉴

大量阅读,背诵积累,内化:

在熟读的基础上,专题指导,讲练结合,按文章写作的自然程序分审题、立意、选材、构思、成文等专题进行指导。概括常见文体的一般行文思路和结构程式,以供模仿借鉴。写作技巧知识如层次,过渡,照应,开头,结尾,详略句式,语气,修辞,抑扬,悬念,伏笔等技巧的训练,都配合专门的阅读材料。

4、多写多练,写作过程开放

要能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技巧,只有多读多写多练。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把学生禁锢于课堂上,学生“奉命”作文作文教学过程机械呆板,划框子,定调子,要使学生写出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应开放课堂,让学生主动摄取、筛选、组合、化出。

(1)课前孕育,使学生胸中有积蓄。

提前布置教学目标与内容,让学生早作准备,积蓄内蕴。

(2)课堂宽松自由,使学生厚积而薄发。

(3)课后延伸,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四)优化作文评价系统

在对八年级39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中,有24.4%的人喜欢有老师评,有44.7%的人喜欢互评互改,有30.9%的人喜欢自评自改。在不

喜欢讲评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作文写不好,思想负担重,失去了写作的信心。

1、阳光评价:

我们对学生的习作实行阳光评价,用赏识的眼光寻找并肯定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之处、闪光之点,及时地给予表扬激励,打高分。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问题也真心地给予帮助与指导。对于学生的习作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写言辞恳切真挚的评语,通过阳光评价激活学生的习作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给孩子一个深情的学习催化剂,让作文教学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2、多元评价:

以往作文的评价都是以教师为主,以成人的眼光,主观的好恶评判,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习作的个性与创造性。自从进行课题研究后,我们改革作文评价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实行多元评价。

(1)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完成作文,我们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进行讨论、评价。同伴评价时首先要肯定他人作文成功之处,向同学们推荐精彩段落、优美词句,当然也可谈要改进的地方。同伴之间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促进“集体创造力”的发展。

(2)教师的赏识评价。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教师评改。教师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教师的批语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推心置腹的谈话。教师用激励的语言给学生写上评语。作文批改做到三多三少:多批少改,尽量尊重学生,优点说足缺点少而精;多面批少背批,给予面对面的关怀;多褒

批少贬批,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3)两次记分法。为了激励学生创新的意识,我们采用两次记分法。第一次教师评改后打分数,然后把作文本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批语,结合作文讲评进行修改。教师再给予第二次打分。学生是好胜的,是渴望老师赏识的,因此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更有特色,更有灵气。

(4)展示性评价。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我们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手段,给学生展示作文的舞台。班级设立“句段银行”,把学生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存入该“银行”,全班同学可以随时取出使用。班级定期出刊的手抄报上登载学生作文,同时向学校广播站、报章杂志推荐学生作文。学校定期在语文专栏中登载学生的作文

(5)家庭评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寄予极大的期望。我们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作文实践中来。家长为孩子提供作文的材料,做孩子的热情读者,为孩子的作文写评语。家长的赏识评价如同给孩子注入了一注兴奋剂,让他们激动无比,信心倍增。

八、研究成效

1、课题研究大大提高了语文组的科研能力与专业水平。

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我们的科研能力,通过课题的实施,提高了语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形成了一支科研意识和专业水平较强的语文教师队伍。教师们更新了作文教学观念,强化了研究的意识,逐步学会了在实践中思考,用思考导引实践的自动化研究的习惯,本校出

刊“智能作文”优秀论文集1本,优秀案例1本。

2、课题研究形成了一套较科学作文教学体系

作文应试和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思维能力之间找到结合点,通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有计划有重点的训练,形成一个完整作文教学体系,让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作文概念。注重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智能,注重学生主体性的突现和个性的张扬,激发写作兴趣,使写作成为主动积极的探索过程,近五年来,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的习作明显增多,在各类作文竞赛中,我校学生也屡屡获奖,具体见成果资料。

九、问题与思考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有很多的困惑,很多的思考:

问题一:通过研究,学生的兴趣提高了,爱写没有约束和限制的习作(如记事日记、循环日记、放胆文),可是一旦让他们写些命题作文,他们的写作速度还不够快。

反思:教师如何正确把握“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进一步缩小两者的距离,真正做到收放自如,速度与质量同行,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和谐发展。

问题二:在培养思维能力,发展语言的同时,如何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作文与做人和谐统一,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大面积的提高?

反思:教师如何处理好“说”与“写”,“情”与“思”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培养具有智能型人才。

十、研究成果展示

周巧装

《小课堂大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获县论文评选二等奖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尝试〉在湖南省教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

〈走进心灵,塑造人生〉在邵阳市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 〈用爱的阳光重塑生命〉获湖南省教育改革优秀成果奖

在全国“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主题征文教育活动中获征文指导一等奖

在新邵县青少年五好小公民演讲比赛中获辅导奖二等奖 陈菊英

在新邵县“学习先辈精神,立志成才报国”征文竞赛中获优秀辅导员奖

在“学团史,献青春”征文活动中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在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征文指导二等奖 在青少年书信比赛中评为优秀辅导老师

辅导学生学习先辈精神立志成才报国征文活动中获邵阳市初中组一等奖

唐德旺:在2013年“文心杯”全国中学师生作文大赛中获教师组三等奖

在第六届书信比赛中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在党旗飘飘读书征文活动中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彭志文

获第十五届全国五好小公民征文指导三等奖

《“智能培育式作文教学模式”初探》在湖南省教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并发表在《教育界》杂志上。

《运用电教手段,提高阅读能力》获湖南省教育改革优秀成果奖 在全国五好小公民“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活动中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激发兴趣,走出写作困境》获湖南省教育改革优秀成果奖 在青少年书信比赛中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周连喜

辅导学生学习先辈精神立志成才报国征文活动中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罗涛

在青少年书信比赛中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获市教育论文二等奖,

《浅谈新诗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获县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 在新邵县“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中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