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每一天都是新的高中作文

高一作文2021-01-12 21:44书业网

篇一:2017高考作文最新素材

2017高考作文备考最新素材:2017年元旦献词

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人民日报 》元旦献词( 2017年01月01日 04 版)

当钟声回响在清朗的夜空,当日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播种决定收获。刚刚走过的2016年,在我们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扶贫攻坚扎实推进,人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为的是不让一个人掉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知难而进,“去产(转 载于:wWW.cSsYq.cOM 书业网:每一天都是新的高中作文)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成为许多行业分量最重的关键词;神舟十一号飞船翩然往返,创新创业浪潮映照出千千万万人的自信自强;G20杭州峰会牵动世界目光,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为失调的全球治理开出新药方。“十三五”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践要求,身体力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全面深化改革夯基垒台、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卓然成型。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日益彰显,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对这一年最好的总结。

在时间的叙事里,当下连接未来。盘点2016年度的共同记忆,有纪念建党、纪念长征的历史回顾,有敬仰英雄、敬畏历史的国民共识,有女排夺冠、举国沸腾的高光时刻,也有厉行法治、守护公平的持续发力。一年里,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刷新着企业风尚,优良家风、优秀文化丰润着大众心灵。一年里,改革勇气引领社会的风向,廉洁正气书写人心的政治。这些精神层面的力量凝聚,汇集成复兴路上砥砺前行的强劲动能。

时间不会暂停和倒转,新长征没有中场休息。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慰,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激动。冲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程,不可避免要“爬雪山”“过草地”,什么时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锣打鼓、欢天喜地进入现代化。面对诸多矛盾问题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汇的挑战,惟不忘初心者进,惟从容自信者胜,惟改革创新者强。

不忘初心,追逐梦想,我们保持进取心。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把握经济新方位、践行发展新理念,需要激发新状态、展现新作为。以自我革命的气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法之必行”的信念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倒。

不忘初心,追逐梦想,我们保持自信心。真正的自信,源于实事求是、客观冷静。放眼全局,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拥有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势头可以长期保持,我们坚定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审视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需要保持清醒,全面把握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准备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面对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坚持实现共享发展不动摇。

不忘初心,追逐梦想,我们保持平常心。处大事应明而能断,临大势应顺而有为。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认识到承担新角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战术上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做到有所作为、量力而行,决不打肿脸充胖子。我们追求改革的“过程自觉”,久久为功解决长期存在的难题;也讲究改革的“落地效益”,让改革的尺寸之功都能凝结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做事有度,处事有方,我们就能淡定从容、行稳致远。

新年之始,瞻望未来,光阴似水,雄关如铁,任务繁重紧迫。让我们在追逐梦想的旅程中同时间赛跑,把“四个意识”转化为求真务实的干劲,以出色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用今天的努力浇筑明天的辉煌。

2016,作而行之就能出彩《齐鲁晚报》新年献词

过去的一年很不寻常。即便是寻常人,也遇到了很多不寻常的事。“六月股市”惊心动魄,“全面二孩”喜出望外??变革之潮汹涌澎湃,想做一个超然于外的旁观者似乎很难。

在历史的坐标上,2015年注定是一个重要节点。“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已经描绘了未来五年的新愿景。古人说“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但是圣贤们的小康理想在历史上并没有实现过。“十

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意味着人人共享,不让一个人掉队。未来五年被看作事关成败的决胜阶段,习惯谈“总值”和“人均”的人得换脑筋了,经常抱怨“被平均”的人则会看到更多的“补短板”,关系到每个人的大变革正在铺陈。

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的经济体量今非昔比,但是长期的粗放增长所产生的弊端也是越来越明显。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使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社会底线濒临失守,使人与人很难公平竞争。在过去的一年,中国经历了很多大事,在应对问题的同时也在不断凝聚共识,最终确立了新的发展理念。要创新,是为了避免动力衰退;要协调,是为了避免顾此失彼;要绿色,是为了避免环境恶化;要开放,是为了避免画地为牢;要共享,是为了避免贫富分化。“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执政者提出的新理念也是民意所向。

新的发展理念不只是价值层面的思想标杆,也是实践层面的行动指南。小康社会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有人人享有的美好生活。急剧转型的社会,因为变化太快,曾给不少人留下了不够美好的印象,也因此有许多怨言。雾霾肆虐,有人忧心忡忡,却舍不得为此少开一天车;经济下行,有人夸夸其谈,却不去琢磨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坐而论道的多了,作而行之就少了,而大变革时代最需要的恰恰是后者。

过去的一年,发生了很多灾难,也出现了一些波折。我们无法明确回答新的一年“这个世界会好吗”,但是可以确定,只有为梦想身体力行的人才能推动世界向好。在新的风口上,能御风而行的必然是不怕失败、敢于起飞的人,瞻前顾后、迟疑不决的人只能艳羡别人的成功。崛起中的中国仍然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正在不断地创造让普通人出彩的机会。当一些人还在感叹,变化太快的社会让自己失去了很多,很多人已经抓住了成就自我的机会。正如我们以前不敢想象,广州恒大足球队竟然能和名星云集的巴塞罗那队在世界顶级赛事中相遇,而这样的事情在去年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这很像一个时代的隐喻,平凡的人也会迎来不平凡的时刻,关键是要为稍纵即逝的机会做好准备。新年的到来也不会全是其喜洋洋,未来仍然是“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这也是我们共有的舞台背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寒风萧瑟的季节,也是春意酝酿的季节。新的一年,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但是,更重要的是尽力做好自己的事,不让梦想成为说给“树洞”的幻想。尽力则无悔。

2017,你的光芒无法阻挡

——“中国青年网”新年献词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满大地,照在你的脸上,温润的光辉,已悄然带你走进2017。光影留住了许多人和事,定格的每一瞬间都是来时的路。

空气里仍然带着怀念的味道,被以各式各样的方式传递着、释放着,让时光弯曲,让足迹重涉忘川。

2016,你所有的努力终有回报。

2017,你想做的任何事情都值得全力以赴。

你改变了世界,并且改变了世界得以改变的方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置于时空的年轮上看,去年的春天和以往的任何一个并没有呈现出太大的不同。阳光依旧洒满枝头,山脚下的杜鹃花仍旧散发着朴实的清香。然而,当我们将观察的视角转移至具体的公民个体身上时,又会惊讶地发现,这个春天在两名勇敢女子的“点缀”下又分外耀眼。一个在北京广安门医院对号贩子一声怒喊,一个在和颐酒店遇袭后自始至终都不放弃维权,并取得最终胜利。那划破长空的一声怒吼,那不畏困难的执着与较真,在虚拟的平台上给我们呈现出了人生的别样意义。那打破沉默的一声喊,喊出了社会的痛点,道出了个体维权的心酸,触发了社会对“沉默”的集体反思。一声怒吼,牵动的是人们心中不灭的热望,不甘沉默的声音,带来的不仅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还有公民互助取暖及反思自我的历练。

正义永恒。

这一刻注定被历史铭记。

聂树斌无罪!尘封21年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权益的觉醒和兑现,将深深镌刻在法治中国的进程当中。陈满案、雷洋案??所有追求正义的人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一种强大社会力量,在究明真相,纠正司法不公上,细流汇成洪流,冲击着阻碍正义实现的堤坝。

人性的光辉,彰显对生命的尊重与信仰。

生命无价。

所有的改变,都渗透不屈和奋起追问。

露水仍未散去的清晨,罗一笑纯粹的笑脸定格,遭受电信诈骗黯然陨落的徐玉玉,悲愤离世的魏泽西,为爱殉情的段丹峰,还有遭遇校园欺凌暴力的诸多青少年??拷问网络诈骗、信息泄露、青年心理素质、社会公信力、乃至舆论监督,这其中,蕴含了对法治社会的追求,对生活幸福度提升的期许,对与人性本位契合的道德律的坚持。虽沉重,但为推进社会进步散发的温暖光芒值得永远尊敬!“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社会的点滴进步,取决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观念觉醒、内在自觉和行动努力。专属于成长的时间,努力始终是真命题。一切付出,都是为了让生活靠你更近,让未来离你更近。

2017,熠熠生辉的公平正义之光,值得让所有信仰它的人为之奋斗。你的每一分努力,都将汇聚起改变世界强大的力量,照耀中国在法治道路上笃定前行。

你创造了世界,并且创造了世界得以创造的方式。

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

当人们还沉浸在4G的顺畅速度中时,5G即将携着更快的时速登场,并增进了虚拟现实体验;当云计算、大数据迅速发展时,人工智能大脑的处理能力已相当于40亿个人类神经突触;当无人机的产业正逐步壮大之时,地下停车场里智能泊车机器人已上线,不久的大街上无人车也将纵横穿梭??创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潮流。

这是一个极具活力和富有创造力的时代。“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共享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开启了一个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新时代。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而在东方的千年乌镇,则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前沿核心技术的新窗口。“寒武纪1A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器”“百度大脑”“‘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聋哑人的手势翻译手套”“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器”??汇聚全球尖端科技,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引领未来发展,重塑青年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人心潮澎湃。在“互联网+创新”的光芒照耀下,处处弥漫着智慧气息、充满着青春活力,孕育着一股股改变世界的力量。

这些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一个个进步,将会最好不过地诠释,我们这个时代创新所绽放的夺目光芒,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所产生的超凡价值。

创新的力量可以使一个时代成为荣耀,使一个国家挺起脊梁。带给国民最切实的福祉更能得到发自内心的认同,让渴望财富的人创造财富,让创造财富的人享受财富,让享受财富的人推动社会进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

创新,正用匪夷所思的想象力,对技术和服务改变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进行极致的追求与投入,重振经济、绿色生态、减除贫困??

世界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背后所寄予的,是青年创造世界的生生不息,是未来30年这个国家所能爆发出的空前赋能。

这个时代,总能让青年心潮澎湃。创新,是对青春最美的礼赞。

2017,开启每一天的,永远是冉冉而升的红日,创造世界的,必将是充满激情活力的青年们。你驾驭了世界,并且驾驭了世界得以驾驭的方式。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大浪淘沙,惟真信仰不会被黑暗吞没。

从“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到“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定的理想穿越历史的荣光,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梦,青年梦,世界梦。

这梦想,照亮我们策马奔腾。

沧海横流,方显本色。当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一份久违的感动、一股雄奇的力量穿越重洋,叩响每个国人的心扉。理想的复苏,奋斗的价值,精神的力量,点燃你心中的炙热的火把。

当遭遇新西兰7.5级地震、以色列特大火灾、日本北海道大雪等突发事件时,中国护照,在热泪盈眶中带你回家。

当反击南海仲裁,抗议萨德入韩,为国家、为民族,跨越时空崛起团结的力量让你热血沸腾。这愿景,激励我们辽阔人生。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当战乱和贫困依然困扰着部分国家和地区,当疾病和灾害时时侵袭着众多的人们,一个理念,一种模式,直指未来:“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

G20峰会,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快速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开张??中国正在向世界传递着澎湃活力。

创新、活力、联动、包容,为世界经济插上和谐共振、共同发展的翅膀的同时,也让青年的梦想得以飞越国境线的限制,赋予青年施展才华的世界舞台。青年人无尽的创造力与活力,都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历史大趋势的加持下,化为改变世界的最杰出辉煌的成就。

从单边思维向多边思维扩展,从冷战思维向热联思维转变,从对弈决胜思维向共弈共赢思维进发,从博弈对手论向合弈伙伴论演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你看懂青春世界的总棋谱,驾驭人类命运的大棋局。

超凡的气象,宏大的格局。未来,没有不可破解的难题。方向,掌握在智慧的青年手中。

布满历史的痕迹,必定相系未来的感情。一切过往、一切奋斗、一切憧憬,都将汇聚成奔腾不息的时间之河。紧握你的梦想,在中国梦的图腾下,这盛世,正如你所愿,长风破浪,御风而行。2017,世界需要更好的你,你的光芒无法阻挡。加油吧,亲爱的青年!(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把脚板放在地上

——《湖北日报》新年献词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我们仍要重复2016年12月30日从水果湖传出的一个久违的声音——务实重行,少说多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湖北,已经度过了激流般的10年,街巷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把脚放在地上,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一步一个脚印地抓落实,从新的一年开始应成为每个湖北人的精神圭臬,每个湖北人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这是一个嘈杂的世界。

英国公投脱欧,意大利拒绝了宪法改革,特朗普“黑马”般当选美国总统,朴槿惠的风波也愈演愈烈,奥巴马临下台之前,仍不忘在美俄关系上撒一把盐??

这里是已经全球化的中国、这里是正在加速融入世界的湖北。国际政治风云变化,都可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明志、看透和肯干。因为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因为一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

这里是已经崛起的中国。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神州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太空、“辽宁舰”冲出第一岛链、中国最大的存储器基地动工兴建、“墨子”号卫星飞向天空??

我们骄傲。这其中,有湖北人的智慧、心血和贡献。我们要从过去的“干”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寻找最热诚的信念。让我们继续前行,因为这是责任,因为这是我们追逐梦想的唯一力量。这是一个圆梦的时间。

置身于“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实践中,人们有梦想也有幻想,有机遇也有挑战。

人民币贬值、民营资本“居”无定所、企业家深深抱怨税赋过重、依靠投资、土地、环境容量和低劳动力成本等全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路子越走越窄??

直面真实的民族才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实的人群才是坚强的人群。

我们更要用“干”的精神和勇气直面命运与挑战,把经济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好!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

人工智能、机器算法等互联网新技术已经颠覆着传媒的传播生态和方式,让人们更快捷、更透彻在第一时间“掌”握这个世界的同时,也让子虚乌有的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在网上掀起巨浪。繁花与稗草、香水与毒药、真话和谣言在互联网上相互激荡,让人莫衷一是。

我们要用“干”的精神,除掉稗草、消灭谣言、消化毒药,澄清廖误,明辨是非。因为只有真实、真诚才把我们的心灵与你的心灵联系到一起。

生产出更多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的新闻作品,让人心静下,让脚板实起来,让你的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深邃、生活更美好,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山高没有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既然选择了远方,留给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把脚板放在地上,在这个巨变的时代与你相依而行!

每个人都是主角——《北京青年报》元旦献词

北京青年报1月1日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就不会聆听不到时代的心跳、感受不到不忘初心的魅力。惟有敢于担当,才能承担起重任;惟有砥砺前行,才能抵达彼岸,敲开梦想的大门。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撕掉2016年的最后一张日历,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天。当时光之河奔腾不息,有关2016的年度记忆,仍在我们脑海中翻滚。过去一年,有太多可以铭记之处。2016年1月1日,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施行。如今一年过去了,此前权威部门预计,2016年出生人口将超1750万,与全面两孩政策预判基本吻合。我们迎来婴儿潮,“生生不息”被赋予深刻内涵。这一年,又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让“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有了坚实支撑。

这一年,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了,许多贫困地区孩子们上学条件改善了,老百姓异地办理身份证不用来回奔波了,一些长期无户口的人可以登记户口了??每一项制度变革,都让国民感受了善治之暖。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当成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政绩,便有最丰硕的成果。

时隔12年,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重登世界之巅,我们感佩于女排姑娘执着逐梦,更欣慰于女排精神并未失传。傅园慧的“洪荒之力”让人耳目一新,我们看到了运动员自信开朗、积极向上,也看到国民对体育精神理解得更透彻和成熟。

这一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密集发射期。当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从此天空多了13亿双凝聚的眼睛,更凝牵着一个文明古国的清奇梦想。当“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的科技实力已是大踏步跨越,从昔日跟跑跃升为开始引领世界。

这一年,G20峰会在西子湖畔召开,我们在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同时,也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擦洗得更清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

去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聚焦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行动指南。此外,两个纪念活动——一个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一个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何谓“不忘初心”。

这一年,全面深化改革走过了三年历程。从深改元年全面播种、次第花开,到关键之年全面发力、纵深推进,再到攻坚之年立柱架梁、击楫勇进,这三年,中央在改革大考中获得高分。仅2016年一年,中央全面深改领导小组共召开12次会议,审议146个重大改革文件,所确定的97个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和128个其他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展望新一年,改革未有穷期,善治稳健而来。延迟退休方案将正式出台,个税改革方案将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也将全面推开,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将实行??公众最关注的党的十九大将于2017年下半年召开,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大会,其意义不容低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当今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要承担一份主人公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也特别提到,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惟有敢于担当,才能承担起重任;惟有砥砺前行,才能抵达彼岸,敲开梦想的大门。2017年,我们在一起。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就不会聆听不到时代的心跳、感受不到不忘初心的魅力。

(原题为《每个人都是主角》)

法治灯塔照亮前行路

——《检察日报》元旦献词

篇二:有关一天的作文

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天,转眼间一天过去了,转眼间一天过去了,在这一天又一天中,我好似忙碌着又好似轻闲着,回想起来,一周好像也没做什么,一天就更像一眨眼的功夫,再仔细一想想,好像也做了不少事,总之,忙碌而轻闲着。

我常想,一天一天的为什么过得这么快?而我,总也感觉不到在这一天中过的忙碌而充实,总是觉得太轻闲了,没有一丝一毫的成就感,不过,或许,这样的一天才是最美好的一天,即使自己忙碌了,也感到很轻闲。

一天中,我们可以做很多事,例如:吃饭、上学、写作业、玩耍、睡觉。美好的一天,就总能让我们快乐。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天都让我们忙碌,每一天都让我们认识了新事物,学习了新东西,每一天都让每一天有了新的收获。

我爱每一天,就像蜜蜂爱花朵;我爱每一天,就像老鼠爱大米,我用每一天,期待着每一天;我用每一天,爱着每一天。每一天,都是一天得开始,每一天,都是一个全新的希望。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天的忙碌,一天又一天的开始,一天又一天的希望。

就这样,一天开始了。

篇三:2014高考时新作文素材选编

高考时新作文素材选编

2014年第1期

重庆市第18中学 蒋素兰

“道德问题法律化”是一种软暴力

备受关注的《南宁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近日出炉,这是南宁市首次就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立法。其中明确:拒绝给老幼病残孕让座,经劝阻仍不改正的,驾驶员、乘务员可拒绝为其提供营运服务。“拒绝提供服务是不是就要赶下车?”意见稿一出,立即引来广泛争议,有支持者认为,公交立法是进步,该规定能规范、塑造乘客文明乘车行为。(9月27日《人民日报》)

拒给老幼让座将被赶下车,立这样明显不正当的法,以违法的方式对付不文明的行为,竟还有不少支持者,让人看到了法治建设还需要更多的努力。这么多年来,“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观念的传播,并没有遏制住一些地方政府将道德问题法律化的亢奋冲动,他们无比迷恋立法,解决一个社会问题遇到麻烦,就立刻相应地立一个法去寻找法律的强制,而不管这问题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法律具有强制性,他们迷恋立法,迷恋的其实不是对法律的尊重,而是迷恋“强制”。而迷恋“强制”实际上迷恋的是权力,闲不住的权力之手总想强制干预每一个问题,而不给市场自治和道德自律留下空间。

拒给老幼病残孕让座,是道德问题,而“把人赶下车”,则是法律问题。驾驶员是无权因为不让座而将乘客赶下车的,乘客买了票,就与营运公司形成了法律关系,营运公司就要为乘客提供服务,将乘客送到目的地,怎么能轻易中止合同把乘客赶下车呢?公共汽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哪个人的私人财产,没有人有权将一个拒让座的人赶走。

这种粗暴的思维,与媒体常报道的“将小偷示众”、“将嫌犯游街”行为在逻辑上并无两样,都是以道德的理由去反法律,将小偷示众者都觉得小偷太可恶了,所以可以用这种方式去羞辱他。不让座的人太可恶了,所以也可以通过“赶他下车”来传播文明。传播文明应该以文明的方式,而不能以不文明、反法律的方式去对付不文明行为。不让座只是道德上的错,而赶人下车则是法律上的错。

比政府习惯将“道德问题法律化”的冲动更可怕的是,这种行为有强大的民意基础,民间很多人支持政府这么做,动辄呼吁权力出手,呼吁立法惩罚不道德行为。所以,我们常看到小偷被示众时,不仅无人制止,甚至有人围着被示众的小偷打。嫌犯被游街时,会有很多人拍手称快。民间非理性、情绪化、反法律的思维,与官方热衷权力出手的习惯一拍即合,形成可怕的暴力。

所以迷恋“道德问题的法律化”,很大一个原因是相关部门缺乏德治的耐心,没有耐心从道德上去化解,而是信赖权力的强制效率。道德总是柔性的,需要采用柔性的手段,劝说,解释,说服,诉诸自觉和领悟,很多时候效率很低,需要传道者的耐心。比如,有人不让座,需要耐心去说服,借助围观者的舆论压力形成道德压力。而如果“直接赶下车”,则有效率多了,不听劝告,就直接强制赶人,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法律意识,而迷信权力的万能。遇到问题就立一个法,通过法律手段解释道德问题,并不是信仰和尊重法律,恰恰就是反法律。真正的法治并不是什么事都找法律,而是意识到法律的边界,法律有所为有所不为,道德问题就应该交给道德裁决,用道德方式去解决,法律问题才应该纳入“法律帝国”。而眼中无法的人一个表现就是,什么事都诉诸立法。这种法,并不是真正的法律,实质是权力的乱用。(曹林)

王石川:谁让四成老人自认是家庭负担

10月11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老年节研讨会在京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我们的老话,但高达四成的受调查老人,居然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不免令人唏嘘不已。这些老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自我“检讨”,不外乎两点原因,一来他们年老体弱,失去了挣钱能力,吃穿用乃至看病皆需儿女孝敬,感觉过意不去,给孩子添麻烦了;二来有些做子女的不孝顺,对父母不恭不敬、不孝不顺,时不时流出嫌弃之意,甚至虐待老人,老人困苦无奈之下备感自己是子女的累赘。

说到底,老人自认是负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人视年迈父母为累赘。有媒体报道,有不孝子,嫌弃七旬父亲年事已高,且患上痛风、心脑血管等疾病,认为是累赘,而不尽赡养义务,导致父亲无处安身。这样的不孝子不是个别。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赡养老人,这是最基本的人伦底线,也是富有文化沉淀的历史传统,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唐朝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这种说法在今天也许不太合时宜,但孝顺父母不能讨价还价,不能视父母为负担,嫌弃父母老态龙钟。有一句话说得好,当父母变老时,请不要嫌弃他们,你在慢慢长大,他们却在慢慢变老。请紧握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就像当年他们牵着你??

需要告诉那些认为自己是家庭负担的老人,切莫再有这种想法。一方面你们不是负担。另一方面,即便是负担,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子女赡养,这是权利。子女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当然,时代在变,养儿防老并不可靠。国家有责任让每个公民晚年有保障、有尊严,特别是那些农村老人,他们的子女谋生艰难,养老能力薄弱,政府就应该伸出援手。此外,还可以从制度设计上激发民众的养老热情,像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减免税务鼓励纳税人赡养父母。这可为我们所借鉴。

爱老敬老应在每一天

今天,是我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实事求是地说,节日只是一个符号,节日的存在只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应该关心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等等。在物质丰裕的当下,每个家庭做到对老年人经济上的供养已不是难事,对老年人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赡养。有媒体做的随机调查显示,对于最想要的重阳节礼物,九成父母是希望与子女见见面、聊聊天。

因此,老年人不仅需要整齐划一的扎堆关爱,更需要让这种关爱在平时能得到享用。孝敬的“孝”字,上面代表老人,下面代表孩子,晚辈在老人老的时候要将老人托举起来,这就是尽孝。关爱老人需要儿女尽孝,如果儿女常年在外,应该常回家看看老人,在平时多与老人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取得联系,在满足老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关爱老人不仅是家庭的事情,更需要社会各方出一份力,用儿女之心对待身边的每位老人。政府部门需增强为老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解决在外工作的孩子的后顾之忧,创建一个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社会各界对老人的关爱应成为一种工作常态,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如果每个人都做好了尊老的工作,那么每天都会是老人节、每个月都是敬老月,这不仅是老人之福,更是社会之幸,因为每个人都在走向老年,每个人都渴望幸福的生活。(蔡毅)

需要广场舞 更需要广场精神

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史某因觉得院子里跳广场舞的噪音过大,同邻居发生争执,竟拿出家中双筒猎枪朝天鸣枪,并将三只藏獒放出来冲进人群。最近,史某因涉嫌非法持有枪支罪已被批准逮捕。(10月11日《北京晨报》)如此暴力的事件登场,可见改善广场舞扰民之类的“广场精神”缺乏症,已不能漠视之了。

时代在进步,如今不仅大城小镇都开始有了城市广场,就连一些规模不大的小区,也开始建有小型广场。广场有了,但是 “广场精神”却暂付阙如。比如,你有没有觉得广场舞的音乐越来越吵?遛狗的人们不拴住虎狼之犬而让你心惊胆跳?一些人随意践踏草坪,见花折花见果灭果让你很心烦?这一切,你只能忍受,就因为根本没有沟

通的地方,没有讲理的去处?

“广场精神”是什么?我以为本质上就是一种公共精神。以孔子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例,其实处理好“己欲”与“施人”的关系,正是公共精神的关键所在。这里面大抵有这样几个境界:A、己所不欲施之于人,B、己之所欲施之于人,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人之所欲施之于人。

A对人缺乏起码尊重,B又太过自以为是,可见A、B皆与公共精神无关,是纯粹的自私自利。C开始考虑他人,可视为公共精神的底线,D值得推崇和学习,或可视为公共精神的上线。

回到广场舞扰民之类的问题上来。“广场精神”的底线应该要有所节制,考虑他人感受,顾及公共影响。比如,遍地开花的广场舞,可否考虑把声音调低一点,把时间安排得更妥当一点。如果走出了私密空间,一心只想着自己开心,率性而为,罔顾他人感受,那么不仅最近所讨论的旅游时国人的素质问题会轮空,而且反对广场舞的过激行为,恐怕也难以避免。(严辉文)

很多人还没学会如何表达愤怒

近来,“护士ICU内扇女童耳光”事件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再度引爆医生群体和公众的争议,进一步撕裂了两个本就对立的群体的情感。贵阳一名两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后遭护士数次扇耳光,次日死亡,贵州省卫生厅迅速介入,认定当班护士违反护理规范。当事医院很快表示道歉,开除当班护士,先行补偿死者家属20万余元。愤怒平息之后,冷静下来的公众开始反思被情绪所遮蔽的问题:护士为什么要扇孩子的耳光?其动机何在,利益何在?事发之初,就有很多医生在追问这个问题,只不过这些冷静和专业的声音,都迅速淹没在一边倒的慷慨激昂中。

为什么ICU内的护士会扇术后女童的耳光?是日常积累的恶习,跟病人家属有深仇大恨,还是生性变态?无法解释其动机。一些医生怀疑媒体造假,称护士拍打小女孩是全麻后查看病人意识的方法,想不出护理人员除了医疗需要之外,还有其他原因要打患者。一个医生解释说:在抢救心跳停止的病人时,有一个动作是拳击胸前区域,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抢救动作,但在一般人看来,这个动作就是给病人胸口一拳。有网友还质疑,网上“扇耳光的视频”有被加速和剪辑的痕迹,即使是很轻、很正常的拍打,加快播放速度后,可以模拟出很重的击打效果。

当然,这些专业质疑也只是一方意见,真相如何还须权威部门的调查和鉴定。但舆论初期的愤怒判断,显然是粗暴的,轻易就被情绪牵着走了,相关部门的处理决策轻易就迎合了网愤。

类似“护士ICU内扇女童耳光”之类容易挑逗起公众道德愤怒的信息,在网上比比皆是,人们一次次被这种“刺激性挑逗性信息”所击中,一次次地集体愤怒,然后又一次次地遗忘,下一次又掉进同样的情绪陷阱中。网愤汹涌,讨伐声滚滚,攻击谩骂声随处可见,很多人很容易就像易燃易爆品一样,一点就着,以无限愤怒表达自己廉价的正义感,最后却被证明是没脑子的乌合之众。

虽然网络上到处是愤怒,许多社会新闻传播的也是各种愤怒的情绪,可不得不说,很多人还没学会怎么去表达愤怒,而是将其降低为一种粗鄙的情绪宣泄,异化成一种低素质、没素养的表现。

愤怒,本应是一种高贵的情感。面对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你愤怒地挺身而出救助弱者;面对公权力违法强拆公民住宅,你愤怒地站出来阻止蛮霸的行为;面对未经正当程序和正义拷问的恶法,你愤怒地以实际行动去推动废除恶法;面对颠倒黑白者你勇敢地说出真相,面对是非不分者你大声地坚守真理,面对“多数人的暴力”你毫不畏惧地为自己独立的判断辩护,这些愤怒都值得尊重。因为愤怒并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是别人情绪的操纵品,而是自己独立思考后而作出的判断,也许略显偏激,甚至有些情绪化,但它是经由思考后的产物。

而网上很多愤青,之所以被称为“愤青”,就因为其愤怒并没有过脑子,纯粹是本能的反应,很容易被人操纵。莫名其妙地砸中国人自己的车,就因为头脑发热被人煽乎;莫名其妙地把矛头指向某个群体,就因为当事人被贴上了强者标签,完全不顾具体事件中的是非曲直;杀气腾腾地使用网络暴力,就因为被标题中的描述所激怒,完全不顾具体新闻事实。这种愤青根本不会愤怒,或者说根本不是自己在愤怒。曾有人批评“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如

今又有人就网络现实来反思“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生气”,这并不矛盾,其根子在于不会生气不会表达愤怒。我尊重经由独立思考后的愤怒,却鄙视那些不经过大脑思考的愤青。

避免那种戾气式的愤怒,一个方式是,当面对一个让你觉得很荒诞、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时,别急着愤怒,而多问句“为什么”。比如“护士ICU内扇女童耳光”,如果多问句“为什么”,就不至于情绪失控,不可思议之事,其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纠葛,没我们想象那么简单。多问句“为什么”,就是设定一个距离,让自己与情绪有了隔离,从而能冷静下来。另一方面要学会“抽出身份想象”,比如面对这个“护士ICU内扇女童耳光”,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患者,很容易带着受害的想象,听不进医院和医生半点儿意见,如果能克制“替患者维权”的正义想象,尝试站在第三方去看问题,思考会客观很多。(曹林)

陆文江:教师节的内涵比日期更重要

我们需要通过新的方式,赋予新的内容,以呵护教师群体的发展权益,重塑教师职业的尊严与魅力。因而,教师节改期,只是尊师重教全民行动的一个新起点。

在第29个教师节到来前夕,有一个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四部教育法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其中拟规定,教师节由每年9月10日改成9月28日。围绕“改不改期”,颇多议论。

近30年来,作为我国影响最大的行业节日,教师节在国人心中留下了一份温暖的记忆。然而,对教师节到底选在哪一天,一直也有不同声音。十年前,就有一些专家学者以政协提案等方式,呼吁教师节改为9月28日,因为这一天是孔子诞辰日,“万世师表”,可以赋予节日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一项网络调查中,对将教师节改到孔子诞辰日的建议,有超70%的网友表示“支持”,认为改日子“彰显教师节文化底蕴”。

尽管对9月28日是不是孔子诞辰,学界也有争议,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日期具有较广泛的认同性。不仅有国内的呼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9月28日定为“世界教师节”,美国也确定这一天为该国教师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均把孔子生日定为教师节。改期之后,会更有利于师道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对话。

从文化层面考虑,改期有其必要性。而从教师享受节日的方面衡量,改到9月28日,能与国庆节衔接起来,相比9月10日开学不久后的忙碌,这个时间可以更好更方便地休假。当然,从目前看,改期讨论之中,无论是学者的呼吁,还是休假的考虑,来自教师群体的声音还不多。现在正是征求意见阶段,节期改不改,改在哪一天,不妨多听听老师们的意见建议,多体现他们的参与,毕竟,这是属于全国教师的节日。

过节过的是文化,重的是内涵。就教师节而言,时间只是一个符号,尊师重教,我们要做的远比选定一个日子要多得多。一直以来,不少基层教师收入微薄,许多民办教师处境艰难,“代课教师用生命换证明”之类的新闻不时发生,凸显了许多教师的权利困境。与此同时,在不少城市,教师节送礼成风,陷入“家长不得不送、老师不得不收”的怪圈难以自拔。这又说明,在功利世俗风气熏染下,一些人对教育精神、教师价值的认识出现了误区。面对这些现实问题,重新审视和建构我们已经习惯的教师节,丰富和增厚节日内涵,其实更有必要。

不得不说,我们的教师节设立,还有一个特殊历史背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知识分子地位上升,但很多教师还对过去“臭老九”的痛苦经历留有心理阴影。因此,从1985年开始设置的教师节,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对师道尊严的重拾,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在社会深刻转型、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通过新的方式,赋予新的内容,以呵护教师群体的发展权益,重塑教师职业的尊严与魅力。因而,教师节改期,只是尊师重教全民行动的一个新起点。

高考时新作文素材选编

2014年第2期

重庆市第18中学 蒋素兰

曹林:防范和克制我们的“灾难情绪”

有网友爆料称: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穿着高档鞋子,迫不得已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里——水灾汹涌下民众苦不堪言,穿着高档鞋来视察的领导却让六旬书记背,这消息自然在舆论中炸开了锅,当地也在舆论压力下迅速严惩了那名干部。可据媒体最新调查称,那名干部穿的是布鞋而不是高档鞋子,也不是耍官威“骑”在村民身上,而是两人关系很熟很好,支书背他不乏玩笑成分。

综合常识和在场其他人的表述看,这名干部被舆论和网友“冤枉”了,成了救灾舆论场中“由不得你解释”、“一点就着”的情绪化舆情的牺牲品。

这事儿刚一曝光就在网上炒得很火,网愤滔滔之下,板砖和口水如雨点般砸向那个干部,并借此批评余姚救灾不力时,我一直没有参与评论。这种沉默,是刻意与这一情绪保持距离。因为事实和背景不清楚,针对“余姚镇干部视察水灾让老人背”的爆料,只是一个网友语焉不详的描述和一张图片,很容易根据这些进行义愤填膺的想像。不评论,是因为对网友的描述有不少怀疑,但不在现场又无法求证,只能等待后续报道;不评论,是想与网愤的距离远一些,也能与事实近一些。保持距离,在静默中等待更翔实的报道,才能客观理性。

果然,记者对此事的调查颠覆了网友轻率的曝光。记得芦山地震救灾时,也有一名基层干部被冤枉而受到处理,他并没有脱岗,只是深入了更艰难的灾区抗震救灾。舆论后来对被冤枉者充满愧疚。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未必有真相,尤其是在我们看来很陌生的基层尤其如此,不能用自己的经验和想像妄下结论,有时候,自以为是的大义凛然和远离事实的道德优越感,可能只是不明真相下对他人的伤害。

这里想谈一个词:灾难情绪。通过这几天对余姚救灾网络舆情的观察,我注意到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就是灾难来临时,舆论会弥漫一种与平日不一样的“灾难情绪”,这种不冷静的情绪如果得不到防范和克制,会滋生很多冲突,带来很多与自然灾害相伴生的“次生社会灾害”。

灾难情绪有很多方面的表现,它表现在灾难来临时人们天然产生的消极心态、发泄需求、安全焦虑和归咎追责的冲动。一方面是受灾者的不安和不满,突然遭遇地震或洪灾,猝不及防,日常生活被打乱,财产受到损失,生活产生不便,甚至不少人的家人失去生命,身处其中的人肯定会有情绪的。另一方面是围观者的不满,尤其在信息传播极为发达的新媒体时代,人们眼看到一座城市陷于洪水之中,看到很多人的求救,目睹灾难带来的伤害,自然感同身受,并习惯性地去追问责任,追问政府在救灾工作中的不力,批评相关部门预警的滞后与应急的不足。

这就是灾难情绪。这种情绪,一方面源于弱小弱势的人们在自然灾害前的惊慌,一方面源于对政府工作习惯性的不满。“余姚镇干部视察水灾让老人背”事件的发酵,就是灾难情绪的产物,人们带着负面情绪看待政府和官员行为,把一个情况不明的行为想像和解读成为“骑在人民身上”,然后对着这个假想敌发泄不满。

这种灾难情绪还会驱使民众带着放大镜和“找茬”心态去解读官员的一言一行,官员言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强烈的反弹。灾难舆论场中人们的心态比平常要敏感和脆弱很多,容易被激怒和点燃,也容易发酵成集体的不满,将对灾难的不安和伤痛,都转移和发泄到一个假想的“稻草人”身上并大加鞭挞。这种失去理性的情绪所激发的冲突,会耗散救灾的力量,形成社会性的“次生灾难”。

政府和官员需要重视这种灾难情绪,意识到公众的脆弱和敏感、不安与不满,少说话,多做事,以实际行动安抚民心。另一方面,舆论和公众也应该防范和克制我们的灾难情绪,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去苛责,不要不问真假就轻信轻疑,不要被别人一两句话就点燃。客观看待所发生的灾难,是天灾还是人为,是否人力不可及?不是所有的灾难下都有一个不负责任的部门。危难之时,共同的敌人是灾难,而不是官民,放纵灾难情绪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原标题:防范和克制我们的“灾难情绪”)

“鞋哥”被冤枉,也算是一种鞭策

有网友微博发图爆料称:余姚三七市镇领导王某某下乡视察水灾因穿高档鞋,由年近六旬的村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随即该领导被免职。15日,当事村书记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我们关系很好,平时就像兄弟一样”,是他主动要背的。而高档鞋被证实是布鞋(10月16日《成都商报》)。余姚“鞋哥”事件的内幕大白于天下。王某某的被“冤枉”再次佐证了“有图未必有真相”的现实存在。不过,作为一名理应受到舆论监督的政府公职人员,即使受到“错批”,也应客观理性地善待监督,毕竟人们鄙夷的是那个穿高档皮鞋视察灾情,为不湿鞋而让人背,追求享受、满身娇气的“王某某”。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角度考量,被“冤枉”也是一种警示与鞭策。对于王某某的被冤枉,当地一些镇干部认为其“运气不好”。的确,余姚“鞋哥”事件迅速引发舆论狂潮。但在笔者看来,此事的引爆点除了“撞到枪口上”的因素外,人们对官民关系的过度敏感才是问题的关键。“官背民”受赞,“民背官”遭批,就是民众对正常官民关系的解读。说到“有图未必有真相”,人们自然会想到一年前那场“领导坐轿”风波。同样是抗洪抢险的重要节点,就因为在齐腰深水中被五人护送前行的两位乘筏男子的“干部模样”,被舆论误读为“领导坐轿”而大批特批。他们其实不过是长时间在雨中浸泡抢险而引发身体不适的两名医务工作者。时过15个月,同样的诟病出于同样的心态,两起误读事件都折射出人们对官僚主义的深恶痛绝。不过,与上次武汉质监局“领导”的无辜被冤,王某某还不算真正的冤枉,毕竟他就是“干部身份”,而且身居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之职。他的确被村支书背来背去,尽管这种行为属你情我愿。由敏感导致误读的事件,传递出的警示却是正确无误的,那就是民众对官僚主义作风的零容忍。它告诫我们的官员,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铭记“人民公仆”的身份定位与职责所在,谨言慎行,慎独慎微,顾民生,接地气。

当然,鼓励官员善待误解,并非认可网络人云亦云、听风是雨的“看图说话”。舆论监督要紧睁眼、多思忖,寻真相、慎发声,力避思维惯式化、发言情绪化,在履行公民职责时,莫忘诚实底线。而上级部门的处理,也不应该跟着网络风向走,一点调查都没有。(张玉胜)

陆文江:请尊重“复读状元”的人生选择

尊重个体的选择只是基本要求,更要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更包容宽松的环境。毕竟,刘丁宁除了勇气,还有比不少人更为优越的主客观条件,这也是她底气的重要支撑。

离开许多人艳羡的香港大学校园,放弃70多万元的奖学金,辽宁省今年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日前选择回到家乡本溪的高中复读。在港大越来越趋之若鹜的背景下,刘丁宁顶着状元的光环,进行了一次罕见的“逆向回流”,无疑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议论。

有这么好的基础和条件,为什么还要退学复读?这是让不少人疑惑的地方。从媒体透露的信息看,既有客观上的不适应,也有主观上的“不甘心”。这位“复读状元”,看起来像一个文静柔弱

的女生,但其内心比人们想象的要强大。细心的人发现,此前刘丁宁在参加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时,就已经展现了非比寻常的人文气质,那句充满深情的告白——五院(北大中文系)的老师同学们,等我来,我一定会回来的,听起来似铮铮誓言,让人惊叹于这个小女生小宇宙爆发时的能量。有此“前情”铺垫,她现在作出的复读选择,使许多人更愿意相信,是热爱国学、向往北大的内心追求,让这位文科状元作出了很有勇气的选择。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在港大就不能学习研究国学?其实,纠缠于具体学校的高下优劣没有意义,因为这毕竟是个体的人生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地方、渴求的生活,也有权利作出自己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离开的,还是留下的;不论是放弃的,还是坚持的,他们的选择都值得尊重。

但问题在于,“复读状元”的个人选择,相比别人,可能经受了更多的纠结,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她回乡复读所掀起的轩然大波,人们的种种议论,来年高考存在的变数,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人的一生,机遇很重要,但选择更关键。这位女生的可贵之处,在于她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敢于放下一些功利的考量,去追求契合自己心灵的国学梦、北大梦。这份纯粹与执着,在眼下这个急功近利之风很盛的社会里,显得很难得,也让人感佩。

从网上的讨论看,有少数人关心那70多万奖学金怎么办,但更多的人是惋惜、理解、祝福交加的心态。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尊重自己的内心,放弃荣耀,也很值得尊重。”最近,电影《乔布斯》上映,让无数果粉心潮澎湃。人们还记得,乔布斯有一句很经典的名言: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乔布斯的非凡人生诠释了这一点,“复读状元”的选择也在证明这句话。对我们的社会来说,尊重个体的选择只是基本要求,更要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更包容宽松的环境,让更多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毕竟,刘丁宁除了勇气,还有比不少人更为优越的主客观条件,这也是她底气的重要支撑。让我们祝福刘丁宁能圆自己的国学梦,也祝愿更多追随内心的人能够得偿所愿。

汤嘉琛:状元退学复读不用急着点“赞”

据媒体报道,辽宁省2013年文科状元刘丁宁,前不久已经从全奖录取她的香港大学文学院退学复读。她的母校本溪市高级中学校长表示,刘丁宁之所以选择回母校复读,是因为她想“追寻更纯粹的国学”。刘丁宁计划明年再战高考并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她认为北大比港大更适合自己对学业的追求。

很多网友在新闻跟帖中认为,刘丁宁放弃72万元的全额奖学金,从“世界排名最高的中国大学”退学,展现了莫大的勇气和追梦决心。诚然,顶着文科状元的光环,选择“一场说走就走的求学”确实需要勇气,但若换个视角审视这起退学事件,不难发现,它其实是两种教育体制下身份冲突与利益权衡的结果。

与内地所有高考状元一样,刘丁宁只是应试教育流水线上一件优质产品。她能在百万考生中脱颖而出,固然是个人天资的一种证明,但更多恐怕是源于她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做了很多“减法”——要在竞争异常激烈的高考中胜出,往往需要尽可能多地牺牲休息时间、课外活动、个人生活,然后争分夺秒地投入题海大战。这种“学霸模式”下成长的人,一旦换一种游戏规则,或多或少会感到难以适从。

香港高校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所采用的正是刘丁宁所不熟悉的游戏规则。事实上,刘丁宁并非首个因“水土不服”而从香港退学的高分考生,此前《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他们为什么逃离香港的大学》,就曾关注过内地尖子生选择放弃和逃离的现象。概括而言,香港高校全英文授课环境、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难以融入香港社会等因素,都容易让内地学生出现心理落差和身份危机。

从这个意义上讲,刘丁宁的“逃离”非但没有反抗色彩,反倒更像意欲通过退学复读来重归主流。她的这种回归,就好比一个曾经离家去闯荡江湖的人,在碰壁之后决定重新回到熟悉的环境,重新选择一种更稳妥、胜算更大的生活模式。

说到“胜算”,自然涉及解析此事的另一个维度,即利益权衡。人们在做出一个选择前,往往会经过一番成本与收益的核算,相信刘丁宁选择退学前也应有类似的权衡。可以这样说,她之所以有勇气“回炉”再战高考,恰恰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对应试教育的游戏规则驾轻就熟,有底气在明年的高考中再获高分。

退学复读固然有一定的风险和机会成本,但对刘丁宁这样的“状元级学霸”来说,风险其实比一般人要小很多。由于熟悉应试教育游戏规则,并且清楚知道高考复习捷径,刘丁宁在复读一年后“梅开二度”并非难事。犹记得,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地一位家境贫寒的高材生,为了赢取学校奖励高分考生的奖金,他多次选择复读且每次都考上了名校。当然,刘丁宁退学复读,终究只是她的个人选择,旁观者不必把她推上神坛,也不必过度解读。不过,近些年选择从香港高校退学的“刘丁宁”们至少证明,不管“香港高校热”还会持续多久,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都不应盲目,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另一种学习和竞争环境,只有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

让贫困生演讲“竞争”算公开羞辱吗

“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里有多困难,太伤自尊了!”沈阳大学某学院学生小刘自从在同学面前讲了自己最羞于启齿的家境后,常常觉得抬不起头来。“本来不想让大家知道家里困难,可这样一来全班都知道了。说是为了公平,可让我们当众‘揭伤疤’,这对我们公平吗?”(10月15日《沈阳晚报》)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当然知道贫困生的评定存在难度。一来,每个班级要评贫困生的人数很多,而贫困生的名额又有限,这就决定了不是所有交材料的同学都能获得助学金,总有一些学生会因为僧多粥少的客观事实而落选。二来,如今弄一个贫困生的证明材料很容易,很多家庭不贫困,或者家庭没那么贫困的学生,可以在填写家庭收入时弄虚作假,结果把助学金占为己有,让那些更需要补助的学生落选。如果贫困生的名额充裕,或者那些材料的真实性可以得到保证,高校就不会为贫困生的评定而烦神。

所以,沈阳大学的一个学院才想出这个主意:既然大家都有证明材料,既然助学金的名额有限,不如采用较为公平的公开表述的方式,让同学们来做决定。这样,既可以保证助学金评选的公平,不至于因为材料的虚假而造成助学金的错发,也可以让整个过程更为公开透明。毕竟,贫困生有一个自我证明的过程,同学们有一个集体决定的过程。万一出了问题,那也只能怪学生表述能力不行,或者同学们没有明察秋毫,至少这错误的结果与学校是无关的。于是,一个原本棘手的问题变得简单,而且无论结果怎样,学校都可以全身而退,脱离干系。

可问题是,这个看似公平的过程,严重地伤害了贫困生的隐私权。贫困当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贫困生不能因为贫困抬不起头来;贫困也不是无法承受之重,面对贫困应该是一种自觉,贫困生不能因为贫困就选择逃避。但无论一个人对贫困有怎样的态度,也无论他是否足够坚强和成熟,他都可以把贫困当成自己的隐私——我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贫困。有时,这种隐私的自我保护,不是一种脆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权利意识的体现。每个人都有需要隐藏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将这个

东西公开给别人看?

即便公开的理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