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现代文学30年题库1

现代故事2019-06-10 16:16书业网

一、 填空(10分,每空0.5分)

1、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 年,其标志是胡适和陈独秀发表于《新青年》的两篇文章 、 。

2、文学研究会又被称为 派,其会刊是 。它代表了五四文学现实主义的潮流。

3、新月诗派又称 派,其代表诗人 被茅盾称为“中国布尔乔亚的开山的同时又是

末代的诗人”。

4、“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是 提出的口号,周作人提出了 主张,为五四

文学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

5、鲁迅对现代文学的贡献之一是开创了表现 和 两大现代文学题材,他一

生创作的小说有《呐喊》、《彷徨》和 等三个集子。

6、小学校长潘先生是 的小说中的人物;

婵娟是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7、闻一多的五四时期的诗集有 和《死水》两部,他的诗歌理论主要体现在 主张。

8、湖畔诗人对新诗的最大贡献在于 诗的创造。而“纯诗”概念则是 派诗人提出的,

这个诗派20年代的代表诗人是被称为“诗怪”的 ,他的代表作是 。

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1、问题小说

2、失事求似

3、小诗体

4、国剧运动

三、简答(40分,每小题8分)

1、分析阿Q的形象及其意义。

2、简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3、简析《女神》的艺术特色。

4、以《弃妇》简析李金发诗的组织上的特点。

5、简析丁西林喜剧艺术的特点。

四、论述(30分,每小题15分)

1、分析鲁迅小说的“离去—归来—再离去”情节模式。

2、分析朱自清抒情散文的艺术风格。

05本科现代文学B卷答案要点

一、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1917年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2、为人生 《小说月报》

3、新格律诗 徐志摩

4、胡适 人的文学

5、农民 知识分子 《故事新编》

6、叶绍钧 郭沫若

7、《红烛》 “三美”

8、爱情 李金发 《弃妇》

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1、问题小说: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类小说现象。当时的许多作家如叶绍钧、许地山、冰心

等抱着为人生的态度,用小说揭示出许多社会人生问题,试图以此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

注,从而达到社会改造的目的,被称为“问题小说”。代表作品有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

冰心的《两个家庭》等,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失事求似: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基本原则。所谓“求似”,就是历史精神的尽可能真实

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所谓“失事”,就是在此前提下,所写的故事尽可以和史实有所出入。他

所重视的是历史精神的真实,而不是外在历史事实的真实。

3、小诗体:20年代出现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短小的诗行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

理,或借景抒情,常以哲理入诗,表现作者零碎的思想。20年代曾流行一时,打破了胡适

体白话诗止步不前的局面。

4、1925年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归国后,曾于1926年6月至9月在徐志摩主

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提出了与《新青年》派不同的另

一种选择。他们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人手”去建立“中国新剧”;在戏剧观念上,主张发扬

传统戏曲“目的在于娱乐”的“纯粹艺术”的倾向,反对“利用艺术去纠正人心,改善生活”的易

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在戏剧的表现上,他们受到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的影响,提出要“探

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因而赞赏西方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进而提出要糅

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的?与?写实的?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他们的这一设想,

显然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由于不适合当时社会的需求,终未能实现,成为—个“新梦”。

三、简答(共40 分,每小题8分)

1、①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贫困的不觉悟的流浪雇农的典型。

②他经济上赤贫,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

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他有农民的优点:“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

船。他又很质朴。他有农民的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也沾上些游手之徒的狡滑。

他还受到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如深恶造反,以为造反是与他为难;严于“男女之大防”及排

斥异端等等。

③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

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

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

两章,把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方面表现作了精彩的描绘。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

它使得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

却并无真正的不平,没有真正的作出改变自己的境遇的反抗行动。

④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

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所以,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阿Q这一典型,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在里面照出自己的某一方面来,具有深刻的针砭作

用,这是阿Q形象的重要意义之一,塑造出阿Q的形象,是鲁迅对中国文学的重大贡献之

一。

2、郁达夫小说的特点有三:①自我写真。他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他的小说

中的主人公,大都带有作者自己的影子。②浓郁的主观抒情。在郁达夫的笔下,故事情节不

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作者更注重以以及的主观情感为行文的主线,形成了浓烈的抒情气氛。

③散文化的结构。

3、《女神》的艺术特色: ①洋溢着无私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叛逆

精神的自我形象;②想象奇特,联想丰富,已经阔大形成了浪漫主义气象;③绝端自由的形

式,无拘无束。

4、李金发在诗的组织法上常用省略法,即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有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之

间的联想过程全部省略,只将最鲜明的感官形象推导最突出的地位,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

搭起桥来。(《弃妇》略参138页)

5、丁西林在戏剧领域独创了机智与幽默喜剧。①“欺骗”是他戏剧观念、艺术上的一个关键

词,他终身对“含有欺骗、伪装、戏仿内核”的母题、故事、模式感兴趣。正是“现实的”与“审

美的”连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构成他的戏剧冲突;②结构上常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③语

言充满机智、幽默,以语言自身取得喜剧性的效果。

四、论述(30分,每小题15分)

答出要点10分,展开论述5分。

1、“离去一归来一再离去”的模式,也称为“归乡”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小说中,无论是《祝

福》、《故乡》,还是《在酒楼上》、《孤独者》,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例如祥林嫂的故事,

闰土的故事,吕纬甫、魏连殳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

构成了一个复调。《故乡》的叙事是从“我”“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说起

的,作者显然采取了横截面的写法,将完整的人生历程的第一阶段“离去”推到了后景。小说

虚写了这样一个“我过去的故事”:当年被“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农村社会所挤压,

“我”不得不离本乡、“逃异地”,到现代都市“寻求别样”的出路。二十年过去,依然在为生活

而“辛苦辗转”,却失去了精神的家园。此番归来,正是为了寻梦:那“时时记得的故乡”不过

是心象世界里的幻影。因此,整篇小说所写的其实是“我”的一个心理过程:“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的现实图画逐渐取代那想象中理想化了的“神奇的

图画”,“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由“十分清楚”而变得“模糊”。而现实闰土的故

事(还包括现实杨二嫂的故事)无疑起了惊醒的作用,帮助我完成了幻景与现实的剥离。“我”

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走,从而完成了“离去一归来一再离去”的人生循环(在小说的外在形

式上则表现为“始于篷船,终于篷船”的圆圈)。

2、最能传达朱自清散文风神韵致的,最取材于作者一已生活的那些抒情、叙事,写景之作。

这类“美文”数量虽然不多,而精品却不少。这些“美文”的成就和特色奠定了朱自清一代散文

大师的地位。

①真挚深厚的感情。在他那些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或温厚、或感伤,或幽默地传达

人伦之情,尤为动人。《背影》中的父爱,《给亡妇》中悼妻与自忏之情,《儿女》中不乏幽

默的情遐与温馨的气氛,无不真诚、亲切。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坦露出一个为生计所

累的现代青年意态迷惘、无心勾留而强作应付的窘态与心境,也真实无饰。《荷塘月色》以

景物之“静”反衬心情之不静,使读者似乎可以扪触到作者的心音。

②情景交触的意境。朱自清是个诗人,所写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中有画,画

中有诗。清华园的一个平常荷塘,一到朱自清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

荷叶、薄薄的春雾、蓊蓊郁郁的树以及树上的蝉声、水里的蛙声……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

工笔画。梅雨潭醉人的绿、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往往都能招人入内,生亲临其境之感。

③缜密精巧的构思。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背影》全文以父亲的背

影为线索结构作品,出奇制胜。《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但一路写来,却又处

处见“静”。《春》从多侧面细描春之生机,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叙述之中,毫无

斧凿痕迹。

④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美,有口皆碑。《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

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的绘画美。写景状物都用各种色彩的词语,形容细致,选词十

分精当。爱用叠词,使朱自清的散文获得节奏感和韵律美。《荷塘月色》用了二十六个叠词,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则多达七十二处。节奏感来自作者善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错

落有致,朗朗上口,颇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他还有意避用习见的“是”字句、“有”字句、

“在”字句,打破句式的沉闷,使语言在洗炼中见出多样。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试提示

题型:

一、 填空题(每空1分,每小题2分,共24分)

二、 单项选择题(1 /8分)

三、 名词解释(4 /12)

四、 诗歌赏析诗(8,200字以上)

五、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六、 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注4选3

重点介绍

基本点

1、文学研究会

2、创造社

3、文协

4、春柳社

5、左联

6、“两个口号”的论争

7、第三种人

8、讲话

9、七月诗派

10、 九叶诗派

11、 新感觉派

12、 湖畔诗社

小说

矛盾《腐蚀》《子夜》 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 沈从文《边城》 钱钟书《围城》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张爱玲《金锁记》

鲁迅《阿Q正传》《潘先生在难中》 巴金《家》 《海滨故人》《竹林的故中》

老舍、张爱龄、郁达夫、海派的、新感觉派的

诗歌

《再别康桥》、郭沫若

散文

《囚绿记》《荷塘月色》《乌篷船》 鲁迅《秋夜》

戏剧

田汉《获虎之夜》 《一只马蜂》 《白毛女》 《雷雨》

小提示:

1、不管是做哪种题,请不要空着,一定要写上一些东西,要不,老师是给不了

同情分的。

2、诗歌鉴赏要在200字以上。

3、论术题,想要拿高分的同学回答要丰满,要分析论证。

4、基本点要求是记忆的,所以,大家就看着来复习吧。加油!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