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即将消失的古村落散文

散文2021-01-26 13:03书业网

篇一:即将消失的古村落

即将消失的古村落〃〃〃骆驼道

骆驼道位于山西盂县境内,盂县故名仇犹,是山西最古老的县份之一。骆驼道是盂县最北的一个小村庄。根据“骆驼道”字面意思,“这里应该是远古时商人骆驼队的必径之路”。还有一种说法,据当地老乡说村子背后的山像骆驼的峰,所以村子起名叫骆驼道。

春暖花开的日子,约几位摄影好友,自驾由太原出发,向目的地盂县梁家寨乡进发〃〃〃群山绿树环抱的骆驼道村,依山而建,纵横交错〃错落有致、非常漂亮,也非常工整。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车水马龙、清澈的泉水顺着山溪间缓缓地流畅,山谷宁静的只能听到鸟在鸣叫,走进那用石块和泥土建筑的古村落。宁静详和〃阳光照射下发着金子般的辉煌。 院子的树上各开着粉粉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压满枝头〃石头砌的房子,泥巴垒的墙,屋顶上的青瓦,很是壮观。石块砌成的房子,依着石头的边角,居然非常整齐,罗列成一层二层的房子,墙外只有少量的黄泥估计是用来挡风,而房子则完全用石头挤压的力量使房子经久不塌,历经上十年百年。当年的祖先们充满智慧和勤劳。她在向我们显示着当年曾经有过的辉煌。穿梭在寂静的铺满青石的蜿蜒石阶上,望着那一扇扇黑洞洞的破旧的窗户和一个个紧闭着上了铁锁的罗门,用手抚摸着已倒塌的残岩断壁,心中不免有些伤感。

石头,石头,一个石头世界赫然出现在眼前。从不曾想,石头可以这样炫丽。这分明是一个破败的村落,然而它美丽得令人心碎。当初,村民用石头代替砖,代替瓦,代替土坯,建起自家房屋,层层而上,贴在山崖上,构成了今天多少人放不下的风景。

这些村庄的房屋大都破落,无人居住,空置的房屋随处可见,绕过一个用柱子支撑的墙壁,遇到一位留守的老人,用方言介绍了村子的情况〃大多数年轻人都已走出山村,到外面的世界打拼去了,仅有的是村里还住着

十几个老人和几条狗,即将消失的古老村庄__一个即将消失的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

篇二:散文随笔《即将消失的方言》

当现在我们的一代代人,均以普通话语言的形式进行交流,这看起来是好事,不存在语言障碍或者听不懂。同时,也存在一些遗憾和不足,因为我们国家地方的方言,正在逐渐流失和被淘汰。

那天去菜市场买菜,马路上走来了一老一少。爷爷七十多岁,孙子也就七八岁光景。

听完这段对白,我的心里忽然感觉很难受,也很无奈。要是真正的陕西人,以后都不会讲陕西话了,这是不是一种可悲。

很多城市都只剩下那些中年人,在孤独地讲着自己地方的方言。而小学生们,甚至于一些的年轻人,都觉得方言可有可无。现在中国各地,都普及普通话。甚至有人还会觉得,方言只有那些低俗的人,没有文化的人才说的,说说方言怕丢了自己的面子。他们的这些天真的想法,真的让人感觉到特别的心酸。

记得听人讲过,南宁电视台曾有一个节目,说主持人上街采访。他问当地的居民:你们有人知道自己的母语是什么吗?围观的很多小学生,甚至于年轻人都回答说:普通话。当主持人采访到一个中年妇女时,中年妇女回答的是:是地方话。主持人很是敬佩这个中年妇女,起码她没有忘记自己的母语是什么。

我的家乡在陕西杨凌。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我们在学校也讲普通话,但回家,遇见老乡,一定是讲陕西话。进入工作单位后,因单位里东北人居多,普通话就成了单位小区的大众语言。

和朋友说了一路的话,几乎都是用普通话交流的。回来的路上,碰见了附近村里的熟人,我立马改成了方言与她交流。过后朋友问我:你刚才说的可是陕西话?我说:是啊。朋友说:其实陕西话也蛮好听的。我说:真的吗?他告诉我:真的是。可我不明白的是,我的同事也有一个是陕西人。我曾问过那个同事,你们的陕西话是怎么说的。那个同事告诉我,陕西话就是普通话,他自己从小就是讲普通话长大的。所以这个年轻的朋友就一直认为,陕西的方言就是普通话。听到这里,我很为我们陕西人悲哀,你连陕西话都不会讲,算哪门子陕西人。

说到这地方方言,她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是完全自我形成的一种文化底蕴。就拿广东方言,上海,北京方言,外地人无法理解,他们也不理解外地人。但这是一种独有的语言,当外地人走进广东,走进陕西,上海,北京,他们便会认为自己走进了一个奇特的地方,对这种地方方言真是感觉到新鲜,奇妙。

所以任何地方,都得有一种地方发展的语言。象毛主席说的湖南话,周总理说的淮安话,都很好听啊。而在很多年前,许多地方,就以这种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势存在。方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意识,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各个地方的精神,这是一种独有的文化精神,是地方文化的根源。现在出国留学,是一些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而全世界的语言,又把英语

作为

了主流。

现在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很多地方的方言已经渐渐被遗忘,被取代。还有那些逐年消失的古村落,旧遗址,渐渐被城市的高楼大厦慢慢掩盖,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文化流失现象。

提到我们陕西方言,延续至今,它都一直都存在。方言作为我们的一种启蒙语言,里面包含着一种难解的情缘。它是一个地方最原始的文化,也是家乡的一种烙印。像我写的妈唔,那句温暖的称呼,还是大唐天子李世民最先喊出来的。

记得当年在镇上小巷居住的时候,街头巷尾总能听到许多种语言。山西的,河南的,江苏的,东北的等等。河南人的谁?我!抓?尿!曾逗得人捧腹大笑。还有北京的小妞,东北的脑袋,陕西的啥和夺朗,山西的女女,后生,收收,嗒嗒。就怕以后这种七彩的语言,只有在电台、戏剧里才能听到,现实版是很难再见听见的。

我们也期望,我们的地方方言,能够像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得到完整的保留和发扬。也听有人倡导,幼儿园应该开一门方言课,让孩子从小接受方言的教育,以防方言的流失,但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下面我借鉴了几个,各地方言的童谣《小老鼠》版本,大家看看有没有意思。

小老鼠,上灯台。

叫小妮(er),逮猫来。

2、(山东新泰方言版)

偷油吃,下不来。

3.(山西运城方言版)

吃灯油,下不来,

4.(江西樟树方言版)

偷油恰(qia),下(ha)不来,

5.(山东济宁方言版)

偷油吃,下不来。

6湖北宜昌方言版)

偷油吃(qi),下(ha)不来。

7.(江西赣州方言版)

上灯台(tuai),

哈嗯来(luai),

8.(陕西咸阳方言版)

上灯台(tai),

哈不来,

妈不在

真的,写了这么些内容,就是期望我们大家,不仅能够说好,学好普通话。也能够不要忘记,我们的家乡方言。重视和牢记我们的家乡方言,千万不要让她流失和消失吆。

篇三:即将消失的文明云丘山古村落旅游

龙源期刊网 .cn

即将消失的文明云丘山古村落旅游

作者: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2期

中和养生地,生态云丘山,云丘山景区自然景观独特奇异,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景区内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古村落群。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使文化环境更为丰富,村落景观更为突出。

云丘山的千年古村落有10多个,分别是塔尔坡古村、康家坪古村、前庄古村、后庄古村、上川古村、下川古村、安汾古村、鼎石古村、鹿凹峪古村等,每一个默默无闻的名字背后,都保留着一段能够触人心弦的感觉,这些古村都依山傍水,风水绝佳,古村全部用石块垒筑而成,石楼、石窑、石墙、石堡让您大开眼界,在这里我们感受、聆听古村落发出的远古回声、旋律、韵味、诉说,甚至是一个民族最初心跳的节奏。

塔尔坡古村落

塔尔坡古民居院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居住理念。以土崖挖洞的穴居、石料构筑的窑居和夯土版筑的抬梁结构为主要的建筑形式。土窑洞是依山构造,挖凿土窑。石窑洞是利用当地的石材,碹拱而成的,一种是洞穴式的碹拱洞口门窗的建筑形式,一种是无梁殿的建筑形式,以洞侧壁为门窗的建筑形式,俗称枕头窑;瓦房是梁架结构的瓦顶建筑,一般分为两层。土窑洞、石窑洞都脱胎于岩洞或穴居,瓦房脱胎于夯土版筑、抬梁结构等建筑,塔尔坡现存的古院落是古民居的活化石。住房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阮仪三先生亲临古村时评价说,“塔尔坡古民居很有建筑价值”。权威专家对古民居建筑和历史价值作以准确的定位认可,对它的历史定位给予充分肯定。

丁石古村

丁石古村旁边的唐代官道——路面现在还保留下曾经马蹄、车子留下的印迹,还有旁边石壁上的的交通碑,无不暗示这里曾经是条十分繁华的交通要道。这条路正是唐代把中原的食盐运往世界各地的必经之路!云丘山马壁峪作为交通大要道,在昔日的物质和文化交流与繁荣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也见证了云丘山古老的历史与辉煌的文明。“唇亡齿寒”和“假虞灭虢”两个成语所说的历史典故,就同马壁峪有关。当年,晋国收买虞国,挑选的骏马,就是从这条马壁峪里通过的。真实的历史事件关联着云丘山,记载历史的成语关联着云丘山,他们共同证实了云丘山历史的悠久和地理位置的重要。

安汾古城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